狹路相逢勇者勝

2020-08-27 低調宴會

紅色影視劇《亮劍》是一部有靈魂的電視劇,不僅首播時我恨不得抱住電視觀看,就是每一次重播我也不會錯過,劇中那「逢敵必亮劍,狹路相逢勇者勝」的昂揚拼搏精神無時不刻不激勵著每一位觀眾。

喜歡《亮劍》,是因為崇拜劇中講出亮劍精神的李團長。出身篾匠的李雲龍在戰火硝煙的洗禮下,逐漸成長為戰場上的一員虎將,他有著軍人強烈的自信,又帶有幾分農民狡黠和幽默。他不但愛講粗話、說歪理,更喜歡時不時來一些離經叛道的言語,但在這看似荒誕的言語中,又不乏真知灼見的領悟。除了他的語言風格讓人倍覺可愛,而做起事來更是雷厲風行,讓我肅然起敬。李雲龍一旦決定的事就會幹到底,且他從不推脫責任,而是勇於承擔責任,他的硬漢形象沒流於表面,而是在嬉笑怒罵間,他桀驁不馴、急如烈火,但又有膽有識、嫉惡如仇,既狡猾卻又憨厚,雖不循規蹈矩,卻總出奇制勝,是剛中帶柔的血性硬漢,尤其是他那種「明知是個死,也要寶劍出鞘」,也要「亮劍」,「就是死也要死在衝鋒的路上」的英勇氣勢,不僅讓戰士們敬佩就是敵人也在汗顏的同時多了幾份敬畏。

喜歡《亮劍》,是因為每一個軍人都用行動詮釋了亮劍精神的內涵。亮劍精神包括了軍人的戰鬥意志,勇敢作風,頑強性格革命忠誠,這種精神在一個個鐵血男兒身上得到淋漓盡致的體現。騎兵連長孫德勝為掩護主力突出重圍,他率騎兵連戰鬥到只剩他獨自一人與他的戰馬,而那隻斷臂還在不停流血,日軍整整一個騎兵將他包圍,他凜然面對著敵人,舒展開獨臂,擎起長劍,用盡全身的力氣地喊道:「騎兵連,繼續進攻!」飛奔的戰馬載著這位獨臂勇士,向那片刀叢劍林決然地發起最後的進攻,這種大無畏的戰鬥精神令敵人都為之落旗致敬。

喜歡《亮劍》,是因為身處和平環境,軍人能夠直面新的考驗。當戰場上瀰漫的硝煙漸漸散去,主人公們逐步走向和平生活,作為有血有肉的正常人面對新的生活環境,表現出和平年代軍人的勇敢、豪邁。趙剛作為極富責任感的知識分子,在建國初期便對今後的發展所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了預見,不迴避,不推脫,將亮劍精神與歷史循環問題聯繫起來引申闡述,並時刻鞭策自己,這不僅在當時,時至今日也是真知灼見。

狹路相逢,勇者勝。劍鋒所指,所向披靡!亮劍,這就是我們民族精神的所在,是我們民族的脊梁,更是我們軍隊的靈魂所在!

�%�$%�Hv�0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