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哥「俗人往事」之——評成分的傳說

2020-09-11 一哥於一

關於出身成分的事,早已是歷史產物了,可聽二伯和奶奶斷斷續續地說過評成分時的事兒,感覺到還挺有意思的。

第一件是俺家,父子不同成分,俺爺爺是富農,大伯父是地主,為啥啊?奶奶和二伯沒給我說過,只是小時候感覺至大伯挺怪的,好像背地裡叫我和二伯家的孩子為小門養的,當時也不懂,後來長大了慢慢才知道,為啥人家叫奶奶為「二奶奶」了,原來祖父在國民黨縣黨部幹長官時認識了奶奶,而大奶奶娘家是集上的人家,強勢得很,不讓祖父帶奶奶進家門,最後還是經人說和,條件是把祖父名下的土地大部分分給大伯,祖父和奶奶留一小部分,這才有了父子不同成分的事。也為這事,大奶奶娘家後來不讓奶奶與祖父合墓,為這事還在寨上打了一架,最後是俺家勝了,不過奶奶還是挨著大奶奶排葬了。

還有一個笑話是俺姥爺,也是祖父的結拜兄弟,這老頭活著的時候我見過,天天躺在床上無所事事,讓母親給他端飯吃,動不動就罵俺娘,挺可恨的。奶奶有時也直接罵他,說老凡(我姥爺的大號),你這輩子就是等鳥兒屙屎吃的貨,姥爺笑笑也不惱,說要不咋會是破落地主呢。原來姥爺年輕時好吃懶做,吃喝嫖賭啥都幹,把他爹留給他的家業搞得七零八落,到解放時竟然成了吃不上飯的赤貧戶,劃成分時本來縣上來的工作隊給的是貧農,可他村的人不願意,說這樣的懶人不配當貧農,後經合議,批准為破落地主。

當然不得不說的是寨上有名的大地主黃老三,是那種撒泡尿都得憋到自家地頭的那種人,下了一輩子苦力,用十幾年的時間買了俺那不成器姥爺的土地,一輩子沒吃過一頓飽飯,卻買了個地方帽子。

有時候黃老三跟奶奶、姥爺聊天時我聽到過,說我比不了老才(我爺的大號),人家有文化,當了官,也享受了,你老凡,該吃的吃了、該喝的喝了,還娶了仨老婆,挨批鬥不虧。可他嬸子(指我奶奶)才來幾天啊,還得受那門人的氣,挨鬥虧不虧?再看看我,這挨批鬥虧不虧?姥爺總是笑著說,這是命啊。奶奶也總是嘆息一聲了事。

