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文松打虎

2020-11-08 逍遙故事匯

明朝正德年間,山東聊城有一個漢子名叫文松,這天,文松外出經過景陽岡,見前面有家酒坊,於是就想進去休息一下。

進店後,文松要了兩碗酒,酒坊掌柜卻問道:「客官,您這是要住宿,還是要繼續趕路呢?」

文松被問得一頭霧水,掌柜解釋道:「客官不知道,這山上最近出現了兩隻老虎,十分兇狠,哪怕是武松來了,也打不過,更何況你看起來就像個秀才。客官如果喝了酒,還是不要上山為好。」

文松嘆了口氣,說道:「現在已經是大明朝了,哪有什麼武松,這裡只有文松。」

正說話間,店裡來了一夥商人,其中兩個夥夫還挑著兩擔貨物,文松於是決定跟他們結伴而行,這麼多人一起上山,肯定安全。

一行人走到半山腰,突然,樹林中竄出兩隻大虎,朝著眾人就是兩聲咆哮。

眾人都嚇壞了,連忙落荒而逃,兩個夥夫因為挑著貨物走得不快,兩隻老虎很快就追了上來。其中一隻老虎將一個夥夫撲倒,張著血盆大口就要咬下去,就在這千鈞一髮的時刻,文松急中生智,連忙撿起地上一支粗壯的樹枝,朝著老虎的嘴就戳了進去,趁著老虎被戳痛了,文松連忙拉起夥夫,飛似的逃離了,而另一個夥夫,早已丟掉沉重的擔子逃跑了。

眾人跑下景陽岡後,兩個夥夫因為丟掉了貨物,十分氣惱,就想回去找回來。於是,文松帶著眾人小心翼翼地又回到了山上,找了好長一段時間,沒見到老虎,但是貨物也不見蹤影了。

商人們頓時嚎啕大哭,文松十分理解他們的心情,但是眼下天色漸暗,繼續呆在山上也不是辦法,於是文松建議眾人回到酒坊休息一晚,明天再去報官。

眾人回到酒坊後,掌柜笑道:「看吧,沒聽我的話,準是遇到老虎了,那山上可是有兩隻老虎的。」

文松接過話頭說道:「山上不只有兩隻老虎,應該還有兩個強盜。剛才我們被老虎襲擊後,貨物明明丟在了地上,但是等我們再次回到山上的時候,貨物卻不見了,分明是有人撿走。」

第二天一早,文松就跟著眾人來到陽穀縣縣衙報案,當地的縣令聽完緣由,這才說道:「景陽岡在陽穀縣和壽張縣的交界,幾年前景陽岡上出現了一夥強盜,他們十分狡猾,我們幾次圍剿,都拿他們沒有辦法,後來我打算聯合鄰縣,一起出兵剿滅強盜,但是壽張縣令卻貪圖安逸,不想插手此事,這事就不了了之了。還是師爺聰明,他想出了一個辦法,就是到外地引進兩隻老虎,放到山上,這兩隻老虎十分厲害,很快就把強盜趕出了景陽岡。」

文松和商人們聽的是目瞪口呆,原來山上那兩隻老虎還有這樣的來歷。但是文松還是指出,雖然那兩隻老虎趕走了強盜,但是現在景陽岡也變得十分危險,這恐怕不是什麼好事吧。

縣令嘆了口氣,說道:「如果沒有這兩隻老虎,恐怕山上的強盜會更加猖狂,再說了,本官也在山下立了牌子,讓過往行人帶上兩塊肉,只要把肉丟給老虎,就不會被老虎追趕了。」

縣令同時也承諾,會派人將丟失的貨物找回來。縣令的話,聽上去有道理,但又像是在推卸責任。眾人沒有辦法,只得離開了。

與商人們分別後,文松決定留下來,查清事情的真相。回到酒坊後,掌柜連忙詢問報案的結果。文松告訴掌柜,說那些商人已經回去了,自己則會留下來,準備去會會那兩隻老虎。

掌柜說道:「客官,那山上的兩隻老虎可是十分厲害的,你一個秀才怎麼能和老虎鬥呢?再說了,山上還有……」

「還有什麼?」文松聽得出,掌柜是欲言又止。掌柜回答道:「不是還有那些強盜嗎?」文松笑了笑,沒再多說。

過了一天,又有一夥商人路過酒坊,文松決定和他們一起上山,到了半山腰的時候,樹林中又竄出了兩隻老虎,眾人又被嚇得逃跑,而這次文松躲在了一棵樹後,暗中觀察。等老虎走後,樹林中突然跳出了兩個人,他們收拾起商人們的貨物,挑起擔子,迅速下山去了。

