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系列之4——英雄不問出路,甘寧

2020-09-03 LisaYeung的書房

亂世出英雄,我們已經習慣了這一句話。而陳勝吳廣那一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更是振聾發聵,讓草根人士也有了建功立業的心思。東漢末年也是個亂世,亂世之中,豪傑並起,每個割據勢力背後都是多個文臣謀士和武官大將的團隊支持。在各軍混戰中,若還以出身論英雄,就把自己的人才選擇範圍大大縮小,很容易落下風。

關羽是在十八路諸侯會盟時,溫酒斬華雄一戰成名,此後斬將無數,威震華夏。而論起出身,也不過是解良一武夫。讀三國,其實感慨最深的還是甘寧,甘寧少年時期,是個混混,流蕩鄉裡,做過水賊之首,人稱「錦帆賊」。二十多歲的時候,他開始讀書,想要有所成就,走上正路。從小吏做起,成為郡丞(太守的輔佐官),也算是成長快了。然而,他之後依附江夏黃祖,也曾為黃祖抵禦東吳貢獻大力。黃祖是劉表手下大將,出身本地士族大家,就有些看不起曾經做過水賊的甘寧。他的都督蘇飛,多次舉薦甘寧,黃祖都不願意重用,還經常和其他人評論說,「寧乃劫江之賊,豈可重用!」這讓甘寧特別生氣。


甘寧,從小混混劫江賊,到一代名將,是不斷拋棄舊我戰勝偏見的過程,也是君臣互信的正向循環的結果


東漢末年,類似於戰國時期,文臣武將並無多少「忠」的概念,畢竟割據勢力之主,也並非天子。人才對主公的態度,更多取決於主公對他們的態度。類似於戰國時期,豫讓為了報答智伯,刺殺趙襄子,那時候智伯勢力早已灰飛煙滅,趙襄子不理解為什麼豫讓這麼執著,畢竟豫讓之前也當過範氏和中行氏的家臣,豫讓回答說「臣事範、中行氏,範、中行氏皆眾人遇我,我故眾人報之。至於智伯,國士遇我,我故國士報之。」所以,東漢末年,文武跳槽的很多;最後三分天下的魏蜀吳旗下都有很多收編的其他勢力的人才。

甘寧感慨時光飛逝,不能再在黃祖跟前浪費時間,於是投靠孫權,周瑜和呂蒙也對甘寧非常推崇,極力向孫權推薦。孫權家族也是世代在吳地做官,但是他對出身並不看重,廣納賢才。甘寧來了之後,他喜出望外,相待甚厚,甚至在甘寧和老臣張昭有意見糾紛並上升到人身攻擊時,溫言和解。甘寧之後破黃祖,赤壁之戰中烏林破曹,濡須口僅帥一百步卒夜襲曹營大破曹軍銳氣,身先士卒頂鋒冒矢攀爬皖城,之後還與正氣勢如日中天的關羽對峙數月,又在逍遙津智勇救孫權。

這一樁樁一件件,就像是正向循環;甘寧不憚捨生,只因知道孫權不會辜負自己。而在這過程中,他慢慢也就成為了與曹操虎將張遼齊名的東吳名將。偏見有兩個受害者,一個是持有偏見的人,一個是被偏見的人;而那個被偏見的人,完全可以離開持偏見者,另立功名;持有偏見的人,卻被自己的偏見縮小了可選擇的範圍,並因為一方面的偏見阻擋了有其他瑕疵的人選的投靠,主動和被動得立於更小的世界。

