孫悟空的金箍棒是什麼來歷?
吳承恩所著《西遊記》中的「金箍棒」是大禹在治水後安放在東海龍宮的定海神針鐵。但是這一傳說在中國古代的典籍中並無記載。那麼「金箍棒」的可能原型是什麼呢?
如果從《西遊記》的佛教背景來看,人們首先會想到佛教的「金剛棍」與「錫杖」,這是與金箍棒形象和功能最相近的器物。在宋代的《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中,猴行者就是借用唐僧的金環錫杖捉拿妖怪。但是二者在形象上仍有差距,錫杖的用法更類似有頭的長兵器而不是一個棍子。
在元代的《西遊記雜劇》和《西遊記平話》的本子中,升級為孫悟空的猴子終於有了自己的武器。《西遊記雜劇》中的孫悟空使用的武器是「生金棍」,這可以被視作金箍棒的直系源頭。「生金」就是一種金礦石,棍、棒互通,而且生金棍也能伸縮自如。
而《西遊記平話》中的鐵棍則直接被《西遊記》繼承。《西遊記》中孫悟空兵器的正式定名是「如意金箍棒」。但在具體使用時,還用過七種名稱,分別是: 金箍如意棒、金箍鐵棒、如意棒、金箍棒、靈陽棒、鐵棒、棒,「鐵棒」則是其中採用頻率最高的名稱。鐵棒與金棍尚有差距,而《西遊記平話》中這根棍子已經是鐵質的而不是生金。
但是我們依然無法解決為什麼孫悟空的武器是棍子的形狀。
有學者根據人們口語中的對金箍棒的俗稱——「金軲轆棒」,認為這個兵器實際上是「荊觚稜棒」,即「殳棒」。這是一種由荊條做成的八角棒,實戰中用以隔絕人,人們也認為可以驅除妖魔鬼怪。
殳棒自誕生之初作為兵器就有某種神秘的力量。棍、棒是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兵器,諸般兵器之鼻祖,地位最為尊貴。中國先民認為它的威力最大,可以御惡除邪。
最後,《西遊記》關於「金箍棒」的介紹,除去變化自如以外,其自身重量也頗為引人矚目,重達一萬三千五百斤。關於這個數字有人認為和道家頗為相關:「人一晝夜 13500 息」,是為元氣,故「以金箍箍其兩頭」,從而避免洩露元氣。孫悟空在生死簿上列明 1350 魂字號,與金箍棒一樣但少了一個零,丹道學上稱之為「練精化氣」和「練氣還神」。
原作者:田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