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憶嫂子

2020-08-20 卿本娘娘命

「你嫂子病了。」四姐打電話時,我正忙得似陀螺。

「哪個嫂子。」我以為村子裡,哪個同輩哥哥的媳婦。

「你哥的媳婦。」四姐真逗樂,我還不知道,哥的媳婦叫嫂子。

「哪個哥?」我又問一遍。

「你不就一個哥,你親哥。」四姐急了。

「怎麼可能,昨天看我哥發的相片,我嫂子還坐在一個木房子的欄杆上。我還羨慕著,我自己忙傻了,她們還有閒心旅遊呢?」我才不信四姐的,嫂子除了瘦點,幹活比男人不差。

「真的,你嫂子前天下地,讓人家給種麥子,抬化肥,身上疼得直不起腰,直接拉醫院,查出來的。不放心,又送大醫院。你看的相片,可能是她們檢查後拍的。」

「醫生說,晚期,頂多再有一個月,沒有治的意義,讓直接回家了。你回來看看吧,別見不著。」四姐還說什麼,我沒聽著,我的腦瓜子懵懵的。

嫂子怎麼可能生病,她身體比我都健康,走路帶風。幹活從沒聽她喊累,這幾年和我哥一起打拼,兩個人把六間房的小院建了三層樓。

我夏天回家過暑假。嫂子給玉米地打除草劑,背起能盛一桶水的箱子,玩似的。

她進玉米地,我一轉眼功夫,人就被玉米棵擋著找不到。再一轉身,嫂子走了一個來回。

我離家時七月二十號,嫂子騎個三輪車送我到車站。剛過完八月十五,麥子沒種下,四姐告訴我,嫂子只有一個月的時間,開什麼玩笑。

我不敢給嫂子打電話,也不敢問我哥。我沒準備好,我不敢保證自己不哭。

晚上,我躺在床上,腦海像過電影。

嫂子95年嫁到我家,我16。嫂子21。

嫂子娘家和我家,村挨村。嫂子是苦水泡大的。她幾個月,母親就撒手西去。嫂子是最小的,有三哥兩個姐,早成家了。

嫂子爸親自找我媽訂的親,她爸聽說我媽心好。

老爺子說:我一個人既當爹又當媽,給兒子娶媳婦蓋房,姑娘出嫁,我實在沒能力管她。她像一棵草,自己長大,我知道她受委屈,經常去她媽那裡哭,我也沒法。

老爺子說:我覺得嫁你家,不會受氣,只要你們願意,隨時可以結婚。可憐天下父母心。

嫂子就這樣進了我們家。

我在縣城上學,畢業後又出門打工,和嫂子相處不多。

我掙錢後給嫂子買過幾次衣服,她總嫌棄,這太瘦,那太肥。我便不買。後來我知道,我買的是她最愛穿的。

07年我結婚,老公比我大8歲,嫂子聽村人的閒話,很生氣。連飯都不給我們做。老公第一次上門,親自下廚。

老公不在意,我也不說。後來哥帶嫂子來京幾次,老公熱情對待。我們春節再回家,嫂子便主動把她們帶空調的房子留給老公。

有一年,我做買賣差Q,嫂子把家裡的Q,全拿給我。

這幾年我忙生意,忙孩子學習,老公又得病。我自己活的很吃力,也沒怎麼過問家裡。

偶爾給媽媽打電話。有一次媽告訴我,哥丟了五六萬元,幾乎哥嫂兩人一年的收入。哥哥氣得生場病,嫂子也沒埋怨他。

還有一次,嫂子在工地幹活,原本是嫂子運混凝土的,結果和嫂子搭班的女人,可能以為那活輕鬆,從我嫂子手裡接過到車,自己上去了。誰曾想,剛上到樓一半,繩子斷了,女人摔在我嫂子面前,我嫂子嚇得生場病,再不敢去工地幹活。

家人怕我擔心,總是過後才告訴我,我也只能感嘆一下,無能為力。

嫂子去幫人家做衣服,除去吃飯睡覺,幾乎都在忙,兩個人齊心協力終於蓋好房子,再給兒子娶個媳婦,人生的任務,基本完成了,怎麼會這樣呢?

天呀,為什麼不把痛苦均分,為什麼專找一個人欺。嫂子的苦日子剛要結束。你卻把她一併帶走,你是心疼她在世上苦嗎?你還是嫉妒她要幸福?

