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我永遠忘不了一包叫「蜜三刀」的點心,就像,我永遠也忘不了我的姥姥。
每當想起她,我就會去買一包「蜜三刀」。但每次吃的時候,總是會淚流面面。
甜蜜,一刀。苦澀,一刀。思念,一刀。
是謂「蜜三刀」。
[1]
故事,還得從三十多年前說起。
那是一個寒冷的冬日,在魯中的一個小山村。正月裡,雪下得正緊。一個孩子,凍的哆哆嗦嗦的,牽著一個老人的衣襟,一步一滑地走在雪地上,老人挎著一個籃子,裡面裝著一包點心,幾根麻花,幾個白饃。雪紛紛揚揚地灑滿了田野,老人抬頭看了看天,再看看雪地下泛青的麥苗,說,「今年又是個好收成」。
這個孩子,就是我。那個老人,是我的姥姥。
那一年,我五歲。
那一天,姥姥是帶我去走親戚的。
那年景,家家戶戶都窮,可親戚間的感情人情味兒卻濃,逢年過節的走動也勤。禮數,更不能少。雖然窮,但點心呀白饃呀甚至一瓶酒是不能少的。送去了,其實都不捨得吃喝,都是換換人家又再送出去了,有時候包點心的牛皮紙都被油浸透了,有時候多串幾家親戚,會發現自己送出去的禮物又被輾轉送回來了。
[2]
我饞。惦記這包點心很久了。可家裡能拿的出手走親戚的禮物實在是太有限了,姥姥總是用一個籃子裝著,掛在房梁下的鉤子上,說是防老鼠,實際上,防的,是我和表兄弟幾個小饞鬼。
果不其然,過了幾天,鄰村姨姥姥來走動,這包點心又回到了姥姥家,我認識它的包裝,上面我偷偷摳了個洞的痕跡還在,連它的香氣我都記得,因為我夢裡都夢見自己吃了一大包。
姥姥和姨姥姥不知道聊起了什麼,姥姥也忘了把點心掛在房梁上,而且兩個人都沒注意到我,一個五歲的孩子,偷偷把點心從桌上偷走,藏在衣服下,再偷偷摸摸地去了柴房。
當我把包點心的牛皮紙打開的時候,看到的是一個個褐黃鋥亮的方塊,上面刻著三條痕,還沾滿了芝麻,仿佛夜空閃亮的星星一般。嗅一嗅,那甜蜜的氣息就讓人再也捨不得離開,口水,也就不自覺的流了出來。
我本來就想偷吃一塊,再包起來送回去,神不知鬼不覺的。但當吃到嘴裡時,那種充滿蜜汁酥軟的香味,卻讓我停不住,一塊,再一塊,直到都吃沒了,用舌頭舔了舔嘴角的芝麻時,我突然意識到,自己闖禍了,大禍。
我哇的一聲,哭了。
[3]
姥姥和姨姥姥聞聲而來,姥姥看到地上的點心包裝,確實生氣了,揚起了手,可心又軟了,抱著我,也哭了。說,苦了我的孫子了,連點心也吃不上,等有錢了,姥姥給你買,讓你吃個夠。我也哭著說,姥姥,我長大了,天天給你買點心,給你買好吃的。
我和姥姥抱著,哭了,又笑了。
後來我才知道,這種點心叫「蜜食」。後來又知道,這種點心還有個名字,叫「蜜三刀」。
後來,我長大了。每次我去看姥姥時,總會買一包「蜜三刀」。因為我永遠也忘不了姥姥說的話,還有,我對姥姥的承諾。
後來的後來,姥姥去世了。每當想起她,我就會去買一包「蜜三刀」。但每次吃的時候,總是會淚流面面。
[4]
現在,因為油大甜味重,吃蜜三刀的人也越來越少。但我依舊很喜歡,不是因為味道,而是因為有一份往昔的眷戀和情感在其中。
甜蜜,一刀。苦澀,一刀。思念,一刀。
是謂「蜜三刀」。
堅持原創美食文章,央視《味道運河》《吃貨傳奇》美食顧問,美食紀錄片《搜鮮記》總策劃王老虎與你共同搜尋舌尖上的「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