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女平時掏盡心思啃老跟老人借錢,當老人病了,卻連早餐也吃不上

2020-10-13 客家人阿新

鄰居兩個老人,大爺86歲癱瘓,大娘84歲拄拐杖。平時,老太婆還能拄拐杖出去街上買菜,這天腿腳痛得厲害,走動不了,等了一早上,都沒人過來照顧倆老。老太婆控制不住自己流下了傷感的眼淚。十點剛過,外孫才從他自己家來到老人家。

這兩個老人平時都沒跟兒女住在一起的。

老人一婚生了一個兒子,二婚即是跟現在這個生了四個女兒。

離老人家房子最近的是排第三的女兒,開摩託車過來大約三四分鐘左右。女兒剛結婚時,由於女婿是農村的,所以當時女婿就是上門女婿,跟兩個老人住在一起,女兒有一個孩子還跟老人姓。後來女婿攢了一筆錢,又跟老人借了十萬,買了附近一棟樓房,就搬了出去住。女婿以後有錢,還了八萬還欠老人二萬。

距離老人家房子第二近的是最小的女兒。由於生這個女兒時,生活條件不許可,自小就送給別人抱養了。長大後又嫁了鄰居,養父母去世,才又認回雙親老人。這女兒最近說要買商品房,跟老人借了五萬。

離老人家房再遠一點距離的是大女兒,開摩託車來老人家,大約十五分鐘路程。這大女兒前段時間說買社保,不夠錢就跟老人借了八千。大女兒也大言不慚地說,媽,這八千元我就不還你了,我家裡建樓房還欠人家一大筆錢。

老人跟前妻生過一個兒子,開摩託來老人的房子大約二十分鐘。這個兒子六十多,已退休,退休金有六七千元。就算工資這麼高,前段時間還跟老人借一萬元炒股。不僅如此,還很仗義幫那個借5萬的妹妹解圍:老爸,妹妹借的5萬,你老就不要她還了吧,她小時候送人了,你沒養過她,現在就當撫養費算了。老爸聽到這,差點沒暈過去。

老人深圳還有個女兒,平時還是很孝順的,每逢節假日大小包禮物都往老人家帶。

平時,兩個老人身體好時,還可以自己照顧自己,現在身體不好了,兒女、孫輩一個也不見蹤影。

兒子自小沒跟老爸生活的,一年才來一次看老爸,每次來了給二百元意思一下就走了,兒子都這樣了,孫子更別指望了。

大女兒每次來都是帶走的比帶來的東西還多。比如她帶三斤蘋果來,走的時候就帶六斤蘋果走,每次來老人家,沒有賺的事情,大女兒就根本不願意幹。所以,老人叫大女兒以後別再來了。

