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必須到大城市開開眼

2020-08-26 喬這一說

周末,去勤華家串門,勤華一家子正在生悶氣。

為啥?原來是吵架了。

原因很簡單,勤華在小城呆習慣了,哪兒也不想去。覺得在小城裡生活,有吃有喝有房有車,物價也不高,幸福指數也不低,就這麼一生終老小城,挺好的。

這種生活的態度,把兒子也給影響了。兒子也不願意出門闖蕩。

把勤華媳婦急壞了,呵斥勤華父子不上進。可父子倆一個秉性,把勤華媳婦氣得也是沒法子。

勤華媳婦認為,老伴年紀一把了,頹廢就頹廢點,兒子還年紀輕輕的,不上進哪行?

不出去闖蕩還能指望老人養一輩子?

可勤華和兒子認為,咋個過不是一天,掙的夠吃夠喝就行了,非得把自己搞得那麼累幹啥?互相之間誰也說服不了誰。

恰好我去,一家人強烈要求我來評理。

勤華媳婦更是殷勤,又是泡茶、又是洗蘋果,希望我能給她家倆榆木疙瘩腦袋開開竅,讓娃出去接收接收新思想。

這種家務事最不好管。在哪方站隊就會得罪另一方。這種不討喜的斷官司,我才不幹呢。

可勤華媳婦非得讓我說,勤華也有意讓說說到底他們家到底誰是誰非。

咱可不願直接說他們誰對誰錯。

乾脆講了個自己身上發生的真事。

父親在世的時候,最後那兩三年眼睛一直不得勁,就想去省城的醫院看看。

看看就看看唄,咱是孝子,主動請纓去陪父親。

到了太原的眼科醫院,咱還以為和咱小城的醫院一樣呢,去了掛個號就能看。到了省城的醫院才知道,人家每個醫生一個班要看多少病人是要排號的,號排滿了,人家就不再收治病人了。

第一天,咱去沒掛上號,耽誤了一天。

第二天,咱早上四點就起床去排隊掛號,總算排了個號,讓專家給父親看了眼睛。

專家說,每三個月要複查一次。

第一次去複查,又是四點起床排隊,排了個第一名,掛的號卻是第十五名,原來人家醫院門廳裡裝上了預約掛號的機器,懂的人在那個機器上就直接掛號了,可惜咱不知道,白白起了個大早。

第二次去複查,到了太原就專門跑到醫院門廳掛號,心想這總比起早排隊掛號結果要好吧。結果卻掛了個32號。

心想不至於啊,咱是提前兩天去的,怎麼越掛號越靠後了呢,一打聽才知道,醫院又開發新的手機掛號軟體,從手機上就能直接預約掛號了。

看看,去省城看個病,光掛個號就能把你折騰死。而且在醫院裡連電梯也不用坐,和老爸在一部電梯邊摁半天也不見電梯開門,原來人家電梯開停是分樓層的,我們摁的那部電梯正好就不在這一層停。

勤華問我,讓你斷官司呢,你絮絮叨叨說你家一堆破事幹啥?

