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抵抗》:聯蒙滅金到崖山之戰45年,宋朝為什麼大敗?

2020-10-10 寫字的幻禾

《最後的抵抗》這本書描述了元宋從聯蒙滅金到崖山之戰的45年的歷史,它充滿溫度,既殘酷又悲壯動人。

作者宿巍以一場場的戰爭為線,將歷史人物生平、事件、局勢聯繫在了一起,語言流暢幽默又不失嚴謹。


凜冬裡我與此書相遇,而後用將近六個小時讀完了這本書,在明明知道最後大戰結局的情況下,仍悵然無比。

在真正的歷史面前,六個小時太短太短。在書中各英雄人物的萬千遺憾面前,我的嘆息太輕太輕。

一、宋和蒙古的世仇

宋和蒙古都與金是世仇,蒙古運用戰略與宋聯手消滅了金。當宋朝沉迷於一雪前恥的勝利時,它無論如何也想不到類似的結局在多年後發生在了自己的身上。

金滅亡後,蒙古決意大肆侵略宋。宋對此並不是沒有預料到,甚至決定先下手為強。然而任人不當導致了一場浩浩蕩蕩的失敗,軍心渙散。

與此同時宋的內部也潛伏著危機,當時宋為了鞏固統治大肆招兵買馬,故軍事支出巨大,百姓徭役加重,苦不堪言。當權者清楚人民的處境,卻害怕改革會影響自己統治的根基,所以致百姓於不顧,並沒有進行自上而下的真正的系統的改革。

當權者甚至為了保證自己在皇位上繼續風花雪月,屈尊於專權的宰相。佞臣當道的情況在當時屢見不鮮。


二、宋朝在戰爭中的表現

其實在戰爭中,宋並不是全無勝算。宋是不乏能人猛將的,如軍事政治能力堪比嶽飛的孟珙、擅於鞏固堅城的杜杲、著有《守城錄》的守城大師陳規。

他們的故事精彩無比,在書中都有著細緻的描繪。

比如杜杲修建可移動的串樓,形成了一道可移動的城牆,蒙軍在宋宋軍的劍雨攻擊下成為了活靶子。

陳規增築馬面牆,羊馬牆,放棄甕城①,廣開城門②並以攻為守。


(註:①甕城指的是為了加強城堡或關隘的防守,而在城門外修建的半圓形或方形的護門小城。城裡埋伏弓箭手等,當敵軍闖入護門城後立刻關閉城門,形成甕中捉鱉之勢。)

(註:②正常只設置兩個城門,這樣守城方便。而陳規覺察這樣是束縛住了自己的手腳,故反其道而行,廣開城門,他認為城門多了易於守軍突襲。)

然而此類能者往往因朝廷動蕩、小人構陷或因君主擔心威脅到皇權,而被罷黜或陷入難境,使那些勝算打馬而過、消失不見。


三、蒙古的成功

而蒙古呢?他們內部也有鬥爭,不過他們任人唯賢,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他們不斷的發展自己的長板和補短板,增強了自己的排兵布陣的能力,甚至培養了自己的水兵。在焦山水戰中,成功打敗了以水戰立國的南宋。

宋和蒙古的最後一場戰爭即崖山之戰,也是水戰。在這場戰爭裡,蒙古亦是大敗宋。

在那個風雨交加的夜晚,水寨內各船裡的文武百官和士兵家眷等十萬餘人紛紛追隨皇帝跳海,以死亡宣告大宋的不屈。在我眼裡他們是失敗的英雄,維護了自己和國家最後的尊嚴,雖敗猶榮。


總結:

大雪紛紛落在我窗前,我又想起了書中宋朝最後的結局,仿佛看到了宋朝最後一位宰相背著最後一位皇帝沉入海底。仿佛看到了誓死捍衛祖國的文天祥神色悲戚的遙望祖國的方向。

《過零丁洋》開始在腦海中緩緩迴蕩:

