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不能細推敲,比如在那個女性依附男性生存、男性為絕對的主宰的時代,曹雪芹提出了石破天驚的觀點:
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見了女兒便覺清爽,見了男子便覺濁氣逼人。
這是公開贊女性,褒揚女性,對男人是罵,是貶低。在封建社會被三綱五常緊緊束縛著的女性,竟然有人發出如此之怪誕言論,今天我們讀著還好,在二百多年前,絕對是反叛和異數。
曹雪芹並不讚美所有的女性,結了婚的女性他的讚美就打了折扣,因為她們已經沾染了男人的氣息,中老年女性甚至成為他厭惡的對象,因為她們成了魚眼睛。原因只是她們受男子影響的程度深淺而已。所以,其實曹雪芹最要讚美的只有一種女性,就是閨閣女兒,說白了就是處女。
曹雪芹是不是有嚴重的處女情結呢?他是否有人格群體偏好或者是精神潔癖呢?
如果這麼理解的話,那麼念紅樓這部經,很容易就念歪了。《紅樓夢》寫明是為閨閣做傳的小說,它主要歌頌的就是金陵十二釵,是這些優秀的巾幗不讓鬚眉的異樣女子。是曹雪芹在那個以男子為主宰的社會,他將視線轉向閨閣,挖掘出這些女子身上的閃光點,他尊重她們、仰慕她們、愛護她們,同時,他深知,女子在那個社會裡,絲毫不能掌控自己的命運,她們越優秀,所受的荼毒可能越深,她們越清醒,內心的痛苦也就越深重。於是,曹雪芹拿起如椽巨筆,為她所熱愛的閨閣女兒寫一曲輓歌,整部書,對這些女性,他懷有的是最深的悲憫。
在小說人物以及具體情節中,曹雪芹並不是對男性女性一刀切式的給予簡單分類,她歌頌女兒,同時這些人也不是百分百的完美,她們各有各的缺陷或問題,甚至他對最重要的女主角林黛玉和薛寶釵都是有褒貶的。對於已經結了婚的李紈、王熙鳳和秦可卿,雖說她們也是各有各的毛病,但他寫李紈的本分和忍耐,寫王熙鳳卓越的才幹和人格魅力,寫秦可卿無與倫比的性格、美貌和遠見卓識。就連尤氏,在他的筆下,都是很懂得韜光養晦很會做人的。
再比如他筆下的男性人物,北靜王水溶、林如海、蔣玉菡、秦鍾、馮紫英,還有柳湘蓮是近乎完美的男性人物,當然,這些人有一些我們今天的讀者並不認可,但是在曹雪芹的筆下,他們是被稱揚的。之所以有些許的分歧,完全是因為時代的差異。
《紅樓夢》寫了其所處時代的社會社情風貌,那個年代人們的價值觀念,寫了上流社會的糜爛和荒誕,寫了以修齊治平為己任目標讀書人的掙扎和蛻變,寫了底層小人物的艱難和他們頑強的生命力,寫了所謂主流的沒落,寫了真正頭腦清醒者的苦悶和彷徨。在以中國傳統文化的土壤之上,處於沒落狀態之下的社情百態和人性百態。是一部極為複雜的小說。
《紅樓夢》沒有絕對的對錯,只是讀者在理解它時,你的價值觀和哪個人物最接近,也就衍生出只屬於自己的觀點和理解,這也是紅樓最大的魅力所在。
我是屏山,歡迎點評、關注。為您研讀《紅樓夢》裡的真故事。
參考原著:甲戌本、庚辰本《脂硯齋重評石頭記》,人民文學出版社120回通行本《紅樓夢》
圖片來源:清 孫溫《繪全本<紅樓夢>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