二女兒在深圳,兩夫妻工資都算高,每月都是一萬多元,但平時消費大了,沒什麼存款,現在二女兒家婆也有病,抽不開身回家。

唯一可以期盼的是三女兒,曾經的上門女婿,離老人家又近,還有一個二十多歲的外孫閒賦在家。

最小女兒擺地攤,女婿腎有病,雙腿經常浮腫沒幹活。女婿自身難保,怎麼可能去照顧老人家啊。

所以,這天這兩個老人盼啊盼,才盼到外孫來了,打了兩份早餐給老人。

有人建議,兩個老人可以像鄰居打官司告兒女,讓他們贍養老人。

老人說,算了,都是九十歲的人了,還告什麼啊。

有人又建議,讓兒女請一個保姆服侍自己。老人又搖搖頭,算了,不要這麼破費了。

新時期的養老問題,已不再像過去那樣養兒防老了。如今,養兒,將來未必就會盡力養老。老人,還是要自力更生,多為自己存一筆錢,自己養自己的老吧,這樣,安全些,實在些。

相關焦點

  • 「兒啊,我真的沒錢了」,老人縱身跳樓,結束了被啃老的一生!
    可憐天下父母心,自從做了父母,心思就都在孩子身上,期盼孩子健康、平安長大,期盼孩子長大成材。然而幾家歡喜幾家憂,有的孩子仿佛天生就是來抱怨的,從出生到長大都不讓父母省心。年前婆家那邊的舅媽來家裡借錢,跟婆婆抱怨自己的倆兒子,大兒子今年四十多了,小兒子今年也要三十六歲了,倆兒子工作都不穩定,大兒子初中畢業在山裡派出所打零工,盼著能夠轉正,一個月拿幾百塊錢的工資,還經常被拖欠工資。
  • 為什麼老人退休了還工作把退休金給子女,老人的話,子女很感動
    就這樣,洪大爺道出了事情的原委,周圍的人都說洪大爺太「慣著」子女了,這不是縱容子女們「啃老」嗎?洪大爺跟周圍的人解釋,自己這樣做也是有這樣做的理由,不然的話也不會這麼早將錢財散出去,怎麼著也要等到最後再說,兒女多了自己保存一份財產才對呀。
  • 老人找兒女借錢看病,兩人都送來一張卡,查完餘額老人想放棄治療
    石井村的徐老漢是一個苦命的人,妻子在生小兒子的時候難產去世,給他撇下了一對兒嗷嗷待哺的兒女。這些年徐老漢既當爹又當娘,好在把兒女都養活大了,女兒徐敏遠嫁在外地,兒子徐亮大學畢業後留在了城裡。平時的小病小災徐老漢都不對兒女說,自己能抗就抗了,他說兒女工作都忙,他不想拖累他們。前段時間村裡組織專門人員來給老人們體檢身體,一向身體硬朗的徐老漢卻被查出了癌症,去縣城醫院再次檢查後,徐老漢懵了。檢查結果出來的那天,徐老漢一個人坐在醫院門口愣了很久,他才60歲,還沒有抱到孫子,他不想就這麼走了。可一想到醫生說手術費至少需要二十萬,老漢又猶豫了。
  • 老人找兒女借錢看病,兩人都送來一張卡,查完餘額老人打算放棄治療
    石井村的徐老漢是一個苦命的人,妻子在生小兒子的時候難產去世,給他撇下了一對兒嗷嗷待哺的兒女。這些年徐老漢既當爹又當娘,好在把兒女都養活大了,女兒徐敏遠嫁在外地,兒子徐亮大學畢業後留在了城裡。平時的小病小災徐老漢都不對兒女說,自己能抗就抗了,他說兒女工作都忙,他不想拖累他們。前段時間村裡組織專門人員來給老人們體檢身體,一向身體硬朗的徐老漢卻被查出了癌症,去縣城醫院再次檢查後,徐老漢懵了。檢查結果出來的那天,徐老漢一個人坐在醫院門口愣了很久,他才60歲,還沒有抱到孫子,他不想就這麼走了。可一想到醫生說手術費至少需要二十萬,老漢又猶豫了。
  • 吃不上新麥麵的故事
    吃不上新麥麵的故事 早年,一下相面的相士,在給一老者相面時,欲言又止,呑呑吐吐,老者看出他的心思,便說道:你直言無妨,只管照實說 相士嘆了口氣,委婉說道:老人家農曆五月間有一關,怕是吃上新麥麵,但若闖關成功,壽可達百年。 相畢,相士無論如何也不收相錢。
