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的心機有多深?看看她和葉瀾依的較量

2020-09-05 講故事的婉小姐


文/婉兮 圖/網絡

1

葉瀾依是個奇女子。

情敵和心上人分手,原本應該偷著樂。可她卻反其道而行之,對甄嬛離開果郡王一事耿耿於懷,把這一舉動認定為背叛不說,還打算殺了甄嬛,為果郡王一洩心頭之恨。

原因無他,唯愛而已。

說實話,這是一種脫離了世俗意味的愛,不再以「在一起」為目的,而是希望對方幸福快樂,甚至因此而痛恨辜負他的人。

她差一點就成功了。

當時,匕首已經抵在甄嬛的脖子上,稍一用力,這位寵冠後宮的熹貴妃,就會香消玉殞。至於殺人的後果,她根本就不在乎。

誰料危急關頭,葉瀾依卻因一個珊瑚手釧而放過甄嬛。

因為她一眼認出,那是果郡王辛苦求來且從不示人的心愛之物。如今戴在了甄嬛手上,便足以見他對她用情至深,正如浣碧所言,「我家小主要是有什麼差池的話,你便是要了王爺的命!」

甄嬛自己也說:「你若不容我,只怕也傷了他。」


罷了罷了。

葉瀾依寧可豁出去自己一條命,也不願傷害果郡王分毫。

與其說是放過甄嬛,倒不如說是痴心在作祟。她願意竭盡全力,去維護果郡王鍾愛的東西。

小到一朵合歡花,大到一個活生生的女人。

這是葉瀾依和甄嬛的第一次正面交鋒,以後者的險勝而告終。

不得不說,甄嬛是個真正的人精。

她觀察入微,早就從細枝末葉中,窺見了貴人葉氏的隱秘心事,它們都清清楚楚地寫在那些合歡花裡。別人看不懂,她卻一眼解讀清楚。

合歡花仿佛是個心照不宣的暗號,對上了,有些東西就透明了。

她們同愛一個男人,共享一個秘密,關係在不知不覺中變得微妙:欣賞中帶有一絲妒忌,妒忌裡又隱約含了些溫柔。

俗話說,這叫愛屋及烏。


2

葉瀾依對宮鬥沒有興趣。

她是被皇帝強納入宮的,既沒有背後的母家要照應、也沒有奪嫡的欲望在燃燒。因為心有所屬,便連寵愛都懶得一爭,於她而言,站隊和抱團都是無稽之談。

在宮中,她是真正的無欲無求之人。

但這樣一個孤傲的葉瀾依,卻結結實實地幫了甄嬛一次。

是在滴血驗親那回。

甄嬛的隊友們都在堂上,試圖為她說話、替她開脫,但都收效甚微。而平日裡冷冷的葉瀾依,卻藉故離開,然後把自己宮裡的腰牌給了玉嬈,請回了一個有力證人——甘露寺的莫言師太。

至此,甄嬛的「冤屈」才算真正洗清。

這一回合中,葉瀾依的表現很給力。

她依然冷冷的,但每句話都說在點子上,懟人亦懟得鏗鏘有力。再加上平日離群索居,便有了客觀的第三方立場,是甄嬛「脫罪」的最大助力。

經過這件事,甄嬛把她看得更透徹了。

若被揭發的不是甄嬛,葉瀾依根本不會伸出援手。她對後宮紛擾混不在意,又怎會輕易把自己攪和進去?

