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叔叔于勒》沒選入課文的202字,才是人性中最隱秘的角落

2020-08-30 文史哲研讀間

提到國人最熟悉的外國短篇小說,也許非《我的叔叔于勒》莫屬了。這篇被選入語文課本、陪伴過無數人的青春時光的短篇小說出自法國作家莫泊桑筆下,這位位列「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的高手,寥寥數千字就將人們的期待與失落、讚美與苛責、善良與罪惡刻畫得淋漓盡致。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我的叔叔于勒》入選語文課本時原著被掐頭去尾,只呈現出了中間核心的部分。然而,正是這被課本刻意抹去的202個字,卻恰恰講述了人性中最隱秘的角落和最不可說的秘密,彰顯著莫泊桑對人性敏銳深刻的洞察和憐憫。

在《我的叔叔于勒》中,莫泊桑以第一人稱講述了「我」們一家人身處困窘境遇,期待著寫信回來說自己到遠方做生意的叔叔于勒「拯救」,卻終究在哲爾塞島旅行時發現叔叔在輪渡上賣牡蠣,成了流浪漢的故事。

在小說的前半部分,于勒是活在親戚一家人口中的人物,年少時的花花公子形象,寫信來說賺了點錢後的慷慨能幹,都不過是一家人的想像而已。

只要這個好心的于勒一回來,我們的境況就不同了。他可真算得一個有辦法的人!

一家人憑著這樣的信念度日,「于勒」成了一家人的希望。然而當他們在船上與于勒偶遇時,現實瞬間讓「我」一家人展現出最初的態度、避之不及:

已經夠倒黴的了,要是再被這個討飯的認出來,在這船上可就有熱鬧看了。咱們到船那頭去,注意別叫那人挨近我們!


貧居鬧市無人問,富隱深山有遠親。老話俗語裡總是展現著人性最真實的一面。也許是語文課本的編寫者們生怕處在義務教育階段的孩子難以消化比失落和悲傷沉重的情緒,才會將莫泊桑精心安排的情節斷然刪掉。然而,如果你覺得莫泊桑只是想通過《我的叔叔于勒》吐槽一下人性的真實,那就太天真了。

《我的叔叔于勒》原著的開頭,同伴約瑟夫·達弗朗舍「豪氣」地給了乞討的白鬍子窮老頭五法郎的銀幣,引來「我」的驚異,這才是故事的緣由。叔叔于勒,是約瑟夫·達弗朗舍的叔叔,期間種種,也許是莫泊桑聽來的故事。

一個自身貧窮的人為何要給陌生的乞討老人巨額金錢?小說原文裡的最後一句話給出了答案:

今後您還會看見我有時候要拿一個五法郎的銀幣給要飯的,其緣故就在於此。

人們總是對陌生人很禮貌,卻對親近的人很苛刻,然而,當我們真的用那些像刀子一樣鋒利的語言、態度去對待家人時,心中總是不免愧疚。

然而人生有太多的抱歉來不及表達,即使關係親密如叔叔于勒,擦肩而過之後可能就是永別。因此,當人生的路旁出現一個蒼老的、佝僂的、貧困的身影,我們寧肯相信,他是像叔叔于勒一樣的人。每一種莫名的慷慨背後,都是未能彌補的遺憾,和無處言說的心酸。