  • 故事:老人手,病帶走,一位老人去世後,緊緊抓住孫子的手
    有這麼一句老話:「老人手,病帶走!」意思就是說,老人去世之後,用他的手摸哪裡,哪裡的頑疾就會消除,被老人帶走了。但是知道這件事情的很多,卻很少有人去做,畢竟老人已經逝世了,躲避還來不及,怎麼可能再讓老人摸自己。
  • 小說:老太碰瓷倒在女孩車前,女孩照顧老人3年,老人的兒女慌了
    可是看見這位老人那一臉滄桑的模樣。小惠又不免有些心疼。想起兒時的父母爺爺奶奶。小惠忍住火氣。準備跟老人的孩子好好交涉。也許老人也只是無意的行為,可是沒想到老人的兒女更加無賴。其中他的大兒子更是直言不諱。說什麼你撞倒了她,你就要為他負責,為他晚年的生活負責。小美從來沒有想過,這世界上竟然會有如此不孝的兒子。
  • 小說:老人倒在我車前,我帶回家照顧,2年後,老人兒女慌張上門
    可是看見這位老人那一臉滄桑的模樣。小惠又不免有些心疼。想起兒時的父母爺爺奶奶。小惠忍住火氣。準備跟老人的孩子好好交涉。也許老人也只是無意的行為,可是沒想到老人的兒女更加無賴。其中他的大兒子更是直言不諱。說什麼你撞倒了她,你就要為他負責,為他晚年的生活負責。小賴從來沒有想過,這世界上竟然會有如此不孝的兒子。
  • 兒子問:爸爸,什麼是啃老,我們和媽媽是不是在啃老
    一天,兒子放學回家,突然問我,爸爸,什麼是啃老?當我正想解釋的時候,兒子又說:「是不是像我們這樣,你,我還有媽媽,我們一起和奶奶爺爺住,這就是啃老?」兒子的一席話,瞬間將我拉回到大學畢業的前夜,上鋪問我畢業的後的打算。我說:「先回家住下,然後再找工作。」「什麼?你畢業後還要和父母住?你多少歲了,你也太丟哥們人了!"我的臉突然一陣陣發熱。
  • 老人陽壽已盡,卻因門口掛的紅繩攔住了陰差,死後竟投胎成豬
    老人陽壽已盡,卻因門口掛的紅繩攔住了陰差,死後竟投胎成豬鄰居是個外語老師,這個故事是她爺爺去世時候發生的。在他爺爺已經病的不輕的時候她和其他親戚都已經回老家看望她爺爺了。他爺爺那時候已經病的下不了床了,回去已經好多天了但是就是不閉眼。醫院病危通知已經下了好多天了,但是他爺爺一到晚上就會說院子有兩個人要帶他走之類的話。
  • 第二天保姆電話通知了老人的兒女們:老人走的很安詳
    老人在一個安靜的晚上去世了,正值秋冬交接的時節,七個子女都不在身旁,第二天三個兒子回來時,看見床上的老人瘦得皮包骨頭,老人走的時候安安靜靜,悄無聲息,是第二天保姆的電話通知了老人的兒女們。老人姓殷,和裴爺爺一起長大,一起呼嘯著將一幫「小畜生」拉扯大,一起在一個戲班子裡唱戲,一起打仗,戰爭勝利,新中國成立後,常常一個戲糰子聚在一起弄來兩碟花生米兒,半二把兩黃酒,就著個把茶幹看新生代的生旦淨末醜唱戲,偶爾也搭搭手扮扮戲份子,唱戲要攢氣,老人也愛攢東西,什麼都攢,什麼都攢給兒女。
  • 小說:老人碰瓷倒在男孩車前,男孩照顧老人6年,老人的兒女慌了
    看著老人的兒女慌裡慌張的離開,小雨的好奇心愈加強盛了。這到底發生了什麼?小雨趕緊放下包包跑到了房間裡。只見老人神態怡然地躺在了房間的躺椅上。「爺爺,這發生了什麼事情?」小雨好奇地問。其實,小雨心裡也有所猜測,或許是因為財產的問題。畢竟老人的兒女這樣子的勢利不為財產,難道還能過來爭著撫養老人嗎?
  • 兒女長大了,離異喪偶的單身老人進入黃昏戀,會不會幸福呢?