我沒感覺和嫂子有多深的感情,可我就是想流淚,我想起她送我到車站,我要給母親留錢,嫂子不要。

嫂子說:「你也不容易,我們現在比以前日子好過了,咱媽有我們呢?你保重好一家三口就行。那麼遠,我們顧不上你。」

嫂子,說好的,你照顧咱媽,你怎能食言。我還想著等我日子好過了。我給你買漂亮的衣服呢?再買我讓你挑,行嗎?你怎麼不等我?

我買我沒吃過的,我沒見過的,我要帶回去讓省吃儉用的嫂子嘗嘗。

人生實苦,我要嫂子知道,她餘生的日子,有人在意過她。也不枉姑嫂一場。

人生有多無奈,就有多傷心。傷心到,你看著親人慢慢遠去,你卻無能為力。

我想一夜把傷心的淚全流盡,我要看著嫂子的時候對她笑。

我渴望見到嫂子,我又害怕見到她。坐8個小時的火車,我唯一想著見嫂子第一面,我如何笑不虛偽,我如何說話不緊張。

我第一次感覺回家的路程那麼長,又那麼短,我第一次害怕回家,我第一次知道「近鄉情更怯」。

「嫂子,我回來了。」我故意把嘴咧到後腦勺,我知道我笑得一定比哭難看。我練了一路的話,一句也沒說出口,勸慰有用嗎?我怕多呆一刻掉眼淚,找個藉口溜出屋。

我在家呆了幾天,被嫂子往回趕:「回去吧,我沒事,你要做生意,家裡還有孩子要學習呢。」

是呀,老的有病,小的要上學。嫂子知道我的難。

嫂子很頑強,癌症的疼痛竟然沒哼一聲。她比醫生的說的多過兩個月。我知道她一定不捨得,不捨得女兒,不捨得兒子,不捨得辛苦掙來的家。

我再回家時,嫂子時而清醒,時而糊塗。清醒時,會拽著我的手說話。糊塗時,兩手不停的捏、扯、甩,熟悉她的人說,那是嫂子做衣服的架勢。

辛苦一輩子的嫂子。

我在病床前,碰到嫂子的大姐。

大姐哭著說:「我媽去世,我12歲,我妹妹才半歲,我不會餵孩子,給她燙點米粉,還不知道試水溫。我妹嘴燙爛了,直哭好幾天。還有一次,我沒看住,身上全燙泡。」

我從不知道嫂子這麼苦。

嫂子好幾天咽不下飯,大家都說她支撐不過除夕。哪怕疼的直抖動,嫂子牙咬著,愣是沒吭聲。

除夕,我給嫂子餵了餃子湯。我心想著如果嫂子年初一走,我這輩子不再過生日。

嫂子到底捨不得我難受。年初二對人世揮揮手。

我看著別人哭,我看著嫂子入了土,我一滴眼淚流不出。

劇終人散場,看著嫂子的新家躺在,父親的舊家旁。我最親的兩個人,我今生無緣再相見。

我的眼淚如流水,大姐二姐我們三人抱頭哭……

我走的時候,下了好大雪,大姐二姐把我送到車站,揮手不忍告別。

雪越下越大,大姐二姐溼了衣服,才一步三回頭往家走。

有些時候,告別了也許是一生。

想起幾個月前嫂子來送我,以後卻再也沒機會。這場大雪是嫂子送我嗎?嫂子躺在地下冷不冷?

