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有兩個歹毒的女人康姨媽和小秦氏。
她們一個是明目張胆的狠,一個是包藏禍心的毒,機關算盡的兩人,終落得悲慘的下場。
01
康允兒
作為康姨媽的長女,康家的嫡長女,為人乖巧,懂事,個性也很靦腆。
她和盛長梧的結合,是盛老太太撮合的,婚後夫妻二人感情很好,盛大太太本不想讓康允兒跟著長梧進京的,想讓她在婆婆身邊多學些規矩。
明蘭提議讓這位新嫂嫂多和長梧哥哥相處,再加上多年不孕的長梧的嫂嫂被檢查出有身孕,長梧母親認為是允兒帶來的福氣才同意的允兒跟隨丈夫回京述職的,所以從這點上,康家是應該感謝盛老太太和明蘭的。
在康姨媽坑害盛老太太的事情被發現後,長柏和明蘭聯手將康姨媽送進來專門管教官眷的慎戒司。
長梧的母親怕康允兒的行為,影響長梧的前途,也擔心允兒經常帶著孩子去慎戒司,讓孩子們記恨盛家,便命令她帶著孩子回到婆母身邊再也不要回來,抬良妾進門,以後做了平妻,替長梧處理家事。好在長梧念在夫妻情分,替她攔了下來。
好在伯父,伯母是明白的,趁孩子們還小,趕緊帶回去自己教養。不過也就這回,長梧兄弟已應承了伯母,說若有下次,就把媳婦趕回老家去,另抬平妻。
康允兒本來已經有了和睦的家庭,有了疼愛自己的丈夫和明事理的公婆,過上了幸福的生活,這些都要感謝盛老太太為她覓得良緣。
只可惜她有個不安分的母親康姨媽,不但沒有對盛老太太有半分感激反而挑唆妹妹王大娘子王若弗對其加以謀害,差點害了盛老太太的性命。
盛老太太對盛大老太太一家都是有恩的,盛大老太太就親口說過,當年多虧她的照扶,才有如今的家業。
盛老太太被康姨媽加害,不但是盛紘家不能容忍的,作為康允兒婆家也是不能容忍的。
02
康元兒
康姨媽的嫡次女
康元兒和王家表哥的婚事,是截胡如蘭得到的,本是自家姐妹卻也能幹出這麼低劣的事情,可見康姨媽的自私。
而這位康元兒小姐,沒有學會大家小姐的規矩禮儀,卻學會了康姨媽尖酸刻薄,她對婆母不敬,和表哥的感情也不和睦,整日仗著外祖母撐腰,在王家飛揚跋扈,一副目中無人的樣子。
作為婆母的王夫人本就討厭經常回娘家挑事的康姨媽,當然更厭惡性格乖張的康元兒。康元兒是被康姨媽嬌慣壞了的女兒,仗著母親和外祖母撐腰,對婆母王夫人不敬,對丈夫不賢,整日鬧得家宅不寧。
王夫人本就討厭出嫁之前愛在府中挑事的這位小姑子,後來康姨媽出嫁後,又因為經常在康家惹出的人命案子回來求哥哥幫忙解決。
後來,在康姨媽的挑唆下康元兒的胡鬧已經影響了王家,影響了自己的兒子,還對作為婆母的自己造成了威脅。
你對元兒說,母親年紀大,管不動事了,佑哥兒父子又都老實,只要我一死,到時不但沒人管束她,整個王家也都攥在手裡了!你還給了元兒好些好東西吧。哼哼,可惜你女兒只學了你的歹毒,卻沒學到你的心計,輕易信了身邊人,叫我套了個清楚。
只等康姨媽犯錯進了慎戒司,王夫人立刻出手料理了康元兒,當然不是要了她的性命,而是讓這位康小姐終身不能有孕了。
原著中,通過華蘭的口中我們得知了後來的故事。
說起舅舅,舅媽,聽說最近王家表弟又添了個兒子,要說舅媽眼力不錯,抬進來的二房奶奶果然旺夫益子。
這就是康元兒的結局,在古代,一個無靠無子的女人,會是怎樣的命運,可想而知。
03
顧廷燦
顧廷燁同父異母的妹妹,小秦氏的女兒。
顧廷燦是個才女,生得很美,有她姨母大秦氏的影子。小時候她的母親小秦氏就經常給她講大秦氏和父親顧偃開的那段愛情故事。
她年少的時候,父親顧偃開很喜歡這個女兒。小秦氏也是利用了這一點,當有事求而不得的時候,都會讓這個女兒出面跟顧偃開去說,次次都管用。
在廷燦的少女時代,是很羨慕大秦氏和父親的那段唯美的愛情的。當然她也希望將來的夫君也能如父親那般痴情和專一。
也因此她討厭破壞這段美好愛情的白氏和白氏的兒子,也是她的二哥顧廷燁,自然也不待見她那新過門的二嫂盛明蘭。
所以她處處針對明蘭,惡語譏諷。明蘭全當沒有聽見,一笑了之。當然,在給她添嫁妝的時候,明蘭也小小的噁心了她一下,明知道她自詡才女,最討厭金銀之物,還是用銀錢噁心了一下她。
嫁入永昌公主府,她和丈夫韓誠,新婚時感情還是甜蜜的,但是這位大小姐的像一個長不大的孩子,不斷需要丈夫來哄自己,稍有不如意就苦鬧不休。
夫妻之間,剛開始的幾次,像調味劑般很有情趣,可是時間一長,就經常傳到公主耳中,永昌公主對此很是反感。
後來,小秦氏病亡,顧廷燦想為母親告御狀,被貼身宮女告發,公主擔心得罪顧侯,於是將她幽禁了。
顧侯那邊說了,只要不休妻,不壞了顧家姑娘的名聲,旁的他不在意。我和你爹也不是狠心的人,到底是八抬大轎娶進來的,以後你媳婦就在後院靜房裡待著,門也別出了。
作為古代官宦世家的小姐,顧廷燦沒有當家理事之才,卻只會在糾結於夫妻之間的爭吵,這是夫君韓誠不喜她的地方,卻也可以容忍。
她為了報復異母哥哥顧廷燁,竟然要去誣告,險些禍及永昌公主府,這就是永昌公主不能容忍她的地方了。
結語:
《知否》的原著中,通過對康姨媽和小秦氏,以及她們各自的女兒後續的描寫,意在警戒世人。
即使你家世顯赫,身在高位,也要居安思危,做事不能不留餘地。
即使你身處低處,事不如人,也要心存善念,做人更要懂得感恩。千萬不要心存害人之心,害人終會害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