    朋友黃某的母親在50多歲的時候因病去世,留下老爺子一個人在老家。老爺子有慢性病,黃某接他到城裡一起生活。老爺子過不習慣,執意回了老家。一個人守著一個空蕩蕩的小院子,過了五六年。另一個鎮上的一個老奶奶,也是50多歲失去老伴。兒女在省城工作安家。把老奶奶接到兒女家生活,老奶奶也覺得不習慣。兒女們工作又很忙,老奶奶說還不如回老家有老姐妹們說說話聊聊天熱鬧。
  • 敢於啃老的年輕人是懂事孝順的人,也最早變成有錢人
    但是這樣感情交流,太客氣了反而會讓我們父母感到不自在,讓親情變得疏遠,其實隨著父母年齡越來越大,其實他們很需要「被需要感」,特別是來自兒女的,或許這是只有中國父母才有的情節。爸媽有儲蓄,年輕人有潛力,把兩者優勢結合起來,力爭讓全家資產連年增值。這很好理解,從經濟學的角度評估,父母的賺錢效率肯定比剛畢業大學生要高。這時候父母拿錢支援你,相當於給了你更多選擇去追求夢想,探索更好的生活。你拿到錢奮發努力,用錢換取寶貴時間,花在最重要的事情上,然後過段時間等你賺錢了,再連本帶利還回去,父母和你,皆大歡喜。這就好比商業投資。
  • 故事:孤獨老人在悽苦中跳樓
    田波把父親扶進了診室,田伯一活動就連咳嗽好幾聲,聽上去,氣管裡好像有什麼東西堵塞一樣,呼吸都非常困難。醫生和護士急忙上前扶住老人,對田波說:「老人喘得這麼厲害,你扶老人的動作要輕一些。」醫生仔細地用聽診器給田伯檢查過後,臉色有些嚴峻。他寫了一張單子,說:「老人病挺重的,快去拍張CT」。田波見醫生臉色不好,心裡「咯噔」一下,心想:千萬可別住院。
  • 病房中的老人淚,好燙
    老人有兩個女兒一個兒子,兒子在外打工,兩女兒都要帶小孩,只有兒媳忙得團團轉。老人的兒子在手術前回來了,手術第一天,醫生、護士反覆叮囑陪護的兒子要多觀察,可他三分鐘都坐不住,一會兒出去抽菸,一會兒出去與別人聊天,一聊就什麼都忘了,常常連老人的點滴掛完了還不知道。到了晚上,他一躺陪護床上就鼾聲如雷,老人只能自己盯著吊瓶看。
  • 農村老人晚景悽慘,得了病就喝百草枯,生命真如草芥
    以前人們常說養兒防老,父母養兒女小,兒女養父母老。但現實中並不是這樣的。兒女不養父母的很多,更談不上為老人治大病。農村老人一沒有積蓄,二沒有養老金,醫保也捨不得交那200元錢。一旦遇上生大病,那就很少有活路,在農村,象木生大爹生了病就喝農藥自殺的情況,並不少見。唉,有些生命真如草芥。
  • 老人遇車禍後被兒女拋棄,肇事司機照顧一年後,老人將遺產全部給了他
    好在車速不快,老人只是一些皮外傷,並沒有多大的問題。張小五趕緊跑過去扶老人,問老人需不需要幫助。老人搖搖頭就要走,張小五趕緊留住老人,說道:「你這一走,我就成肇事逃逸了。」老人說:「沒事,我好著呢。」張小五怕老人出事,在老人脖子上找到了幾個電話,一一打了過去。過了一會,老人的兒女們都趕了過來。
  • 八旬老人出殯當天,九條金蛇纏住老人兒女,路過道士:撿了一條命
    住在這個村莊的張老漢,今年八十六歲了,最近身體一直不好,臥床不起,氣息還十分微弱,兒女們知道父母的時日不多了,整日寸步不離地守在床邊。一天早上,老人的女兒把飯菜端到床前,輕輕推了幾下身體,想不到身體已經僵硬,用手一摸,鼻子早就沒了氣息,屋子裡瞬間哭成一片
  • 母狐把窩安在棺材裡,兒女把它趕走老人卻攔住了,從此多福多壽
    村裡的老人還在世的時候,就給自己打棺材了,有條件就要挑最好的木材,上最好的油漆,一絲也馬虎不得。李老漢剛過了50歲,就開始攢棺材本,到了60歲,攢夠了錢,挑了最好的沉香木,給自己打了一副棺材。棺材打好的時候,李老漢躺在裡面睡了三天,一臉的志得意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