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十裡荷塘秋水長
前段時間看完了《當代》上的劉心武的長篇小說新作《郵輪碎片》,沉默了很多天,不知道如何去說出自己看了這篇小說的閱讀感受。
索性靜了幾天,很多時候,表達沒有找到合適的角度和出口,可能會詞不達意。
劉心武今年算下來已經是78歲高齡了,依然筆耕不輟,堅持寫的還是信息量頗大的長篇小說,不是水文,這樣的創作態度以他的名氣和資歷來說,絕對是作者的福音。
他始終在給大家提供一種思考的樣式,小說的創作一直以來因人而異,沒有什麼所謂的固定寫法。
即便這樣,讀完《郵輪碎片》,我還是很震驚,對於這樣的一種表達方式和如此大的信息體量,這都是需要作家踏踏實實地做上一段苦行僧的碼字工的。
郵輪,是一個非常好的用小說來展現情節的場所。
就好像民國時期,我們會說茶館適合用來寫小說或者劇本,因為那個是很多人聚集的地方,三教九流,都可以粉墨登場。
比較巧合的是這幾天看電視劇《三十而已》,裡面在奢侈品店當銷售主管的王漫妮因為籤署了400萬的銷售大單拿到了升職和郵輪遊的雙重獎勵。
對於沒有見過什麼世面的普通女子王漫妮來說,郵輪遊是她想要釣到金龜婿夢想的一個機遇,所以哪怕是借了好友顧佳的裙子來的,她依然花了18000元升艙,並如願在行政艙餐廳裡偶遇了她以為的白馬王子。
你看,郵輪旅遊對於絕大多數普通人來說,並沒有那麼友好,在這樣的一個大輪船上,環境也是按照你的費用人為劃出了三六九等的一個地方。
《郵輪碎片》裡主要寫了8個絕不相同的家庭(暫且定為家庭),郵輪像聯合國。各種膚色,各種語言。這些家庭依次在作者筆下登場並通過手裡的書籍、相伴的同行者,慢慢展露出自己獨特的風格來。
這裡就是魯迅說的典型化寫法的絕佳場所了,可以「雜取種種特點」,集中在郵輪上出現的某個人物身上,再把他所在家庭的關係和整體面貌呈現出來,作家的如花妙筆下,普通人在一生中為數不多的郵輪遊中或約束或釋放著自己的天性,不是很巧妙的設定嗎?合理而自然。
臺灣作家曾經寫過一篇小短篇小說《姍姍,你在哪裡?》就是寫一個中年人,忽然得知自己的初戀的小姑娘姍姍住在哪裡,激動得立刻坐了公交車找了去,也只是想看看姍姍生活得好不好。
一路上他陷入了溫情的回憶中幾乎不能自拔,想起姍姍的小時候有多麼乖巧可愛,想起自己沒能和姍姍走在一起的人生遺憾。想得一路恨不得重寫歷史,車上唯一的不愉快則是總被一個大聲說話的胖得體態臃腫的婦人打斷他的回憶。
可是到了下車的姍姍的地址,他大驚失色聽到下車的胖女人被同行的另一女子叫著姍姍的名字,於是落荒而逃……
劉心武《郵輪碎片》裡也寫了一個類似的林姍姍。對於少年石可爾來說,林姍姍是初戀的小學同年級同學,是石可爾惦記了一生的一個人。
妻子死後的石可爾唯一心願就是找到林姍姍,機緣巧合在旅行社門店裡聽到了年輕女士來辦理郵輪遊的時候,業務員的問話:「林姍姍是你母親?」石可爾鬼使神差地也買了這一趟旅程的地中海郵輪六國遊。
石可爾也找到了單獨和林姍姍說話的機會,並拉著她一起回憶,然而對於石可爾刻骨銘心的東西,於林姍姍卻是毫無記憶的!
石可爾悟出了:「人生的悲苦之一,是你覺得能伴隨自己一生的甜美的瞬間記憶,那涉事的人,卻是並無惡意地早就從記憶藤筐的縫隙,將其篩掉了。」
相比較石可爾的失意,其他家庭中不乏夫妻同行者、閨蜜相伴而行者,孝子陪伴老父老母一同出遊者,有作家、教授、舞者、老闆……
郵輪旅遊中的各種小插曲和人生回憶,在作家有條不紊地語言組織下,編織出了一張密不透風的生活的網。
噩夢醒來是清晨。
東方水平線逐漸明亮。
郵輪兩側的排浪聲漸漸舒緩。
人生的這些記憶和回望或是激情,或是尷尬,或是溫暖,交織在一起的時間線,就這樣在郵輪上把這些人的人生做了一個小結,也許在他們心裡,這就是出門這一趟的意義吧。
這篇小說的結構上來說是直接列了447個小節,沒有其他章節和小標題,就是每個小節前有個序號,從1開始一直排到了447。
這種寫法不僅考驗閱讀者的耐心和分辨力,也極大程度考驗著作者語言組織的功力。稍有不慎,表達上就會陷入陳述不清楚的困境,對於作者而言,一旦如此便是寫作上的「滑鐵盧」。
然而,我們通讀下來,跟著作者也做了個郵輪遊的夢一樣,跟著開篇最初的若瑟和閨蜜、馬自先和新婚妻子那二朵、1號家庭兩代四口人、3號家庭龍秉謙夫婦二人、5號家庭秦淑蕙夫婦、2號家庭陸向東和郝向陽「兄弟」、7號家庭林姍姍陳佳佳母女、獨行俠石可爾、8號家庭「巧克力女士」副教授和宙玉鵬教授夫婦、客房部的羅菱娜、保安部的華瑞生……
每一個人身後都有著一張深深的網格化的生活網絡。這些網絡的交織,在郵輪這個旅遊的時空中,憑藉著不疾不徐的娓娓道來,讀者跟著這些家庭的故事在字裡行間體會著生活的本質。
每一個家庭都像是橘子裡的一瓣橘瓣,圍在一起,作者的語言組織功力面對著非常大的考驗,如果沒有張力和似有似無的懸念,那這種描述可能就會陷於一盤散沙,那對於長篇小說來說將是一場災難。
然而劉心武畢竟是功力深厚的作家,語言的組織功力不可小覷,他將如此多的家庭通過一艘豪華郵輪組合在一起,並用自己獨到的敘述方式將這些人的人生故事陳述出來,冷靜的字裡行間也有溫情和悲憫,這真是作家一次成功的嘗試。
郵輪上的人生,是這些人的人生驛站中的一次小憩。整理好了再出發,或再回歸。生活本來就是如此。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