果然不出所料,文松斷定,這兩個人就是強盜,他連忙跟著這兩個人下山,一路追到了壽張縣,只見那兩人偷偷地從壽張縣衙的後門進去了……

隔天一早,文松就來到了壽張縣縣衙門口等著,那夥商人果然前來報案。壽張縣令聽到商人們的陳述後,先是大罵強盜可惡,竟然趁老虎襲擊眾人的時候搶走財物,同時縣令又安慰眾人,表示會派人追回財物。商人們聽到縣令說的都是空話套話,也只能垂頭喪氣地離開了。

文松已經明白了七八分,他再次回到酒坊,掌柜又來問道:「客官,難道你想和他們過不去嗎?」

文松變得機警起來,問道:「掌柜,你說的他們是指的誰?」

掌柜支支吾吾地說:「當然,當然是指強盜。」

文松笑道:「山上已經沒有強盜了,那些所謂的強盜,其實是官家。」

原來,昨天文松跟著商人們上山後,見樹林中跑出兩人,拿走了商人們的貨物,其中一人文松認了出來,正是那天在陽穀縣公堂上的衙役。隨後,文松跟蹤這兩個人,見他們走進了壽張縣縣衙,毫無疑問,另一個人應該就是壽張縣的衙役了。

文松說道:「這兩個衙役暗中合作,搶走商人們的貨物,隨後又送到縣衙裡面,這擺明就是官府私吞財物嘛。」

掌柜聽完這番話,頓時義憤填膺,沒想到官府竟然暗中勾結,利用老虎打劫過往商人的財物。此時,又有一夥商人準備上山,文松決定跟著上山,掌柜也氣衝衝地進店裡拿了把柴刀,表示要和文松一起上山除掉老虎

眾人走到半山腰的時候,老虎又出來了,這次文松獨自上前,示意眾人退後。這時,一隻老虎猛撲了過來,文松連忙從懷中掏出了一把匕首,上前順勢躺倒,老虎掠了過去,文松隨即舉起匕首,在老虎的肚子上劃了一道長長的口子,這隻老虎倒在地上後,就奄奄一息了。

與此同時,另一隻老虎則衝向了商人們,掌柜拿起柴刀與老虎搏鬥。趁此機會,文松從後面抓住了老虎的尾巴,爆發出驚人的力量,一下子將老虎甩到了地上。隨後,文松騎到了老虎的背上,一匕首刺向它的喉嚨,乾脆利落地結果了老虎的性命。

此時,樹林中突然傳出一聲驚呼,文松立馬向那邊跑去,正是那兩個衙役。文松質問他們為什麼會出現在山上,兩個衙役狡辯說,是縣令讓他們來巡山的。

文松冷笑著說:「如果我沒有猜錯,陽穀縣和壽張縣兩位縣令早已暗中勾結,恰巧景陽岡上出現了強盜,於是他們就合謀利用老虎來搶劫商人的財物,他們從獵戶那裡買來兩隻虎崽,馴養了一段時間後,就放到山上驅趕強盜。然後你們就利用老虎聽話的特性打劫商人。上次我見你們進入壽張縣縣衙,也看見了陽穀縣的縣令在裡面。」

說到這裡,文松突然感覺後面一陣涼風襲來,他側身閃過,轉頭就是一拳,將那人打倒在地,這個人就是酒坊掌柜。

文松笑道:「哈哈,你以為我不知道你和縣令是一夥的嗎?每當有帶著大量貨物的商人經過這裡的時候,你就會通風報信,讓人去打劫。你錯就錯在表現的太積極,其實我不是什麼秀才,我是山東巡撫手下的一名校尉,專門來此地調查老虎傷人的案件,順帶收拾你們這些為虎作倀的壞人。」

文松隨即亮出了自己的腰牌,原來,景陽岡地處偏僻,基本沒人管。山東巡撫聽說景陽岡老虎傷人的事情已經鬧了很多年,於是特意派文松前來調查,沒想到竟然查出了人虎合謀的奇案來。

