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康:我們的命運是我們自己的選擇

2020-08-26 歷史很好玩兒

「犁頭損啦,明兒叫東村的張木兒加一斤半鐵,打一打……」

楊鐵心這句話,敲碎了楊康的小王爺夢境,一切仿佛重回十八年前,那個臨安牛家村風雪驚變的冬天。又恍如隔夜,也讓包惜弱心裡多年的糾結找到了線頭。

包惜弱還是坐下來和楊康細說從前:「你爹爹不是你的親爹……」

這一話開口,楊康自然受不了,在完顏洪烈身邊長大的他,心中的父親形象應當是完顏洪烈這般的尊榮,而不是跑江湖賣藝,比武招親,玩雜耍的穆易(楊鐵心)。

身世對於楊康來說,又好像完顏洪烈開給他的一個認真的玩笑。

只因為十八年前,牛家村的雪夜裡,完顏洪烈身中丘處機一箭,躲藏在楊鐵心家的雜房裡。包惜弱見到了一時心軟,對於來路不明的陌生人,竟施手相救。

只因為包惜弱從小連雞鴨都狠心殺不下來,卻為他熬了一碗雞湯,也只因為她芙蓉之面,國色之姿,完顏洪烈一見到她就情不自已,耍了些小手段,買通段天德帶兵夜襲牛家村,自己扮以蓋世英雄的形象,完美出手相救。

完顏洪烈的喜歡蓄謀已久。

「犁頭損啦,明兒叫東村的張木兒加一斤半鐵,打一打……」

楊鐵心這句話,敲碎了楊康的小王爺夢境,一切仿佛重回十八年前,那個臨安牛家村風雪驚變的冬天。又恍如隔夜,也讓包惜弱心裡多年的糾結找到了線頭。

包惜弱還是坐下來和楊康細說從前:「你爹爹不是你的親爹……」

這一話開口,楊康自然受不了,在完顏洪烈身邊長大的他,心中的父親形象應當是完顏洪烈這般的尊榮,而不是跑江湖賣藝,比武招親,玩雜耍的穆易(楊鐵心)。

身世對於楊康來說,又好像完顏洪烈開給他的一個認真的玩笑。

只因為十八年前,牛家村的雪夜裡,完顏洪烈身中丘處機一箭,躲藏在楊鐵心家的雜房裡。包惜弱見到了一時心軟,對於來路不明的陌生人,竟施手相救。

只因為包惜弱從小連雞鴨都狠心殺不下來,卻為他熬了一碗雞湯,也只因為她芙蓉之面,國色之姿,完顏洪烈一見到她就情不自已,耍了些小手段,買通段天德帶兵夜襲牛家村,自己扮以蓋世英雄的形象,完美出手相救。

完顏洪烈的喜歡蓄謀已久。


沒有他的出現,郭嘯天和楊鐵心也不過是牛家村的普通獵戶,就算知道曲靈風入大內盜寶,得了幾件財物也不足以家破人亡。他們也只是每天去村口,聽聽說書人說書,煨幾盅酒,一邊憤然著當朝奸佞,一邊嘆幾口氣,山河不待。

李萍和包惜弱也永永遠遠是一個農家村婦,相夫教子,挑燈織衣,每天守候著丈夫們歸來,有時兩家人共同會餐,酒後也只是老婆孩子熱炕頭。

對於郭嘯天和楊鐵心來說,他們的,國讎家恨還沒有上升到一定的思想境界,「暖風吹得遊人醉,只把杭州作汴州。」

他們在聽說書時,表現得怎樣的憤世嫉俗,也不過耽於片刻的安寧。只要官兵不欺壓到自己頭上,他們還是一個奉公守法的良民,只要大金還沒有打過來,楊鐵心就還是楊家將遺後。

可惜這些並不會如人所願,完顏洪烈在暗地裡主導了他們的人生,直至多年以後郭靖在殺了完顏洪烈報了父仇,心中仍不免悵然所失。那時的郭靖已是三軍之帥,他輕輕一道軍令「破城」,便又是生靈塗炭。

金庸先生給了郭靖更多的空間,來完善他的俠之大者,讓他的人生變得更加的波瀾壯闊。

楊康沒有這樣的機會,一直都沒有。

成大事者必有大災,拘小節者必無歧路。

他一出生就經歷過生死風波,可是他降生的卻是在趙王府。他的尊貴是隨母親而來的,而賦予他的一切卻是完顏洪烈。

在王府的成長自然是一帆風順,無飢餐之憂,錦衣玉食的生活,手下還有一大群江湖人士供以使喚。這段鮮衣怒馬,金貂雪裘的富貴日子,足以改變他對一生的觀望。什麼都安排好了,什麼都有人去做了,只等他日完顏洪烈謀朝篡位,他就是大金國的接班人。

