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這名字充滿了期待和神往,可惜《安家》裡的人,都沒有一個讓人安心的家。
「你好,認識一下,我是房家要扔在井裡頭沒死成的老四,房四井,一二三四的四,水井的井。」三杯酒後,紅著眼睛的房似錦跟姑姑的這段開場白令人心酸。
那種明明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卻眼睜睜看著被一把給摁滅的感覺,大概就是這樣心酸的吧。
房似錦在家中排行老四,下面有一個弟弟。
剛出生的房似錦因為是個女孩,被一心求子的親生母親嫌棄,差點被扔到井裡,幸虧爺爺的出現救下了這個孩子,從此開始了爹不疼娘不愛的日子。
房似錦上面有三個姐姐,她們認同了早早出嫁或者早點工作賺錢供弟弟讀書的生活安排,而房似錦執拗的一心想上學讀書養活爺爺 。
與眾不同的房似錦成了家人的出氣筒,誰不高興了都可以揍她一頓,都不需要理由。
「你們跑的是健康,我跑的是命。」
輕鬆奪得馬拉松比賽第一名的房似錦對徐姑姑解釋的時候,腦海裡浮現的是村裡的街巷,那裡有人在後面拼命追她,她在前面拼了命地逃。
為了活命練就長跑本領的房似錦,在窮苦爺爺的幫助下離開了那個讓她變得驚懼的家,以自己堅強的毅力考上了老牌985江海大學,可大學錄取通知書也被母親撕了。
她要她嫁人。
房似錦好不容易在城市落腳,母親依然能想盡各種辦法找到她,理由當然的壓榨房似錦。
她根深蒂固的意識裡,房似錦所有的一切都要歸功於她生了她,房似錦的一切都是她的。
這就是房似錦二十多年的辛酸人生!甚至喝豆漿吃包子,都要用力地喝用力地吃,因為怕餓。
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前段時間後臺有讀者問:
我老婆是個非常賢惠的人,可是嶽母對我們都愛理不理的,對她弟弟卻是要天給地。老婆除了工作,周末還要兼職,就是為了每個月給她媽媽2000元生活費但又不影響我們的生活。而且弟弟結婚要20萬彩禮,這個錢嶽母也要我們來出。
《歡樂頌》裡樊勝美的媽媽躍然紙上。
很多女孩不想結婚的原因,大概是因為娘家財產給了兒子,婆家財產防著媳婦,沒有人保護有沒有避風港的女孩,更願意選擇努力賺錢讓自己過得舒服。
娘家人說你嫁出去了是外人了,婆家也不把你當自己人。最終一生的付出,金錢顯示不出,做家務生兒育女用金錢也衡量不了。
我們曾經是邱瑩瑩,慢慢變成了關雎爾,想活成安迪的模樣,擁有曲筱綃的生活,最後都成了樊勝美的影子。真現實。
從開播到現在,幾年過去了,對樊勝美的媽媽似乎沒有當年那麼憎恨了,卻依然為樊勝美終於有勇氣在辦公室和哥哥據理力爭而感到欣慰。
樊勝美終於停止了無望的哭泣,停止了無望的感嘆,停止了無望的光鮮,用堅強去爭取自己想要的生活了。
堅強不是必勝法則,但是堅強給人一種威懾感。
畢竟,有多少人想活成傲氣的蘇明玉,就有多少人被現實逼成了無奈的樊勝美。
《都挺好》裡的蘇明玉用自己的實力,逃離了不平等的家庭,憑藉著自己的努力過上了遊刃有餘的生活。
大概不甘平凡的人活成了蘇明玉,太要面子的人活成了樊勝美,普普通通的人活成了房似錦吧。
只能這樣勸自己:
作惡的人欠你一個道歉,你欠自己一個放下。長大了,就放下吧。
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遇到潘貴雨一樣貪婪而被重男輕女思想毒害的媽媽。
有潘貴雨這樣的媽是一種不幸之中的大不幸。一個從來得不到尊重和關愛的女人,不知道怎麼去尊重和關愛女兒。
從兒子的角度來看,她是一個無私的母親,所有的愛都給了兒子,就算被人憎恨,她也要供兒子讀書上大學,所有的錢都給兒子,並不是自己來享受。
從女兒的角度來看,她是一個自私的母親,她把潛意識裡女人就應該傳宗接代、賺錢養弟弟的生活方式強加給女兒,生活在她那樣的環境,這才是正常的生活方式。
從小目睹姐姐要麼出嫁減輕家庭負擔,要麼打工賺錢貼補家用的弟弟,在這樣重男輕女的大環境下,我會順從這樣的生活方式,畢竟沒有人會拒絕安逸的大男子主義生活。
但是我會體恤一下四位姐姐,起碼勸母親不要歇斯底裡的盤剝姐姐能夠正常讀書和正常生活的權利。一家人供自己讀書,就努力讀出個結果,只有自食其力才能改變媽媽的心態,緩減現有家庭的弊端。
忍不下去就打回去是我的原則,小的時候肯定打不贏彪悍的媽媽,也打不贏可怕的重男輕女的思想,但是能跑多遠就跑多遠真的是個不錯的自保辦法,畢竟長大了以後還可以跑馬拉松。小時候跑的是命,長大以後跑的是健康。
斷絕家庭關係是我認為自立以後唯一能做的事情,如果不屈從根深蒂固的生活方式,就像蘇明玉一樣孤傲的活得漂亮。努力地讀書豐滿羽翼,努力地能走多遠就走多遠,只有斷乾淨了心裡的雜念,才能做最好的自己。
自己站穩腳跟的時候,再去考慮自己能為生養自己的家庭回報多少,但是絕不接受親情綁架。有的時候對付無賴的方式只有更無賴,但是都是生活逼出來的,潑辣也是一種生存哲學。
那麼,如果潘貴雨是你媽,你會怎麼辦?
歡迎評論區留言交流您的想法和不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