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看《陳情令》的時候,看到江澄為了蓮花塢和魏無羨決裂,分道揚鑣的劇情時,覺得江澄雖然不如忘羨那樣高義,但也就是個普通人,做了普通人的選擇。
但在重溫《陳情令》,不再帶著和魏無羨一樣的濾鏡,去看江家和江澄時,才覺得,江澄的道德水準是低於普通人的水平的。
畢竟,如果普通人都像江澄那樣,那咱們的世界戾氣該有多重啊!
蓮花塢被攻破前,江澄雖然性格有些彆扭,但也算是個意氣風發的少年郎。
可蓮花塢被攻破後,一切都變了。
江澄開始變得陰鬱。他內心的天平失衡,明明受了溫情一脈的大恩,可他卻不報恩。
甚至,師兄魏無羨帶著溫情一脈退居亂葬崗時,他還琢磨著要為了所謂江家的繁榮,把溫情一脈交出去,任由仙門百家處置。
而且,做這個決定的前提,是他明知一旦溫情一脈被交出去後,就勢必會被處理乾淨。
自始至終,江澄連報恩的想法都沒有。
雲夢江氏的家訓「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對他來說就像個笑話。對於報答救命之恩,江澄連嘗試都不願意。
很多人為江澄開脫,說他作為蓮花塢的年輕家主,身上擔子重,背負了太多,不報恩也是情有可原。畢竟他是個普通人,沒有像魏無羨那樣為了心中的道義,拼盡一切的勇氣。
雖然若干年後,在觀音廟的時候,金光瑤也指出,如果江澄願意支持魏無羨的決定,讓他們的聯盟顯得堅不可摧,後面的悲劇也不會發生。
但我們也可以在這姑且認為江澄是普通人,不懂得算計,沒有那麼有遠見。在他眼裡,報恩是能力不及的事情。
可之後他的所作所為,真的讓人想幫他推脫也不可能。
窮奇道劫殺魏無羨,那麼多人圍剿魏無羨,他不去查明真相,就把所有的罪責全扣在魏無羨身上。
溫情溫寧帶著溫氏族人上金陵臺請罪,江澄半句求情不講。即使他認定溫寧害了自己姐夫,可溫情何辜?溫氏一脈老弱又何辜?
江澄就這麼眼睜睜看著對自己有恩的溫情一脈被處決,一個不留。
不夜天誓師大會,江澄也沒有任何推脫,帶著自家隊伍站在那裡,喝了圍剿師兄前的壯行酒。
江澄明明知道溫情一脈的恩情,也知道窮奇道一事有蹊蹺,可他都選擇了無視。
他選擇做一個冷漠的看客,對自己本該積極參與其中的事情冷眼旁觀。
不夜天時,江澄明知江厭離是為魏無羨擋劍而離開的。可之後在對金凌的教育中,卻強行扭曲事實真相,誤導金凌把魏無羨當作仇人。
不止如此,他還盲目遷怒。
大梵山上,金凌和魏無羨起了衝突,魏無羨小小教訓了一下金凌。恰巧,江澄趕來。
金凌有人撐腰之後,拿劍指著魏無羨:我要打斷你的狗腿。
江澄:打斷他的腿?我不是和你說過,凡是用夷陵老祖邪術的,直接殺了,餵你的狗。
和魏無羨修同樣法術的人,不分青紅皂白,不看是善是惡,都要除掉。
這樣趕盡殺絕的做法,著實令人髮指。
而在認出戴面具的人可能是魏無羨時,江澄也是直接把紫電甩向魏無羨。
看到這裡,我真是不理解有人說江澄是念著師兄的。要知道,紫電可以瞬間讓奪舍之人再次滅絕。而江澄,一鞭不夠,還想再來第二鞭。
如果說,他的想念就是不留後路,直接除掉,那也真是殘忍。
順著時間往前走,觀音廟上,所有真相揭曉。
江澄知道了剖丹的真相,知道當年的悲劇和自己不願意完全信任師兄的關係特別大。
普通人會愧疚得無法自持吧。
