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故事已由作者:不負今,授權每天讀點故事app獨家發布,旗下關聯帳號「深夜奇譚」獲得合法轉授權發布,侵權必究。
1
卡爾是一位懸疑小說作家,擅長創作各種獵奇的劇情,他腦洞大,思維開闊,被稱之為懸疑界最有想像力的作家。
可惜作為天才作家也有靈感枯竭的時候,最近他正為新短篇小說的構思而煩憂,雖然他已經有個故事的大概構畫,但牽涉到具體的人物情節時,腦海就一片空白。
苦思冥想了兩個月,卡爾頭髮都白了一圈,他成日將自己關在閣樓裡,足不出戶,每天都在電腦前研磨劇情,但手擱在鍵盤上卻怎麼也敲不出一個字。
作為平常的一日,因家裡的煙盒都空了,卡爾準備去樓下買煙,但當走下樓之後,令他詫異的事情卻發生了。
也不知道是否因許久沒有下樓的緣故,他眼前所見到的世界恍惚變了模樣,以前在這幢公寓的樓下是一條煙火氣十足的街道,兩邊擠滿了各種商鋪,有一些早餐店,小超市和五金鎖店,很是喧鬧。
但現在那些店鋪都沒了,換來的是街道兩旁光禿禿的泥牆,路面上連一顆綠植都沒有,只有大型貨車在馬路上不停地飛馳,揚起的沙塵使得整條街都灰濛濛的。
「這是我家樓下嗎?」他再抬起頭確認了一下公寓的名字,分明還是叫魔方公寓沒錯,這幢樓都沒有變,但街道卻完全變了樣。
就在卡爾疑惑之際,他突然瞧見了這條路往左延伸下去,在拐角處似乎有個巷子口,而那方地面有個大大的往左拐的箭頭,還亮著綠色的燈。
這是怎麼回事?那箭頭似乎是在指示卡爾往巷子裡走。
好奇心慫恿著卡爾,他遲疑一陣後還是決定過去看看情況。
當卡爾來到巷子口時,他根據箭頭的方向朝裡面看去,只見這條巷子所呈現的景象為黑茫茫的一片,四周無邊無界,給人一種恍若墜入了虛空區域的錯覺,而不遠處的正中位置有一個流動著的巨大藍色漩渦,像是宇宙中星體旋轉時形成的螺旋形流。
卡爾震驚住,難道是他近段時間用腦過度,產生了幻覺?
他寫過很多懸疑小說,裡面主人公經歷過許多玄妙莫測的事情,但是現下他可不是小說裡的人物,這是怎麼回事?
就在此刻,那流動著的藍色漩渦卻突然開了一個入口,從裡面傳出聲音,「腦洞交換所入口已為你打開,本入口將在十秒鐘後關閉,十,九……」
倒計時給卡爾形成了一種緊迫感,他腦子來不及多想,那方好似有種莫名的引力在吸引著他,於是在最後五秒鐘的時候,卡爾快速跑進了這個入口。
進去之後的卡爾只感覺頭腦一陣眩暈,緊接著,他整個身體都失重般的漂浮起來,而在眼前的星體開始飛速旋轉,眼花繚亂的感覺令他根本看不清任何東西,那些星體就像是扭曲的三維圖在不停地變換。
在卡爾受不了快要嘔吐時,突然間眩暈感消失了……
等平復之後,卡爾緩緩睜開眼,只見在他眼前出現的是一個藍色的晶體世界,有無數密密麻麻大小不一的晶柱子縱橫交錯,除此外,晶柱子上還貼著許多暖黃色發亮的東西,似乎是小蝌蚪的形狀。
看著這個亮晶晶的世界,卡爾滿腹疑團,「這是哪裡?」