告訴勤華和他媳婦,說這些舊事只想證明一件事,有機會的話還是要讓自己和娃娃多出去闖蕩闖蕩。

不闖蕩的話,你去省城看病都不會掛號。甚至都不會坐電梯。

到大城市開開眼,闖蕩闖蕩,見識多了,自然適應社會的能力就會強些。

如果滿足於現狀,活著肯定是能活著,可能不能活得好?能不能跳出小城的圈層?真的很不容易。

出門闖蕩闖蕩,見見世面,除了能懂一些社會運行的基本常識,也能懂得一切社會運行的基本規則。

而不是躲在城裡,啥也不想,啥也不懂,啥也不會,還覺得自己過得挺好。

那種好,只是低層次的自我滿足。等真正你需要出門求人的時候,真的可能像我一樣,連掛個號,坐個電梯都不會。

這個社會發展的很快,最起碼你得與時俱進,跟上發展步伐才行。

尤其是年輕人,真的不必太佛系,你現在偷的懶,必將在中年以後以百倍的努力來償還。

說到這兒,勤華媳婦豎起了大拇指。

勤華也聽得若有所思。

兩口子回復我,等兒子回來,一家人再好好談談。

這就對了,積極向上才是一個家庭最應該有的樣子嘛。

相關焦點

  • 《三十而已》:你願放棄小城市的安穩,到大城市打拼嗎?
    你願放棄小城市的安穩,到大城市打拼嗎?恐怕這個問題,見仁見智。因為,在這樣的城市生活,她甚至連一杯可口的咖啡都無法喝到。當然,咖啡不是重點,重點是喝咖啡的人。喝咖啡的人認為這杯咖啡不對味兒,那麼,誰也無法說服她。
  • 小說:兒子畢業留在大城市,母親進城見這一幕,你給我回家去
    我小時候很喜歡和我的爺爺玩,他去過大城市,他總是會給我講很多關於大城市的事情,我覺得好好玩,一定比我現在生活的地方好玩太多。有一次我問爺爺,我說:「那大城市那麼好玩,你為什麼還要回來呢?」爺爺摸了摸我的頭,笑著說:「因為這裡才是家,祖祖輩輩都葬的地方,這裡才是我真正的家。」
  • 小說:結婚時娘家人一個沒來,婚禮結束後,刷到弟弟朋友圈紅了眼
    擺脫了家庭禁錮的俞依苒,來到陌生的大城市,自己一個人的心裡除了自由和輕鬆,更多的是擔心害怕。這裡的人特別的多,俞依苒身上只有一小部分的現金,根本就不知道,在這個非常陌生的地方,應該怎麼去生存。起初的確是非常的不適應,不過好在俞依苒找到了一份和之前一樣,包吃包住的工作,不用每個月按時的上繳工資,俞依苒的生活質量也提高了不少。
  • 小說:兒子畢業留在大城市,母親進城見這一幕,果斷命令他回老家
    我小時候很喜歡和我的爺爺玩,他去過大城市,他總是會給我講很多關於大城市的事情,我覺得好好玩,一定比我現在生活的地方好玩太多。有一次我問爺爺,我說:「那大城市那麼好玩,你為什麼還要回來呢?」爺爺摸了摸我的頭,笑著說:「因為這裡才是家,祖祖輩輩都葬的地方,這裡才是我真正的家。」
  • 小說:女兒畢業留在大城市,父親進城見這一幕,果斷命令她回老家
    我小時候很喜歡和我的爺爺玩,他去過大城市,他總是會給我講很多關於大城市的事情,我覺得好好玩,一定比我現在生活的地方好玩太多。有一次我問爺爺,我說:「那大城市那麼好玩,你為什麼還要回來呢?」爺爺摸了摸我的頭,笑著說:「因為這裡才是家,祖祖輩輩都葬的地方,這裡才是我真正的家。」
  • 微小說:大城市的小房子
    可不是,十年前,他們剛從農村出來的時候還是扛著化肥袋子的農民工,十年過去了,如今在這大城市也算有了一席之地。「人還是要有夢想的,」素珍的聲音提高了幾個分貝,滿眼都是自豪。他們是從站在勞務市場上等活兒開始追夢的。十年如一日。
  • 小說:結婚時娘家沒一人來,婚禮結束後,她見弟弟的朋友圈紅了眼
    結婚時娘家沒一人來,婚禮結束後,她見弟弟的朋友圈紅了眼婚禮休息室裡,新娘穿著白色婚紗的新娘,臉上的表情不僅沒有一絲喜悅,反而是一臉的憂愁。「曉芳,你怎麼了,新娘子今天可不能夠不開心的呀!」身為伴娘的好閨蜜,在一旁也是不知原因的勸說。俞曉芳嘆了一口氣,一個沒有親人祝福的婚姻,讓她怎麼能夠開心的起來。
  • 明蘭為啥願意跟盛紘和好?盛紘說出衛小娘一個秘密,明蘭茅塞頓開
    知否這部劇主要是以盛家的六女兒盛明蘭為主,從她小時候悽苦的日子和不被父親看重,到母親去世成為孤兒,再到她被祖母撫養,有盛老太太為她做主,她才可以衣食無憂,受著良好的教育,但是,即使有老太太這個護身符,為了平安長大不被林小娘所害,她也只能忍氣吞聲,任由家裡的姐妹們欺負。
  • 微小說:重新回到大城市
    沒想到,生意只火爆了三個月,從最開始的門庭若市到門可羅雀,再到最後的冷冷清清,喬夢陽不得不把飯店轉了出去。「做生意有什麼難?」想起當初的豪言壯語,他苦笑了一聲,現在回頭看來,那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不知道深淺就一腳踏了進去。雖然賠了個底朝天,但父母並沒有過多地責備他。
  • 石頭他娘去了大城市,將攢的七八萬塊錢給了兒子兒媳,回來瘋了