《我的叔叔于勒》的結局,是人性本善的執念,莫泊桑想要告訴人們的,不僅是人性中最隱秘的角落,更是照亮人心的一小束光芒。

莫泊桑


相關焦點

  • 《我的叔叔于勒》:教材刪去了3處關鍵信息,毀了原著的「靈魂」
    我至今對書中的一個細節印象特別深刻,當爸爸媽媽最終認出了窮困的于勒叔叔時,他們刻意躲避,「我」在結帳的時候多給了賣牡蠣的叔叔10個銅子,作為小費,但是卻為此受到了母親的斥責。最初在課本上讀完這篇小說的時候,我認為這個故事太過壓抑沉重,莫泊桑對刻薄人性的揭露過於殘酷無情。直到多年後,我讀到了完整的原著,才發現自己被課本「騙」了這麼多年。
  • 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被金錢奴役的親情,體現了人性之惡
    >莫泊桑創作的短篇小說,莫泊桑有世界短篇小說巨匠的美稱,他擅長從平凡的事物中看到富有意義的片段,就好像這一篇《我的叔叔于勒》,正是從叔叔于勒身上,看到人性背後造成痛苦的根源。於是,我的父親菲利普就盼望有錢的叔叔于勒早日歸來,能夠改善自己的生活,甚至幻想用這筆錢買一個大別墅。我有兩個姐姐一直單身,二姐也因為這一封信而找到了未婚夫,一家人都很高興,計劃去哲爾賽島旅行,但是在船上卻見到了一個酷似叔叔于勒的人,在船長的驗證之下,才知道那就是自己的叔叔于勒。
  • 《我的叔叔于勒》,掐頭去尾的刪除,使文章失去了人性的光彩!
    歲月流逝、時光荏苒,幾十年後又讀了莫泊桑小說集中的《我的叔叔于勒》,咋競感覺跟上學時的中心思想發生了改變呢?再看教材中的《我的叔叔于勒》,竟然是刪減罷!讀出了不一樣的感覺,固然有年齡增長的原因,但添上原文的開頭和結尾,使文章更能閃爍人性的光輝。
  • 透過《我的叔叔于勒》,淺析小說創作中的三大要素
    《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國作家莫泊桑一篇著名的短篇小說。小說通過描寫菲利普夫婦對弟弟于勒的前後態度變化,形象地展示了小資產階級人群愛慕虛榮、以金錢為上的卑俗心理,也揭露了資本主義制度下,哪怕是親人之間,也存在著赤裸裸的利害關係的現實,從此見證了人性的黑暗和醜陋。
  • 比《隱秘的角落》人性更陰暗的,是這部劇中的人性本惡
    在講一個故事之前,首先要給這個故事一個舞臺,這才是完美作品的寫照。最近看完《隱秘的角落》,有些感慨。裡面存在很多細思極恐的細節,每個人物都有他們獨立的個性與人格。說實話,我被劇中朱朝陽的父親朱永平扮演者張頌文深深吸引,決定看看張老師其他的作品。於是我驚訝的發現,有一部被我遺漏了的電影,名叫《風中有朵雨做的雲》。這部電影和電視劇《隱秘的角落》畫風極其的相似,劇中人物特色拎出來也都非常獨特。這兩部作品存在同兩位男主角:秦昊與張頌文。好的作品離不開好的演員,好的演員離不開好的角色。
  • 《隱秘的角落》可怕?原著《壞小孩》才真正還原了人性的真相!
    網劇《隱秘的角落》最近很火,身邊看完的朋友都對劇中匪夷所思的情節大呼過癮,同時也被劇中演員的演技折服,尤其是幾個兒童演員。而今天我要說的不是《隱秘的角落》這部劇,而是這部劇改編的原著《壞小孩》。創作來源於生活,不管是網劇還是小說,都是有一定的創作背景。
  • 最隱秘的角落
    前幾天,朋友跟我說隱秘的角落太暗黑了我說,沒關係,那你相信童話,還是相信現實呢。隱秘的角落改編自小說壞小孩,拍攝地選在了廣東湛江。這個全年日照時數為1864-2160小時,它是我國光熱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所有的暗黑的鏡頭,都在這個光熱資源最豐富的地區拍攝完成。這也失為一種治癒吧。
  • 隱秘的角落||至少有10種人性的弱點藏在看不見的心底秘密角落
    一口氣看完《隱秘的角落》,從頭至尾感覺特別壓抑和恐懼。細思極恐用在這部電視劇裡最合適。每個人以為自己是對的,別人是錯的。在報復和欲望要實現支配下做了一些可怕的事。每個人都會找幾個甚至上百個為自己辯解,而給別人只找一個理由,這些理由之一就可以讓對方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 隱秘的角落:小孩是最能守住秘密的人
    《隱秘的角落》最近大熱的國產推理劇《隱秘的角落》,就將故事設定在暑假:少年朱朝陽在日本著名作家乙一那裡,也有這樣一段如《隱秘的角落》般驚心動魄的夏日奇聞。它讓人身處盛夏,卻脊背發涼。在談及《將死未死的青》的創作背景時,乙一說:我按照自己的喜好寫了這個故事。主人公是一個肥胖的少年,因為我上學時曾是學校裡最胖的胖子。我嬸嬸讀了這個故事後,說想起我的小時候。回想起來,那時的我整天只知道漫畫、塑膠模型和遊戲。
  • 與隱秘的角落相比《十二公民》解析真實人性的罪與罰
    隱秘的角落大結局已經播出,但是依然還是大家討論的熱榜。其實故事中最容易引發思考的還是朱朝陽的未來。導演給了大家一個開放式的結局。朱朝陽的善良回來了嗎,朱朝陽有重新開始的機會嗎,朱朝陽長大後會成為第二個張東升嗎?
  • 《隱秘的角落》落幕:看透人性,遠離身邊這三種人