可江澄都理虧成這樣了,他還得吼兩嗓子,對著魏無羨說:「魏無羨,你真無私,真偉大,做盡了好事,還要忍辱負重,不讓人知道,真讓人感動。我是不是該跪下來哭著感謝你?」
一段話氣得含光君直接拔劍,嚇得金凌使勁求情,就連一向對他忍讓的魏無羨也無語,對著江澄說:「行了」。
一通發洩,好像他才是受害者。
最後他才含淚說了:「對不起。」
魏無羨天生記恩不記仇,很爽快說了不在意。
可那些溫家人呢?江澄的一句「對不起」可換不回任何。
在我看來,所謂「普通人」,就是人群中的大多數。
他們沒有像魏無羨那樣的勇氣,和世俗對抗。
他們可能會在危機關頭選擇明哲保身。
可他們的性格底色是善良的,他們會儘可能給予世界善意,而不是像江澄那樣的惡意,更不會像江澄一樣,把惡意傳遞給下一代。
《陳情令》中,抹去世家公子榜第一的光環,藍曦臣才是真正普通人的代表。
首先,在魏無羨和溫情一脈的事情上,藍曦臣沒有做到「未知全貌,不予置評」。
魏無羨大鬧金陵臺,問到溫寧他們的下落離開後,藍曦臣、金光瑤、藍忘機曾經有一段對話。
金光瑤:這個魏公子真是太衝動了。他怎麼能當著這麼多家的面說那樣的話呢?
藍忘機:他說的不對嗎?
金光瑤:對,是對,就是因為對,所以才不能當面說啊。
藍曦臣:如今的魏公子確實已心性大變。
魏無羨為溫情一脈伸張正義就是心性大變嗎?
藍曦臣的態度帶有了太多主觀的判斷。
這是普通人會出現的問題。
其次,藍曦臣有私心。
身為藍氏宗主,他以藍氏利益為先,因此,在明知道魏無羨一事可能存在疑點的時候,看到本應為魏無羨伸張的江宗主都沒有反應的時候,他也沒有選擇和仙門百家對立,去主張調查。
而是順水推舟,帶著藍氏弟子出現在了仙門百家為了討伐魏無羨,而在不夜天舉辦的誓師大會上。
除了對於家族的私心。藍曦臣的私心在維護親弟和義弟身上也有體現。
維護藍忘機,是在魏無羨重歸於世後,藍曦臣知道魏無羨對於弟弟的重要。所以,他不揭穿魏無羨的身份,還帶他一起上金陵臺調查真相。
而在魏無羨的身份曝光之後,看到弟弟寧可與百家為敵,也要站在魏無羨身邊時,他傳信給弟弟,讓他帶受傷的魏無羨回雲深不知處養傷。這是他的私心,也是他作為兄長給弟弟的庇護。
而藍曦臣對金光瑤的私心則體現在他在證據確鑿的時候,仍然願意相信金光瑤是當年救自己於危難的好人,努力想給金光瑤機會。
而在觀音廟中,金光瑤的本來面目暴露之後,藍曦臣心裡幾次三番湧起對金光瑤的維護。
可他忍住了,他心底的正義感告訴他。事有所為,也有所不為。
和江澄不同的是,藍曦臣的本性是善的。
他悔恨自己偏聽偏信,也願意為自己的錯付出代價。甚至在出了觀音廟後,直接閉關。這也是他對自我的懲戒。
看出來了嗎?
藍曦臣這樣的人,才是人群中的大多數。
他們可能有私心,可能被蒙蔽,但他們的性格底色是善良的,知道很多事情,不能全憑自己的喜惡去做,也在做錯之後,願意悔改。
寫這篇文章是覺得在追劇的時候,很多人都喜歡為江澄找藉口,說他是普通人。
起初,我也覺得對。可後來,卻咂摸出不是這麼回事。
雖說只是看劇,但既然已經入迷、入戲,那我們看的何嘗不是人生呢?
你想,如果世界充斥著像江澄一樣的普通人,知恩不報,恣意妄為,那這世界該有多可怕。
加上原著作者墨香銅臭也說過,自己塑造的江澄也是一個負能量很重的人。
那我們的世界該有很多這樣負能量的「普通人」嗎?
不該的!
(END)
今日話題:你認可江澄是「普通人」的說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