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小孩》——《隱秘的角落》原著讀後感

2020-08-28 暢讀讀後感

推理書讀後感不好寫,因為堅決不能吐露案情,因為很多推理書都是「一次性」的。

《壞小孩》這本書挺厚,但是其實也就是四到五小時的篇幅,而且是剛一讀馬上就進狀態那種,內容超吸引人。看完原著,我打算看看劇了。

不過沒忍住,所以先在網上看了看解密,發現劇和原著,略有不同,所以,我更不能劇透原著了。

言歸正傳,《壞小孩》也是兩條線,張東升一條,朱朝陽一條。他倆的名字合起來是朝陽東升,我想這是隱喻希望,也是在隱喻光明,因為朝陽即代表初升的年輕太陽也代表冉冉升起越來越亮的太陽,而東升則是在強調朝陽的這兩個屬性。所以,東升與朝陽,他們是一回事。

我發現《壞小孩》有點像《白夜行》,但沒有《白夜行》那樣壓抑,在我看來《壞小孩》沒有把重點放在人性的探討上,這個點由讀者自己去挖掘,因為《壞小孩》主要還是把重點放在了「推理」——事件的發展上——整個故事不再把兇手隱藏,而是用整個事件探討「完美犯罪」的可行性——「完美犯罪」晾給讀者看,看大家怎麼選擇!

《壞小孩》我認為拋出來了一個題目——高智商,即天才——一旦犯罪,是多麼可怕。張東升不用說,數學天才,如果不是和徐靜結婚,妥妥的博士。而且可以說,張東升其實做到了完美犯罪,唯一的意外是三個小孩。

張東升對於朱朝陽的爸爸和繼母的動手,其實也是完美犯罪,朱朝陽又成了那個唯一的意外。

之後是張東升打算滅口這件事,其實還是完美犯罪,朱朝陽還是那個唯一的意外。

為什麼朱朝陽總是那個意外呢?別忘了,朱朝陽其實也是一個數學天才。說真的,在看書的時候,我的感性是希望朱朝陽能夠不被抓住,以後好好做人的,就像他日記裡寫的,希望可以做一個全新的人。

而當我在寫這份讀後感的時候,我的理智回來了,我想,朱朝陽他是下一個張東升,他不會成為我們所想像的那種好人的。所以小說最後那句「這一釐米是世界上最長的一釐米」初讀時,我是希望按下「取消鍵」的,現在想來,一旦按了「取消鍵」朱朝陽就真的不會回頭了,因為他其實騙過了所有人包括書前的我,他「完美的」獲得了新生,那麼他怎麼可能還是原來的朱朝陽,又怎麼可能會是我們所期待的那種善良的全新的朱朝陽?

唐人街探案》裡,小女孩最後低頭抬眼一笑,多麼恐怖——完美犯罪——多麼恐怖?所以,高智商的人——像張東升、朱朝陽一樣的高智商的人——一旦犯罪是多麼恐怖——他們的智力水平遠超大眾,他們可以騙過所有人,他們可以「製造」真相,讓自己「完美的無辜」,甚至能在大眾心理「製造」同情。

所以,我不認為《壞小孩》是在寫小孩之壞之殘忍,因為朱朝陽本就是從前的張東升,他倆是一回事。

《壞小孩》拋給我們的是——我們看到的、聽到的不一定就是真相,所謂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其實在「完美犯罪」裡,眼見不一定為實,我們看到的也許只是兇手想讓我們看到的。

而後,《壞小孩》又拋出了一個終極命題——不要濫用自己的同情心和同理心,因為其實你無法判斷究竟在幹擾你做出選擇的因素是什麼?就像嚴良教授最後在糾結要不要撥出電話,他竟然也在糾結,可是他已經錯過一次了,卻還在糾結。

從嚴良教授為數不多的出場可以看出來,同樣是數學天才,但一旦有著和我們普通人一樣的善良,有著一顆慈悲心,那麼他也會陷入「選擇的兩難」,天才尚且如此,遑論普通大眾?特別是,嚴良教授在徐靜這件事上是錯過一次的,而面對著朱朝陽他還是在猶豫。

這一釐米對嚴良是最長的距離,那對我們豈不是生與死的距離——朱朝陽一旦在優等生的路上一路向前,還有誰會知道他的心有一個隱秘的角落,藏著最最可怕的意識。特別是,他的優秀會成為他的武器,他的優秀會成為他的偽裝。