    《隱秘的角落》已經落幕,人性之惡,令人觸目驚心。主角張東升,當婚姻出現問題的時候,不是從自身找原因,而是遷怒於別人,甚至不惜取人性命。 為了斷妻子徐靜的後路,借登山之時,把嶽父嶽母推下山崖。無非是隱藏在心底的人性之惡,遇到合適的時機爆發出來罷了。我們生活中,究竟還有多少這樣隱秘的角落呢?遇到張東升、朱曉東、廣電員工之類人,又該如何相處,才能保護自己不受傷害呢?還是長一雙慧眼吧,識破人心看透人性,才能更好地保護自己。
  • 《隱秘的角落》 或許,人性的黑暗與高光都是沒有限度的
    摘要 :我們與惡的距離,可能只是一個轉身,甚至是一念間,人性的黑暗與高光都是沒有限度的。——《隱秘的角落》作為鼓手出身的導演辛爽拍起戲來跳出了科班的框子,別有一番風味。就拿劇中的催命曲《小白船》來說。一首甜美的童謠,生生變成了死亡警告,全文的基調也在這些情節中奠定——陰暗、壓抑。從隱藏的結局來看,《隱秘的角落》裡幾乎可以說是全員惡人。
  • 隱秘的角落的那個人確實是朱朝陽
    最近隱秘的角落這這網劇大火。講述了人性原生家庭的重要性,人物情節嚴謹事物環環相扣觀眾看了只呼過癮。其實原著小說裡朱朝陽才是那個大boss,就連張東升這麼嚴謹的人也是被朱朝陽當成了工具人,在最後活著的只有朱朝陽,朱朝陽才是那個隱秘中最可怕的那個人。可能在多年後,學霸朱朝陽考上了最頂尖的大學,他永遠忘不了2005年的那個暑假,溼熱的小城,可怕的回憶,他跟嚴良說的最後一句話是「我做過最後悔的事,就是給你們開了門。」或許,如果不開門,就不會有一個張叔叔手把手教他殺人。
  • 《隱秘的角落》與《壞小孩》
    在兒子的推薦下觀看了電視劇《隱秘的角落》,之後意猶未盡,又翻閱了原著《壞小孩》。雖說《隱秘的角落》改編自《壞小孩》,但給我的感覺,它們既是共存的又是獨立的,像出自同一個母親的兩個孩子,一個溫情,一個狂野,一個緩緩訴說著人生的不易,娓娓道來,一個用刀割傷了自己,然後把血淋淋的傷口不作任何掩飾地讓你看,觸目驚心。
  • 深度解讀分析《隱秘的角落》帶你看懂每個細節,人性善惡一念之間
    12集劇情三天就一口氣播完,一點不妨礙網絡劇《隱秘的角落》引發的關注度和熱議度 。朱朝陽時間管理大師成為全民熟稔的「網絡梗」看了秦昊的《隱秘的角落》後,我果斷地拒絕了所有爬山請求。  「普普也才剛剛開始發育,對男女之事並沒多少害羞感,很直接地說,他把我帶到單獨的房間,脫了我衣服褲子,要摸我。……不光是我,他還強拉其他女生去,很多女生都被他摸過。」  丁浩有次想救普普,被院長關進小屋裡一天一夜,不給東西吃。短短的一段話,就能看出小說的色調陰沉,筆觸狠辣。
  • 《隱秘的角落》:最大的懸念,永遠藏於人心深處
    這是《隱秘的角落》最抓人的一點:觀眾擔心真相裡面的每一個人,甚至會和每一個人一起擔心「真相會不會就這樣被揭開」,擔心「揭開真相後對這每一個人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這就是「how」,這就是潛在懸念和內在懸念。這才是懸疑劇裡,最高段位的玩法。
  • 《沉默的真相》為什麼沒《隱秘的角落》那麼火?
    與《隱秘的角落》審視人性陰暗面的選題不同,《沉默的真相》大膽地陳述了社會體系政治體系可能存在的泥淖。最讓大家驚喜的莫過於多位配角,無論是律師張超還是法醫陳明章,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從數據來看,《沉默的真相》熱度遠不及《隱秘的角落》。截至目前,共有10萬人在豆瓣標記「看過」《沉默的真相》,但卻有76.9萬人標記「看過」《隱秘的角落》。
  • 《隱秘的角落》的最隱秘
    最近的豆瓣高分網劇《隱秘的角落》帶火了湛江,作為湛江人的小H很驚喜地跑去看完了。說實話,還真挺好看的,精良網劇,不愧8.9的豆瓣高分。其中關於笛卡爾的愛情故事也是劇情一個隱秘的小角落,選擇相信美好的童話,還是接受殘酷的現實,這不僅僅張東升問朱朝陽的問題,同樣也是朱朝陽拋給張東升的問題。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都應該好好思考一下這個問題,讓自己活在童話裡面,還是讓接受生活的現實?
  • 隱秘的角落,所謂壞小孩,只是被坑毀的人生(丁浩篇)
    熱播劇《隱秘的角落》,改編自紫金陳的《壞小孩》,因為某些緣由對劇情和人物都有所改動,其中改動最大的就是主角之一的丁浩,也就是劇中的嚴良。原著中的嚴良是浙大的博導,也是最後洞悉朱朝陽日記真相的人。在《隱秘的角落》中其他人物都有不同程度的美化,唯有丁浩不僅連名字被改變,個人感覺對丁浩還有所「抹黑」。為什麼這麼說呢?
  • 隱秘的角落,見不得光的人性醜陋
    這個夏天,一定不能錯過的就是向喜歡的人表白,還有就是看【隱秘的角落】。這部劇可以說,非常受追捧,故事情節絲毫沒有拖泥帶水,劇中的所有人物設定,也都是展現和揭露,讓很多小夥伴,隔著屏幕,都感覺到了滿滿的無奈和心酸。當你做了一個錯誤的決定,走上一條不歸路的時候,你會因最初的錯誤,而犯更多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