然而剛剛那個聲音響起了,「歡迎來到腦洞交換所,這裡陳列著世界上所有人的腦洞,你可以用自己的腦洞交換,想要什麼樣的腦洞都有喲。」
卡爾駭怪,「腦洞交換所?想要什麼腦洞都有?」
這可意味著什麼,卡爾已經思維枯竭,兩個月寫不出一個字了,如果別人的腦洞能夠幫助他創作的話,那麼他的新小說很快就能夠出爐。
真是天助我也,卡爾想。
「你想要什麼腦洞?」那聲音問道。
卡爾迫不及待的說道:「我需要一個關於精神病患者的腦洞。」
卡爾正在創作的小說正是以精神病人為主人公,但是他不知道如何詳細的去塑造這個人物,光憑悶頭想像和揣測得來的素材很是匱乏。
「沒問題,我將提供給你一個精神病患的腦洞,但需要你用一個腦洞進行交換。」
卡爾立即答道:「我要用什麼樣的腦洞才能交換?」
「請給我一個令人感到幸福的腦洞。」
「這相當容易啊!」不一會兒,卡爾就構想出了一個他認為會令人感到幸福的腦洞,「這樣可以嗎?」
「交易成功。」
2
摩託鳴笛的聲音滴滴作響,街面上行人來往不絕,身旁水果攤前大媽討價還價的聲音非常刺耳,卡爾只覺得頭腦異常的恍惚,腳還有些站不穩。
「小夥子,你買什麼?」小超市的大爺詢問著卡爾。
他定了定神,看見自己正站在公寓樓下常光顧的那家超市門口,而那位大爺正戴著一副眼鏡瞅著自己。
卡爾立馬朝四周望去,他發現家樓下的街道一往如初,並沒有任何變化。
這是怎麼回事?他剛剛走下樓來買煙的時候,分明看見兩邊變成了光禿禿的泥牆,並且他還進入了一個莫名其妙的腦洞交換所……
難道剛剛都是幻覺?是因為他最近寫書太過用力,產生了一些妄想?
「小夥子你買不買啊,不買別擋著我做生意。」大爺催促著卡爾,他連忙從褲兜裡掏手機打開微信掃碼,「哦,來兩盒南京。」
卡爾帶著疑惑回到家,他先是坐在沙發上點根煙冷靜一會兒,回憶方才所發生的事情,似乎這段記憶中也有點虛幻縹緲的感覺,很有可能是他的腦神經出問題了。
正在這時,他手機鈴聲響起了,卡爾一看是雜誌社的編輯打來的,接下電話後就傳來對方喋喋不休的聲音,「卡爾,你怎麼還不交稿?都拖稿一個月了!我們可是籤訂了合約,每個月都要交一篇稿子,不然你就要賠償違約金!」
卡爾聽見這話,抱著頭道:「我覺得我可能最近要去看一下精神醫生了。」
「咋回事啊?」
「我好像出現了幻覺。」
那邊一陣沉默,然後義正言辭道:「卡爾,這可不是你拖稿的理由,我再給你三天時間,到時候必須交稿。」
說完,編輯『啪』地一聲就將電話掛斷了。
卡爾想著自己出現幻覺的事情,從心理上產生了壓力,徒然有種心力交瘁的疲乏感,他很是擔心自己的身體,但基於現實還是不情不願地走到電腦面前,打開了文檔。
卡爾憂鬱的看著空白的文檔,想著現在身體狀況不好,肯定更寫不出來小說了。
可是當他手放上鍵盤的時候,腦海中卻突然文思泉湧,關於那個精神病患者主人公的刻畫,他有了很多想法。
許多事件就像親身經歷過一樣烙印在了他腦海之中,包括精神病的情緒,感官,幻覺,瘋狂的妄想,這些感受都非常的清晰深刻,就像是發生在卡爾自己身上那樣。
「太不可思議了!」卡爾整個人橋舌不下,為什麼會這樣?