所以,嚴良教授,請你按下「撥出鍵」吧。

相關焦點

  • 《隱秘的角落》與《壞小孩》
    在兒子的推薦下觀看了電視劇《隱秘的角落》,之後意猶未盡,又翻閱了原著《壞小孩》。雖說《隱秘的角落》改編自《壞小孩》,但給我的感覺,它們既是共存的又是獨立的,像出自同一個母親的兩個孩子,一個溫情,一個狂野,一個緩緩訴說著人生的不易,娓娓道來,一個用刀割傷了自己,然後把血淋淋的傷口不作任何掩飾地讓你看,觸目驚心。
  • 《隱秘的角落》、《壞小孩》和紫金陳
    《隱秘的角落》最近刷屏全網,這裡面有炒作的成分,因為恨不得每天十幾條熱搜地砸。我願意在沒有看過半分鐘的情況下給這部《隱秘的角落》背書,打call,這不是心血來潮或者因為誰喜歡就下結論,而是我閱讀過而且非常迷戀原著,《壞小孩》。雖然沒看過《隱秘的角落》,但我接收過一些電影博主「幾分鐘看完」的推送,劇情一上來特別是主角名字被報出後,就感覺似曾相識,結果發現就是《壞小孩》。
  • 《隱秘的角落》與原著《壞小孩》,誰更勝一籌?
    前一陣, 網劇《隱秘的角落》大熱,得到了很多網友的一致稱讚。豆瓣的評分甚至高達8.9分,有52.8%的觀眾打了五分的高分!如果我沒有讀過原著,那麼這部劇我也一定會給它打一個高分。而且,12集的長度,很符合快餐式時代觀眾的口味。
  • 《隱秘的角落》誰才是真正的「壞小孩」
    最近看完秦昊主演的《隱秘的角落》的原著《壞小孩》,那麼片中出現過多個小孩子,到底誰才是真正的壞小孩呢?01丁浩丁浩在《隱秘的角落》裡是嚴良。但是在原著《壞小孩》裡,嚴良是個大學教授,也是張東升的老師,還是張東升妻子的親戚。所以。在這裡還是用原著的稱呼來分析。那麼,丁浩其實並不算是真正的壞小孩,他只是不愛學習,喜歡打架。但他願意為朋友著想,並且心思單純善良。張東升只給他買過幾瓶飲料就可以博得他的好感。他所做的壞事,也大多是為了朋友出頭。比如,幫助普普打架。
  • 小說測評|如何評價《隱秘的角落》的原著《壞小孩》
    Online先前秦昊參演的《隱秘的角落》非常火爆,以至於作為原著的作者紫金陳也吸引了讀者的注意。《壞小孩》是紫金陳的2018年出版的作品,這距離《低智商犯罪》的出版僅2年。
  • 《隱秘的角落》可怕?原著《壞小孩》才真正還原了人性的真相!
    網劇《隱秘的角落》最近很火,身邊看完的朋友都對劇中匪夷所思的情節大呼過癮,同時也被劇中演員的演技折服,尤其是幾個兒童演員。而今天我要說的不是《隱秘的角落》這部劇,而是這部劇改編的原著《壞小孩》。創作來源於生活,不管是網劇還是小說,都是有一定的創作背景。
  • 網劇《隱秘的角落》改編了原著《壞小孩》哪些內容?
    這支恐怖童謠來自懸疑網劇《隱秘的角落》,改編自推理小說《壞小孩》。在小說裡,刑警葉軍說:他(教授)那門犯罪邏輯學講得特別好,絕對實用,不像那些什麼犯罪心理學,純屬忽悠瞎猜馬後炮。葉軍自大,看不上心理學,這正成為他的查案盲點,也使得小說的反轉比網劇看起來更陰森恐怖。
  • 《隱秘的角落》與原著之間,你不知道的那些劇情差
    最近《隱秘的角落》這匹國產黑馬,可以說是大火了一把。所有社交媒體到處是它的影子,而它的評分也是高得嚇人,直接衝上了9.0。《隱秘的角落》改編自懸疑推理的小說《壞小孩》,作者紫金陳,為了能夠順利播出,《隱秘的角落》相較於原著也做了很多的改動。
  • 從《壞小孩》到好小孩,再到《隱秘的角落》,預示了結局要看什麼
    從《壞小孩》到好小孩,再到《隱秘的角落》,預示了結局要看什麼。懸疑高分網劇《隱秘的角落》改編自紫金陳的小說《壞孩子》,據悉甲方曾找過紫金陳,說《壞孩子》的名字不適合當劇名,所以紫金陳給甲方取了一個名字「好孩子」,後來沒有再聯繫紫金陳而取了現在的名字《隱秘的角落》。
  • 對於原著,《隱秘的角落》到底改了哪些地方?
    這一次,這部天降的作品就是《隱秘的角落》。作為紫金陳的書迷,我真是太明白原著《壞小孩》有多精彩,也知道它的故事有多陰暗。如果為了過審而對劇情進行大幅度,甚至不合理的修改,這是每一個讀者都不願意看到的。想拍改編劇,或許都應該跟《隱秘的角落》好好學學。
  • 《壞小孩》:比網劇藏著更多隱秘的角落,三個小孩為啥這麼壞?
