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之扶弟魔:別再說原生家庭害了你,能害你的是你自己

2020-09-26 瀟湘妃子的情感天地


前段時間熱播的電視劇《安家》演員丁嘉麗飾演的&34;角色深入民心,從去年的《都挺好》、今年的《完美關係》、《安家》這些電視劇中間都會帶出一個扶弟魔、原生家庭重男輕女的梗,有網友說娶妻不娶扶弟魔,這個扶弟魔就是隱藏在身邊的炸彈,隨時可能爆。



只有親身經歷過的人才能體會其中的辛酸和無奈,像安家裡的房似錦被潘貴雨逼得四處借錢不得安寧。

這些扶弟魔姐姐們從小便被告知:你是姐姐,你就該無條件地照顧弟弟,幫襯弟弟,如果有怨言,就被貼上不懂事的標籤。

就像《安家》裡的房似錦從小就跟弟弟感情很好,擔起照顧弟弟的重任,一直以來的教育讓她從心底裡覺得對弟弟好是應該的,她疼愛弟弟,這也成了潘貴雨要挾她的一個籌碼。

在潘貴雨對她一次次的催債中,我們能看到她的掙扎和不甘,可她被困於道德的綁架、親情的枷鎖裡不能自拔。

她痛恨媽媽潘貴雨的無情搜刮和壓榨,可她又一次次地對潘貴雨妥協。反抗就意味著與她自小的生活環境和親人決裂,她做不到,當得知潘貴雨生病的時候,她還是忍不住去醫院看她,潘貴雨是她割捨不掉的親情和牽掛。



《都挺好》裡明玉恨自己的爸媽哥哥,可得知媽媽去世,她還是慢慢地與家人和解,選擇原諒。

雖然被剝削、壓榨感受不到親情的溫暖,可善良的他們還是丟不下那些折磨人的親情,讓自己一步步陷入為難之境。等到&34;般們的幡然醒悟是顯然是不太可能,不是老話說:本性難移嘛。

能讓自己擺脫困境的從來都只能是自己。

朋友牛梅的原生家庭就像電視劇裡的劇情一個樣。父母重男輕女,雖然牛梅跟弟弟只相差一歲,可從小爸媽就教育梅子要照顧弟弟,有什麼好東西都得緊著弟弟,因為弟弟小。

牛梅雖然不甘心,自己也是孩子,卻要像個大人那樣去照顧弟弟,可每每她表達自己的不甘心,便會招來父母的一頓嫌棄,數落她不懂事。

牛梅今年33歲,跟老公王軍結婚七年。本來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一個漂亮懂事的女兒,可現在,她老公起訴跟她離婚,跟她搶女兒的撫養權,娘家也不待見她。

這一切都源於她弟弟牛文。

去年牛文做生意賠了五十多萬,到了年底,還不上錢,找牛梅借錢,牛梅把他們家好不容易攢下的二十萬塊錢全都借給了弟弟,並幫他貸了十萬。雖然她老公不是很情願,但家裡一向牛梅說了算,他也沒多說什麼。

可這些錢還是不能解決牛文的欠款問題。疫情期間,牛文只能在老家待著,也沒出去上班,欠款還是還不上,弟妹天天鬧著要離婚。這不牛梅媽便又想到了牛梅。想著再讓牛梅老公給貸二十萬,把債還上。然後每月他自己再還貸款。

牛梅老公一聽讓他給貸款就火冒三丈,一向溫和的他竟然歇斯底裡地朝牛梅吼了起來:現在人家都上班了,連學生都開學了,你弟弟卻還是不知道出去找工作,在家除了打遊戲就是玩抖音,就坐等別人幫忙還債,我們還有日子要過,存款全都給他,你幫他貸款,還要連累我也幫他貸款,日子不想過就離婚,我不會給他背上貸款。



借給牛文的錢,一時半會也還不回來,牛梅也沒想給牛文貸太多的錢,可牛梅要是不答應,她媽便沒完沒了。

每次牛梅媽都不會換個花樣,就知道拿牛文沒怎麼上過學的事情給她打感情牌,他不上學,那是他不想上,每次經他們嘴裡說出來,都是牛文為了牛梅,才放棄上學,牛文是對她有恩的人,她得知恩圖報。

