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歲的老夫妻,為了兒女兩地分居,男人有高退休金還做有償家教

2020-08-18 木石前盟說情感

我們小區有一對老夫妻,兩人都有61歲了,女人阿香是普通的農村婦女,男人老胡是去年退休的老教師。老胡退休金有6000元左右,按說,就算阿香沒有養老金,老胡的退休金也足夠他們在鄉鎮快快活活地過日子了。可是,他們走的卻是不同於一般人的艱難之路。


老胡的母親不能生育,老胡是父母抱養回來的孩子,也是他們唯一的孩子,所以老胡結婚後就有了生兩個孩子的機會。他第一胎生了一個兒子小兵,第二胎又生了一個兒子小軍。都說多子多福,可老胡的兩個兒子帶給他的是沉重的經濟負擔。

大兒子小兵子承父志,在本鄉鎮做了一名教師,娶了一名教師妻子。老胡在鄉鎮幫大兒子拿了一棟二層別墅,首付老胡出,按揭小倆口還,然後房子裝修加小兵結婚生子,把老胡多年來的積蓄花了個乾淨,還差了八萬元的外債。


如果只有一個兒子,那老胡的日子是容易翻身的,可他還有一個二兒子。

好在老胡當時才48歲,二兒子小軍才18歲,上著高三。大兒子結婚生子後,老胡就把奮鬥的重點放在了小軍身上。小軍高中畢業後,很順利地考上外省大學,讀了四年本科。小軍本科的學習階段裡,因為老師工資的提高,老胡老倆口除了供應兒子上學,還基本還掉了大兒子結婚時欠下的外債。

本來,小軍大學畢業後,老胡認為自己終於可以先鬆一口氣了。那時教師工資已經比以前提高了不少,過個三四年,小軍結婚時,自己和妻子掙的錢,再借點外債,也可以幫小兒子付個首付了。

誰知道,小軍大學畢業後,在城區的一家企業上班了三年,工作苦、工資低,還要承擔租房費、水電費、生活費,每月基本都是入不敷出,很少有盈餘,更別說談對象了。小軍終於呆不下去了,跟老胡商量說要去外面闖蕩,在小城市工資實在是太低了!



老胡能說什麼呢?這是事實。他只有同意小軍的想法。小軍隻身去了有同學在那兒的廣東省中山市上班,一直至今。

小軍在中山市工作三年後,也就是前年,向父親提出了要在那兒買房安家的想法,因為他已經在那兒談了對象,嶽父母要求他在當地買房結婚。老胡當然贊成,然後老胡老夫妻又給了小軍買房的首付,又忙著房子裝修、二兒子結婚,然後,老胡又欠了一身的外債!

雖然忙著二兒子婚事時,老倆口當時已經59歲了,老胡去年還辦了退休手續,但他們老倆口都一直堅持工作,準備再辛苦幾年,爭取早日還掉外債。可去年下半年,二兒子的女兒出生了,小倆口要上班,需要阿香去帶小孩。沒辦法,阿香只好跟著二兒子一塊去了中山市幫著帶孩子,留下老胡一個人孤單寂寞地呆在家裡,繼續打工掙錢。

去年年底的時候,我們突然發現老胡又黑又瘦,感到很奇怪。問了他的鄰居,才知道原來老胡淪落到了在建築工地打苦工的地步!他每天早出晚歸,中午在工地吃一頓極差的午飯,晚上回來又沒人幫他燒飯,幾個月下來,終於熬成了又黑又瘦的模樣!


這就是我們中國的父母,為了兒女的幸福生活,恨不得為兒女奉獻出自己的一切!為了兒女,相守了一輩子的夫妻兩地分居;為了兒女,有高退休金的父親還要去工地上打工;為了兒女,做母親的撇下丈夫,趕到離家千裡之外的陌生之地帶孩子、做家務!

過春節前,小軍一家和母親都從中山市回到了鎮上的家,看到又黑又瘦的老胡,阿香心疼得直掉淚,連連責怪老胡太不會照顧自己了,恨不得要打他罵他,可內心又實在捨不得,只有偷偷流淚的份了!