相關焦點

  • 三國殺:星甘寧和蘇飛聊天時用什麼表情包?為我們的友誼乾杯
    大家好,這裡是&34;的玖見三國。假如《三國殺移動版》的武將都有群聊,星甘寧和蘇飛每次聊天都會用什麼表情包?當然是!,甚至甘寧願意以命換命。推薦了好幾次啊,黃祖就是覺得甘寧出身不行不肯用。劉備能憑藉著&34;的身份拉起一個隊伍,甘寧因為帆賊出身數薦不得用。這出身一詞,也真很有意思。蘇飛對星甘寧顯然夠意思,但是黃祖顯然很不夠意思。黃祖他不但不用甘寧,他還饞甘寧的部下,他下賤!
  • 《三國4》書評
    這篇書評可能有關鍵情節透露這本書是日本小說作家吉川英治的代表作,日本三國文化的奠基之作,也是這個系列的終曲。這很久沒有讀三國了,想起小時候,是小浣熊魔法士方便麵裡的人物卡喚起了我對三國人物的崇敬之情,那個時候我們關注的無非是卡片上颯爽的將領,以及迷之量化的智力值、武力值。
  • 《反三國演義》第四回 洩舊忿張繡投孫權 挫先聲甘寧射樂進
    乃是在宛城大敗曹兵,三國中赫赫有名的扶風張繡。且說凌統順風揚帆,一日一夜 到了九江 ,停住船隻,逕往太守衙中見了甘寧,報告張繡諸事。甘寧一面吩咐水陸諸軍,準備一切。原來甘寧平日治兵最勤,軍士動作,都甚齊備,半日之間,便可出發。一面請凌統權攝州事,令杜襲火速前去鄱陽,報知公瑾。令陳武領水師三千,沿江 入濡,會合巢湖水師。
  • 老妖雜談之暗箭難防-甘寧與凌統
    甘寧和凌統都是三國演義中東吳大將,兩個人都是孫權的部下,凌統與甘寧卻是水火不容。 原來甘寧之前是在黃祖的手下,曾經與東吳孫權是敵人,在一次戰鬥中甘寧三箭射死了凌統的父親凌操。殺父之仇,凌統片刻不忘,處處想找機會殺死甘寧報仇,吳主孫權和眾人勸了多次也未解開這個仇恨。 後來,東吳和曹操的兵馬在逍遙津開戰,凌統與曹操的猛將樂進對陣,廝殺過程中曹軍這邊放了冷箭,凌統應聲落馬,樂進正要取凌統性命的時候,從吳軍陣裡飛出一枝冷箭射中了樂進,這才救了凌統一命。
  • 三國演義小人書連載(446)孫權誇甘寧東吳張遼,甘寧飛箭救凌統
    甘寧等回到濡須,沒有損傷一個人,也沒有損傷一匹馬。孫權大喜,親自出營迎接,扶起甘寧說:「將軍此去,足使老賊喪膽了!凌統見甘寧得功,怕這次又被他佔先,便向孫權說:「我願出去抵敵。孫權答應他,一面帶著甘寧到陣前去觀戰。 凌統提刀出馬,與樂進交戰,兩個人打了多時,卻分不出高低。
  • 三國英雄(1) 新作者,多多支持
    在中國的偉大歷史上有很多數不清的好漢,英雄。三國時期更是居多,接下來每篇文章會給大家帶來五位介紹。1. 趙雲吾乃常山趙子龍,趙雲的開場詞,他早年曾經跟隨公孫瓚。後來又跟隨了劉備,支援陶謙。之後又和劉備,諸葛亮參與了很多戰事,例如新野之戰 長坂坡 赤壁 入西川 漢中之戰 出祁山等 ,皆有功勞。尤其是長板坡。一個人斬殺了曹軍,數十名將領在年邁70還斬殺了韓德等五人。他為人忠勇雙全,堪稱一歹好漢。
  • 戲說三國人物版三十六天罡星(中)
    今天我們接著來戲說三國版三十六天罡星。廢話不多,立即開更。作為江東實際上的武力擔當,江東第一鬥將,甘寧力壓張飛登頂天罡!相信我這個排名最大的爭議就是張飛沒有登頂天罡吧?作為三國最喜歡殺敵的將領為什麼甘寧戰勝張飛?其實原因很簡單,甘寧更出彩,功績更大而已。
  • 《三國演義》英雄史,細數名人堂的「字」
    4. 凌統凌公績,東吳名將,與甘寧甘興霸有得一比,也深得孫仲謀器重。張遼張文遠,忠義之士,曹營大將,勸降關雲長,可惜與徐晃徐公明二打一都被文丑所敗,武力未達頂級。4.此後的三國,便走到了下半場。劉玄德復仇東吳兵敗,白帝城託孤;張翼德痛失義兄,酒後被部下所殺,曹孟德厚葬關雲長之頭,不久病逝;諸葛孔明南徵北伐,馬超馬孟起、趙雲趙子龍等相繼去世。後三國時代,少有賢士能人,以至於令《三國演義》的下半場,遜色太多。
  • 三國「萌男」天團由你定義,《桌上桃園》系列盲盒驚喜來襲
    桃園,其實就是桃花源,是陶淵明筆下的理想之地。有了桃園,劉、關、張的結義既能滿足市井民眾對於英雄好漢的暢想,又能滿足讀書人對於家國天下的情懷。雖三人結義之事為虛構,但白手起家、百折不撓、忠義團結等極具感召力的蜀漢精神卻是真正存在的。
  • 三國「萌男」天團由你定義!《桌上桃園》系列盲盒驚喜來襲
    此時正值桃花盛開,景色十分美麗,張飛準備了青牛白馬作為祭品,焚香禮拜,宣誓完畢,三人按年歲長幼認了兄弟,這便是最為人熟知的三國典故「桃園三結義」。然而在史書中,劉、關、張三人雖關係親近、患難相攜,且關、張二人對劉備忠心耿耿,可對三人結拜之事卻隻字未提。所以桃園三結義的故事,極大可能只是民間對三人「恩若兄弟」的一種延展想像。
  • 三國中存在感最低的猛將,武力值不輸呂布,關羽曾被嚇退