相關焦點

  • 一哥「俗人往事」之——王三爺又進城了
  • 一哥「俗人往事」之——「活人」出殯
  • 《琅琊榜》:夏江憑啥能坐穩反派一哥?
    整部《琅琊榜》中論及誰是正派一哥,梅長蘇自然穩居第一,但誰是反派一哥?答案可能會眾說紛紜。這裡面的原因是在於正派太強需要扎堆的反派去承託,繼而導致了反派數量太多又太弱的客觀現實。畢竟你看這邊的太子傻不楞敦一頓被削,那邊的譽王又被梅長蘇騙得好不辛苦。
  • 故事:一哥吃雪糕那是人家的自由,你怎麼看?
    其實,往前再扒拉兩年,仍有一哥的熱議,什麼58歲無兒無女,到去年的59歲無兒無女……很多評論關注的點都是一哥到這個年齡了依然未婚,但我覺得,這不是重點。假如說還是一哥,已婚,有兒有女,獨自一人坐在街頭的長椅上,還那樣的吃雪糕,無論拍者配字是落寞還是輕鬆,可以肯定一點的就是,一哥依然會上熱搜。網友們一樣的會議論紛紛。
  • 庚不讓《俗人回檔》完本多年,幸好還有這些類似小說,可解書荒
    大神庚不讓的《俗人回檔》是一本吸引無數書蟲粉絲的經典都市文,更是許多人心中的都市巔峰之作。不過這本書完本已經近四年了,大神因為某些原因封筆,但書粉們卻一直在期待他的新作。今天就給各位老鐵推薦幾本類似的完本之作,希望能夠緩解大家的書荒。
  • 假如你穿越到東北往事小說中,下面六位江湖大哥,你會跟誰混?
    為人心善,重義氣,心思細膩,沉著冷靜,有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之氣魄。而趙紅兵雖然是牢獄之災仍然坦然面對。這和李老棍子買兇殺警,最後被槍斃的下場有了明顯的對比。2、張嶽其祖上是抗日豪強鎮東洋,黑道一哥趙紅兵的結義兄弟之一,90年代我市名頭最響的江湖大哥。最初誤殺(自衛)張浩然後入獄,出獄後成立討債公司獲取人生第一桶金,後壟斷市區啤酒市場發跡,因富貴在廣東遇害,為了給富貴報仇,在李四的幫助下,真正意義上的殺第一個人。
  • 家世尋蹤之三:零星瑣碎往事
    鬥轉星移,現在已經57歲,往事如煙成追憶。我們兄弟姐妹共6人。大姐年長我20歲,或許是為逃饑荒,自打我記事起,就帶著小我1歲的外甥改嫁東路汾陽。隨著大哥結婚成家,二姐出嫁,父母身邊就只剩下未成年的二哥、我和小弟,因此,我們兄弟三人在隨後的日子裡相伴就更久長些。我在兄弟姐妹6人中是最幸運的。由於受到四個哥姐的關照,自然少了許多磨難,以致讓哥姐也有些嫉羨。
  • 界魚石傳說之二
    火塘說往事,淡水煮蒼涼。朦朧之中,隱隱約約,迷迷茫茫,往事悠悠,浮上心頭。俊發記得,故鄉有河,名叫隔河,河上有橋,村叫海門,夜發火災,燒死父母,隻身乞討,與人到此。淑芳聽後,一臉茫然,不知所云。父母知曉,撫之慰之,身世鄉愁,記掛於心。
  • 《琅琊榜》反派一哥夏江,蔑視情義,終被情義打敗
    隨著寒濯的下跪磕頭,與寒夫人緩緩的告誡聲響起,「其身不正,持心不純,則權勢富貴皆如雲煙,今生,你當以他為戒,無論何情何境,勿忘本心之善念!」字字句句宛如凌剜在夏江心上,他尚存的一絲人性徹底被喚起,一陣陣極力壓制的嗚咽在天牢裡響起。至此,《琅琊榜》反派一哥夏江的故事落下了帷幕。
  • 徽柔對官家發出誅心之語,為了曹評她深深傷了他,官家小動作明顯
    在電視劇《清平樂》中,徽柔公主的感情戲其實來得還是挺突然的,在前面的14年裡,她都是個無憂無慮的小女孩,對男女情愛之事可以說是一竅不通的,直到在街上遇到扮作后羿的曹評後,這個集萬千寵愛於一身、揚言一輩子不要離開父母的小女孩終於情竇初開,只是她的初戀還沒開始,就遭遇了官家的強烈反對。在其他人看來,曹評和徽柔可以說是男才女貌天作之合,但在官家眼裡,曹評就是個花花公子,完全配不上他的寶貝女兒。
  • 曹評徽柔前嫌盡釋偷偷幽會,卻被官家發現,一對鴛鴦就此天涯永隔
    但是徽柔心裡還是喜歡曹評,隔了一會,她又一個人默默來到那片樹林,沒想到曹評依然在那裡守候著。後來天空突然下雨,曹評便脫掉外衣,為公主擋雨,並且送她回到儀鳳閣。這首詞回憶了往事,當初曹評和徽柔在湖畔相遇,曹評為徽柔唱了一首《漁家傲》,可是後來徽柔不理他了,他非常傷心。這首詞表達了曹評對徽柔的一片深情,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 東北往事之劉海柱的傳奇人生
    十幾年前,一位和我關係很好、感情很深的大學寢室同學,給我推薦了孔二狗的長篇網絡小說《東北往事之黑道風雲二十年》。他一直是我的良師益友,讓我獲益良多,他推薦的一切,我一向都很重視,於是迅速去網絡上閱讀。剛讀了一個開頭,我就被故事深深吸引,欲罷不能,閱讀至深夜。
  • 《金粉世家》原著:與其活成仙女冷清秋,不如活成俗人王玉芬
    文|公子逸王玉芬,是個俗人她這個大大的俗人,遠比仙女一樣清高的冷清秋,有借鑑意義多了。大俗即大雅,生‍而為女,與其活成仙女冷清秋,不如活成俗人王玉芬
  • 哈爾濱江湖往事13
    費了挺大勁,金永浩和兩姐一哥去皇山墓地拜祭了父親返回了市區。在父親墳頭上撒了兩瓶他平時最愛喝的大高粱又燒了些真錢祈求父親亡靈的保佑,金永浩覺得踏實一點了。晚上,哈爾濱大酒店,盛偉強過生日。豪華大包間裡,㸆對蝦,蔥燒海參,九轉大腸,糖醋鯉魚,清燉甲魚高檔菜餚一應俱全。王大美人一身黑絲絨旗袍高貴典雅,金永浩小對象李✘吃的眉飛色舞。與之相比平日風趣幽默的盛偉強神不守舍面色凝重。
  • 《慶餘年》爆紅背後,「網絡文學一哥」閱文集團的變現之路
    今天就順著《慶餘年》這條線索,來好好回顧一下國內「網絡文學一哥」閱文集團的前世今生以及業務版圖。1997年12月25日,出於個人對文學的愛好,美籍華人朱威廉創立了名為「榕樹下」的個人主頁。一個屬於網絡文學的時代就此拉開帷幕。此後,紅袖添香、幻劍書盟、起點中文、晉江文學城、縱橫中文網等各大網絡文學網站相繼出現。
  • 林城紀事系列之(三十八)史家巷的傳說
    林城紀事系列之(三十八)史家巷的傳說原創 紫金山人 冷峰雲系 今天林城紀事系列之(三十八)史家巷的傳說在林城村有兩個至今未解之謎,一個是小堡子那夥人,在村人不知不覺的情況下,突然有一天就從京城裡來了一伙人,那個小堡子地坑院裡只與村子裡雞鳴狗叫之聲相聞,不與村民通人煙。
  • 網易雲熱評||喜歡一個人是什麼感覺?
    ❤我不是天使,我只是網易雲熱評的搬運工——網易雲熱評《只只》2寫你名字可真難,倒不是筆畫繁瑣,只是寫你名字時得蘸上四分春風,三分月色,兩分微醺,還有一分你的眉眼才好。」——網易雲熱評《杜撰》4長大了哭就會躲著人自己偷偷哭那些在馬路上就嚎啕大哭的人肯定超級難過吧——網易雲熱評《Bedford Falls》
  • 傳說昆明鎖龍井是留給惡龍的出氣口
    原創圖片關於昆明的這口鎖龍井,昆明本地人能聽到的傳說也不少,一些老人經常會對晚輩們提起陳年往事:本來在井的旁邊,有個小小的老房子而關於張三丰鎮壓惡龍的傳說更是堪稱神奇。同時,在雙塔之間開了一口井,留給惡龍出氣之用。這便是昆明「經幢」「東西寺塔」「鎖龍井」這些串起來的傳說故事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