上學那會,家裡對牛梅的安排本是讓她考個中專,早早地工作賺錢,到時候還能幫襯牛文,然後讓牛文上高中、考大學。結果牛文不爭氣,初中還沒畢業,就跟輟學在家的幾個同學整天混在一起,學也不好好上了,最終只能輟學出去打工。

由於牛梅學習還不錯,老師去家裡做她爸媽工作,爸媽才同意讓她上了高中、考了大學,大學畢業便回了她們小城,找了份工作,相親結了婚。

對於牛梅的工作,爸媽是不滿意的,他們滿以為盡心供牛梅上大學,她能出人頭地,混好了,再幫襯牛文。可性格的原因,牛梅只找到一份薪水沒有達到他們預期的工作,又嫁了個同樣沒有出人頭地的老公。

工作沒讓他們滿意,嫁的老公也沒能讓他們滿意,但這不耽誤讓牛梅時不時地幫襯牛文。用他們的話說,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他們供牛梅上大學,那麼辛苦,全是便宜了婆家人。牛梅幫襯牛文天經地義。

只要牛梅質疑她媽,對幫襯牛文的事有點怨言,牛梅媽便又哭又鬧,指著鼻子罵她沒有良心。

牛梅眼看也說不動王軍給貸款,她也沒法弄到錢,就打電話給她媽媽說了實情,牛梅媽很生氣,哭天抹淚地罵牛梅他們沒良心,小氣,沒有人情味。那個王軍小氣地除了逢年過節,也沒見他給家裡買過什麼東西。你看你表妹夫,每年都給你姑姑家很多錢。牛文現在缺錢用,就讓你們幫他一下,怎麼就那麼難?早知道當初就不該同意你嫁給他。

每次聽她媽這麼說,牛梅心裡就替王軍憋屈,立馬反駁她:你閨女沒那麼大本事,嫁給有錢人。我們兩個工資不高,好不容易攢下的錢都借給牛文了,人家王軍也沒說什麼。讓我們貸款,這帳牛文要是還不上,還得我們還,媽你怎麼就不替我們考慮,我們那些工資,怎麼還?

電話那頭的牛文聽到了牛梅的話,火氣十足地說:表妹幫襯她弟弟那麼多,人家也沒見到像你這樣說,就用你點錢,你看你這些事事,以後不用你,你愛滾哪滾哪,也別再來我們家。



牛梅媽也說,不給她弟弟還上錢,家都不用回了,說完還很生氣地掛斷了電話。還握著手機聽著忙音的牛梅當時委屈地就淚如雨下,她這些年為牛文付出那麼多,竟然還沒落下好,一次不給借錢,就把她以前的付出全盤否定。她只有那麼大的能力,甚至超出她的能力範圍去幫他,可怎麼就落得這樣的下場呢?牛梅想不明白。

牛文現在這樣,完全是她爸媽給慣的。

沒什麼學歷、沒什麼特長,牛文又不想出苦力,就一直瞎鼓搗生意,十年前,賠了好多錢,牛梅爸媽辛辛苦苦,攢了好多年,才幫忙還上。

本不是做生意的料,卻還是死活做生意,這些年賠的不如賺的多。可牛梅爸媽從來不對他說重話,也緊著他折騰,拉著牛梅一起幫牛文。

所以雖然牛文都是三十多的人了,還是沒什麼擔當,自己遇到了問題只想著逃避,讓別人幫忙解決。找不到合適的工作也不著急,天天像大爺似的在家待著,吃吃睡睡、玩玩。

牛梅一直都知道牛文這樣的性格,但礙於親情,她一直毫無底線地幫襯著牛文。當王軍拒絕給貸款的時候,她竟然對王軍還有點怨言。她甚至覺得自己的親弟弟有事,她這個姐姐不能不幫,可結果呢?自己的親弟弟和爸媽不管她,只讓她付出,不考慮她的難處。