忽然間,卡爾只覺得背脊一涼,想到了剛剛下樓去買煙的事。
他身體可沒有出現問題,而剛才進入的腦洞交換所是真實存在的,現下他已經通過交易得到了一個精神病患的腦洞,素材非常豐富,還怕這篇小說不能夠寫得栩栩如生嗎?
別說是三天,短短一天半的時間,卡爾就順利的完成了這篇小說。
當他把稿子交給編輯之後,兩小時後就得到了對方熱情的回覆,編輯打電話過來,對卡爾說道:「卡爾,我敢保證說這是你今年寫過最精彩的小說了!不!是有史以來最令人驚嘆的小說,這個叫崔帖木兒精神病人的塑造真令人難忘!」
聽見編輯誇讚,卡爾也一陣欣喜,他之前從沒有過這樣的體驗,就算是自己構思的腦洞,也不會有種親身經歷的真實體驗感,那些事件脈絡就像是印在書本上的故事一樣,每個段落堆砌起來的情節都非常清楚。
這個腦洞交換所可真是好啊!
雜誌社迫不及待將卡爾的小說排在了下個月登刊,這篇小說一上市就得到了讀者們熱烈的反饋,大家紛紛給卡爾留言表示非常喜歡他的新故事。
很快這篇小說得到了廣泛的傳播,這使得卡爾迅速增粉數萬。
得到這樣的成功之後,雜誌社催促卡爾再寫新的故事,於是卡爾就想著能不能再進入腦洞交換所,交換一個科幻題材的腦洞,用以幫助創作新小說。
但由於在那後卡爾都沒能再看見腦洞交換所,所以,他只能抱著試試的心態下樓去看看。
3
這日下午,卡爾叼著煙,穿著一雙拖鞋就從樓上走了下來,到梯口的時候他還猶豫了下,深呼吸一口氣做個準備。
當他走出去看見路面一個人也沒有,而街面兩旁只有光禿禿的泥牆時,頓時樂不可支,果然在這條道路前方有個箭頭正指引著他進去。
卡爾再次來到了腦洞交換所,這次他得償所願,得到了一個登月的腦洞,在對方的腦洞中,不僅記錄主人公在月球表面行走的詳細所聞,還有從月球返回太空艙時發生了一段有趣的情節,主人公回艙時,發現到自己的一舉一動被某種東西注監視著,仿佛是與宇宙的智能生命產生了心靈接觸……這段超自然現象給他提供了很好的構思。
果然,當卡爾將這篇科幻小說寫出來進行發表之後,就得到了文學界熱烈的反響,這次不僅受到讀者朋友的們的青睞,還有很多科幻界的大神級作家紛紛對卡爾表示了肯定。
接連的成功,讓卡爾的創作生涯更上一層樓,他覺得自己仿佛進入了創作巔峰時期。
趁熱打鐵,雜誌社的編輯立即找卡爾約了一部長篇小說,還向卡爾預付了百分之三十的稿酬,編輯想讓卡爾寫出一部精彩的懸疑小說,拿去參加這屆的華特斯推理小說獎。
卡爾自己也有這個想法,距離上部長篇上市已經一年過去,他是時候該出新作了,但由於他在創作生涯上歷時七八年,共出版了十多本書,幾乎所有題材都已經寫得差不多了,很難找到突破。
於是,卡爾依舊想到了腦洞交換所,有了這個地方的存在,還怕他不能寫出精湛的小說嗎?
