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的葬禮》見證美好的愛情

2020-09-05 南方燕子故巢安在



霍達在《穆斯林的葬禮》中講述了一段至純至美的愛情故事,使新月這個物的悲劇達到了高潮。可以肯定,沒有這段愛情故事,整本小說的藝術效果一定大打折扣。


新月,一個眉清目秀的女孩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全國最好的大學,心中懷有的只有對知識的渴望。她品學兼優、熱情善良,遇到一位以真誠、淳樸,以教書育人為己任的好老師,楚雁潮。老師欣賞學生,學生敬重老師。在這兩個年齡相差不了幾歲的年輕人之間原本只有師生之誼,隨著時間的推移,兩人之間有了共同的理想,共同的價值觀,共同的審美情趣,老師宿舍裡正在翻譯的文稿,那巴西木的殘段生發出綠油油的葉片,還有無意中在老師窗前聽到他拉起《梁祝》那優美的樂曲……在新月心中,老師就像一盞明燈啟迪著自己,指引著自己未來的路。


而新月的優秀、努力、對知識的渴望、對理想的熱愛,讓老師也受到深深的感染。作為老師,他不由得喜愛這個學生。讓他知道這個學生得了重病,要休學,他痛惜不已!在繁忙的教學間隙,他常常跑醫院、跑新月的家去看望,他心中對新月的情感在增長。當他得知新月的病情加重,治癒無望,生命無多的時候,痛徹心扉。他決定向新月表白自己的感情,雖然他意識到,新月只有18歲,向她表白還太早。如果不是因為新月的病情,不是因為死神在步步緊逼,他原本不用這樣急於表達。現在,他必須與時間賽跑,用自己的愛點燃新月微弱的生命之火,用自己的力量和新月一起與死神抗爭!


他給住院的新月帶來了留聲機和一張《梁祝》的碟片,柔美深情的旋律響起,新月疲憊的心沉醉在這首最喜愛的樂曲中。曲聲終了,楚雁潮真誠地向新月表白了自己的感情。新月先是震驚,接著歡快的溪流從心間奔騰而過。18歲的純真女孩,並不知道什麼是愛情。她只知道,對楚老師,沒見到他時是如此期待,見到他時是如此欣喜,這是對他人從未有過的感情。她激動地、羞澀地問楚老師,他們之間的是愛情嗎?楚老師握著她的手這樣回答:


愛情,是人類最美好的感情。當兩顆心經歷了長久的跋涉而終於走到了一起,像鏡子一樣互相映照,彼此如一,毫無猜疑,當它們的每一聲跳動都在向對方說:我永遠也離不開你!那麼,愛情就已經悄悄地降臨,沒有任何力量能把它們分開了!


聽了此言,新月在心中確認了:那就是了!愛情在意料之外,似乎也在意料之中地叩響了她的心扉,她沉浸在無比的幸福和喜悅當中。


愛給新月帶來了新的生機,她重新充滿了活下去的力量和勇氣。可是這珍貴無比的愛情之火卻被新月的母親,韓太太生生地掐滅了。連同一起被掐滅的,還有新月的生命之火。


韓太太原本也是一個苦命的人,是一個受害者。她的丈夫被自己的親妹妹搶走,丈夫雖然回到她身邊,可是只有夫妻之名,沒有夫妻之實。她從兒子降生一歲以後,就一直過著守活寡的日子。戰火紛飛,丈夫遠走他國,十年間音信全無,好不容易熬到丈夫回來了,卻面對一個亂倫的鬧劇,怎能說這不是一個巨大的打擊!雖然妹妹選擇了退出,這個家得到了保全,可是,也只是一種形式上的保全。於情於理,丈夫都無法再對妻子履行丈夫的責任和義務了!而新月作為他們的私生子,仍然還要養育。韓太太還要配合丈夫,在新月面前扮演她的母親。她有多麼難!這麼多年她只能把這個深深地傷口藏在內心的最深處,無人能夠安慰。有些事情,永遠無可挽回。


但是,新月畢竟是無辜的,她從小就被母親所拋棄,失去了享受母愛的權力,她也是不幸的。在她生命垂危之際,有一個人願意一無所求地愛她、陪伴她,韓太太對一個生命無多的孩子不應該太不近人情!她的這一作為使得她的可憐,也變成了可恨!


無法忘懷作品中對《梁祝》這一樂曲至美描述,那就是新月和楚雁潮的寫照。那是一個晶瑩剔透的世界,藍天碧草,鳥語花香,清風拂面,泉水淙淙。一對斑斕的蝴蝶在陽光下上下翻飛,像是彼此追逐,又像竊竊私語,它們的快樂裝點著世界,世界微笑地守護他們,天地讚賞地注視它們,它們是人類心中最美好的情感化成的精靈。


悲劇真的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撕碎給人看。也許太純潔的東西無法在這個塵世中長存,它們原本就不屬於這個世界,只是在這個世界投下美麗的短暫的影子,讓人嘆婉不已!