當王軍將離婚協議遞到牛梅面前時,牛梅才慌了起來,一把抓過將離婚協議撕的粉碎,央求王軍不要離婚,可王軍吃了秤砣鐵了心,就是要離婚。

無論牛梅怎麼哀求,王軍離婚的決心都沒動搖,最後他們以離婚收場,孩子歸了王軍,房子也歸了他,他把房子一半的錢,分期付給她。



這樣電視裡上演的悲劇,生活中也在不斷重複上演,我們把它歸因於原生家庭的錯,其實這更在他們自己的選擇,自己沒有界限意識,沒有在心裡為這樣的付出設定一個底線,只是無條件地幫襯,受幫扶的那個永遠都長不大,不能承擔起自己的責任。而你自己也只能一直被拖累。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誰也不能靠誰一輩子。

你的家人對你重要,可當你有了家庭,你的家、孩子也對你重要,因為無底線地為你的原生家庭付出而忽略了你身上的責任,弄得家庭不和睦,才是最不值得的。

凡事都該有個度,你該量力而為。

相關焦點

  • 別讓「原生家庭」成為你一生的桎梏
    有的人生下來,就被原生家庭狠狠地傷害,一生也走不出原生家庭的陰影。被原生家庭傷害,卻沒有自救的能力,一味蜷縮在自己的小天地裡,以為這樣就可以平安度日,卻沒成想樹欲靜而風不止。迎春的奶媽聚眾賭錢,查出後被賈母下令打四十大板,攆出去不許再入賈府,黛玉,寶釵,探春等見迎春的乳母如此,也是物傷其類的意思,遂都一起向賈母討情。
  • 女孩長大當了「扶弟魔」,就沒有家了?
    這樣的父母,能不能深刻的反思一下自己,你的愛只對你家的男孩嗎?難不成只有男生能照顧你們一輩子,那那些只有獨生女或者雙女戶呢?在病房外面玩手機,也不怎麼照顧,你說,那時候,她們在病床上,有沒有想到對女孩以前的愧疚,只對男孩子好有什麼用?女孩子還是更孝順點,畢竟女生容易感性,生養之恩,總得感恩。
  • 《都挺好》原生家庭對你的影響:你的「前世」讓你更了解自己
    1 原生家庭是你的「前世」那個問題你不能解決嗎?那麼,你就調查那個問題的現狀和它的歷史吧!一個人,特別是你自己,有想不明白的,那就回憶你童年的生活,你會發現幾乎每件事情都和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在《都挺好》裡,蘇明玉在媽媽去世時的表現,觀眾都非常討厭明玉,太不孝順了,太沒有人性了。
  • 原生家庭對孩子影響巨大,4點讓你了解原生家庭影響的方方面面
    可見原生家庭對於耳濡目染的孩子來說,是多麼的影響巨大。整個劇情裡樊大姐幾次崩潰大哭,全部是因為她的原生家庭,在幾次三番的努力以後,樊大姐徹底認清,這樣的家庭是個無底洞,是個挽救不了的災難,最終她選擇自強、自立。
  • 原生家庭:我拿什麼來愛你
    電影《狗十三》則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原生家庭的危害,它描寫了孩子的成長過程之中沉重的陣痛,而這沉重來源於中國式原生家庭之罪。《狗十三》圍繞著一個女孩成長過程中和兩隻狗的故事,表達的是一種中國式武斷專橫的家長教育,當叛逆的孩子最終被馴服成為成人眼中的「乖孩子」時,孩子的純真已經逝去,留下也只是被馴化了的世故。
  • 與原生家庭和解,才能救贖自己
    他通過葉藏的人生遭遇,向世人揭開自己一生不幸的遭遇和內心的痛苦。無論是太宰治,還是葉藏,都飽受原生家庭的苦楚。成年後他們依舊活在童年的陰影下,他們若能與原生家庭握手言歡,治癒內心的傷痛,也許會書寫不一樣的人生篇章。無數的人,在為葉藏的命運惋惜時,也在悲嘆自己的童年。