「辛苦遭逢起一經,

幹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

零丁洋裡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相關焦點

  • 歷史上真有郭靖,丐幫宋朝歷史真實存在嗎?丐幫內在含義是什麼?
    宋夏戰爭將領範仲淹鄉兵與宋夏之戰宋遼戰爭結束之後,宋朝統治者「放強壯歸農」,將鄉兵制度擱置。可是到了宋仁宗景祐五年(1038年)遼夏戰爭爆發的時候,鄉兵再一次發揮了重要作用。據史料記載紹興三年宋金之間的鐃鳳關一戰中,陝西都統制吳階以正軍數千人,並徵調洋州義士一萬三千人組成抗金大軍,重創金軍,取得勝利。在宋元戰場中,鄉兵最慘烈也是最戰功卓著的是釣魚城之戰。寶祐五年公元1257年,蒙哥汗親徵四川,到開慶元年公元1259年釣魚城之戰宋軍打敗蒙軍。
  • 94版《三國演義》,為什麼不拍滅吳之戰呢?原來是因為4個原因
    但是熟悉三國歷史的朋友都知道,三國時期的結束,得到公元280年孫皓投降、東吳滅亡。那麼,94版的《三國演義》,為什麼只拍攝到蜀國滅亡,而不把最後的滅吳之戰拍攝出來呢?但是到了滅吳之戰,我們能想到的三國人物大多都已經去世,如果詳細的拍攝滅吳之戰,那敘述的便都會是一群觀眾們不熟悉的人,就很難讓觀眾提起興趣繼續觀看。既然如此,為了保證觀眾的喜愛度和後期的收視率,滅吳之戰還是不拍的好。
  • 從水滸傳,看宋朝為何對「火藥」火器情有獨鍾
    最開始使這種火器小型化的其實並不是宋朝,而是金國。金國那時候國力就比較強盛,在《金史》中就記載過這種這種火器「槍制,以敕黃紙十六重為筒,長二尺許,實以柳炭、鐵滓、磁未、硫黃、砒霜之屬,以繩系槍端。軍士各懸小鐵罐藏火,臨陣燒之,焰出槍前丈餘,藥盡而筒不損。」其實這種火器雖然看起來有些複雜,其實原理並沒有什麼太困難的地方。
  • 我們為什麼愛宋朝?
    從當時兩國的外交文書來看,是平等的兄弟之國。另外,雖然當時遼和宋存在領土爭端,通過談判能得到較好的解決,籤訂和約後在100多年的時間裡,雖然兩國有一些爭議,但沒有爆發過戰爭。我覺得一個條約能夠維持100年的和平非常不容易。其實宋朝肯定也有「天朝上國」的想法,但因為遼立國時間比宋早,軍事上也非常強大。
  • 為什麼宋朝的影視劇少?看過這三部電視劇你就明白了
    為什麼宋朝的影視劇少?看過這三部電視劇你就明白了。作為中國歷史上經濟文化發展最好的朝代,宋朝無疑是最讓人耳熟能詳的朝代之一了。然而多年以來拍攝的電視劇,宋朝算是最少的一個,這是為什麼呢?那麼今天小編就演義改編的三部電視劇來說一說為什麼宋朝的影視劇很少見。1.
  • 司馬昭的野心和司馬炎的軟肋,帶你了解滅吳之戰姍姍來遲的原因
    這就是可以追溯到司馬昭時期,就已經提上議事日程,而最終在司馬炎完成魏晉嬗代後,又經過了長達十五年的躊躇遲疑,才最終定策,並藉由此一舉結束漢末以來長達百年的分裂局面,完成全國統一的西晉滅吳之戰。>應該說,西晉滅吳之戰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南北戰爭」,西晉以雷霆萬鈞之勢一舉蕩平東吳,由此成為後來多次統一戰爭的藍本,在中國歷史上具有深遠的影響和非凡的意義。
  • 為何金軍攻打過來,大宋有著八十萬禁軍,最後卻無人防守
    金軍再次南下,攻佔汴京,縱火搶掠,並將六千多人,包括宋徽宗、宋欽宗及其嬪妃,送往金國,受辱而死。在慘烈的靖康之戰中,八十萬禁軍何去何從?實際上,禁軍是宋朝的中央軍隊,它是在趙匡胤統治時期建立起來的。在那個時候,軍隊中最有資格的人都被選為禁軍成員。開始時,禁軍只有19.3萬人,但後來宋朝軍隊規模擴大。宋朝的軍隊總數為一百二十萬餘人,其中禁軍八十多萬人。所以,「水滸傳」中的八十萬禁軍並非憑空想像,而是一種稱謂。
  • 憑藉2萬人步兵師,便可力抗兩個野戰軍45天
    而今天就來說說楚雲飛原型之一的楚溪春,此人曾憑藉兩萬步兵師,便力扛我軍兩個野戰軍45天。最後歷時17個月修成長3華裡,高一丈五、頂寬八尺,暗藏工事的攔洪壩。閻錫山知道後也沒有生氣,反而以楚溪春的字命名堤壩。1946年7月31日,大同防衛戰打響,在兩大野戰軍司令員賀龍、聶榮臻的統一部署下開始了戰爭。
