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性本善。可見人的第一次是多麼的重要,我小時候看過的第一本中篇小說是李心田的《閃閃的紅星》,準確的說不是看,是聽,在廣播裡叫小說連續播講,每天半小時《閃閃的紅星》,播講人講得非常生動,播講者可能叫關山,每天聽廣播的時間是雷打不動的,聽完以後不過癮,又借來原版小說,認真看了一遍,所以確實是第一個看的「厚書」
這個時間大概是一九七二年左右,我十歲。
後來拍了同名電影,那個電影非常轟動,裡面的歌成為了經典。但我看了以後,覺得非常不好,認為不是這樣的,嚴重損害了原著,至少在我的心目中是褻瀆了原著,而且裡面的人物太文革化,潘冬子給人感覺油膩膩的!而且演員表演的不真實,像一幕話劇!我從來不喜歡這個電影!
這裡我有必要說一下原著的故事梗概,前面與電影的故事基本一致,後來潘冬子參加了遊擊隊,後來成為新四軍,解放戰爭的時候,己經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一個偵查連連長,在渡江戰役前,去江南偵查,遊泳回到江北送情報,在渡江戰役開始前,他爹要與他見面,些時他爹己經是師長了,他給他爹寫了一封信,說他將要渡江,準備出發,等到全國勝利後再與他爹見面!
潘冬子給他爹留下的信是小說的高潮,播講者讀信的時候,感情極其飽滿,聽得人熱血沸騰!我們上中學的時候,課本裡還有這封信!
我少年的時候就想,等我長大了,重拍一部《閃閃的紅星》,按原著拍,潘冬子的形象要小兵張嘎那樣!可惜我沒成為藝術家!但如果現在我有錢了,也可以投資,請人拍一部我想像中的…《閃閃的紅星》!但錢也沒有,怎麼辦?再看一遍小說《閃閃的紅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