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洛的網》是一部寫友誼的書,在祖克曼先生的穀倉裡,小豬威伯和蜘蛛夏洛以及穀倉內的小動物上演了一出拯救小豬的溫情故事。
據說,作者懷特是因為自己的農場裡養的一頭豬生病了,為了救這頭豬他費勁了心力,晝夜不停的照顧了一個多月,最後這頭豬還是死了。作者感慨一頭豬的命運——即使不生病死去,遲早也要被殺死成為人類的盤中餐。為了拯救這頭小豬,於是有了這個故事,這本書。
在這本書裡面,我們看到的是小女孩芬對小豬威伯的愛,小豬威伯與蜘蛛夏洛的生死之交,以及穀倉裡動物之間發生的有趣故事。在這本書裡面,我們看到了滿滿的愛與溫情。
芬愛威伯勝過了一切。她喜歡撫摩著他,餵他,抱他上床睡覺。每天早晨,只要她一起床,就親自給他熱牛奶,再為他系上圍嘴兒,為他拿著瓶子。每天下午,當校車停到她家門前,她就會跳下車,跑到廚房為他準備另一瓶牛奶。晚飯時她還要一遍遍地餵他,直到上床就寢前為止。每天下午,芬剛離開學校的時候,阿拉貝爾太太就替芬餵威伯。威伯雖然喜歡喝奶,但只有芬為他熱奶時,他才感到莫大的幸福,這時他會站起來,用充滿深情的眼睛注視著她。
愛是相互的,是可以跨越種族的。文中的芬對小豬威伯的愛是那樣的深,那樣的純粹,威伯是可以感受到的。所以威伯回饋給她的是深情的注視和無限的信賴。
芬在給威伯餵奶
就像我們的小孩,剛出生的時候,他的眼裡只有媽媽,而我們也是,每天總是怕凍著、怕熱著、怕撐著、怕餓著。而這所有的一切怕,都是因為愛因為在乎,所以才會有些一次次的操心和一次次的忙碌。
我記得我生完寶寶第一次出門,剛出去就想回家,惦記著他在家會不會哭,會不會餓,會不會想我,我從東北出差去南京,當天飛機走了個來回。心一直是懸著的,直到看見他才算安心。
這就是當媽以後的不同,沒有了過往的灑脫,也沒有了說走就走的勇氣。因為我的心裡裝了一個小小的人兒,他會暖暖的說:媽媽,我愛你。
陪伴
每次唱小兔子乖乖,說大灰狼來了。我說好害怕,他都說我保護你。
就是這個全心全意愛著我的小人兒,溫暖了我的心,也栓住了我的人。
有了孩子以後整個人都是柔軟的,遇事也沒了那麼大的火氣。我覺的我成長了,也開始了學習,因為我期待他能看到一個越來越好的媽媽,而不是一個每天只會賺錢的媽媽。
這就是愛的力量。一如芬與威伯,一如我與我兒子。
威伯想要的不是食物,而是關愛。他想有一個朋友——某個能和他一起玩兒的人。
愛與陪伴是一種更好的需求。
威伯的煩惱是雖然住的舒服,吃的很好,但卻並不快樂。每天除了吃就是睡的日子也讓他厭煩。他的內心是空虛的。對愛與陪伴的渴望是那麼的強烈,他感到了無比的孤獨。
威伯與夏洛
我們現在生活中這種情況也非常的常見。
父母對孩子的愛經常僅僅是停留在表面——我讓你吃飽穿暖,給你上好的學校,報好的輔導班,總是,我有多愛你呀。你看我把你照顧的好多,為你考慮的多周到。
可是孩子卻不快樂。他沒有感受到父母的愛,他的精神是空虛的,父母給予的這些成為了無形的壓力讓孩子喘不過氣來,想要逃脫。
父母往往是不能理解的,而孩子也是痛苦和無奈的。
正應了那句:你給的並不是我想要的。
給的不對等於白費。
所以說,無論是對待你的動物朋友,還是家人孩子,陪伴、給予關愛,時刻讓家人感受到愛和溫暖,每天抽出一定的時間來聊天、溝通,分享彼此的喜怒哀樂,這才是幸福。而不是說,我努力賺錢,你負責花。要知道,物質的富足永遠填補不了內心的空虛,而精神的富足卻可以讓我們甘於清貧。