除非,這場紛爭會影響到她的心上人。而之前的行刺已經告訴她:熹貴妃安好,果郡王才會安好。

也正是因為如此,甄嬛才不怕把柄被捏在她手裡。

她對果郡王的那份「痴心」,便足以讓秘密攔在肚子裡,一輩子波瀾不驚。

那是葉瀾依的軟肋,其實也是甄嬛的鎧甲——可以拿來保護自己、保護孩子。

所以到了故事尾聲處,甄嬛把雙生子的身世和盤託出,所有的秘密都清清楚楚地交代給了葉瀾依。

目的很簡單。

她要利用那份痴心,把葉瀾依也拉入自己的陣營,一起為死去的果郡王報仇。


3

雙生子的身世,是甄嬛的至高機密。

除了槿汐、浣碧和溫實初,宮中無人知曉半分。包括最親愛的眉姐姐,也包括親生父母和妹妹。

畢竟,這是欺君大罪,少一個人知道,就少一分風險。

可當大禍臨頭時,甄嬛卻沒有半分猶豫,立刻朝葉瀾依下跪行大禮:「你對本宮有大恩,你救了允禮的孩子!」

這句話代表著什麼,甄嬛心知肚明。

葉瀾依並非皇后式的心胸狹隘之人,對摯愛的骨血,她報以十二萬分憐愛。先是自責了當年差點害死雙生子,接著便露出驚喜的表情:「他們是十七爺的孩子?是十七爺的!」

愛屋及烏開始發揮作用,葉瀾依的眼神溫柔下來,似乎自己也變成了雙生子的親娘。

那是果郡王留下的唯一的骨血啊。

她看他們時,帶著天然的親近與愛護,甚至能為了保護這僅存血脈,而不管不顧豁出去自己的一條命。

這一點,其實也在甄嬛的計算之中。

她活得太透徹了,能把人心看得一清二楚,既算準了葉瀾依對皇帝的恨,也算準了葉瀾依對果郡王的愛。

於是便在起承轉合間,巧妙地利用了這一點。

而葉瀾依作為一枚棋子,也心甘情願,且甘之如飴。她說:「從現在開始,我做任何事都與你無關,你都不用管!好好看住你和十七爺的孩子。熹貴妃,你的福氣在後頭!」

熹貴妃憑什麼能有後福呢?