又是清明節,不知道嫂子在那好不好,應該已經適應了,但願天堂沒病痛,但願父親能疼她。但願來生再見。


相關焦點

  • 清明時節憶慈父
    清明到了,我那邊院子裡的杏花開滿了枝頭,香椿嫩芽也綻開了笑臉,那是老爸最愛看的風景。我折上一枝粉白的杏花,再捋上一把香椿的嫩葉,帶去您的墳前,給您讀一段您最喜歡聽的電視報導.把媽也帶去看望您,好嗎?他們都說您的新墳不滿百日,不用去祭奠,可我們不想理會這些,就想去看看您,好嗎?真的很想您,我慈愛的老父親。
  • 清明掛墳(原創)
    每年的清明時節 父親在世的那些年,每年的清明時節,都要帶領我們一家人去掛墳,父親最後一次帶我掛墳時的情形,總是浮現在我的腦海裡面...... 那一年的春天,我從部隊剛轉業回到地方工作,父親從鄉下託人帶信給我說:清明節快到了,給單位請個假早點回老家掛墳。於是,清明節前的第三天,我和妻子帶著兩個還很小的女兒,從縣城趕車回到老家掛墳。
  • 人生只剩歸途——清明悼母
    清明悼母 只願時光永遠停在那一刻,逝去的都會成經典,這是懷念。對自己好點兒,因為一輩子不長,對身邊的人好點兒,因為下輩子不一定遇見。 又是一年清明時節,回到夢中常常出現的老家給母親上墳,遵照她生前的願望,她就安葬在老家房屋後的林子裡,那房屋是她辛苦一輩子建成的,房前屋後的竹子、棕樹、茶樹、果樹,一草一木都是她帶領我們親手栽下的,如今都已長成大樹,成片成林了,最吸引人的是屋後她墳前那棵櫻桃樹,十分高大,枝枝丫丫地開滿了白色的花,遠遠看去猶如一把大傘。
  • 看破落戶常時節如何向西門慶借錢?
    事情的開始是因為常時節的房租付不起,房東要趕他走,無奈之中只得開口向西門慶借錢。這時的 西門慶正從東京見完蔡太師回家,正在興頭上,常時節抓緊時節,向西門慶開口道:小弟有一事相求,不知哥可照顧麼?」說著,只是低了臉,半含半吐。西門慶倒是很爽快,說:「但說不妨。」
  • 清明上河圖繁華之下烈火烹油,多舛命運背後王朝更迭,歷史謎中謎
    張擇端在宣和年間的時候是翰林待詔,據《清明上河圖》上金代人張著的跋文,「本工其界畫,尤嗜於舟車、市橋郭徑,別成家數也」,我們可以知道他擅長畫街市上事物,也正因如此,才有了「一鏡到底」的《清明上河圖》。「清明上河圖」,(明人李東陽的題跋考據)。
  • 清明你夢到過逝去的親人嗎,談談我的經歷!
    因為我們家一直是我奶奶指導提醒祭祀這些事,就今年清明節前兩天,奶奶連續兩天夢到了我大爺爺,不過都不是噩夢,第一次做夢說是想吃香蕉,第二次又夢到了我大爺爺直接來到我們家坐到我們沙發上,說是清明節快到了別忘了,然後就要回家做飯,我奶奶夢裡還是長平時很自然的告訴他,別做飯了,孩子們都回來了,在這吃吧!
  • 小說:憶深發燒了
    「憶深發燒了,你要是現在沒事的話,就趕緊來吧,她一直在喊你的名字。」楚雲深還睡得迷迷糊糊的,接到電話聽清楚韓瑾歸在說什麼的時候,一個激靈醒了過來,連衣服都來不及穿,直接套了個外套就拿上鑰匙衝了出去。「你幹什麼去呀,慌慌張張的?」雲煙看到她一溜煙的衝了出去,急忙問道。「小憶深生病了,我去去就回。」
  • 故事:淚憶我的嫂子(我的家庭故事)
    結果,我嫂子的娘家大哥,也是個不務正業的人。在一次推牌九時,輸給了呂慶五塊大洋。呂慶逼他給錢,他說沒錢,呂慶要卸他的一條腿,這時,他突然想起他妹妹,我的嫂子。就對呂慶說,他願意把他妹妹嫁給呂慶做小老婆。呂慶對我嫂子早有耳聞,知道她年輕漂亮。一聽心裡樂了,於是馬上組織人,結果就發生了那晚上掄親的事件。
  • 清明將至,我又失去了一位親人
    憶慈顏心傷五內,撫遺物淚流雙行。我唯痛念,咽淚沉痛!敬祝小舅,天堂沒有病痛,一切安好!也恭請小舅為我帶去對親人的思念之語,我們時刻在想念他們,望他們一切安好! 淚送小舅一路走好。清明將至,我們又痛失了一位親人! 於2020年3月22日留墨
  • 讀《水滸傳》,了解宋朝清明節|故鄉的清明儀式感教我敬畏生死!
    宋朝清明祭祖,本來是有點黯然神傷的節日,由於弄起各種各樣的豐富多樣的小節目,化解了一些憂傷的情緒宋朝大詩人陸遊有詩云:路入梁州似掌平,鞦韆蹴鞠趁清明「,可見蹴鞠在人民生活中的地位。由此可見,在宋朝清明節已經有些成為娛樂的載體!02不管時代如何變遷,祭祖,緬懷祖先是一直不變的主題。
  • 《清明上河圖密碼》韻散結合的行文方式是傳承也是創新