【來今日頭條,搜「免費書單」,海量小說免費讀】

相關焦點

  • 《穆斯林的葬禮》中的生死愛情(三)——韓新月與楚雁潮的情真
    《穆斯林的葬禮》這部小說裡,真正聚焦韓新月的時間跨度其實只有三年,從1960年她考大學、上大學一直到1963年。這個生於1943年倫敦戰火中的小女孩,一共只活了20個春秋,但是,她的愛情以及她的葬禮確是小說中著墨最多的篇章。
  • 3分鐘讀懂《穆斯林的葬禮》,愛情也許就是兩顆心的重逢
    「愛情,是人類最美好的感情,當兩顆心經歷了長久的跋涉而終於走到了一起,像鏡子一樣互相映照,彼此如一,毫無猜疑,當它們的每一聲跳動都是在向對方說:我永遠也不離開你!那麼,愛情就已經悄悄地來臨,沒有任何力量能把它們分開了!」
  • 從《穆斯林的葬禮》愛情悲劇反觀梁君璧性格和命運的多變性
    《穆斯林的葬禮》中有一個重要人物梁君璧,顯然就屬於後者。某種程度上說,正是她多變的性格,主導和改變了三代人的命運,並由此而產生了本書最大的構思線索之一——是天災,更是「人禍」的愛情悲劇。一、固執、隱忍,極強控制力引發的第一輪悲劇穆斯林的葬禮,一場愛情的葬禮。
  • 《都挺好》,《穆斯林的葬禮》:愛情可以治癒的痛
    婚姻,是愛情的升華,是愛情結出的果實。而愛情,才是一個人一生要經歷的最重要的部分。01隻有愛情,才能治癒原生家庭帶來的痛。去年,阿耐的小說《都挺好》拍成了電視劇。蘇明玉考上大學後,靠勤工儉學養活自己,並與家裡斷絕聯繫;直到十年後母親去世,她才回去參加葬禮。每次當她面對她的家人,父親,哥哥,甚至去世的母親,心裡都不能平衡下來,充滿了仇恨和不耐煩。可是,當她遇到溫和體貼的石天冬後,對待家人的態度,才不再那樣的仇恨。
  • 《穆斯林的葬禮》是本不錯的言情小說,但它配不上茅盾文學獎
    今天整理書架,又看到了《穆斯林的葬禮》,它躺在書架的最底層,上面布滿了灰塵,在堆滿了裝在防塵袋裡的書籍的書架面前,沒有防塵袋布滿灰塵的《穆斯林的葬禮》顯得有些另類,有些落寞。它好像在無聲的控訴,為何別的書都有防塵袋,它沒有。沒有也就算了,還放在角落自生自滅。
  • 《穆斯林的葬禮》:文人筆下女人的葬禮從婚姻開始?
    我把目光投向手裡的書--《穆斯林的葬禮》,字裡行間,突然浮現出韓太太的面容,在書中,她是作為反派存在的,精明,厲害,似乎她是家裡一切悲劇的來源。丈夫在她面前戰戰兢兢。兒子的婚姻被她毀掉,女兒更是間接被她害死。然而,她的臉上,似乎也充滿了不甘心的悽涼和無奈,甚至一絲絲的寂寞,若可以,哪一個女性願意做丈夫心裡的惡人,兒女心裡的壞人呢。
  • 我因為愛你才愛你,此外沒有任何目的 |《穆斯林的葬禮》
    原文摘錄1.愛情常會對錯誤視而不見,永遠只以幸福和歡樂為念,它任意飛翔,無法無天,打破一切思想上的鎖鏈。2.虔誠本身就具有感染力。任何一位真正的而不是偽裝的宗教信徒,也不管他尊奉的是什麼教義,當他心口如一而不是陽奉陰違地祈禱跪拜時,也足以使毫不相干的旁觀者肅然起敬。
  • 《穆斯林的葬禮》從拆散兒子的那刻起,梁君碧便再不值得同情
    相比《活著》,《穆斯林的葬禮》似乎更悲慘,沒有一個人得到幸福。相比福貴對妻兒的想念,只求來生再相見。《穆斯林的葬禮》裡的人怕是求來生再不相見。《穆斯林的葬禮》誰最可憐,毫無疑問,新月。可說來新月也沒那麼慘,至少爸爸和哥哥,還有老師對她的愛都是真誠的。而梁君碧,姐妹反目,丈夫的心也不在她身上。她的日子就是熬,熬到死即可。相比新月,她好像更可憐。可可憐不是你作惡的理由。
  • 活著,笑著,愛著,也折騰著——《穆斯林的葬禮》
    霍達――《穆斯林的葬禮》書評 第一次聽說這書名時,深信這是一本外國著作,後來得知是中國人寫的小說,心中揣摩著可能是一位中國作家以外國生活經歷作為基礎寫的故事。歸根於原因,都是被「穆斯林」三個字誤導,看完小說後得知故事真相,與自己想像中的內容情節相差甚遠――一個穆斯林大家族子女的紛亂雜復的愛恨情仇,但實際上卻是對一個以玉為生計的普通家庭在特定歷史背景下的生活點滴描述。
  • 《穆斯林的葬禮》:自詡獨立女性,卻為了愛情搶走姐夫生下私生女