由於疫情,阿香和二兒子一家在正月過後才坐飛機回了中山市,老倆口相聚一個月後,又開始了兩地分居的生活。

由於疫情,老胡年後一直沒能去打工。後來,大兒子小兵(小兵夫妻此前已經在城區買了房,讓自己的兒子一直在城區就學)捨不得教師出身的父親再去工地上打工,勸他可以重操舊業,帶幾個孩子做做有償家教,或者去一些培訓機構做輔導老師。老胡想了想,採取了小兵的建議,在家裡開了一個輔導班,專門輔導當初自己一直任教的數學課。


看著老胡這一輩子都一直不停歇的為兩個兒子操勞著,我覺得中國的父母真的既偉大,又可悲。

法律上常說,父母對兒女盡到撫養他們成人的義務就行了,可放眼身邊的中國父母,有幾個父母在兒女18周歲成人後就不再儘自己的責任了的呢?難道讓兒女18周歲高中才畢業,就不再過問他們了嗎?就任由他們用自己不成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去決定自己的終生和未來了嗎?沒有一個父母敢放手,沒有一個父母敢不管不問自己的孩子,誰也不會拿孩子的一輩子開玩笑!

可中國的父母包辦代替的也實在是太多了!幫助兒女完成學業,直到他們工作了也不會就此放手。他們還想著幫兒女買車買房、娶親生子;等到兒女結婚後,還要幫著帶孩子、做飯做家務;直到奉獻到自己動不了、煩不了為止!


為什麼中國的父母這麼艱難?什麼時候,我們中國的父母可以像外國人那樣,為自己而活呢?