在進行了一段時間的選題之後,卡爾最後決定創作一部家庭謀殺案的懸疑小說,是關於大家都非常關心的社會新聞事件——丈夫害了妻子。
為了取材,卡爾又來到了腦洞交換所,這次他也是很順利的走進了入口。
他將自己的需求提出,那個聲音又在他耳邊響起,「我需要你用一個殺人犯逃亡計劃的腦洞進行交換。」
卡爾有些懷疑自己聽錯了,「什麼,罪犯逃亡的腦洞?」
這可不是一般的要求,比之前交換的腦洞難上了數倍,這個逃亡計劃需要邏輯縝密,跟得上時代科技步伐,達到反偵察的效果,和現實如出一轍才能經得起推敲。
卡爾有些意外,但他想了想,或許是因這次自己想要的腦洞也比較複雜的緣故,於是他思考了一陣,才說道:「我需要花時間回去想想。」
「那你好好想想。」
卡爾回到家後就開始制定逃亡計劃,他平日裡沒少閱片,幾乎每周都會看兩三步部美國大片,很多犯罪類型電影的情節他都牢記於心,再加上他看過大量的推理小說,之前還和警察老同學取材過一段時間,自己又會編撰和設計,於是進行精心策劃後,最後終於寫出了一個邏輯縝密的逃亡計劃。
只是他有點不解,是誰需要這樣的腦洞呢?
或許是和他一樣從事創作工作的人吧,原來每個人都有在創作上的局限,互相幫助一下未免不可,這個腦洞交換所的存在可真是好。
卡爾順利的交換了腦洞,這次當他得到對方的腦洞後,整個人為之驚嘆,因為這詳細的事情發展經過就像是真的一樣,活靈活現的。
就連卡爾腦海中連那個殺人犯的外貌勾畫都一清二楚,譬如——
他是一位普普通通的民工,行兇那天才從工地回家,他穿著件紅色的休閒夾克,夾克胸前還有些黃色汙漬,下面穿著條破舊的軍綠色迷彩褲,褲縫都有些脫線了,而當時腳上踩著一雙青布鞋,鞋底染上了很厚的泥土。
殺她妻子時,他只覺得頭腦處於難以抑制的興奮衝動狀態,一念之差使他激情殺人,最後他跪倒在妻子面前,痛苦不已。
卡爾能夠深刻的感受到人物的痛苦和懺悔,他想要創作的心情難以平靜,只想快點把這本小說給寫出來。
4
這篇小說簡直要了卡爾的老命,他本來以為會完成得像前兩篇一樣順利,但是這個創作的過程使得他倍感焦慮。
他似乎與筆下的殺人犯主人公產生了共情,仿佛自己已經化身為了殺人犯,情緒始終處於一種難以抑制的興奮狀態,無法自拔,就連晚上做夢也念叨著小說裡的臺詞,「不活了不活了,在我死之前我一定要殺了你!」
好幾次,卡爾從半夜中驚醒,他去上廁所時用涼水洗了一把臉,看見鏡子中的自己,突然有那麼幾秒的愣住。
他是眼花了嗎?仿佛剛剛看見自己的臉變成了小說裡刻畫的殺人犯的模樣。
卡爾搖了搖頭,他覺得這次的小說創作出來肯定會大賣,他已經為這本書走火入魔了,還怕人物塑造得不夠生動,情節不夠精彩嗎?
