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誰家有三個孩子,估計就會應了那句不知道打哪傳出來的老話「老大傻老二精調皮搗蛋是老三」。
(說明三個孩子算標配,哈哈。)
就簡單說個小故事吧。
一家有三個孩子,老大老二都是女孩,大姐就是憨憨傻傻的模樣,遇事不愁,沒心沒肺。二姐聰慧多思,小小年紀就是家裡幹活的一把好手,脾氣尤其好。老三就是個淘小子,受盡父母寵愛,挨打受罵、幹活、下地幾乎都輪不上他,好吃好喝好玩倒分的最快最多。
雖然算不上多公平,但姐弟幾個感情依舊很好,常常玩在一起。準確的說是兩個姐姐玩,小弟在旁邊看著。(這樣的次數多,但老大和小弟聯合起來整老二的時候也不少,還給起了一個外號「二多餘」。老二也常常因為「多餘」這事多心、傷心。)
大姐胃口好,身體好,啥飯都能進肚,有十分絕不吃到九分。二姐身子有點弱,最瘦,吃藥對她來說絕對不亞於一場苦刑,最重要一點,她不喜歡人家叫她老二,嫌難聽。小弟最勻乎,蔫聲蔫語蔫淘,哦,長得最好看。
那時候的孩子都是散養,在外面野著呢,出去一上午家大人都不帶擔心的。牽著狗帶著兩條腿,就能跑到另一個村。危險是什麼,沒想過,誰在乎呢,玩就得了。
老大常常是活最多、受委屈還「挨罵」的那個,費力不討好,「不會聊天」,不懂拐彎抹角看臉色。
老二心思細,嘴巴甜,三個孩子裡屬她話最多,說起這個老二,誰都會誇上兩句。
老么往那一擺就受寵,啥都不用說不用做,就是家中寶。
有一次,老爸打麻將回家,剛進屋,老大頂頭就來了一句:「爸,今天輸多少啊?」
一句話,氣的老爸火冒三丈,張嘴就一頓罵,罵的老大直掉眼淚。老二就不一樣了,她看的明白。等老爸發洩一陣歇氣的時候,又問了一遍:「爸,你贏多少回來的?」
至於小弟,自己找個角落玩,不參與不言語。
老爸因為老大生氣,因為老二順氣,為了小弟收脾氣。
三個孩子,三種性格,三種做事方式,三個選擇,三種結果。
三個孩子有一個共同點,懂事聽話(不聽話就是討打)。爸媽讓幹嘛幹嘛,讓往東絕不往西。別人家眼裡的好孩子,不招災不惹事,主要是學習好啊。要知道只學習好這一項,就能讓別人高看一眼。
三個孩子,三倍辛苦,三倍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