  • 《隱秘的角落》:朱朝陽變成張東升,原生家庭的危害你知道嗎?
    一個學習好的孩子最後逐漸的和殺人犯一樣,不可謂不讓人心痛,心痛之餘引發了深思,朱朝陽是如何變成張東升的。他的父親一出場就是在打牌,可見也是一個愛賭博的人,一個愛賭牌的人,怎麼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呢。再說他的父親自從有了新的家庭,對朱朝陽的愛就少了。他把更多的愛放到了他新家庭的女兒朱晶晶的身上,從此朱朝陽有了嫉妒。況且他的這個後媽並不喜歡朱朝陽,經常對他冷眼看待。妹妹朱晶晶更是對他的這個哥哥沒有半點尊重的意識。
  • 十八萬存款一夜之間「不翼而飛」,扶弟魔妻子何去何從?
    我認為,這句話準確的詮釋了扶弟魔的狀態!她們一般都很享受這種被原生家庭需要的感覺,從小他們都覺得家裡人都瞧不起自己,從來沒有把自己當回事,而如今你們卻要靠著我的生活,你們的觀念是多麼的錯誤,你們當初對待我的複試是多麼的錯誤。
  • 原生家庭走出的你《都挺好》嗎?
    &34;變成&34;,並帶著自己的弟弟一起走出大山村的家庭婦女。即便是這樣一個堪稱完美的現代女性,卻也有著自己的小缺陷:人情味淡薄、理智之餘略顯尖酸刻薄,這顯然與其童年時缺少關愛有關。而,著名的精神學研究者阿爾弗雷德·阿德勒曾分析原生家庭對多個孩子的性格影響:第一個出生的孩子往往扮演有責任感的、代理父母的角色;被忽略、不被待見的的那個孩子普遍缺少自我認同,他們需要藉助成功來證明自己的存在,在家庭中找到位置;而被偏愛的孩子會成為喜歡取樂、不負責任的冒險者。這與劇中蘇家三哥妹高度吻合。
  • 如何跳出原生家庭的桎梏?
    如何跳出原生家庭的桎梏,現如今也是大眾頗為關注的話題。不和諧的原生家庭到底給我們帶來了什麼?1父母是怎樣的,未來的你很可能也是怎樣的一般來說,父母的互動模式決定了未來孩子自己婚姻的互動模式。2傷害的代際傳遞面對原生家庭創傷,如果能把視線放遠,我們會發現如果父母沒有覺察到原生家庭的影響,他們很有可能用相同的方式教養下一代。因為孩子是藉由原生家庭來理解這個世界的,是用自己被愛的方式來愛其他人的,是從父母平復情緒的方式學習如何自我調節以及面對情緒的,亦是通過親子關係來認識人際關係的。從認知行為的角度,這叫做行為模式的習得,所以童年創傷很大程度上會在代際間傳遞。
  • 《隱秘的角落》:你是要做原生家庭情緒的奴隸,還是自己的主人?
    劇中所謂「詭計多端」的小孩,都有著一個不完整的原生家庭。有的父親吸毒,有的出軌離異,有的父母離開。原生家庭的好壞,將對小孩長大之後的心理健康,有很大影響。這些小孩,處於同等壓力下,很可能一個抑鬱,一個卻沒事。
  • 別再拿「原生家庭」說事了,你今天所受的罪,都是你自己造的因
    看過很多對這本書的評論,有讀者把主人公麥琪的遭遇歸罪於「原生家庭」,還有讀者說是社會大環境造成的,這些原因都有之,但16歲就敢偷食禁果的麥琪沒有錯嗎?03.原生家庭我認為,「原生家庭」是最近幾年最濫用的一個詞,好像自己人生所有的不如意都是於歸罪與原生家庭,其實,就算原生家庭造成了你各方面的缺陷,但你自己的行為是否正確?
  • 原生家庭問題之——樊勝美
    ,但是你自己以一種什麼樣的姿態去面對這個世界,你是可以自己做選擇的。第二個就是像樊勝美和小蚯蚓那樣的窮人思維,非常的注重感情,注重感受,用情緒來處理問題,結果就是永遠能把事情搞砸,從而衍生出更多問題。,但如果你的原生家庭有很多問題的話,想通過再生家庭的建立來改變,這是不現實的。
  • 原生家庭問題之——安迪