相關焦點

  • 情侶兩地分居,男人能忍耐多久?他說出90%男人的可恥心裡話
    情侶兩地分居,男人能忍耐多久?他說出90%男人的可恥心裡話正文:鬱璨兩耳嗡地一響,腦袋裡一片空白。 「你說……什麼?」她不敢置信問道。 「抽時間我會把我的東西全拿走,你回去幫我打包一下。」 高宇軒沒有重複那兩個字的打算,而是冷漠道出了自己的安排。 「為什麼……這麼突然?」鬱璨面色慘白無比,渾身冰冷得不像話。
  • 「每月退休金5000,卻吃不起一頓肉」70歲老人心酸,原因令人沉思
    說完女兒再說兒子,老太太今年70歲了,快40歲那年意外懷孕生下兒子。老兩口中年得子,這份意外驚喜,讓他們對兒子又寵又溺愛,便養成現在這麼個事事要靠父母的樣子。大學畢業後帶了個女朋友回來要結婚,並且結婚前還得在市區買房。老兩口把家裡的錢七湊八湊,給他交齊了首付。
  • 為什麼老人退休了還工作把退休金給子女,老人的話,子女很感動
    事情的起因洪大爺今年已經64歲了,是一所大學的領導,退休工資有七千多,老人年紀大了,吃喝也少了,也沒有大的開銷,每個月這麼高的退休金也沒地方花,周圍的人都羨慕,拿洪大爺開玩笑:真是有錢人的煩惱我們想像不到啊,哈哈。其實事情並非他們所想的那樣。
  • 一個60歲的窮男人有兩個家,外面的兒子20歲時,才被妻子發覺
    時間一長,老王發現這屠宰場中有許多貓膩。進的豬肉有外地的也有本地的,有活豬也有冷凍的,活豬現殺價格要高,冷凍的豬肉價格一般偏低,而且賣肉的商家還搶著要,因為價格低好賣。後來老王從側面一打聽,這些冷凍豬肉不是什麼好肉,一般大部分是得病的豬。養豬的一看豬得了病,只有便宜賣出,一頭病豬的價格只抵上一頭好豬價格的一半,所以在收豬販那裡特別搶手。
  • 小說:孤寡老人去世,60萬退休金不翼而飛,路邊乞丐:我知道在哪
    把父親的葬禮辦完後,劉健就想到了父親的那60萬退休金。因為他最近工作出現問題了,急需那筆錢來周轉。可是他在家裡翻箱倒櫃,可到處都沒有找到那筆錢,這60萬退休金就這樣不翼而飛了。他怎麼也找不到時,就乾脆氣悶的出門散步。可是誰知卻被路邊一乞丐給喊住了,問他是不是在找他父親留下的那筆60萬的退休金,還說他知道在哪。
  • 小說:60歲父親娶小20的後媽,兒女全反對,領證回家後卻喜笑顏開
    老錢今年60歲,喪偶多年,看上了照劉自己的保姆黃芝芝,鬧著要跟黃芝芝結婚。老錢的兒女堅決不同意——黃芝芝今年剛40,比老錢小了整整20歲,嫁給一個即將入土的老頭子圖啥,還不是為了老錢的那筆拆遷款。老錢瞞著兒女,偷偷的和黃芝芝領了證。回家時,黃芝芝有些擔憂:「咱倆偷偷把證領了,小多和阿清知道了還不得大鬧一場?」
  • 剛剛60歲就想跟兒子養老?這樣的老年生活好不了,也做不到
    他想:我閨女也嫁出去了,兒子也培養上了大學,兒子兒媳都有工作,收入穩定,房子車子也都有,房子的首付也是他拿的,買車子也給添了2萬塊,現在也該跟兒子享福了,兒子也該好好孝敬他這個有功之臣了。何況他已經60歲,按國家規定也到了退休年齡。趁現在身體好,能吃能喝能玩,每日陪著老伴帶著孫子,飯時再喝點兒子給買的小酒,就著老伴頓的紅燒肉,這才是天倫之樂呀!
  • 我每月退休金6000塊被兒子敗光,還讓我去做保姆養他,好心酸
    導語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一位60歲阿姨的故事,她每個月6000塊退休金被兒子敗光,還要她做保姆養兒子,心酸。李阿姨/60歲我有兩兒子,我大兒子6歲的時候就去世了你看看我同齡的人,哪個不是在家享受日子子,他們都有自己的父母養,父母也願做保姆樣他們,難道你們就不能別的父母那樣嗎?非要出去工作人生才算是完美的嗎?現在大好的青春,應該好好享受。」聽到兒子的,直接把我氣得要死。
  • 63歲夫婦退休金過萬,卻省吃儉用,說出心裡話讓人意外又溫暖
    退休金自己花還是留給兒女?今天這個故事的主人公還是我們小區的鄰居——齊大爺夫婦,聽聽他們對退休金的打算。01夫婦雙職工退休,每月退休金過萬,卻省吃儉用齊大爺是從政府部門退休的,齊大娘從婦幼保健院退休,兩人同齡。雖然在縣城,兩人的退休金加起來也過萬了,日子可以過得很「滋潤」了。
  • 夫妻有單位一個女兒的,夫妻是農民五個兒女的,她們的晚年生活
    陳均的小姨是事業單位教師,小姨丈是政府工作人員,計劃生育時期,為了保住飯碗,只生了一個女兒。而她的舅舅舅媽是農民,農村信奉多子多福,遇事沒人敢欺負。連續生了五個兒女,四個兒子,一個女兒。現在小姨姨丈均已退休,拿著不菲的退休金,在經濟上不用向女兒伸手,日子過得很滋潤,她的朋友圈都是旅遊和姐妹聚餐,或者在家研究美食,還有種些花花草草,陶冶情操。退休生活過得瀟瀟灑灑。
