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劇《隱秘的角落》最近很火,身邊看完的朋友都對劇中匪夷所思的情節大呼過癮,同時也被劇中演員的演技折服,尤其是幾個兒童演員。而今天我要說的不是《隱秘的角落》這部劇,而是這部劇改編的原著《壞小孩》。創作來源於生活,不管是網劇還是小說,都是有一定的創作背景。同樣是人類,對於每天生活在陽光下的我們,也需要關注下長期生活在陰暗角落的同胞們,否則陰暗會持續擴張,將光明一點點吞噬。
《隱秘的角落》劇照
小說中的故事也是由登山拍照將一系列的事件,一系列看似毫無關係的人聯繫到一起:入贅女婿張東升遭遇中年危機,妻子出軌要求離婚,但離婚對於張東升來說就是淨身出戶,所以他籌劃近一年,將嶽父嶽母在登山時殺死,期望改變淨身出戶的結果;而他將嶽父嶽母推下山崖的證據恰好被三個「壞小孩」:朱朝陽、丁浩、普普無意拍下,此後三個小孩和張東升互相博弈,展開後續的一系列故事。
不同於網劇中的幾個情節:第一,小說中朱朝陽同父異母的妹妹是被朱朝陽故意推下樓,而不是網劇中的見死不救;第二,小說中朱朝陽的父親和繼母是朱朝陽主動授意殺害,而不是網劇中的父子情深;第三,小說中丁浩(網劇中的嚴良)和普普都死於張東升之手,朱朝陽故意沒有阻止;第四,小說中張東升是被朱朝陽殺死並且嫁禍給了丁浩。
然而這幾點遠遠不夠,高智商的朱朝陽竟將這一切編入自己的日記,向警察偽造嚴絲合縫證據,找不出一絲破綻,太完美了。但是這完美的一切引起了神探嚴良的懷疑,通過字跡鑑定,戳穿了朱朝陽的謊言。但是僅憑日記的事情也無法查出事情的真相,因為事情的真相只在朱朝陽的腦子裡,他不說,沒人會知道,這將是一個無證之罪。嚴良猶豫了:「戳穿一個孩子最陰沉的謊言後,也意味著戳破了孩子所有的偽裝防線。當身邊所有人以後都用一種提防、恐懼的眼光打量他時,這孩子的心理會受到怎麼樣的創傷?他以後會怎樣看待這個世界?」如果你是嚴良,你會向警察說出日記的真相嗎?是選擇摧毀一個孩子還是成全一個孩子?
看完小說《壞小孩》,心情異常沉重,對於書中的小孩,恐懼、心疼、憤怒、佩服等種種情感交織在一起,一直在想,為什麼會這樣,張東升為什麼不是人人尊敬的教師,朱朝陽、普普、丁浩為什麼不是茁壯成長的孩子?了解陰暗面只是第一步,追根溯源才是根本。我們不應只沉浸在紫金陳老師推理小說的精彩之處,而更應該關注事件本身帶給我們的對於人性的思考與反思。
1、原生家庭之罪:或許影響孩子的一生
「藍藍的天空銀河裡,有隻小白船」
社會是個大家庭,是由無數個小家庭組成的。小家庭的不幸,到社會上大概率是更不幸的。小說中交代了普普和丁浩的家庭情況,都是充滿不幸的,在本該享受父母呵護的年紀過早的背負上」殺人犯的小孩」的名聲。由於這個名聲他們在孤兒院也是被欺負的,普普甚至遭遇了院長的性侵。每當想到這裡,真想撕爛那個院長!朱朝陽的家庭比普普和丁浩要好一些,最起碼有媽媽的照顧。但是父親的漠不關心與懷疑,自己的自卑,始終壓抑在朱朝陽的內心。三個孩子的原生家庭都是不幸的,從出生開始接觸的都是罪惡與不幸,他們的內心都是扭曲的,三個人都無法互相救贖,只能互相用自己認為對的方式來對待這個社會。每當想起三個孩子,耳邊都會先想起網劇中:「藍藍的天空銀河裡,有隻小白船。。。」這首好聽的兒歌,三個孩子不幸的現實恰好和美好的兒歌形成鮮明的對比。
在這裡告誡每一位父母:每個孩子降臨到這個世界之初都是天使,一定要盡到做父母的義務,不要讓天使變成魔鬼。
2、人際關係非常重要:你的人生往往是你人際關係選擇的結果。
人是現實中的群居動物,終其一生都受到情感的影響。這裡的人際關係是指除了自己以外,所有你身邊的人,他們會組成一張張人際關係網,推動著你人生的走向。
小說中朱朝陽的罪惡人生便是由普普和丁浩兩個玩伴推動的。朱朝陽沒有想到,自己給逃跑中的丁浩和普普開門的那一刻,同時也打開了通往罪惡的門。將朱朝陽推向深淵的事件就是朱晶晶的死。而事件的發起者就是普普,她希望教訓下朱晶晶,給朱朝陽報仇,而朱晶晶恰恰也是一個缺乏教養的孩子,衝突之下,情緒失控的朱朝陽將妹妹推下了樓,也將自己推向了罪惡的深淵。後來三個小孩拿相機和張東升的談判勒索,也是朱朝陽希望自己殺人的兩個證人,普普和丁浩能夠衣食無憂,不要把自己殺人的事情告訴警察。
所以,日常人際交往中一定要擦亮眼睛,否則,遇人不淑或許會搭進自己的人生。
3、人性底線不要碰:一步踩過界,永遠回不了頭。
人生中處處都有底線,工作中,公司規定有底線,只要觸碰立即開除;生活中,親人、朋友、愛人之間的相處也有底線,只要觸碰,關係岌岌可危;而人性的底線是法律,我們任何一個人都不能做違法的事情。張朝陽在情緒失控下殺了自己的妹妹之後,徹底踩過了人性的界限。過了界仿佛就沒有了界限,可以在罪惡中徜徉。所以後續一個個的命案,全部都是朱朝陽為了掩蓋事情的真相,為了讓自己回歸正常而平靜的生活推動的。小說結局是開放式的,或許朱朝陽能夠有一個看似正常而平靜的生活,但是他的內心呢,每時每刻都受著煎熬。所以,罪惡從來不會饒恕任何一個人,只是不同的形式罷了。
每個人都有人性的陰暗面,不要去觸碰,不要接觸極端的刺激,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4、珍惜現在,學會感恩:陰暗其實離我們並不遠
看完小說,很多人可能會想,這些事件如此匪夷所思,離我們很遠,無需害怕,但其實並不是。最近引發社會輿論的貴州撫順公交車墜湖事件,只是因為司機生活不如意和對拆除其承租公房不滿,故意造成21人死亡,15人受傷,公共財產也遭受重大損失。死亡和受傷的人踏上公交車時,根本不會想到自己最後的結局。《壞小孩》整個小說中,直接出場和間接出場的所有人物中,我們並沒有看到愛,能看到的只有自私、傷害、懷疑,所以他們都無法得到救贖。
法律只能制裁罪惡,不能澆滅罪惡之源,只有愛才能救贖罪惡。我們能做的就是用感恩的心,用善意來對待這個社會。這樣悲劇或許會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