最後,文松向商人們借來了繩子,將這三人捆了起來,帶下山去,接下來當然就是要去收拾那兩個貪官了……

相關焦點

  • 再讀水滸之:談談武松打虎
    記得我小時候看過一個有趣的小故事,講的是施耐庵在寫武松打虎的過程中,為了體驗武松當時的神態和動作,就拿了一條板凳當「老虎」,自己騎在上面對它一頓痛打,一邊打一邊在屋裡滾來滾去,還一邊大呼小叫,以至於他的太太都以為他發了瘋。
  • 郭祥打虎的故事
    根據這段傳頌至今的故事,我創作出了一組(郭祥打虎)連環畫,與大家共享!
  • 真實的打虎故事
    這樣子的奇葩打虎方式也可能是千古奇聞後無來者了吧?打虎的就是本人爺爺奶奶!小時候纏著他們給我們講了幾百遍也不厭的事情,懷念他們……歡迎評論!歡迎講出你知道的故事。
  • 深入民心的打虎英雄:武松,其實為人也有醜陋的一面
    在表現武松英雄豪氣一面,作者描寫了「景陽崗打虎」,「醉打蔣門神「大鬧鴛鴦樓」「怒殺西門慶」等片斷。在水滸裡,作者用了大量篇幅來塑造武松形象。在加上民間演義,評書彈唱,京劇韻鼓深入宣傳。自是讓武松這一人物深入人心,武松英雄了得的故事也一直流傳自今!
  • 《水滸傳》中武松在景陽岡打虎,古代山東是否真有老虎?什麼虎?
    文 青史之名《水滸傳》作為中國古代的文學四大名著,裡面很多的故事情節是虛構的,但是卻精彩紛呈,讀後讓人心曠神怡,其中小說中記載有兩件打虎的事情,相信很多人都印象深刻,其一是武松景陽岡赤手空拳打死一隻老虎,李逵在沂嶺為報母仇殺死四隻老虎,而這兩次打虎都在山東境內,距離相隔甚遠,那麼我們的問題來了,小說中的故事情節是完全虛構的還是確有其事?
  • 井陘:打老虎的民間傳說
    在民間的傳說中,流傳著許多打老虎的精彩傳說。可惜,這些故事無法核實考察,都是老一輩人代代口傳心記下來的。 範廣打虎的傳說於是他根據老虎傷父親時的經過,特製了一條兩頭帶尖的扁擔作為打虎工具,並琢磨出一套打虎辦法,平時用扁擔挑柴,閒時練習打虎之功。幾年後功夫練到能準確、迅速地一紮斃虎之命。一日,範廣扛著扁擔到北柴溝砍柴,砍完後,仍像其父彎腰捆柴的樣子,豎著扁擔往柴捆子上扎。忽聽背後風聲驟起,後肩上有兩隻爪子壓了下來。
  • 松和柳的動人故事
    松來自美麗的鳳凰山上,因為它長得筆直、英俊,才被園林工人移植到公園裡。剛到這裡時,松很傷心,它失去了很多要好的夥伴,再也沒有在高處 遠 眺美 景的時候了。松也很孤單,因為只有它自己獨自在這裡,暗暗地流著淚。
  • 施耐庵:打虎有風險,不經專業訓練請勿模仿
    《水滸》裡有一個非常經典的劇情,那就是施耐庵屢試不爽的打老虎,景陽岡武松打虎,沂嶺李逵殺四虎,連沒什麼名氣的解珍、解寶兩兄弟都是獵虎高手。(不過最搞笑的還是綽號「打虎將」的李忠,竟然功夫稀鬆,從沒打過老虎,還舔著臉叫「打虎將」)尤其是最出名的景陽岡
  • 故事:民間故事|天鵝真君
    民間故事|天鵝真君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多年前,隱龍村有個叫於松的男子。他妻子三年前病亡後,就一人獨居。於松只好又放幾個雞蛋下去,母雞才開始孵起來。過了二十來天,小雞都相繼孵出來了,可那巨蛋一直沒動靜。沒有辦法,於松只好換隻雞又孵。就這樣,於松足足換了七八隻雞,為了此蛋,花了半年時間來孵化,這才有了要破殼的徵兆。這天晚上,於松守在雞窩邊上看著。巨蛋上突然裂開一條縫,接著一下殼子完全破開。於松看清裡面的東西時,一下傻了眼。那母雞都嚇得一下竄出雞窩,不敢認這個小怪物了。
  • 「打虎將」李忠:因為我窮,所以有理
    感謝熱心讀者多情劍客無情劍獻聲在著名的「年少不懂XXX」的爆款文中,從來沒打過老虎的「打虎將史進「七八個有名的師父」,書中只出現了一個,也就是他的「開手師傅」,啟蒙老師「打虎將」李忠。02魯智深這輩子只嫌棄兩個人:一個是打虎將,一個是李忠。去延安投奔恩師王進的「九紋龍」史進,在渭州認識了提轄官魯達,正所謂生死之交一碗酒,兩人手拉手去吃酒。大街上遇到正在擺攤賣藥的李忠。經歷了王進後,他已知道李忠當年是割他韭菜。可他覺得錢無所謂,情義更珍貴,依然尊他為師。
