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整理書架,又看到了《穆斯林的葬禮》,它躺在書架的最底層,上面布滿了灰塵,在堆滿了裝在防塵袋裡的書籍的書架面前,沒有防塵袋布滿灰塵的《穆斯林的葬禮》顯得有些另類,有些落寞。它好像在無聲的控訴,為何別的書都有防塵袋,它沒有。沒有也就算了,還放在角落自生自滅。
我隨手掃了掃灰塵,書籍露出它原本的面目,翻開紙張,依然很乾淨,就像新書一樣,只是有點泛黃,但看不出來。
自小讀書的我,有不少書,擔心書籍受潮的我,買了很多書籍專用的防塵袋,給每一本書都裝上了衣服,整整齊齊地放在書架上。這樣既不擔心書籍受潮,也不害怕糧食沾上灰塵,也省了每日的打掃功夫。但《穆斯林的葬禮》是為數不多沒有防塵袋隨手一放的書。
如果不是沒有賣書扔書送書的習慣,這本名不副實的書早已經離開了我的書架。我今時今日也不會再看見它。
就像我做的那樣,這本書我不怎麼喜歡。兩年前曾寫過一篇文章,簡單的說下我對《穆斯林的葬禮》這本書的不滿。今天翻出來,再次看到這本書發現有些話沒有說完,那就繼續說下去,嘮叨幾句吧。
中國文學界有一個代表著作家最高榮譽的獎項,就是茅盾文學獎。1981年,茅盾先生捐出21萬元稿費,成立茅盾文學獎,意在激勵中國長篇優秀小說的創造。成立以來,確實有無數佳作摘得這項榮譽,獎項還算公正,直到《穆斯林的葬禮》的出現,讓茅盾文學獎聖潔的光輝上蒙上一粒灰塵。
霍達憑藉這本書拿到1991年第三屆茅盾文學獎。但說實話,這本書不配拿到這個獎項。不是說這本書不好,相反,作為言情小說,霍達的這本書碾壓市場上大多數言情小說,和瓊瑤阿姨有一拼。但它的分量,還不足以扛起茅盾文學獎的獎盃。
下面,我們來看看這本小說。從書名來看,《穆斯林的葬禮》,穆斯林我們都知道,是個龐大的擁有著輝煌歷史的族群,再加上葬禮兩個字,顧名思義,這本書必然是關於穆斯林這個群體的興衰。從名字上可以判斷,一個恢弘的史詩般的故事將要展開。
但實際上只是一家子三代人的故事,這本書洋洋灑灑五十萬字,套用了穆斯林的名字,還加上了葬禮,只不過是寫了一家人的故事。
或許有人提出反對,如果寫得好,可以見微知著,以小見大。但抱歉,書中主角一家只反映了他們一家的磨難,沒有折射出整個穆斯林在亂世中的磨難。
全書中唯一可以和書名聯繫上的只有書中的幾個角色是穆斯林,然後女主去世了,舉行了葬禮。如果把書中角色的民族身份換一下,也可以叫《滿族的葬禮》《漢族的葬禮》甚至叫《中國的葬禮》都可以,畢竟書中故事發生在中國,書中角色都是中國人。之所以和穆斯林扯上關係,大概作者是穆斯林吧。
悲劇造就經典,《穆斯林的葬禮》也是個悲劇,且處處都是個悲劇。第一個悲劇,是愛情的悲劇,韓子奇和梁冰玉的愛情悲劇,在書中他們兩個是真心相愛,結果卻遭受了梁君璧的阻撓。結果有情人不能相守,梁冰玉無奈出國,而韓子奇也鬱鬱寡歡。
看到這裡,感覺很悲劇,對不對?但實際上,卻不是如此。
韓子奇是梁君璧的丈夫,梁冰玉是梁君璧的妹妹,也就是韓子奇的小姨子。二人在抗戰時期於海外避難,發生感情,有了孩子,此時的梁君璧帶著兒子,以婦人之身應付日本侵略。而且韓子奇和梁君璧始終沒有結婚。
這就相當於,一個女人帶著兒子在國內吃苦受累,送丈夫和妹妹去國外避難,結果二人有了感情。女人表示不同意,結果丈夫和妹妹成了受害者,他們的愛情被人惋惜,真正的受害者卻成了施暴者,你說詭異嗎?
梁君璧不但成了施暴者,小三和渣男成了真愛,梁君璧還要撫養丈夫出軌親妹妹生下的閨女。一旦梁君璧對這個人見人愛的閨女表示不耐煩或者偏心就會得到來自丈夫的指責和不滿以及滿腹的牢騷,還有眾人的鄙視。說真的,看這部小說,我真的挺佩服作者的筆力的,我從未如此心疼一個角色,梁君璧是第一個。
像這樣類似的三觀,書中還有很多,在這裡,不建議大家去讀。最讓我接受不了的是,小三也就是梁君璧的妹妹梁冰玉多年後回國,指責她的姐姐沒有愛心,容不下丈夫出軌和小三妹妹生的女兒。
一開始梁冰玉極為生氣,後來醒悟了。自己的姐姐成了愚昧、麻木、自賤、持家的奴僕、生育的工具、男人的服用等中國女人。而她確實懂得追求真愛和自由和生活的新時代女性。
一個在戰爭時代送丈夫妹妹出國避難,獨自留在國內撫養兒子,後來丈夫出軌妹妹出走又不計前嫌撫養私生女長大的女人,卻被作者用「賤、奴僕、工具」等詞侮辱。
而一個明知對方是自己姐夫且沒有和姐姐離婚,打著愛情的幌子當小三,生下孩子後一言不合離家出走,把孩子全然不顧的扔給別人撫養,轉頭來,卻成了新女性的代表。
這比咪蒙,還要厲害。
最後,再說說霍達的文筆。其實我對文筆要求不高,不管是網絡小說還是傳統文學,文筆都是其次,能把故事講好才是王道。
但傳統文學與網絡文學不同,對文筆還是有一點要求的。如果拿網絡小說的寫作方式套用在傳統文學上,或許可以成名,但拿不到茅盾文學獎。
作為茅盾文學獎獲得者,我們對霍達的要求不能太低。
事實上,霍達的文筆一言難盡,這本書用了大量的排比,讀起來尷尬十足,還有一些比喻,就像中學生一樣。
這本書號稱五十萬字,其實把那些排比比喻去掉,將近有二十萬字,絲毫不影響閱讀。如果說傳統文學也可以說水字數,這個作者算是至高神。
其實我對穆斯林的這個族群很好奇,因為他們有著恢弘的歷史,輝煌的過去,他們的經歷肯定很精彩。所以我在看到《穆斯林的葬禮》這本書的書名時,腦子就出現了那副史詩般的歷史畫卷,可惜卻是本言情小說,還有點狗血毀三觀。
不知道會不會有那麼一個作家,真真正正寫一本關於穆斯林的故事,讓大家了解一下這個群體輝煌的過去。
以上只是一家之言,如果覺得不好,請划走略過,實在想罵,還請盡興。
本文由仲夏老家原創,圖源網,侵聯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