終於,卡爾歷時兩個月寫完了這本十萬字左右的推理小說,這次,雜誌社的編輯親自來到他家結稿,兩人進行了一番會晤。
當李編輯看見卡爾的狀態時,整個人嚇了一跳,「我的天,卡爾,你是逃難回來的嗎?怎麼兩個月不見就變成這副樣子了。」
「我怎麼了?」
「或許你現在應該去照一下鏡子。」
卡爾踩著拖鞋走向衛生間,他看見鏡子裡出現了張疲憊的中年男人的臉,眼白瀰漫著血絲,眼袋加濃厚的黑眼圈,頭髮似乎又白了不少,整張臉焦黃乾癟,而頭髮已經長得如同雜草,沒有打理,如此邋遢看起來倒真像一個難民,或者是街頭的乞丐。
他從衛生間走了出來,叼著一支煙,「這不為了巨作的誕生,這不每天都鞠躬盡瘁的忙著寫作嘛。」
李編輯對卡爾說道:「你這次的小說我可真是期待,上次聽你給我講了一下大概的情節,我就覺得這肯定是一部能夠獲獎的作品。」
他站起身,走到卡爾身邊,拍了拍他肩膀,「這次的華特斯獎,我們雜誌社也是主辦方之一,金獎可獲得一百萬獎金,你看你人氣不錯作品也不錯,拿獎的可能性很大。」
卡爾沒有說話,李編輯又補了一句:「你跟我很久了,我到時候就主推你的作品。」
這令卡爾瞬間明白了李編輯話裡的意思,他思忖了一下,對他說道:「行,那我給分你兩成。」
李編輯爽朗的笑聲迴響在房間內,「哈哈,卡爾你就是下一位阿加莎·克裡斯蒂。」
這本小說參與的是網上連載模式獎項競選,於是首先發布在了網站上,這一發布就獲得了極高的人氣,甚至還上了三次的熱搜。
卡爾覺得這都在意料之中,他早就覺得這部精彩的小說會大火。
短短兩周之內,卡爾的已經漲粉十萬,大家都稱他為推理之光,又有很多讀者留言,和他探討故事情節。
甚至有很多媒體想要邀請卡爾接受採訪,想讓他談談創作這部小說的心得。
就在卡爾整個人備受光環之際,突然國內最出名的電影公司找到了他,說是想要購買影視版權,甲方說會邀請一些影壇巨星將這部優秀的小說影視化。
卡爾將這些事情都交予了李編輯,仿佛對方現在就是他的經紀人。
李編輯以兩千萬的價格替卡爾賣掉了影視版權,又幫他接了新浪讀書媒體專訪,卡爾因這一部作品可謂是名利雙收,一下子走上了事業巔峰。
5
名人身份就要配上相對應的行頭,這些日來,天天都有媒體上門採訪,卡爾覺得這個魔方公寓實在是太寒酸了,他應該買套別墅搬離這裡。
有了這個想法,卡爾便開始四處看房,不過連跑了幾日都沒有很心儀的樓盤,不是嫌地方太吵不適合創作,就是嫌距離城區太遠。
他很想找一個鬧中取靜的地方,周圍有山有河就更好了,在郊區也無所謂,但一定要離城區近一點,方便購買生活用品。
卡爾找了很久,最後有一個陌生的電話打來,他接下之後,那邊是一個中年男人的聲音,對方告訴他現在有一幢別墅出售,很符合卡爾的要求,想讓他去看看。
就在卡爾疑惑對方身份之際,他又說道自己是某售樓部的,之前負責接待她的張小姐把卡爾推給了他。
卡爾這才答應和對方見面。
翌日下午,卡爾便來到了約定的地點,這個地方在南鄰城郊,地鐵十一號線可直達市中心,位置不是太偏,這裡有個藝術園區就建在附近,經常會舉辦一些展覽會什麼的。
只不過卡爾可不記得這裡有什麼別墅區,他記得這裡都是一些郊區平房,就在卡爾四處張望的時候,突然有人拍了拍他的肩膀。
卡爾回過頭去,看見一個穿著黑色夾克衫的中年男人,他戴著黑色棒球帽,將帽簷給扣得很低,卡爾只能看見他鼻翼以下的部分,對方膚色黑黢黢的,嘴唇乾燥得有些起皮。
「你是?」
「昨,昨天和你打電話的售樓部小王。」