    最近再次看了一遍《穆斯林的葬禮》的這本書,讀完之後才發現梁冰玉的行為,讓我這個生在21世紀的人都無法理解。書裡作者對於梁冰玉的描述其實還沒有她的姐姐—君壁多。因為她並不覺得自己過去的行為有什麼不對,她只是為了自己的愛情,她與韓子奇是真心相愛所以才會結合就這麼簡單。經歷這麼多世事,她還是那個只沉浸在自己愛情中的小女孩,這樣的人看似很單純,其實最是自私。
  • 《穆斯林的葬禮》:女人能依靠的只有自己
    一部《穆斯林的葬禮》有人讚譽,有人貶低。讚譽的人在裡面看到了韓子奇對玉器的執著與喜愛,韓新月的純潔與她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韓新月與楚雁潮悽美的愛情。這本書獲得了茅盾文學獎。但有人說這本書配不上這個獎項,故事太過狗血老套,一個小姨子嫁給姐夫生下孩子的故事,有什麼值得傳頌。
  • 《穆斯林的葬禮》:很多媽媽都在以愛之名毀孩子
    引言:《穆斯林的葬禮》是一部展現回族人民傳統文化和現實生活的長篇小說!小說以獨特的視角和深刻的內涵描寫了一個穆斯林家族的三代人在華夏文化與穆斯林文化的衝突與融合中艱難前行,同時針對政治和宗教問題對三代人的影響進行深刻剖析。這篇小說,有很多值得深挖的「點」,今天主要想說說其中的一條感情線。
  • 穆斯林的葬禮:執念太重悔恨越深,放下執念放過自己
    穆斯林的葬禮裡幾個主要人物中,最可悲可恨的卻也是最可憐的,她就是梁君壁,不被執念所控制,找到自我大概也是我在穆斯林所看到的。不像梁君壁一樣為了家的完整委屈幾十年,最後把自己活成了討厭的人,對新月的報復,不冷不熱,對韓子奇的的報復,摧毀其自尊,對兒子愛情的嫉妒,摧毀兒子的情感。其實這些都是她內心執念的作祟,把自己也逼成了怨婦。不如放過他人,放過自己。親們你們覺得呢?梁君壁是值得同情的還是可恨的?歡迎留言討論。
  • 相比新月,天星才是《穆斯林的葬禮》裡最讓人心疼的人
    看過《穆斯林的葬禮》,大多都心疼美麗可愛的新月,覺得她沒能跟老師一起走下去,真是遺憾。然再讀一遍,就會發現,天星才是最最讓人心疼的孩子。韓子奇遠走國外的時候,天星還不滿周歲,那麼小的孩子並沒有多少記憶。
  • 穆斯林的葬禮:性格決定命運,那個固執好強的女人過得並不好
    看《穆斯林的葬禮》這本書時最讓人心疼的就是梁君壁了,十幾歲父親不在丟下他們姐妹兩和母親,母親體弱,妹妹年幼,養家的生計就落在在她的肩上。倔強的她開著茶水檔把家撐起,直到韓子奇從仇人那回來重振奇珍齋,她的那句「奇哥哥娶我吧!」
  • 《穆斯林的葬禮》:玉王之韓天星百天
    一聽這言語,就知道她是個穆斯林,是望見大門上的「經子堵阿」才進來要也帖的。韓子奇想起自己十多年前流浪生涯,心中不忍,從衣袋裡掏出幾個光洋放在她手上。看那婦人的模樣,雖然形容憔悴,卻也不醜,約莫三十四五,身上衣物不算破舊,但被撕裂了幾處。轉身對玉兒說:「你去拿幾件舊衣裳,給這位大姐換上再走!」玉兒讓那婦人在外客廳等著,玉兒拿來衣服給婦人換上。
  • 在疫情中見證的愛情:死生契闊,與子成說
    他們為了尋找到更溫暖更美好更安全的地方,一直不停地向南走。他們所有的家當都在一輛超市小推車裡。雖然前路漫漫,希望很渺茫,可是在一路之上,父親不斷回憶著妻子的音容笑貌,以及他們從前的美好時光,那是支撐著父親和兒子一直走下去的力量——愛和溫暖。
  • 《穆斯林的葬禮》中的生死愛情(二)——碧兒的情迷與玉兒的情失
    她的心機,在左右兒子的愛情上展示的一覽無餘,這在一定程度上幾乎斷送了自己兒子真正萌發的愛情。她對韓新月有養育之恩,但她一直嫉恨著玉兒並把對玉兒的嫉恨時常轉嫁到韓新月身上,她對新月上大學,特別是上北京大學(與玉兒上的燕京大學是同一所大學)橫加阻攔,並據此要挾韓子奇,導致韓子奇經受打擊精神恍惚而摔傷,並連鎖地把韓新月潛在的心臟疾病顯現化,從而葬送了韓新月的人生。
  • 電影院巧遇求婚,見證一段美好婚姻的開始
    今天兩人終成正果,也是彼此願意為之付出、始終堅守愛情的結果。說著,我們在電影院門口道別,電影院巧遇求婚,見證了一段難能可貴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