  • 每月退休金五千,吃不起一頓肉:70歲老人心酸,原因令人沉思
    這對老夫妻年輕時都是教師,退休後每月退休金加起來有5000,卻連一頓肉都捨不得吃,晚年生活過成這樣,真的挺心酸的。不過他們不是沒錢吃好的,而是不捨得吃。女兒過得不好,偶爾要幫襯女兒。兒子兒媳每月工資還完房貸,就沒什麼錢吃飯了,還有個讀小學的孩子,正是長身體的時候。
  • 故事:女兒遠嫁,我每月貼她兩千,如今我退休,兒媳讓我用退休金還房貸
    女兒遠嫁,我每月貼她兩千,如今我退休,兒媳讓我用退休金還房貸許多父母辛苦了一輩子,把兒女們培養成才,即便兒女們成家了,依舊為他們操心,擔心他們日子過得不好,總想方設法的去貼子女們。可有一句話叫&34;,當子女們結婚了,我覺得父母的任務已經完成了,他們是時候享享清福了。
  • 漫話人口老齡化(三):分居與空巢
    不過,對於另外一些老兩口來說,雖不分居,卻是「空巢」,小鳥翅膀長硬了,遠走高飛,有的飛向省城,有的飛向北上廣深,有的飛向海外,有些人四十來歲就開始「空巢」。兒女和父母都在小縣城,兩三套房子,最多也就「兩碗湯的距離」,而子女在一二線城市工作,咬咬呀,交個首付當「房奴」,一般面積不會很大,想有兩三套房子就難了,再加上老漂族大多對快節奏的大都市生活不習慣,也不是兒女們不想「三代同堂」,而是「房價貴」,而是當代老人喜歡「自由自在」,所以說,「空巢」是常態。
  • 曾經80多歲的婆婆被她逼的上吊,現在自己也悲劇了
    有一個女人,鄰居們都叫她荷包(這是別人給她起的外號,原因卻不得而知),表面看似和正常人沒有區別,但天生智力低於常人,非熟悉之人很難分辨。因為基因的關係(她老公智商也不高),她的兒子屬於智力殘疾人群,小時候只能在培智學校讀書,畢業後以殘疾人的名義進入一家大型日資企業做一線員工。
  • 二婚老夫妻,最後的無奈
    宋叔,八十六歲,生病十幾年,近兩年只靠鼻飼生存。宋叔的老伴吳姨,比他小十一歲,他們有兒有女,但是,宋叔的生活起居一直都是吳姨照顧。說都是吳姨照顧也不對,他們僱有護工,白天上班八個小時。宋叔並不能說話,可能這對老夫妻心有靈犀了吧,他的一個眼神,吳姨秒懂。宋叔每兩天解一次大便,還得用開採露,吳姨還會抹上香油,她說,這樣老伴會舒服一點。這也是吳姨親自做的。宋叔便後,吳姨會戴上手套,用溫水把他的屁股洗乾淨,然後和護工一起把他抱到床上。即使他們的子女在身邊,也不會照顧父親,第一是不習慣,第二是吳姨也不放心。
  • 《都挺好》蘇大強「失戀」:人過60再婚,不外乎是為了3點
    在蘇明玉的安排下,蔡根花發現自己的陰謀無法得逞,火速離開了蘇大強,讓蘇大強年過六十還品嘗到了失戀的滋味。黃昏戀,這是一種很正常的現象。老人上了年紀後,會更加害怕寂寞,會更加希望身邊有人陪伴。可是,作為老人,你要知道,人過60再婚,不外乎是為了3點。
  • 大學家教往事
    我是在西安上的大學,大三的某一天,我們班長在系辦公樓辦點事,有一個並不相識的工作人員說起要給她妹妹的兒子找個家教,班長事務繁忙,不想做這個,於是就推薦了「睡在上鋪的兄弟」,也就是我。那個人很較真,還去系辦公室把我的成績單調出來看了,還好本人一向成績優秀,她看了後表示了認可。  於是,約好某一天,去了那個學生家。
  • 幫60歲的父親找工作
    由於大環境不好,公司煞費苦心地在他60周歲後的第6個月勸其離職。好在父親提前買斷了社保,有退休金。考慮到家裡有個6歲的孩子,還有不到兩個月後就要出生的孫孫,母親的訴求非常合理。過了60歲,不可能再籤訂正式勞動合同了,這就意味著大公司進不去。
  • 76歲的老人:有兒有女,卻老無所依,生活還要靠自己
    她說自己沒有退休金,家裡還有兒子要養,兒子拿著低保,她每月天天忙著撿廢品,好了能掙個7、8百塊錢,一家人就靠這些收入為生。陳奶奶說話有外地口音,但說的話大家基本能聽懂。她男人年輕時在她老家安徽那邊工作的,娶了她,生了一兒一女。她一直沒啥正式工作,等孩子們大了,他們一家回了這裡,安了家。男人工作,她就打打短工,負責家裡的一切。男人退休後能拿退休金了,但不幸的是,他又早早得病走了,沒享幾年福。陳奶奶是沒有退休金的,有農村老人的那個生活補助,現在漲到了一百多塊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