怎得忽然一天包惜弱告訴他,完顏洪烈不是他爹,楊康自然就接受不了。即便他也同楊鐵心過了一段日子,即便楊鐵心是他的生身之父,但那段時間對於他說,不是盡所謂的人倫孝義,而是心心念念王府的各種好處。

直到楊鐵心與包惜弱死在一起,雙親的離去,或者只能說是母親的離去,更加讓他以後的飛揚跋扈失去枷鎖。親情之間的羈絆在他心裡消融殆盡,在他生命裡的依靠就只剩下完顏洪烈。

他回到完顏洪烈的身邊,並不是為了報仇。完顏洪烈對他推心置腹,洗去了他生命的底色,只要他肯叫他一聲爹,他就還是那個大金國的小王爺。

命運對於他來說他過殘酷,選擇往往就意味著失去。他選擇了小王爺「完顏康」的身份,就意味著要湮滅自己是漢人的後代,是抗金英雄的後代。

正如《無間道》裡的一句臺詞:「我沒得選的!」 對於親身父親楊鐵,楊康可以說是沒有什麼感情的,但卻有中傳統的倫理情感在他面前,認父的同時是「孝義」,也是對國家的「忠義」。

當道德把他逼入死角,他這個人也就變了。

貪慕虛榮也好、心狠手辣也好,認賊作父也罷,基於生命的常識,他無非是做了自己認為「對」的選擇。

其實,要贏自己很簡單,偏偏他把全部輸了。


在金庸先生的小說裡,許多有著民族氣節的英雄人物,他們大多身世坎坷,命途多舛。也有許多脫離俠義道德欲要成就一番大事業的,他們同樣離奇的遭遇,卻並非時運不濟,只落得慘澹的下場。