    《壞小孩》——比劇版藏著更多隱秘的角落,為什麼三個小孩會這麼壞?6月底火爆全網的網劇——《隱秘的角落》,相信大家都已經清楚完整的劇情。當初很多觀眾都從原著的角度來推測網劇的真實劇情。其實,原著《壞小孩》比網劇更黑暗,也更直擊人心。在封閉的甲板上,誰都插翅難逃。
  • 《壞小孩》:人心才是真正的隱秘的角落
    前段時間爆火的、被大家公認為精良製作的電視劇《隱秘的角落》頻頻出現在大眾視野裡。那一句「一起去爬山」也隨著電視劇的播出成為了人們之間互相調侃的梗。原著《壞小孩》也因此備受關注,我也帶著自己強烈的好奇走進了這本書。
  • 隱秘的角落,所謂壞小孩,只是被坑毀的人生(丁浩篇)
    熱播劇《隱秘的角落》,改編自紫金陳的《壞小孩》,因為某些緣由對劇情和人物都有所改動,其中改動最大的就是主角之一的丁浩,也就是劇中的嚴良。原著中的嚴良是浙大的博導,也是最後洞悉朱朝陽日記真相的人。在《隱秘的角落》中其他人物都有不同程度的美化,唯有丁浩不僅連名字被改變,個人感覺對丁浩還有所「抹黑」。為什麼這麼說呢?
  • 《隱秘的角落》原著《壞小孩》:人之初,不過一張白紙而已
    《隱秘的角落》大火,其原著小說《壞小孩》也再次火了一把。趁著這波東風看了劇和小說,三葉草只能說,這是兩個不同的故事。劇中還有對真善美的刻畫,小說簡直就是一本暗黑童話,看了讓人喘不過氣,又不得不感慨人性的複雜。
  • 《隱秘的角落》朝陽和晶晶兩個「壞小孩」,背後是三個成年人無為
    比起《隱秘的角落》這個「高逼格」的名字,我更喜歡原著名《壞小孩》!《壞小孩》言簡意賅,講述了那些因「原生家庭」缺位,而誕生的魔鬼在《隱秘的角落》朱朝陽成長於單親家庭,父親缺席、母代父職業,成為這個家庭先天不平衡的主因。普普長於福利院,嚴良在父親入獄後,也被迫成為福利院的一員。
  • 《壞小孩》躲在《隱秘的角落》:這樣用心的升華,可以文化輸出
    最近《隱秘的角落》火爆全國,連我一個不怎麼看國產劇的人,也經不住朋友們攛掇,看了一下。結果不看還好,一開頭,就一下把電視劇刷了兩遍,還順帶著把原著《壞小孩》過了一遍——還沒看過原著的朋友,可以讓我幫你對比對比電視劇和原書的一些不同。確實,電視劇對原著做了明顯改編。網上不少評論說,這部劇為了順利上映,把不少人物設定柔和化了,幾段重大的情節也都拍得更光明——的確,從很多細節看,原著相比起電視劇,人物行為思想更加極端甚至醜惡,幾場謀殺也更加可怕。
  • 比《隱秘的角落》更暗黑的《壞小孩》,小惡會變大惡,最後成巨惡
    用了幾天時間看完熱門網劇《隱秘的角落》的原著《壞小孩》,相對於網劇的含蓄、冷酷中還有一絲絲溫情,原著則是直接、除了冷酷還是冷酷。用一句話來總結《壞小孩》的故事,就是:人性中的小惡是如何變成大惡的?大惡又是如何變成巨惡的?
  • 隱秘的角落,電視劇比原著更精彩
    看完了熱播網劇《隱秘的角落》,一開始是不想看的,網上熱炒什麼帶你去爬山之類,沒什麼興趣。一個星期天無聊打開看了以後,才發現這劇製作的真的精良,懸念迭起,演員的演技也很到位。本文涉及劇透,還沒看過電視劇的朋友請慎看。 看完之後,覺得還不過癮。於是找到了該劇的原著小說來看,小說名叫《推理之王-壞小孩》。
  • 《隱秘的角落》原著作者是浙大學霸 朱朝陽是按作者原型塑造
    這個梗源自剛上線不久的網劇《隱秘的角落》,開頭一段爬山戲,一下子就把觀眾震到了。女婿和嶽父嶽母一起爬山,在山頂拍照時,女婿假裝幫兩個老人擺姿勢,然後猛地一推,兩個老人就這樣跌落山崖。《隱秘的角落》改編自推理小說《壞小孩》,作者紫金陳,是浙大畢業的理工學霸,被很多推理迷奉為「大神」,甚至有「中國版東野圭吾」的稱號。他創作的「推理之王」系列,除了《壞小孩》,還有《無證之罪》《長夜難明》。
  • 隱秘的角落,所謂壞小孩只是大人的錯(朱朝陽篇)
    最近被一部叫做《隱秘的角落》的電視劇刷屏,已有多年不看電視劇的我居然認認真真的把它看完,並且有種意猶未盡的感覺。《隱秘的角落》是根據紫金陳的小說《壞小孩》改編的,這部小說我是去年拜讀的。現在看書不復年少時的痴迷,一本書往往要拖拖拉拉看上好久才能讀完,在此之前有一本長篇小說我居然花了一年多的時間才看完,而這本《壞小孩》卻是一鼓作氣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