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發生在一個山清水秀的小邊城,這裡寧靜、平和不被外物所擾,似乎就註定不會有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發生,但就是那些波瀾不驚的小事,使我每次讀完都不由自主的感傷。說不出該怪誰,也說出該恨誰,但又似乎每個人都有錯,而那點錯又沒有到了不該被原諒的地步,所以只剩下替那份悲涼的等待,而默默的憂傷……
一個端午節傍晚,翠翠一直在河邊苦等爺爺,二老(儺送)因為逮一隻狡猾的鴨子而晚歸,說巧不巧兩個人就這樣相遇了。當二老讓她去家裡等爺爺時,卻被翠翠給誤會了。於是故事就在情理之中展開了……
翠翠很生氣的對他說:&34;
話雖輕輕的,那男的卻聽得出,且從聲音上聽得出翠翠年紀,便帶笑說:&34;
翠翠說:&34;
沒有人預知自己的情緣在哪裡,也沒有知道愛會在哪一刻被點燃。當儺送派人送翠翠回家的那一刻,二老這個人便留在了這個少女的心裡。
翠翠站在船頭還是不做聲,翠翠對祖父那一點兒埋怨,等到把船拉過了溪,一到了家中,看明白了醉倒的另一個老人後,就完事兒了。但另一件事,屬於自己不關祖父的,卻使翠翠沉默了一個夜晚。
因為爺爺沒有按時赴約,害得翠翠在河旁等了很久,她其實心裡怨氣很大,可是當她明白爺爺的苦衷後,便釋懷與爺爺的糾結。而此時少女心裡唯一留下的,就只剩今天被她錯怪了的那個——少年。
翠翠的母親某一時節原同翠翠一個樣子,眉毛長,眼睛大,皮膚紅紅的,也乖得使人憐愛——也懂在一些小處,起眼動眉毛,機靈懂事,使家中長輩快樂。也仿佛永遠不會同家中這一個分開。但她認識了那個兵,到末了丟開老的和小的去陪那個兵死了。
這個長的像母親,性格也像母親的女孩,時時提醒老人那曾經發生過的悲劇,老人害怕離開,更害怕失去,因為他再也沒有能力去承受這樣一場悲劇了。
祖父說:&34;
翠翠把一對眉毛皺攏去苦笑著,&34;
&34;
&34;
翠翠是善良、細心,重情誼的人,這一點老人一直都知道,因為她太像她的母親了。也正是因為他知道這一點,所以當感情問題再次來臨時,老人不再像當年一樣只做一個旁觀者。他要幫翠翠找到那個合適的人,那個可以託付一生的人。
孤單的爺孫倆,本就是彼此的唯一,可是這份陪伴卻註定不能長遠,於是,就給這個家庭蒙上了淡淡的憂傷。
逃走的行為上看來,一個違悖了軍人的責任,一個卻必得離開孤獨的父親。經過一番考慮後,屯戍兵見她無遠走勇氣,自己也不便毀去做軍人的名譽,就心想:一同去生既無法聚首,一同去死應當無人可以阻攔,首先服了毒。女的卻關心腹中的一塊肉,不忍心,拿不出主張。待到腹中小孩生下後,卻到溪邊故意喝了許多冷水死去了。
讀小說時,我最怕兩種人的選擇,一種是罪大惡極之人的選擇,他們總想毀滅除了自己以外的一切;還有一種就是好人的選擇,讓你覺得他們的選擇既合理又不值得,所以讓人賠進去的情緒最多。
翠翠父母的死,於老人而言,是一生都無法抹去的痛,以至於在不經意間就能被翠翠勾出那往昔的哀傷,為了翠翠他想做的事很多,可是他又能真正為翠翠做些什麼呢?。
看到翠翠這樣,其實爺爺有點兒憂愁,因為他忽然覺得翠翠一切全像那個母親,而且隱隱約約便感覺到這母女二人共同的命運。
&34;,這話一點不假,因為母女倆太過相似的性格,所以老人時時擔心,事事害怕。在預知未來命運的那一刻,無論是誰都會想要努力掙扎,老人也不例外,他憑著一己之力不停的去謀劃。
可是無論如何,得讓翠翠有個著落,翠翠即是她那可憐的母親交把他的,翠翠大了,他也得把翠翠交給一個人,他的事才算完結!
每一隻船總要有個碼頭,每一隻雀兒得有個窠
爺爺此生最大的心願,也就是想給翠翠找一個合適的人,陪她一起生活。為此他試探著,謀劃著,也爭取著……但事實卻是他做是錯,不做也是錯。
命運是什麼?