宿命並不會給這些人物推倒重來的機會,俠之正義與邪惡的對抗,在傳統的觀念裡都是邪不勝正。

當楊康與郭靖站在民族的對立面,他們的價值觀念衝突矛盾,丐幫君山大會、臨安皇宮奪武穆遺書,楊康完全變成一個賣友求榮、認賊作父的大逆不道之人。

於名利場中,他始終都認不清自己,他活著與死了沒有區別,只能做遊魂野鬼,也因他從來就不肯認識人生的真相,他騙了一些人,還有她。

這時,他的生命已不知不覺就要落下帷幕,他終於自食惡果,死在了自己的算計之下。那嘉興的鐵槍廟,多少烏鴉「殺殺殺」地飛喚啄食。

一眼起底,生命的疼痛感如寒鴉噬骨般的清晰,至死方休。楊康那時才念起自己的母親,自己的仇人完顏洪烈。

德國哲學家席勒說:我們的命運是我們自己的選擇。

如果丘處機那天晚上不來,如果包惜弱沒有遇到完顏洪烈,如果楊康認了楊鐵心……我想他的人生會有一個不一樣的收尾吧。

可惜,人生的局促不安和按部就班,是沒有如果的。


相關焦點

  • 丘處機為什麼選擇楊康而不是郭靖?
    那麼就變化為,選擇楊康,是丘處機這個人物自己的選擇,還是金庸的假手安排。朋友被我問到此就有些不自然了。想要反駁我,但離不開這個命題本身。除非他認為金庸小說人物本身不夠高明,不夠鮮活。但是我也清楚他的不自然來自哪裡。因為我的一個問題,把事情搞複雜了。
  • 《射鵰英雄傳》:楊康帶給我們的家庭教育思考
    完顏洪烈對女性的尊重,為楊康樹立了對女性尊重的認知發展和觀念發展的榜樣,使心中有自己的原則,就根本不會對念慈做出不軌之事。現在經常會報導一些,孩子打罵父母親的新聞。我們都在責怪孩子,但是孩子是跟誰學的這些暴力呢?做父母的是否去反省平時有足夠的尊重別人?
  • 再看《射鵰英雄傳》:楊康的一生完全是拜他母親所賜
    文:魚兒或許,我們每個人到了一定年齡,對於不同的事物有了不一樣的理解與看法,十幾年以後,當我重溫金庸老先生的《射鵰英雄傳》時,對於楊康這個角色有了不同的解讀。我們每個人都不是天生的壞人,因為成長的經歷與自己所處的環境,從而造就了一個人的性格與它的一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墮。包惜弱身為楊康的母親,她是失敗的。
  • 射鵰:完顏洪烈養了楊康十八年,楊康認他為父到底有沒有錯?
    楊康是被金人養大的漢人,他選擇如果只看電視劇,我們當然不覺得楊康的選擇有什麼問題。但是,金庸在書中卻明明白白地告訴我們,楊康認完顏洪烈為父,考慮的是自己的榮華富貴,而不是父子親情。當楊康知道自己身世時,他本有機會殺了完顏洪烈給親生父母報仇,然而楊康想的是:&34;當完顏洪烈以榮華富貴誘惑楊康時
  • 83版射鵰英雄傳:郭靖楊康黃藥師等6人,給我們哪些愛情啟示?
    只因為他要聽師傅的話,就選擇了傷害最愛的人。得虧黃蓉是個對自己喜歡的不肯善罷甘休的人,換做別的女子,定會被氣得再也不願回頭了。總之,郭靖只有遇見奇女子黃蓉,才是世上最好的靖哥哥。換做普通的女性,未必能和郭靖成就曠世佳緣。
  • 讀《射鵰》有感:由楊康看生活環境及家庭教育對個人成長的影響
    在得知自己的身份之後,父母雙雙慘死於自己面前,但是在完顏洪烈的利誘之下,一次次將家仇拋之腦後,妄圖有朝一日成為大金國的太子。種種所作所為,也為自己的慘死付出了代價。在鐵槍廟中因黃蓉揭穿了楊康殺死歐陽克,嫁禍江南七怪之死於黃藥師一事,楊康惱羞成怒,一掌打在黃蓉的背上,恰巧打在了黃蓉中毒掌的位置,最終毒發身亡,死後被棲息於鐵槍廟附近的一群烏鴉啄食屍身,這群烏鴉也被毒死,楊康的殘骸被郭靖埋葬在廟外。
  • 楊康比郭靖聰明,為什麼最後郭靖功成名就,楊康卻眾叛親離?
    射鵰英雄傳中,要說郭靖和楊康誰更聰明,毫無疑問,論聰明,郭靖是比不得楊康的,可既然如此,蠢笨的郭靖最後都成了人人敬仰的郭大俠,為何聰明的楊康卻眾叛親離,一無所有了呢?,而是黃蓉這個賢內助,而楊康,雖然比郭靖聰明,卻不及黃蓉,所以最後比不上郭靖,也是情理之中,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 完顏洪烈養了楊康十八年,為何楊康叫他爹,就是貪慕富貴?
    ,為何楊康叫他爹,就是貪慕富貴?可為什麼所有人都要罵楊康呢?楊康究竟做錯了什麼呢?楊康最大的錯,就是在認了宋人的親爹之後,依舊無法和過去劃清界限,而回到完顏洪烈身份之後,又舍不下自己曾經在宋朝擁有的一切,比如穆念慈!有時候,一步錯步步錯,有的時候,一旦做出了選擇,就不要給自己留下後悔的餘地,可偏偏,楊康做出選擇之後,還能朝令夕改!
  • 郭靖是大俠,楊康壞事做盡,為什麼最終楊康的兒子完勝
    郭破虜一生默默無聞,沒有太大成就,但是楊康的兒子楊過卻成了新五絕的中鋒,成就方面完全碾壓郭破虜,這是為什麼呢?穆念慈生了楊過之外,沒有教導楊過的機會,否則憑藉楊過小時候的頑皮,估計會是下一個楊康, 在楊康死後,剩下穆念慈一個人撫養楊過,穆念慈卻因為各種原因在對楊康的思念以及艱苦的環境中死去,雖然穆念慈陪伴楊過的時間也不長,但是這確實最關鍵的時間,穆念慈用自己的善念教導楊過