    原來,石頭早年外出打工,在大城市裡打工的地方認識了一個女孩,兩個人一來二去熟悉了,就談起了戀愛,按說這也是難得的好事。後來,石頭該準備結婚了,女方要求在大城市裡安家,不準備回農村了。都知道,現如今在大城市裡安家,沒有樓房是不行的。
  • 三十而已回鄉療傷的王漫妮,是不是像極了在大城市打拼的我們?
    每天加班到很晚,最後一個離店。回到出租屋,只能點外賣充飢。這些,都像極了在大城市打拼的我們。為什麼在大城市就算是這麼辛苦,我們仍不願放棄,還要堅持?因為我們大城市裡,有我們的夢想和野心。而大城市裡有無數的機會,是最容易實現我們夢想和野心的地方。所以,哪怕在這個城市裡受盡委屈,我們都願意堅持下去。王漫妮選擇了回家鄉,是因為在大城市裡,她已經混不下去了。
  • 咱村那些事2,當年漂亮的堂姐遠嫁大城市在村裡引起了極大的轟動
    堂姐的目標是嫁到大城市去!正所謂有志者事竟成,堂姐最終夢想成真,嫁到大城市去了。要知道,在那個年代,能嫁到縣城都能讓人眼紅耳熱的了,更何況是大城市呢!村民們帶著滿腔的羨慕嫉妒恨興高採烈的吃著喜酒,這些暫且不表。最大的轟動是出嫁之後的戶口問題。村裡土地有限,每人也就一畝三分地,因此嫁出去的姑娘戶口要遷走,土地要收回重新分配。可是堂姐嫁出去有一陣子了,戶口遲遲沒有遷走,多少人盯著她那一畝三分地呢!
  • 《安家》:寒門學子闖蕩大城市的艱辛與不易
    《安家》裡面,有兩個人是從農村走出來的,來到大城市工作,付出了很多努力,一路又來,跨過了重重險阻,才走到今天。他們就是房似錦和樓山關。為了準備複式豪宅的單子,早早得就到了現場,沒想到喝了壞酸奶,拉肚子。就在房子裡上了廁所,結果把單子弄黃了,大家都嘲笑他。他喝的那個壞酸奶是朱閃閃的,朱閃閃明知道樓山關拿走了,也沒有提醒他酸奶是壞的。
  • 小說:婚禮現場娘家人未出現,婚禮結束後,新娘見弟弟朋友圈紅了眼
    擺脫了家庭禁錮的俞曉芳,來到陌生的大城市,自己一個人的心裡除了自由和輕鬆,更多的是擔心害怕。這裡的人特別的多,俞曉芳身上只有一小部分的現金,根本就不知道,在這個非常陌生的地方,應該怎麼去生存。起初的確是非常的不適應,不過好在俞曉芳找到了一份和之前一樣,包吃包住的工作,不用每個月按時的上繳工資,俞曉芳的生活質量也提高了不少。
  • 必須讓我回去?
    我為什麼必須像你們這樣活著這種平庸的生活!!」我甩開了媽媽的手。「太苦了,兒子,我太心疼了……這是我的兒啊……」她又開始哭。我剛到這裡來的時候,對一切都充滿了希望。有一次在外面吃了早餐,忘記帶錢了,是一位老阿姨幫我墊上的,我說要還給她,她說,不用了,反正也沒多少,還跟我講了特別多。
  • 人死了,為啥要在老盆的底上鑽窟窿眼
    從鬼門關到酆都城的那條(迷茫路)上奇怪的是,他們拿的盆子的大小和造型都一樣,只有在盆底上鑽的窟窿眼數不同,湯水從窟窿眼裡流出來,滴滴拉拉,弄溼了下半身。難道陰間也鬧饑荒嗎?那可不是。這些都是人在活著的時候,揮霍浪費掉的糧食、食物和水。一個人死後,他要吃完、喝盡,他生前所浪費掉的糧食、食物和水之後,才能進入酆都城,再輪迴轉世。他們所用的盆,就是人死的時候帶來的盆,也叫《老盆》,確切地說,應該叫《撈盆》。
  • 明明人參果更容易得到,為啥妖怪都不出手?
    (蝸牛看西遊第4608期)文/蝸牛蝸牛一直被一個問題困擾著,西遊裡長生的辦法有很多,為啥妖怪們都可著一直到這個人的出現我才找到答案。西遊裡長生的方法有好幾個:王母的蟠桃、老君的丹藥、唐僧肉和人參果,前兩種方法雖然不會出問題,但是妖怪們若是真的敢惦記著這些東西,他們就等著歇菜吧,多少神仙爭破腦袋都得不到怎麼會被小小的妖怪得逞呢?
  • 小三不會陪你到終老。(原創:自薦)
    曾率團在全國各大城市演出,並多次出國演出,受到國內外觀眾的一致好評。在談婚論嫁時,因他與一女同學互相有好感,趁節假日回鄉,和師範畢業當老師的張紅芸結婚。妻子一直很納悶,時間長了實在熬不住,問他糾竟為啥老是迴避她,他對著妻子笑著說:你自己做的事情,問問自己不就明白了嗎?
  • 在大城市生活,而在老家農村有宅基地房子的,一定要記得這件事
    引言故事小宋從農村到大城市工作20多年了,戶口也從農村轉到了所在的城市,基本很少回農村。自從家裡老人去世後,就更少的回去了。老人在農村留下一套棟房子,小宋平時工作忙,疏於打理。在老家也沒有兄弟姐妹和朋友幫忙照看。
  • 一個人在深圳租房8年,這個故事告訴你深圳必須努力
    站在玻璃窗前往上看去,仿佛伸手就能摸到天上的雲朵。我們是在中介手裡租到的,2600元/月,在房間轉了一圈,覺得白天光線好,風景也很美,就一起湊著付了定金,時至今日,我依然記得,我們是在一個暴風雨的天氣完成了搬家,雖然全身溼透苦不堪言,卻甘之如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