因為她孕育了果郡王的孩子,還為他報了大仇——這是葉瀾依的邏輯。

有人說,皇帝是被甄嬛生生氣死的。

其實不然。

在此之前,葉瀾依便用媚術與丹藥掏空了他。在此基礎上,甄嬛才能給予致命一擊,直接坐上皇太后的寶座。

在甄嬛的復仇計劃中,蘇培盛充當了外掛、葉瀾依則是意料之外的神來之筆。有了她的相助,事情事半功倍,復仇的進度似乎也被按了快進鍵……

這正是甄嬛的過人之處。

說到底,宮鬥是個團體活兒,鬥的是人心和人性。她能洞明世事,找到每個人的性格漏洞,再加以利用助自己一臂之力。

但她也清楚,人是有感情的。

所以在利用之外,也揉入真心、也動過感情,這才換來了最後的勝利。

你看啊——

原本怕貓的甄嬛,也在多年後養起了小貓咪。她始終,未忘記那個冷清清的喜歡養貓的葉瀾依。

相關焦點

  • 甄嬛傳裡這四位心機最深,甄嬛只能排第四
    她非常識時務,在華妃和甄嬛惡交的時候,也能獨善其身,雖然是華妃黨,但是在華妃還沒倒下的時候也能踏足甄嬛這邊,這城府不是一般人可以比的。,她知道皇上喜歡什麼樣子的皇后,她隱藏自己的心機,做一位表面上的賢德皇后。
  • 甄嬛傳:溫實初痴愛甄嬛,為何最後愛上了眉莊?看眉莊心機有多深
    看眉莊心機有多深幾乎所有的電視劇都逃不掉一個定律,那就是會有很多異性對主角情深意重,就像《甄嬛傳》這劇也一樣,甄嬛作為女主,就有三個男人對她死心塌地,趕也趕不走那種,其中一個就是溫實初,不過溫實初最後還是愛上了眉莊,這就要說說眉莊的心機了。
  • 《甄嬛傳》葉瀾依和敬妃害過甄嬛,為何又重新對她效忠呢?
    那麼甄嬛為什麼能讓葉瀾依和敬妃這兩個害過她的人,重新對她效忠呢?甄嬛回宮以後,便發現這個新晉寵妃的不對,戀慕果郡王的人,那是滿京城便是,有因果郡王終身不嫁的,也有一腔痴情,默默守護的,葉瀾依也是其中之一。她會因果郡王的傷心難過,而不惜冒死解決掉甄嬛,這個讓果郡王傷心的人。
  • 皇上剛駕崩,為何對甄嬛有恩的葉瀾依就自盡春禧殿?其實早有鋪墊
    換做其她人,想必會高興壞了,但是葉瀾依聽見後,卻不高興了,其實這一細節,也為她最後的結局做好了鋪墊。最後大家都知道這葉瀾依自盡宮中,很多人疑惑,以她和甄嬛的交情,在後宮中度過平穩的後半生,是絕對沒有問題的,她為何要選擇自盡呢?
  • 甄嬛傳:孟靜嫻進宮時,誰注意她的手了?心機深過甄嬛
    導語:甄嬛傳:孟靜嫻進宮時,誰注意她的手了?心機深過甄嬛!果郡王結婚之後,帶著孟靜嫻進宮去給雍正請安,這是古代王爺結婚後的禮節。孟靜嫻跟果郡王半路上遇見了甄嬛和敬妃等人,孟靜嫻早就知道果郡王跟雍正後宮的熹貴妃不一般。所以這時故意做了一個動作,立馬讓甄嬛心裡不舒服了,這心機連甄嬛都比不過她!
  • 甄嬛傳:眉莊有多狠?玩起心機來可以吊打甄嬛了
    有陰狠心機的安陵容,有才智清高的沈眉莊,有囂張跋扈的華妃,有城府頗深的皇后,而對於甄嬛,小編卻找不到她身上的主要特點,也是笑到最後的人,心機自不必說,很深而且很會算計她人,前面劇情都是皇后設計陷害甄嬛,而後甄嬛回宮簡直變了一個人,直接玩「狠」,把之前的帳全部算了。
  • 《甄嬛傳》後宮之最,華妃最囂張,葉瀾依最拽
    最霸氣臺詞,「不容本宮放肆也放肆多回了」。印象最深的是甄嬛的孩子被滴血認親,葉瀾依像風一樣走到皇上旁邊,給蘇培盛一個眼神,蘇培盛馬上嚇的退到一旁,後宮中最拽的也只有她了。就是這麼一個無拘無束,嚮往自由的女子卻被皇宮困住一生。
  • 甄嬛傳:難怪葉瀾依冒死也要劫持甄嬛,你看她是為了引出誰?
    雖然在電視劇情中,此時沒有出現果郡王,但在原著中,卻是果郡王及時出現救下了甄嬛的。甄嬛遭遇葉瀾依莫名的挾持,又回想起葉瀾依以前種種可疑的行為表現,甄嬛恍然大悟:她也喜歡果郡王,因愛生恨,因愛生妒。,儘管甄嬛和浣碧都沒有察覺,但葉瀾依卻早已察覺到有人跟來,此刻正躲在暗出查看動靜。
  • 她是《甄嬛傳》中最腹黑的人,心機比甄嬛可怕多了
    很多看過《甄嬛傳》的人,都會把甄嬛視為全劇心機最深,手段最高的人。其實並不是。甄嬛的確是battle到最後的人,但她的贏裡,有僥倖,也有大女主的光環。不過,人生的真相就是如此——從來不只是拼手段、能力,更靠運氣的加持。
  • 甄嬛傳:葉瀾依要殺甄嬛,為何半路又打退堂鼓?允禮賀禮送對了
    葉瀾依一心痴戀著允禮,得知甄嬛是害得他茶飯不思的罪魁禍首後,就想辦法要殺她。葉瀾依都已經拔刀了,為何又半路打退堂鼓呢?其實多虧了允禮送的賀禮!而允禮英俊瀟灑,除了甄嬛之外,還有不少愛慕他的人,個個都比雍正後宮的女人愛得純粹。葉瀾依就是這樣的其中之一,雖然她是低賤的馴馬女,可允禮從不因她的身份低微就不跟她相交。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情深,或許是允禮英雄救美救了差點高燒而死的她,又或許是日益交往的時候,葉瀾依走向了暗戀這條路。哪怕是進宮了,也一心牽掛著允禮。
