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看《父母愛情》的時候,我一直覺得,江德福是個絕佳的好男人代表。
工作上,他努力上進,是個好領導。生活上,他知情識趣,會為了妻子去改變自己,還懂得協調妻子和自己家人之間的矛盾。
可也許是因為對江德福這個人物太喜愛了吧,我經常琢磨和江德福相關的情節。而在琢磨之後,我意外地發現了江德福這個男人「自私」的一面。
01
對朋友:與老丁感情深厚,卻不知老丁妻子已經離開
如果要說誰是江德福最好的兄弟,大概很多人第一反應都是老丁。
老丁和江德福的關係一直很好。在江德福追求安傑的時候,老丁還總是在一旁出謀劃策。
等到江德福和安傑修成正果,老丁的老婆王秀娥也到學校來之後,兩人還成了鄰居。兩家人互幫互助,王秀娥還曾助力安傑生子,解救安傑於危難。
漸漸地,兩人的兄弟情,也發展成了兩家人的友誼。
後來,江德福因為工作調動,提前去了海島。安傑一個人又要上班,又要照顧孩子很辛苦,老丁夫婦也一直想盡辦法幫忙。
白天,秀娥幫安傑照顧孩子;夜裡孩子生病了,安傑六神無主,老丁又陪著一起去醫院。
就連安傑決定離開學校,去海島投奔江德福時的行李,也是老丁夫婦幫忙打包的。
按理說這麼鐵磁的關係下,距離也不會磨滅兩家的情誼。兩家人應該也會保持聯繫,遇到彼此有事也會相互關心幫襯。
可令人意外的是,江德福他們連老丁妻子秀娥因為難產去世的消息都不知道。
這也就導致了老丁在被調到海島上時,和江德福一家發生的對話。
江德華問四樣:你媽呢?
四樣看向老丁,老丁:他媽走了,生他的時候難產,大出血。
眾人沉默……
了解到這一切之後,江德福一家對老丁非常照顧。江德華更是直接去到他家幫忙帶孩子、做家務。
兩家人的關係越發親近。後來,老丁還和江德華走到了一起。兩家人變成一家人,感情好的讓人羨慕。
但細品之後你會發現,這一切發生的前提,是老丁和江德福再次在一起工作。
而如果老丁沒有被調去島上工作,兩家人就會繼續疏於聯繫,久而久之,真摯的友誼變成了禮貌和客氣。
就像江德福一家,重回舊地時,去看望曾經對自己有頗多關照的媒人,校長夫婦一樣,因為很少聯繫,大家不知道彼此的近況,在點頭問好,回憶完過去之後,就再也無話可說了。
這也是真的挺遺憾的。
有人可能覺得,這是命運的玩笑。可這也真的體現了人性中最深層的自私和冷漠。
02
對親人:德華離開後,江德福的無所謂
江德華是《父母愛情》中的靈魂人物。
最初她能來江家,是因為哥哥江德福可憐妹妹年少守寡,在村裡受盡「克夫」的風言風語(這在之後很多村民上海島,投奔江德福,在江德福家,和德華發生矛盾吵架時可以看出),在婆家也受盡冷待。
於是,江德福在安傑生完孩子不久後,就和安傑提出了讓妹妹來家當保姆的提議。
整個過程其實很有意思。
江德福不是直接先斬後奏,讓妹妹來了,再逼著安傑接受。反而,他是很認真地和安傑提議,並且徵得了安傑的默許之後,才讓妹妹過來。
這體現了江德福在結婚後,已經充分意識到自己的角色發生了變化。他不再只是江家的兒子,更是和安傑的小家庭的頂梁柱。
因此,有關這個小家庭的一切決定,他都需要和安傑商量。
這樣做很聰明,也會避免很多夫妻間的矛盾。
而等到江德華到家以後,江德福也一直在妻子和妹妹之間充當潤滑劑。
一家人就這麼磕磕碰碰地過著,直到安傑發現江德華在偷偷用自己不能忍受的方式奶孩子。
兩人矛盾爆發。安傑生氣回了娘家。而江德華因為尷尬,也選擇了回老家。
這時候,江德福的態度也很值得細品。
安傑生氣回娘家,江德福其實很著急。但又因為知道妹妹是好心辦壞事,所以他也沒辦法指責妹妹。