  • 後金庸時代大陸最經典的武俠巨著之一——鳳歌之《崑崙》
    2005年,網際網路在大陸正以鋪天蓋地之勢蔓延。與此同時,文學作品的載體也已經不僅僅是一本本厚厚的書,網絡小說成了網際網路下一種新興的產物。在網際網路大潮的衝擊下,中國武俠風光不再,逐漸進入低迷期,大批作家開始放棄武俠這一題材,開始尋找其他更加高質量的生活。每個人心中都曾有一個武俠夢,然而早已不見了武俠人。
  • 第三十五章 五戰離間 唐軍大敗(一)
    「自貞觀十四年,我大唐滅高昌國,於西州之交河置安西都護府;到貞觀二十二年,我唐軍進駐龜茲,移置安西都護府,並在龜茲、焉耆、于闐、疏勒設立四大軍鎮,至今已有百餘年。」大笑之後的高仙芝,突然悠悠地說道。「百餘年,安西四鎮何曾安生過?戰突厥,鬥吐蕃,平叛亂,滅匪患,安西四鎮時置時罷,直至長壽元年,遣將士兩萬四千人常駐四鎮,才有我安西今日之太平!」
  • 潘美因一場戰役的失敗被抹黑數千年
    在小說中太師潘仁美與楊家有私仇,在陳家谷之戰中,潘仁美本應在陳家谷接應楊業,但是他私自撤退致使楊業與數十萬遼軍血戰到底全軍覆沒,自此留下千古罵名。燕雲十六州,宋朝的痛 五代時,中原地區群雄逐鹿,是你方唱罷我方登場,各方勢力攻伐不斷。後晉開國之主石敬瑭更是割地建國。石敬瑭本是後唐的權臣掌握著軍隊實權,後唐之主李從珂對他極其不信任,後唐清泰三年(936年)五月,改任石敬瑭為鄆州節度使,進封趙國公,又改賜「扶天啟運中正功臣」名號。
  • 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曾是張無忌的手下,為什麼最後是朱元璋稱帝?
    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原本是張無忌的手下,為什麼最後朱元璋稱帝了,卻不是張無忌呢?歷史上真的有張無忌這個人嗎?並幫明教解決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之危,情急權變之下,眾人擁護他當上明教教主。最後因朱元璋等人謀反,張無忌看破權勢離開明教,跟趙敏過著神仙般的生活。現如今文史界中較為普遍的認為,歷史上真的有明教出現過,而且確實在元末明初時期有過很大影響力。那麼,歷史真的有張無忌存在嗎?他是當時的明教教主嗎?後來建立明朝的為什麼是朱元璋?不是張無忌?
  • 周滅商是天命嗎?別拿《封神演義》當歷史,真相比你想像的更嚴重
    其實,在真正的歷史上,周滅商從來都不是正義之舉,當時的在季歷死後,兒子姬昌繼位,身負國讎家恨的他,勵精圖治,廣納人才,不斷擴張,在姬昌在位的42年時間裡,西周已經成為西方諸侯之長,最大的霸主,其勢力已經可以與商朝並立,同時趁商朝軍隊在外徵戰的機會,攻佔了崇國等一系列商朝的附庸國,天下三分,周已經佔有三分之二。
  • 段譽之死:老婆太多不是什麼好事
    和崇尚武力徵服的前朝——南詔不同,大理是一個佛國,不喜戰爭,和宋朝關係十分和平。 當年宋太祖用玉斧在地圖上的大渡河劃界,宣布永不進攻大理國,也不準此國臣屬宋朝。因此,大理國和宋朝的關係也非常冷淡。而這個傀儡一當就是40年。不過,雖然段譽是個傀儡,但大理國在權臣高氏的治理下,國勢仍蒸蒸日上。同時,大理國還與宋朝在外交上取得了突破。宋徽宗終於承認了段譽和大理國的地位,將段譽封為「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司空、雲南節度使、上柱國、大理國王」。
  • 東邪西毒南帝以及王重陽為何不滅了西毒?原因很無奈現實
    相信很多人會說是西毒,但是很奇怪,儘管如此,歐陽鋒卻笑到最後,為何其他幾位高手不出手滅點他呢?原因很無奈但也很現實。北丐更是厲害,天下第一大幫丐幫幫主,抵抗金國入侵,歐陽鋒不惹他,北丐也不會輕易出手。段皇爺前期作為一國之主身份尊貴,更加不會出手,直到老頑童綠帽送貨上門之後,南帝化名一燈大師,從此看破紅塵專心修佛,更不會妄動幹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