  • 甄嬛傳:葉瀾依是什麼神仙人物?
    甄嬛傳中的葉瀾依,她為甄嬛最終的勝利也做出了很大犧牲和貢獻,她為什麼要幫甄嬛呢?是因為果郡王,葉瀾依把果郡王當做生命中的一道光,也是唯一的快樂。但是不得不說,她的心態和邏輯也是非常如「神仙般」清奇了。葉瀾依居然挾持行刺甄嬛,原因是為果郡王感到不公和抱不平,她認為甄嬛是負了果郡王,拋棄情分貪圖富貴而重新入宮的。是不是有一種俠肝義膽之風?聽聞有人和自己愛慕已久的人居然情分不淺,葉瀾依不是吃醋、不是嫉妒、更不是搞破壞,居然是維護和成全。更奇特的是,讓她放棄行刺的原因居然是甄嬛手上戴的一條紅珊瑚串,這是果郡王珍視之物,可見果郡王對甄嬛的感情之深,既然如此,她就不能殺了果郡王所愛之人。
  • 葉瀾依一句話點明了果郡王對甄嬛痴情背後的細思極恐
    甄嬛和果郡王第一次見面時,她和流朱在園子裡戲水,果郡王看到了她光著的腳,在古代看光腳的女子是非常不禮貌的 02、 葉瀾依把甄嬛騙到假山下,逼問她為什麼要放棄對她那麼深情的果郡王?但看到甄嬛手腕上的珠串後,就問了一句話:這是哪裡來的?他從不輕易示人。
  • 甄嬛傳一一四阿哥弘曆的心機和手段比甄嬛還高?看看他做的三件事
    其中,有一位阿哥,生母是卑微的宮女,自己也不得皇上喜歡,卻攀附上甄嬛,最後成為新皇,他的手段和心機連甄嬛都要甘敗下風,他就是四阿哥弘曆。他便把目標重新定位在了甄嬛身上。甄嬛此時是皇上的寵妃,跟著她對自己也百利而無一害。四阿哥看準時機,巧妙的出現在了甄嬛面前。並用一個草環,成功拉近了自己和甄嬛的距離,給甄嬛留下了一個乖巧可憐的印象。
  • 甄嬛傳:新帝剛登基,為何葉瀾依就割腕自盡?原因甄嬛最清楚
    新帝剛登基,為何葉瀾依就割腕自盡?原因甄嬛最清楚!整個人似乎變得更加的有活力了,或許在那個時候,她心中就把六皇子當成了對果郡王的寄託吧。可雍正死後,本該脫離苦海的葉瀾依,卻選擇了自殺。她憑藉著跟甄嬛的關係,完全有機會讓甄嬛把她送出宮去,選擇自由自在的生活,畢竟她無牽無掛,如果消失了,雍正又死了,怕是沒有人會在意的。
  • 《甄嬛傳》裡心機最深的人是誰?
    ,敬妃,安陵容甄嬛的心機自是不用多說。端妃心機表現第二次:華妃大鬧端妃寢宮。當時富察貴人小產、甄嬛初次有孕。端妃在病榻上說了一句「在我第一次看見她的臉,我就知道她日後一定會幫我這個忙的。」說的就是,日後甄嬛一定會除掉年世蘭。簡直神預言!端妃娘娘好眼力好心機!
  • 皇帝為何後面只信任葉瀾依,你看她的靠山是誰?
    皇帝為何後面只信任葉瀾依,你看她的靠山是誰?在古代的時候,很多的後宮妃子之所以能入宮,除了容貌美麗以外,家裡父親兄弟的官職高低也很重要,也就是說能當秀女入宮的女子,母族一定是要有點地位,如果地位高,看看華妃就知道了,過得確實夠恣意,如果地位低,那就是說安陵容那樣畏畏縮縮,任人利用也沒有辦法。
  • 甄嬛避寵沒有告訴眉莊,她是心機嗎?
    她避寵倒好,讓眉莊成了出頭鳥,甄嬛怎麼這麼心機?她對眉莊是不是不真心?光頭一直不喜歡這種小人心度君子腹的心態看待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小心眼兒,沒格局。今天我們就來談談甄嬛和眉莊的友情。我們從三件事情看看:甄嬛避寵不告訴眉莊算不算不真心?有人會覺得,甄嬛一進宮避寵就表現出了這個人的心機和對眉莊的不真心。
  • 淳兒是真單純還是心機深?來看看她與甄嬛的幾次對話細節就知道了
    我們來看看淳兒和甄嬛的幾次談話就知道了。都知道安陵容得寵是甄嬛引薦的原因,淳兒無非是在向甄嬛求助,既然你幫了安姐姐能不能也幫我?順便替自己委屈了一下,進宮一年多還沒跟皇上說過話。這就是在試探甄嬛的意思了。
  • 《甄嬛傳》:葉瀾依性情古怪出身卑賤,皇上為什麼會那麼寵愛她?
    ,正在和蘇培盛感慨宮中妃嬪無趣,見了他只知道「萬歲萬萬歲」。也是在這個時候,他見到了在馬上馳騁的葉瀾依。那股子颯爽英姿,和後宮中那些溫順有禮的女人相比,雖顯另類,但也個性十足,很有新鮮感。皇上當時也是被葉瀾依的這種「野性」魅力所吸引。
  • 齊妃不知,她只是廢了葉瀾依身子為何皇上非要逼死她?可甄嬛知道
    《甄嬛傳》中妃嬪眾多,有天真可愛的淳貴人,也有心機深沉的皇后和心狠手辣的華妃,除此之外,還有一個被觀眾命名「齊二哈」的齊妃。印象最深的應該就是「粉色」衣服了,皇帝曾經在她年輕的時候說,她穿粉色最好看。所以粉色就成了她最愛的顏色,等到皇帝來她這兒的時候,儘管已經過了穿粉色的年紀,卻依然換上粉色衣衫。齊妃並不懂得如何討皇帝的喜愛,等到皇帝來之時,也只絮絮叨叨說些話,說來說去都是三阿哥又長高了之類的話,惹皇上厭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