可畢竟人都是感情動物。嘴上不說,心裡的情緒和想法也會不自覺地從行為中帶出。
於是,此刻本就敏感的江德華越發羞憤,最後選擇離開。
要知道,江德華如果留在江德福和安傑身邊,雖然需要辛苦地帶孩子,但卻可以名正言順地擺脫一直欺負她的婆家,也遠離村裡那些說她「克夫」的風言風語,迎來全新的生活。而賭氣回去,無異於再次踏入深淵。
江德華性子直,想問題慢,可能要花上一段時間才能想明白。可江德福不會,他一直很聰明,腦子一轉就能想通所有。
但他也沒有做什麼,只是簡單挽留了德華無果後,就放棄了,之後也沒有再想辦法讓德華回來。反而,他還很享受安傑家的老保姆孫媽的照顧,和安傑一起過著幸福的小日子。
要不是後來江德華主動回來,可能江德福也會在明知妹妹的處境下,對妹妹的幫扶也會只有逢年過節寄點錢之外,就點到為止了。
不是說江德福人不好,但他表現出的,確實是一種「親戚式」的「自私」和「冷漠」。
大概就是雖然我們是至親的兄妹。但婚後組成家庭了,我萬事會以小家庭為重。
當看見妹妹過得不好的時候,我會心痛,也會想辦法幫忙。但如果你不接受,我也不會像對待自己摯愛的小家庭成員(比如,妻子兒女)一樣,再繼續努力勸服你。
因為我還有自己的生活要過。所以我盡力了,差不多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就可以了。而你的處境,是你的選擇,你需要負責。
03
對妻子:不夠信任,隱瞞江昌義不是自己兒子的真相
江昌義出現的時候,江德福一家正聚在一起,和和美美地包餃子。
可隨著江昌義的一聲「爹」,整個家裡的和美蕩然無存。
孩子們一臉茫然,安傑滿臉寫著不可置信,而江德福這是在震驚之後,心裡快速閃過恍然和無奈。
他知道江昌義的出現,對安傑的打擊有多大。不是安傑不能接受他有孩子,而是安傑不能接受丈夫對自己的隱瞞和欺騙。
可面對憤怒失望的妻子,江德福還是在明明知道眼前的江昌義不是自己親生的情況下,默認了他對自己的稱呼。
理由很簡單,用他的話來說就是:
「這件事很丟人。要是讓安傑拿出了話柄,那我們老江家就一輩子都在她那裡翻不了身了。」
一席話,表示出江德福對現實的無奈,也展示了他對安傑的不信任。
因為不信任安傑,不信任自己的枕邊人可以體諒自己的痛苦,反而自尊心作祟,懷著惡意揣測安傑會羞辱自己一家,所以不顧安傑的悲傷和憤怒,自私地選擇隱瞞下所有。
而多年來,江德福也任由欺騙繼續。
有關於江昌義身世的秘密,也直到若干年後,因為江昌義和歐陽安然的戀情而不得已被揭穿。
不可否認,把時間線拉長,江德福給了安傑足夠的庇護,給了安傑安穩的生活。他也當得起一個好丈夫的稱號。
可單就江昌義這件事而言,江德福對隱瞞真的很傷人。
好在劇中的設定是江昌義來認爹是為了要找個好工作,之後他就離開了。
可如果江昌義再貪心一些,還想要的更多,甚至經常在家裡出現呢?
那個時候,安傑又該有多難受。而不說出真相,在一旁冷眼旁觀的江德福又有多自私,多冷漠。
寫在最後:
寫這篇文章,不是為了抨擊江德福。只是在來細看《父母愛情》之後,有很多感慨。
原來,完美的人即使是在電視劇裡,也是真的不存在的。
不可避免地,每個人有自己的小世界,有自己想要守護的東西,內心深處也有幾抹或自私或冷漠的陰影。
但換個角度想,就是在陽光底下,在沐浴陽光一面的背後,也有陰影的存在。
這也提醒我們,生活本就不必吹毛求疵。人要想過得開心,還是大智若愚的好。
不用看得太清楚,只遵循內心的感受,覺得幸福了就好。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