命運就是無論你多努力也拗不過去那條坎坷的河。
翠翠追問爺爺:&34;
&34;祖父說。又自言自語地說:&34;
&34;
&34;祖父說著便又笑了。
翠翠說:&34;
&34;
翠翠說:&34;
祖父說:&34;
沒有選擇的時候難受,有兩個奇虎相當的選項更難受。大老、二老兩個優秀的年輕人都喜歡上了翠翠,這原也來並不是什麼壞事,可偏偏翠翠喜歡的二老被另一個家境殷實的人家看上了,這就讓人犯難了。翠翠還是一個懵懂少女,根本沒有能力處理好這些。爺爺沒有定奪,但兩個他都不想錯過。
&34;
爺爺的不同意,也不拒絕,只是希望事態明朗後由翠翠自己選擇。他教給了男方辦法,本以為這樣就可以等著收穫結果。但通常戲劇性的人生,往往都不會走向你預先設計好的結果。這件事也是如此,一不小心就弄巧成了拙。
親人的愛哪有什麼對錯,開始只是想築起保護的城牆,誰知道到最後卻困住了自我。
大老說&34;
二老說:&34;
大老,二老都不自覺的愛上了翠翠。也都想好了,舍了家業陪著她撐渡船、過活。兩個人對翠翠的一往情深,於翠翠而言能被這樣兩個優秀的青年人所喜歡,應該是很幸福的。
翠翠與二老的兩情相悅,中間多了一個哥哥,又多了一個碾坊主的女兒,一下子就變得複雜了。令簡單的愛情又橫生枝節。
翠翠與儺送第二次見面,二老就邀請翠翠去看划船,翠翠因為要陪爺爺守渡船,開始是拒絕的。
儺送就說:&34;船攏了岸。
二老向岸上一躍,站在斜坡上說:&34;
翠翠回到對岸,只見那年輕人還正在對溪小山上。好像等待什麼,不即走開。
故事如果就這樣走下去,不出任何岔子,他們該是多麼美好的一對啊!勤勞、善良的一雙人過上幸福的生活,一切都得到該有多麼圓滿。而事實總是一波三折,讓人措不及防。
痴著,忽地站起,半簸箕豌豆便傾倒到水中去了。伸手把那簸箕從水中撈起來,就幹活去了。
第二天,爺爺詢問翠翠的主張,翠翠低頭不作理會,爺爺心想:&34;
大老讓人來提親了。儺送有了碾坊更好的選擇,還會稀罕一無所有的她嗎?翠翠不知道,這樣的難題,她自己該怎麼選擇,因為從沒有人教過她這些。她只是像母親,卻從未被母親教養過。她也沒有人可說,也沒有勇氣和生命了唯一的爺爺分享這些,只能迷茫著……
樹林子裡的貓頭鷹,聲音不動聽,要老婆時,也仍然是自己叫下去,不請人幫忙的!
大老是有血腥的男人,明知道自己唱歌不如弟弟,但為了自己的幸福還是願意一試。尊嚴和倔強總是在失敗面前顯得那麼重要,於是它也註定為這場悲劇潑上濃重的一筆。
失戀這件事本就是你看它有多重,它就傷你有多痛。能困住自己的,永遠都是自己心裡搭起的那座城!
似乎心中壓上了些分量沉重的東西,想挪移得遠一點,才籲著這種氣。可是卻無從把那種東西挪開
事情在超乎預料中發生了,爺爺拼儘自己最後的一絲力氣,想給翠翠一個圓滿,可是,那種無力感,壓得爺爺透不過氣來。他那顆想要守護翠翠的心,迫使他不斷的努力,不斷的掙扎。
猝不及防的錯
&34;
&34;
死的人怎麼想,沒人能知道,但是活著的人都會把事情找出個因果,仿佛這樣才是對死者有了最大的一個交待。橫著一條人命的愛情,註定是艱難重重。
二老說:&34;
二老雖然喜歡翠翠,但是他認定了大老的死是老人的責任,因此老人如何再在他面前示好,也得不到他認可。
心牆隔斷了溝通的河,站在心牆兩端的人,無法彼此體會,更無法彼此理解,以致誤會越來越多。
船總性情雖異常豪爽,可不願意間接把第一個兒子弄死的女孩子,又來做第二個兒子的媳婦,這是很明白的事情。
已經失去了一個優秀的兒子,二老的父親,再也沒有博大的胸懷容納翠翠了。他只想拒絕,拒絕那個可憐的爺爺。
人在什麼情況會放棄,努力了卻沒有一絲希望的時候。當最後一根稻草壓過來時,剛強、灑脫了一輩子的爺爺終於再也支撐不住了……
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
小說就用這樣一句話把故事結尾了,讓我覺得後背一陣陣的涼。可憐的翠翠什麼都不能做,唯有等待……
每個人的心都是一座城,交織著各種複雜的感情,每個人都想用自己的方式把事情理清,到最後不是人困住了情,就是情圍起了城,總之,一旦入了情誰都無法雲淡風輕……
寫給《邊城》
懷念曾經美好的初戀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