    三國時期雖然是有名的亂世,但是大家對這段歷史都很熟悉。羅貫中的三國演義讓人們對這一段歷史時期變得盡人皆知。三國演義與正史不同,很多情節描寫都是羅貫中虛構的,在歷史上並沒有這些情節。三國中也出現了許多猛將,這些人無論是蜀漢、孫吳還是曹魏,都存在很厲害的武將。但三國演義是捧劉貶曹的,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小說中的大部分情節都與蜀漢和曹魏有關,這樣一來東吳就成為了一個存在感很低的諸侯國。但是在真實的歷史上的東吳存在感可不低,它的實力要比蜀漢要強大,孫權佔據江東,就佔據了優勢。
  • 三國連環畫之《取南郡》,被低估的經典之作
    在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60冊《三國演義》連環畫中,《取南郡》分冊名氣不大,受關注程度不高,因為它的情節不算膾炙人口,畫家名氣也不如同時代其他幾位大師那麼卓著,但實際上,就該冊的繪畫質量而言,在整部三國系列中,絕對是名列前茅。
  • 品《三國殺》3—孫吳篇
    周瑜使詐降計,為了使曹操信服,必須有人受些皮肉之苦,黃蓋隨即自薦,配合周瑜演了一出苦肉好計。以皮肉之苦(掉體力),換取戰事勝利,黃將軍可謂是老當益壯,奮勇無敵。輕身為國—黃蓋4、,字興霸,三國時孫吳名將,官至西陵太守。
  • 故事:大隋金刀將:少時賽甘寧,百騎劫番營,壯年追呂布,橫掃西魏五虎
    看到「大隋金刀將:少時賽甘寧,百騎劫番營,壯年追呂布,橫掃西魏五虎」這樣一個標題,熟悉隋唐系列主線小說的朋友,應該對這位金刀將不算陌生,他就是在《興唐傳》中名噪一時,威風八面的左天成。但因為左天成並不屬於《說唐》武評系統中的上將,所以在一些版本中,他時不時會被忽略掉。
  • 東漢末年,戰火連天《三國之見龍卸甲》
    三國演義裡的個人英雄主義電影《三國之見龍卸甲》這部電影的故事很簡單,人物我們也都很熟悉,但是,長久以來我們的電影創作,是不是恰恰就有意無意地忽略了簡單的故事和熟悉的人物呢,三國的故事資源是異常豐富的,該片的編劇兼導演李仁港
  • 《三國》二十四名將你知道幾個,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
    一、飛將軍——呂布,手中畫杆方天戟,座下嘶風赤兔馬,劉關張三人合力尚且沾不得上風,轅門射戟表現了其一流的箭術,三國第一猛將,當之無愧。趙雲有勇有謀,文武雙全,是三國裡最完美的角色之一。只可惜,因曹操一時貪慾,害得猛將寡不敵眾戰死,死後曹操為之痛哭流涕。
  • 「虛測評」迪庫積木2030X(三國小俠-第一季)
    大家好,今天由胖子小編帶來的【虛測評】迪庫積木2030X(三國小俠-第一季)本產品基本信息顆粒數?PCS人仔12武將 + 4款士兵燈光組無上市時間2020年7月小編之前說過,無論是什麼產品,最重要是引發共鳴,三國是小編這個80後的小鮮肉最深刻的小說,沒有之一。
  • 老三國評分9.4分,新三國只有7.9分,什麼原因造成了這種差距?
    老三國評分9.4分,新三國只有7.9分,什麼原因造成了這種差距?很久沒有關注某瓣評分了,突然發現五年前,《新三國》只有6.9分,沒想到幾年過去居然還漲到7.9分了!不過即便如此,也和老版的《三國》9.4分有著不小的差距。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種差距的呢?
  • 數說三國
    還記得另我印象深刻的有紅白機上的《三國志2:霸王的大陸》,《吞食天地2》,街機上的《吞食天地2:赤壁之戰》等,當然其中最長久的應該是光榮的《三國志》系列,目前應該到了《三國志13》。個人淺顯的理解是水滸裡的兄弟義氣可能會讓青少年——精力充沛的年紀——過於魯莽和心浮氣躁,少年人涉世不深,讀書時看不透劇情背後的悲涼和江湖的險惡,往往更容易被書中好漢們的快意恩仇與替天行道所迷吸引,因此更容易因怒鬥狠;而三國裡的爾虞我詐可能會讓有一定社會閱歷的人——智力充沛的年紀——過於沉迷於玩弄權術、嘗試操縱他人,並且人在中年難免感嘆三國英雄馳騁,卻不得豪傑有始有終,難免唏噓感嘆,產生老驥伏櫪、烈士暮年之感
  • 《三國志:戰略版》簡評:方寸三國,指尖戰場
    作者:陳風流不盡的長江水,斬不斷的三國情,對於國人而言,三國即是一首傳奇,英雄、旌旗、沙場、權謀。羅貫中的一部《三國演義》更是將三國文化推上了高峰,為後人傳唱,經久不衰。大江東去,浪淘盡,所謂時勢造英雄,但英雄又何嘗不是在亂世中大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