  • 郭靖黃蓉的孩子和楊康的孩子相比,誰更勝一籌?
    提起楊過,神鵰大俠的稱號如雷貫耳;而一代大俠郭靖和丐幫幫主黃蓉的孩子,給我們的感覺,好像不如楊康的孩子,但是真的是這樣嗎?我們之所以會覺得郭靖黃蓉的孩子不如楊康的孩子,有一部分原因是楊過被當主角塑造的,本身自帶主角光環,楊過的是個苦命的孩子,還沒出生就沒了爹,還沒完全長大,娘也離開了他,從小過的是流離失所九死一生的日子,楊過對於武藝的渴望非常強烈,因此只要遇到一絲可以學習的機會,都當救命稻草一樣的抓緊,
  • 當我們不能選擇出生的時候,我們能選擇什麼?
    能帶給我們什麼出生是我們每一個人命中注定的存在,無法改變。面對不能人道的父親,他的母親選擇另覓他人在一起,兩個人重新擁有了自己的愛人,是對也是錯,關鍵在於他們是如何處理的這份關係,如何對待著這個家庭裡的每一個人。
  • 穆念慈自己主動追求的高富帥楊康,為何最後又對楊康棄如敝履?
    書中寫道「那少女玉容慘澹,向那公子注目凝視,突然從懷裡抽出一把匕首,一劍往自己胸口插去」情竇初開的少女當著這麼多人的面被自己的心上人拒絕,實在是一件讓人難堪的事情。穆念慈的主動和痴情打動了楊康,他不曾想到穆念慈對自己情深至此,竟是一路跟隨,悄悄探望。
  • 《小娘惹》:天蘭的懦弱,陳盛的愚孝,啟示我們命運該由自己掌握
    文/阿雨圖/網絡01 命運要掌握在自己手裡在這樣的環境下生活,菊香受了不少罪,但是她面對遭受的苦難,一直不卑不亢,從未向命運屈服。像家裡人為了錢,準備讓菊香去給別人當小妾,而對方是一個暴虐狂,一個不認祖宗的漢奸,嫁給這樣的人無疑是被虐待致死。她的親生母親叫她認命,而其他人更是巴不得她嫁給這種人,可菊香並不認命,甚至更為自己找到了一條出路——逃婚。
  • 郭靖與楊康都是母親教育,為什麼一個天,一個地
    楊康依然生活在大宋國土上,卻漸漸忘記了自己是大宋人,一心想要成為金國人,甚至在知道自己親生父親還在世的消息之後,依然認賊作父。兩人差別真是太大了,是什麼原因呢?難道是楊康的骨頭要賤些,天生如此嗎?孩子出生的時候,就像一張白紙。第一個渲染張白紙的人,正是孩子的父母。所以郭靖與楊康經歷相同,卻成為完全不同的人,主要在於母親的教育。
  • 《射鵰》楊康:如果有下輩子,我情願不是那個幸運兒
    ,生生在娘胎裡改變了命運,一出生就在金國王府,被尊為小王爺,被完顏爹和完顏爺爺百般寵愛的完顏康。,由於不想失去已經擁有的一切,楊康拒不認爹,並且在自己不斷「作死」的一系列操作下,害死了自己親爹娘。而反觀另一位青年,郭靖,本來與自己應該是相同命運的人,但是由於出生的差異
  • 人的兩面性——楊康
    穆念慈比武招親時,被完顏康調戲脫走一隻繡鞋時,兩人眉目傳情,電視外的我真的少女心怦然而動,那個發誓不嫁人的我早就忘了自己的誓言。所謂一見鍾情大概都始於容貌吧!那個多金的瀟灑公子,人如玉,眉目多情,只是感覺自己詞窮,不能來描述他的萬分之有一的神採,到現在想到那時還得用手捂著自己的眼睛,從指縫中偷偷看他的樣子。
  • 《射鵰英雄傳》中楊康到底錯在哪?
    《射鵰英雄傳》中的楊康,在故事情節中,應該是最豐富最有立體的人物,看到他所作所為之後,被很多人罵,但楊康真的做錯了嗎?就算是很喜歡楊康,也不能否定他的個人言行,也不能說他是個好人。面對身份無法做出選擇,在面對親情和正義時,楊康沒有做好選擇,最後也將他陷入到不仁不義中。楊康得知親生父親是楊鐵心時,內心是抗拒的,更是從內心瞧不起這個窮爹。
  • 如果楊康自己給兒子取名字,肯定不叫楊過,那會叫什麼?
    郭靖一直記著自己是大宋子民,想著為國家出一份力量。而楊康則舍不掉自己大金王子的身份。郭靖成了人人敬仰的「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典範,而楊康卻成了人人唾棄的不肖子。楊康與穆念慈之間,因為一場比武招親而結下了解不開的緣分。
  • 《射鵰英雄傳》中,穆念慈為什麼非楊康不嫁,楊康真的有那麼壞嗎
    《射鵰英雄傳》裡,穆念慈那麼喜歡楊康,非楊康不嫁,那是因為,楊康在穆念慈心目中,他就是自己所愛的人!穆念慈作為一個江湖兒女,她敢愛敢恨,雖然明知楊康在世人眼中不算好人,可他對自己卻是真心實意,用情至深的!
  • 給世界以最大的善意,也許是我們最好的選擇
    作者通過塑造冉阿讓、芳汀、珂賽特等人物形象,講述他們悲慘的命運和遭遇,同時又把小人物的命運與十九世紀初法國社會變革的進程相結合,繪製了一副規模龐大的社會政治圖景。 《悲慘的世界》發表於1862年,大清同治元年,兩年前,中華帝國的首都北京被英法聯軍攻破,「萬園之園」圓明園在被洗劫一空後付之一炬。也是在這一年,在大洋彼岸的美國,林肯總統為首的北方與南方的奴隸主鏖戰正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