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了靈魂,軀體就會消亡,沒有了軍魂,軍隊就會潰散。沒有了軍隊,國家就會危亡。
在劇中,孔捷的獨立團莫名遭受到日本侵略者的攻擊,戰鬥打響後,獨立團的士兵們死傷不少,可偷襲獨立團的敵人卻只留下了一個鋼盔和幾個彈殼。
軍隊駐地被偷襲了,士兵被打死打傷無數,可敵人一個也沒有被擊斃。於是,首長怒了,孔團長要成為「弼馬溫」了,而之前因為戰場抗命被降為被服場場長的新一團團長李雲龍再次被啟用。
李雲龍成為了獨立團的新團長。可是,已經被孔捷帶出感情的獨立團戰士們會怎麼樣?他們會認這個陌生的新團長嗎?
很明顯,李雲龍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一點。於是,他向上級領導求了個情,把孔捷留下,作為副團長。
這樣一來,戰士們的情緒緩和了,對他這位空降的新團長也沒有那麼牴觸了,更別說他還從被服場帶來了兩百套新軍裝。
老團長也留下了,雖然被降了一級,但還是在一塊不是?新衣服也有了。
這樣來看,這新團長還不錯,最起碼對戰士們還可以。
這樣一來,李雲龍的工作交接基本就算完成了,接下來就是重整士氣的問題了。李雲龍會怎麼做呢?
無疑,他是聰明的。俗話說,一個好漢三個幫。李雲龍也是人,也需要幫手。所以,原新一團一營營長張大彪被調了過來。
一個隊伍需要戰士,更需要指揮官。有了指揮官就有了主心骨,有了主心骨就該幹正事了。
於是,李雲龍動了。統領日本軍部特種部隊的山本一木,要對八路軍在晉西北的總指揮部進行一場巨大的軍事活動,並邀請了華北日軍高級指戰員觀摩團。
這個時候,他的左膀右臂們也幾乎全員到齊了。孔捷、張大彪、魏大勇還有趙剛,特別是趙剛,這位百步穿楊,五百米可以一槍擊斃敵軍正在架炮的炮兵的強力搭檔也是他今後最好的兄弟之一的政委。
於是,他開始謀算了。特別是這個時候,共產黨晉西北總指揮部總指揮,邀請了國民黨晉西北總指揮部團級以上指戰員進行一場為時數月的戰術交流。
為了打出獨立團的風採,也為了讓友軍看到八路軍的實力。他把三分之二的隊伍交給政委趙剛指揮護衛總指揮部,自己帶著三分之一的人馬在敵人的觀摩團進山的必經之路上進行伏擊。
最終因為他精準的可怕的直覺,他勝利了,觀摩團全軍覆沒,山本一木的攻擊也沒有了意義。所以他撤退了,指揮部也安全了。一切問題都迎刃而解了。
也就是從那時候,李雲龍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在獨立團的戰士們心裡樹起了一桿大旗——作為軍人,要像一把刀,插在敵人的心口上;作為軍人,要勇往直前,狹路相逢勇者勝。
後來,這支隊伍又經歷了無數次的戰火,可是,不管遇到多麼強的敵人,他們沒有一次慫過。
雖然也有過個別意志不堅定的同志,但是這不影響這支隊伍的整體實力。只要李雲龍在,或者說即便李雲龍不在了,也永遠不會垮掉!
因為,軍魂不倒!這支軍隊會因為軍魂而永遠強大下去。李雲龍功不可沒。
後來,抗日戰爭勝利了,解放戰爭勝利了,抗美援朝勝利了,像李雲龍這樣的老兵,實力沒的說,但是需要文化。
於是,他們被組織送入了軍校。他們也要學習,也要深造,也要畢業!學院畢業嘛!論文這種東西自然不會少,孔捷講戰術,丁偉講防禦,那李雲龍呢?李雲龍講精神:論軍人的戰鬥意志——亮劍精神!
其實,以點觀面。像李雲龍這樣的軍官在中國的軍隊裡不多,卻存在!不是說他們本身多麼了不起,而是因為他們為軍隊種下了軍魂!
結語:軍魂撐起了軍隊,軍隊撐起了國家,國家保護了人民,人民的子孫加入了凝聚著鐵血軍魂的軍隊!這樣循環往復,一個國家就會愈來愈強大!
《亮劍》,被稱之為經典!什麼是經典?文化加傳承加精神等於經典!為什麼經典可以流傳?因為經典是塑造靈魂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