  • 打虎武松的職場營銷,英雄,一個包裝下的職場神話
    在他的揚名之路上,充滿了怎樣的傳奇故事。武松,出道時一個喜歡打架的小混混,常常把人打的皮青臉腫,因此惹了不少官司,一個月估計在家裡也待不了幾回,這點武大郎可以作證,因為他經常擔著燒餅擔子給武二郎送牢飯。英雄也曾落寞,誰人不經坎坷?
  • 同樣是打虎,為何行者武松名揚天下,而黑旋風李逵卻未有人提及?
    相信有不少看過《水滸傳》的朋友都有疑問,為什麼只殺了一隻老虎的武松會名揚天下,而一次殺了四隻老虎的李逵卻少有人提及他打虎的事呢武松打虎是赤手空拳,與大蟲纏鬥多時,硬用拳腳功夫給打死的。李逵殺虎是正面刀殺一虎,一刀了事,背後偷襲一虎,再加上兩隻沒什麼威脅的虎崽。難度係數差遠了。
  • 京城來了只大老虎(民間故事)
    民間故事選刊·下 2018年11期■輪椅京城街頭驚現一隻惡虎,弄得人心惶惶,那還了得?謀士說:「不叫您打虎,是為了看看您在京城的威望,現在全京城都畏您如虎,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得人心了。這隻老虎把京城鬧得不像樣子,百姓們都盼著把老虎除了,過安生日子,您現在出面打虎,不正是眾望所歸嗎?到時候長安百姓對您感恩戴德,您再想做什麼事,還有不成的嗎?」
  • 梁山上的講究人——打虎將李忠
    李忠行走江湖,有「打虎將」名號,想必是需要靠「打虎」抬自己的身價,多賣幾帖膏藥賺錢。遇到徒兒在人群中喊「師父」,自然是露臉得意,但老江湖就是有涵養,一聲「賢弟」回應,而不叫聲「徒兒」充大,這等平和之心非常人所有。
  • 從梁山好漢看民間武術大師的真實水平
    這兩年民間武術高手與搏擊運動高手進行比賽時,全部完敗。不少熱愛中國傳統武術的人都覺得我國的傳統武術沒落了,被這些武術大師給糟蹋了,其實不然。通過《水滸》我們就能看出,我國的傳統武術從北宋時期就已經是強身健體了,民間的武林高手基本沒有。
  • 傳說武松打虎三靠,靠的是什麼?
    從此,武松英名遠揚,流芳千古,此乃,是武松打虎三靠也!
  • 民間故事:奪命的虎針
    今天給大夥給講一篇曾發生在民國時期大東北山裡的民間故事。開故事之前,先給大夥說道說道啥是「虎針」。所謂的「虎針」,據大山裡的人說,是老虎身上的一根十分特殊的虎毛。據說虎針帶在身上,就能看到一個人的前世。今天咱就來說一則民間故事,當然與這「虎針」息息相關。
  • 故事:民間故事:斷尾花蛇
    哈嘍大家好,歡迎來聽小於講故事,本故事名為《斷尾花蛇》,故事素材來源於網絡,由小於品詩說文整理編寫。本文為《民間故事》第124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很高興又到了給大家講故事的時間了,今天咱們來講一篇發生在過去的民間小故事,希望各位看官通過這個故事都能夠有所收穫。那麼,咱們閒話就不多聊了,馬上開講今天的民間小故事!
  • 民間故事:老人偏心,傳家寶給了女兒,富了女婿,卻絕了兒子的後
    作品類型:民間故事類作者申明:傳承民間文化,說出魅力故事。故事屬虛構文學作品,不可迷信、模仿故事情節等。更與現實生活無關,請理性、正確地欣賞故事。「我程有財育有一兒程松,一女程田,眼看自己時日不多,現將家產一分為二。兒子家小業小,所以把老宅留給他。而陳田和女婿花錢的地方多,所以把傳家寶一塊玉佩,傳給女兒。希望你們代代相傳,等你們下一輩再還給程姓後人。」
  • 歷史上真實的武松打虎,打的是真老虎嗎?其實打的是一個人
    但是後來經過景陽岡打虎事件後,柴進又對他刮目相看了,他的能力還是非常不錯的。《水滸傳》中記載到武松打虎武松看到,準備回去,又一想,我怕他做甚,且上去看看到底有什麼,正走著,酒勁上來了,坐下歇了歇,不一會,狂風大作,遠處跳過來一個大蟲,定眼一看是一隻老虎,虎視眈眈的盯著自己,連忙翻滾,老虎撲過來,武松一閃,經過了激烈的爭鬥,武松用盡全身力氣成功擒住了老虎,為當地人除了一個大害,從此,威名大震,被人們稱為「打虎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