    那既然我們的主題是說原生家庭,我們就來一起聊一聊安迪的原生家庭。其實這就是原生家庭的一個魔咒。如果你去追溯這樣的父母,他們的父母肯定也是這樣對待他們的,他們也是在這樣一個家庭環境下長大的。所以如果你也曾經經歷過那些原生家庭給你帶來的折磨和痛苦,你一定要明白。我們跟父母之間事實上只存在接受和不接受的問題,不存在原不原諒的問題。
  • 前半生為原生家庭而活,後半生請過好屬於你的人生
    21歲時,自己當了媽媽,有了女兒。丈夫說:「如今,我們也應該過一下屬於自己的生活了,原生家庭的累贅,你該放一下了。」我在家當起了全職媽媽,照顧起女兒,再也不能掙錢給娘家。媽媽打來電話,她說:「小鳳,你有好幾個月都沒寄錢回家了,幹啥去拉?」
  • 《隱秘的角落》:原生家庭,無罪
    許多人發表看法,對於這些孩子的背後的原生家庭大肆指責,如果沒有原生家庭,他們一定不會如此,如果沒有原生家庭,他們的內心不會有黑暗,如果沒有原生家庭,這樣的事件不會上演。「原生家庭的影響」,「父母皆禍害」的論調刷遍了各個網站。怎麼能對孩子這樣?父母錯了嗎?前一段時間人大代表還提議「建議父母培訓,持證上崗」,是啊,大家議論紛紛,現在什麼崗位都有證書,唯獨父母,沒有要求。悲劇也每天都在上演,有拋妻棄子,有出軌家暴,原生家庭千瘡百孔,怎麼才能讓孩子健健康康。
  •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如何擺脫原生家庭的負能量
    誰能想到,一個在17歲前從未上過學的女孩,此後能走進劍橋和哈佛?《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的作者塔拉·韋斯特弗就是這一奇蹟的締造者。懷著此番疑問和期待,我翻開了這本厚厚的《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與這樣的原生家庭共舞,就像在未開荒的深山裡行路,你不知道自己下一步會遇上什麼兇險或者猛獸。若想自保,唯有逃離。
  • 原生家庭之苦,能不能少苦女孩子
    因為電視劇《聽見她說》第二集《許願》的播出,話題#原生家庭對子女的影響#登上微博熱搜。並且電視劇的原生家庭有著相似的配方:母親壓迫女兒。真想問問編劇們,是男孩子站的還不夠高嗎?原生家庭的概念在2016年就因為電視劇《歡樂頌》的熱播而被廣泛知曉,也因為這部電視劇,「樊勝美式」成為原生家庭的釋義專用詞。
  • 《世界上最愛我的人》:原生家庭的影響,終其一生都在治癒
    一、餘味出之於什麼樣的原生家庭餘味,二手車銷售員,籍貫福建漳州,家中有一個好賭的父親,還有一個偏心的母親,以及一個家中學歷最高,卻仗著母親對自己的偏愛肆無忌憚的佔有著家中的一切資源。二、原生家庭給餘味帶來的難題本書從一開始就沒有交代餘味的學歷背景,只說了他是一個二手汽車銷售員。在父母不慈的時候,餘味承擔了來自原生家庭最大的壓力。餘爸:我得跑啊,找不著你,你媽沒完沒了的煩我,你弟買房的錢你怎麼說?
  • 《隱秘的角落》:原生家庭的罪與罰
    因為這部劇有很大的現實意義,它反映了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朱朝陽和張東升無一都是不幸的原生家庭的受害者,現實中也不乏這樣的案例。而我們每個人的心中,也都存在著受到原生家庭影響的隱秘角落。所以,看到癥結,找到解藥,才能真正讓朝陽東升,照亮那些隱秘的角落,讓悲劇不再發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