「售樓部小王?」卡爾見他一直把頭埋得低低的,有些賊兮兮的模樣,不禁一下子起了防備心,「你為什麼戴一頂帽子?售樓部咋這身打扮?」
他分明瞅見對方的黑色夾克衫有些髒兮兮的,上面好似有黃色汙漬。
這時,小王緩緩把頭抬了起來,他把棒球帽給摘下了,卡爾看見對方滿臉溝壑,約莫三十歲,臉頰上有一道疤痕,仿佛在某個工地待了很多日沒有洗臉的感覺,上面有些泥灰。
「你真是售樓部的?」卡爾疑惑。
「是,是,你要看嗎?不看,我,我就走了。」他說話的模樣有些怯弱,好像很是害怕的樣子。
這讓卡爾更遲疑了。
「那個地方有,有山有水,別墅坐南朝北,風水很很好的。」對方又說道。
就在想要問一些問題的時候,突然間只聽『砰——』地一聲巨響,在公路旁有輛摩託車和小汽車相撞,那輛摩託車頓時被撞出數十米遠,上面的人飛了出去。
這一幕令卡爾整個人目瞪口呆,周遭路過的行人通通圍了上去,卡爾也非常好奇,他道:「我的天,走,過去看看先。」
不一會兒交警就來到了事發現場,記錄著現場情況,卡爾趕緊拿手機拍照,他覺得這又會是一個生活中累積的素材。
「這也太驚險了啊!」卡爾轉過頭去想和那位小王講話,但卻發現對方不見了蹤影。
「咦?」卡爾一陣疑惑,然後在現場找了很久,都沒有發現對方的身影,這個時候他拿起手機想要撥打對方電話,卻發現對方已關機。
這時候,交警拍了拍卡爾的肩膀,「你好,有時間嗎?可以幫我們記錄下剛才車禍發生的詳細經過嗎?」
卡爾放下手機,點了點頭。
6
回到家後,卡爾準備打電話投訴一下那個售樓部的小王,竟然放他的鴿子。很快,他就撥通了張小姐的電話。
當卡爾對張小姐一頓指責之後,那邊卻傳來了不解的聲音,「什麼小王?我們售樓部沒有這個人啊?在南鄰也沒有樓盤啊。」
卡爾震驚,「啥,真的假的?」
「那當然,南鄰那個地方都是一些平房和農建房,從來就沒有別墅打造的項目啊,而且出了命案,投資商不會在那裡啟動項目的。」
「命案,什麼命案?」卡爾一頭霧水。
然而就在這時,『咚咚咚——』地敲門聲響起了,卡爾不由得去開房門,只見打開房門之後,門外站著幾名穿著制服的警察。
卡爾不由得先掛斷了電話,「我有點事,待會給你打來。」
他是只是一位循規蹈矩的創作者,平日裡可沒有做任何違法的事情,怎麼會有警察找上門,卡爾問道:「警察同志,你們找誰?」
「你就是寫《Z的悲劇》的作者卡爾?」
卡爾皺著眉點了點頭,「是我。」
「麻煩和我們走一趟。」
「走一趟,為什麼?」他可沒有做殺人放火的事情,只是寫了一本犯罪小說,這不會構成什麼罪吧?
見卡爾不為所動,其中一位年長的警官態度溫和的對他說道:「哦,是這樣的,卡爾先生,你寫的這部小說《Z的悲劇》和我們最近在處理的一起命案不謀而合,我們想詳細了解一下你這個創作的過程。」
這讓卡爾整個人都震驚不已,「什麼,什麼命案?」
那位警官又說道:「想必你也應該有所了解最近的新聞,這起命案就發生在本市,兩個月前有一名叫王生的民工從工地回家後,在深夜殺害了自己妻子許某,事發地點就在南鄰。」
南鄰?
是剛剛售樓部張小姐所說的那個南鄰嗎?他昨日不正從南鄰回來,還想在那裡看房呢?怎麼又會和他寫的小說有關?
帶著一系列的疑問,卡爾被迫被警察帶到了局裡。
這到警局經過一番審問之後,卡爾更是大驚失色,他從警察口中將那起命案前前後後的了解了一遍,發現人物身份,環境描述,殺人動機完全與自己寫得小說情節一致。
就連殺人者姓王叫王生,他小說裡的殺人犯叫張生都有些不謀而合。
這是怎麼回事?