當然這樣說,並不是讓我們不努力去改善物質條件,而是說,精神需求真的是比物質需求要重要的多。
威伯趴下來,把他那根又細又彎的尾巴朝向老鼠那邊。坦普爾曼抓住繩子,把它繞到威伯的尾巴尖上,打了兩個結。夏洛開心地看著這一切。像芬一樣,她也是真心的喜歡威伯,這不只是因為他那骯髒的豬圈與尿的臭味兒能招來她需要的蒼蠅,還因為她驕傲地看出他不是一個懦夫,勇於一再的學習織網。
威伯覺得自己為可以學會像夏洛一樣織網。並且很認真的去學習,並按照夏洛指導的去操作。
夏洛並沒有在一開始的時候就告訴他,這個你做不了,你沒有可以用來抽絲的囊,也沒有嘲笑他的自大和幼稚。而且陪著他,交給他方法。讓他自己去意識到自己不能織網這個事實。
坦普爾曼把繩子繞在威伯的尾巴上
夏洛看著他想盡方法去嘗試的時候是開心的,因為她覺得威伯不是個懦夫,他勇於一再的學習織網。
在我們還小的時候,總是會對任何事情都充滿好奇,對任何事情都想要去嘗試。有多少父母可以用包容和愛去面對孩子那略顯稚嫩勇氣。
我曾經是那個好動的小孩,卻遇到了一對嚴厲的爸媽,那時候也是家裡的事情太多,沒辦法細心的陪伴,也沒有耐心等著給你收拾殘局,所以每一次的好動和嘗試都是以被罵收場。
現在我成了母親,有了自己的寶貝。因為知識,我知道了對待孩子更好的方式,所以每次孩子想要嘗試,想要探索的時候,我都是鼓勵的態度,就像夏洛。
懂得欣賞孩子的勇氣,適當的引導並加以鼓勵,不要打擊孩子的積極性和探索欲,用愛和包容,讓他成為更好的自己。
夏洛已經把寫有「閃光 」字樣的網織好了。在金色的陽光下的威伯看起來也真的閃閃發光。自從這隻蜘蛛幫助了他以後,他一直在盡力使自己做得更好。當夏洛的網裡寫著「好豬」時,威伯努力使自己看上去像頭好豬;當夏洛的網裡織著「很棒」時,威伯又勉力使自己看起來很棒;現在那網裡說「閃光」,他便儘可能的去做每一件使自己閃光的事。
夏洛在網上織字
積極正向的反饋,會讓你看到一個陽光快樂的孩子。而如果一味的打壓,說是鞭策,卻不會得到你想要的結果。我覺得這一段真的應該給很多的父母看看,不要總是對孩子說:誰誰家的誰多厲害,你看看誰誰考試又拿了第一。
今天一個小朋友問我:姐姐,如果我學習不好,不能考第一,我就不是一個好孩子嗎?為什麼我的爸媽總是喜歡別人家的孩子,不喜歡我?
其實,哪有不喜歡自己家孩子的父母,只是大多數父母覺得,我這樣說是為了你上進,是為了讓你好好學習,能夠長成別人家孩子那樣。
可是,我就是我,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不要再拿別人來和自己孩子攀比。
對孩子多說說,我知道你很努力,也知道你有多好。我愛你。你是我最棒的寶貝。
我想你反而會看到一個更好的小孩,更加的溫順,更加的懂理,更加的和你親近。
芬和動物們在穀倉
讀《夏洛的網》讓我感覺到的是滿滿愛和溫暖。在孩子小的時候給予足夠的注視與信賴,給予足夠的愛與陪伴,給予足夠的鼓勵與肯定,你會發現在愛中長大的孩子,永遠是積極向上的,永遠是樂觀開朗的,永遠不會被苦難擊倒。
我是,愛讀書,愛分享的80後東北寶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