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歆小迪
《三十而已》迎來了大結局,顧佳終於離婚了,這是很多人的希望的,畢竟許幻山太渣了。可這對於許子言小朋友來說,是最大的傷害,在他成長的道路上爸爸媽媽的陪伴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許幻山顧佳離婚後,許子言就不再有一個完整的家庭,這或多或少會影響他的心理健康。
其中一段許子言和媽媽的對話,看得很心酸,孩子多麼不想和爸爸媽媽分開。
許子言:媽媽,你和爸爸是不是要離婚了?
顧佳哽咽著說:你為什麼會這樣問啊?
許子言:我看了那本《爸爸家和媽媽家》,樂樂說那就是離婚。如果你和爸爸離婚的話,我就選爸爸。
顧佳:為什麼呀?你不是說你最喜歡媽媽嗎?
許子言:我最喜歡媽媽,媽媽也最喜歡我,如果我選爸爸的話,媽媽就捨不得離開我們了。
許子言本來是最幸福的孩子,家境殷實,父母相愛,這一切都是由於許幻山的不忠行為,成為了離異家庭中的孩子,更不好的是,許子言不僅是缺失了父愛,更會背負著「爸爸是壞人」的歧視。
本應該有著良好的教育的許子言,最後不得不退學,跟著媽媽過苦日子,大人的錯誤,要讓小孩子承受痛苦,實在是悲哀。
那父母離婚對孩子有哪些不好的影響?
父母離婚,必然會導致孩子和父母一方生活,另一方會離開。分離在所難免,孩子的心裡變化在所難免,因此,孩子感覺被拋棄,沒有安全感是很有可能的。很多活潑外向的孩子,父母離婚後開始變得內向不願說話,不願與別人交往,因為他覺得自己被拋棄,在別人面前抬不起頭,父母離婚是一件被人家瞧不起的事情。
分離焦慮症是兒童常見的情緒不穩定的障礙,一般出現在父母外出打工,兒童在老家留守的家庭。他們長期得不到父母的關心和疼愛,導致有一種被拋棄的感覺。心裡是焦慮的,甚至有扭曲心裡,自閉心理。
因為愛的缺失,心情複雜,苦惱,自卑,都是可能的。特別是孩子上學的時候,被同齡的孩子說三道四,就更影響孩子的性格發展了。
父母離婚可能影響孩子對婚姻的態度,通常有兩個極端。有父母離異的孩子,成年後非常恐懼婚姻。他們會覺得結婚沒有意思,就像父母一樣感情不和,最後分開。所以,恐懼婚姻,有的甚至會玩弄感情。
與恐婚不同的是,有的人非常渴望婚姻。這部分人因為父母失敗的婚姻,導致成年後的孩子強烈希望自己能經營好一段感情,也許是一種心理的自我彌補吧。但這樣容易遇人不淑,因為太需要一種東西,就可能被迷失,看不清,讓自己陷入不好的感情中。
父母離婚後,孩子跟著一方父母生活,只有一個人賺錢養活孩子,即使有撫養費也是有限的,這樣孩子在物質條件很可能會下降,除非父母是土豪。
除了物質上,在精神上也會有所影響。你想一個人帶孩子,或多或少會有不順心的時候,帶著孩子的一方,如果沒有特別穩定強大的內心,難免不怨懟,不遷怒與另一方或孩子,很難保持孩子原有的平穩生活。
所以,不管是研究兒童心理學的學者們研究的數據還是我們在身邊實際看到的情況,都有這樣的結論:離異家庭長大的孩子性格或者心理出現問題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但並不是所有離異家庭長大的孩子都會性格或心理不正常,都會不幸福。離婚對孩子有影響,但互相折磨的夫妻關係或者婚姻衝突強烈的家庭氛圍對孩子的影響遠遠超過了和平離婚對孩子的影響。
所以,請遵從自己內心的選擇,如果必須離婚,請真誠而平和地愛那個共同的孩子,只要懂得如何正確處理夫妻關係和親子關係,離異家庭中長大的孩子依然可以身心健康的發展。
父母離婚的孩子,很無辜,也很脆弱,一定要給TA更多的愛,給孩子一個更加美好的成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