警察還在詢問卡爾,他臉上已經汗如雨下。
「不過令我們感到奇怪的是,你說自己的創作時間在兩個月前,而這起命案剛好在兩個月前發生,並且我們按你小說裡寫的兇手逃亡過程的線索去追蹤,果然找到了一些王生的蹤跡。」
「啊!?不會吧!」
卡爾嚇得整個人臉色蒼白。
「卡爾先生,雖然我們也覺得這個事情很蹊蹺,但還是希望你能夠如實相告。」
接下來卡爾都被拘留在了警所,他百思不得其解,這究竟是怎麼回事?他得如何向警察解釋這個事情?
這個故事的腦洞可都是通過腦洞交換所交易得來的啊!
如果把這件事情告訴警察,對方根本就不會相信,肯定覺得是無稽之談!
7
卡爾在拘留所待了半個月,期間,李編輯有來探望他,卡爾整個人的狀態都非常差勁,他疲憊的看著李編輯,「我究竟什麼時候才能出去啊?」
李編輯嘆了嘆氣,「哎,現在你這件事可真不好說,為什麼會憑白的牽扯到命案呢?而且故事情節和南鄰那起丈夫殺妻案一模一樣,是誰都會想不通的。」
卡爾低下頭,沉默不語。
然而這個時候李編輯像是又想起什麼似的,對他說道:「哦對了!你這幾天看熱搜了嗎?」
「什麼熱搜?我被關在這裡用不了手機。」
「讀者都在扒你呢,說是你之前在雜誌上發布的兩篇短篇小說都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這是真的嗎?」
「真人真事?」卡爾有了些神採。
「那位崔帖木兒美的精神病人在瘋之前是一位網絡小說作家,他現在被關在了康寧精神病醫院呢。而那位科幻小說主人公是根據阿波羅14號駕駛員埃德加·米切爾的經歷改編的吧?
聽聞這話,卡爾整個人都處於狀況之外,他滿目驚駭,「你怎麼知道?」
「網上都扒出來了,你出來後自己去看吧。」
李編輯走後,卡爾整個人都陷入了恐慌之中,如果對方所說都是真的,那麼腦洞交換所所交換的根本不是腦洞!而是一些真實事件!
天吶!想到這兒,卡爾整個人都毛骨悚然,這意味著什麼?意味他最後寫下的那部犯罪小說是真實存在的,他與一位殺人兇手交換了腦洞。
卡爾又想起了當時交易的內容,對方需要一個殺人犯逃亡計劃的腦洞。
難道他想要用卡爾的腦洞在行兇之後竄逃?
然而就在卡爾恐慌不已的時候,警察卻突然打開門走了進來,他對卡爾說道:「卡爾先生,我們走吧。」
他垂喪的抬起頭,「去哪?」
「你可以出去了。」
「什麼?」卡爾疑惑。
警官對他露出了微笑,「我們根據你在小說裡寫的線索成功找到了王生的蹤跡,就在我們下令追捕的時候,正如你結局裡所寫的一樣,王生自首了。」
……
卡爾深深地吸了一口氣。
他從局裡出來的時候,轉過身久久望著警察所,他為什麼會寫張生自首呢?是因為他想讓殺人犯在最後進行自我救贖,在經歷過一番良心與道德的苦苦掙扎之後,自首才是最好的選擇。
可為什麼這個王生也會自首呢?
幾日後,卡爾在電視的相關新聞報導中看到了王生的照片——
照片上被逮捕的男人穿著一件黑色夾克衫,戴著棒球帽,帽簷壓得低低的,黑黢黢的臉上有一道疤,衣服上有黃色汙漬。
卡爾顫抖的站了起來。
他立即想起,那日帶他去南鄰看房的中年男人!
視線再掃射到新聞裡男人的臉,不同於那日的怯弱,他目光兇狠,而視線再往下掃射而去,卡爾看見了他穿著一雙青布鞋,鞋沿染著很厚的泥土。
如果那天,他跟著王生一起去看房,會怎樣?多虧那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救了他的命!(原標題:《腦洞交換所》)
點擊屏幕右上【關注】按鈕,第一時間看精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