    《清明上河圖密碼》系列小說共六本,作者冶文彪經過多年構思,把「清明上河圖」這幅圖上面的824個人物逐一寫活。這是一套歷史小說,也是一本懸疑推理小說。好風在之前的文章中分析過這一套小說的敘事策略(與東野圭吾的小說比較,分析《清明上河圖2》的敘事策略),在本篇文章中好風試著分析這套小說韻散結合的語言風格。
  • 《最強武將傳》和《憶讀書》讓我去領略了趙子龍的忠和關雲長的義
    正如《三國演義》裡最後的這句古風詩詞所說一樣,當年的三分天下已成往事,後人的唏噓和感慨皆是虛幻的了:我的啟蒙老師說起關於我和《三國演義》的往事,就不得不提到央視的動畫巨作《最強武將傳》和冰心奶奶的《憶讀書》了,相信在很多人的童年裡都少不了的兩位好朋友——動畫片和教科書,前者是我們的童年最愛
  • 《知否》:小桃為了讓明蘭開心,唱出一曲動人的《憶江南》
    在船上,僕人小桃為了讓明蘭開心些,便唱起了小曲《憶江南這首《憶江南》是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所作。能不憶江南?對白居易而言,江南地區的風光是既熟悉又美好。春天百花盛開,江邊的花朵在太陽的照耀下更加紅豔,而江水也變得更加清澈碧綠。
  • 程老大和程嫂子(一)
    今天,我先講一個程老大和程嫂子的故事試試水。要說起他們的故事,我覺得還得先從程嫂子的男人程老大說起。程嫂子的男人我們叫他程老大。程老大爸媽生了兩個兒子,就是程老大和他的弟弟程老二。程老大打小就是個混小子,在家罵爹娘,出門罵鄰居,上學罵老師。村裡村外,家裡學校誰看見他都頭大。即便是這樣,他在他爹媽眼裡也是個好兒子。
  • 紅樓夢憶 影劇經典 妙筆傳神 方寸大觀 (一)
    《雙玉讀曲》採用劉旦宅先生原創設計的小型張郵票《雙玉讀曲》採用彭連熙原畫設計郵冊《紅樓夢憶》>崑曲《紅樓夢》朱冰貞飾演林黛玉2014年6月21日《紅樓夢憶》
  • 2020清明紀事
    不過堵車也無所謂,就比如穿街時的那段堵,我正好可以去看看街邊賣花賣樹的,開放的茶花、梅花正「喜滋滋」地吐露芬芳,棍子似的桃樹、杏樹、蘋果樹子等都一捆捆的擺放著任人挑選,其中青翠的松樹尤受歡迎,因為很多人家愛在清明的時候給祖墳墳前栽上松樹,喻意松柏長青。有時還堵在田野之間,只見那油菜田和麥田交錯分布,一片黃一片青煞是好看。
  • 小說:五歲男童清明失蹤,次日尋回總是碎碎念,爺爺聽完被嚇懵了
    我叫陳旭,在我五歲那年,清明時節,我和父親爺爺三人來到村後鳳凰山給老祖宗上墳。我們這裡清明節十分熱鬧,墳山上,人也頗多,不少無所事事的小孩,就在山邊嬉鬧玩耍,偶爾被自家長輩叫去磕頭。我家老祖宗們的墓有六個在此地,但卻有些分散。
  • 清明踏青春遊,尋覓史詩級小說巨著《創業史》作者柳青的足跡
    清明時節春回大地、鳥語花香,正是踏青春遊的好時節,也是我國傳統的祭祀節日,除了回家祭祖,開啟一個文學尋根之旅也是不錯的選擇。被譽為史詩級的長篇小說《創業史》及其作者、著名文學家柳青,曾經影響著一代又一代文學愛好者和作家,雖然隨著時間的推移,記憶可能有點模糊,但其文學地位卻在中國文學史上寫下濃濃的一筆。
  • 故事:章憶同往常一樣,來表哥家開車,表哥告訴他,他們小區賣車位15萬
    章憶正走馬觀花地欣賞著一輛輛小車,就見表哥和幾個人說說笑笑走來。表哥見到章憶,指著身邊一同來的幾個人說:「這都是我的同事,看我來買車。」章憶被冷落在一旁,感覺表哥是在嘲弄他,心說:昨天表哥口口聲聲說給我買車,這怎麼像是給他自己在買車?沒想到,表哥很快給章憶打來電話,讓他來取車。章憶匆匆趕到表哥家,不解地問:「表哥,你這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我怎麼被你弄糊塗了?」「開車要燒油,繳各種稅費,堵車,罰款,找不到車位,事故,空氣汙染等等。反正我始終認為開車百害而無一利。」
  • 清明上墳記
    中國人是十分敬重祖先的,清明祭祖也是千百年來的傳統。對幹部來說,禁止上墳固然省事,沒有了火災之憂,但移風易俗似也不可一蹴而就。人們的感情總要尋求實際的寄託,或紀念碑或墳塋,總要有個憑弔先人之處。 為防火而禁上墳多少有些過激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