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從現在開始,你可以得到永生,但一切都被按下了暫停鍵,除了你不會死,其它一切也都不再創新。
沒有新出品的影視劇作,一部電影可以看上幾百年或者上千年,甚至更久;
沒有除了眼前新的一切,或者,也不再有新出生的孩子。
一切都還在繼續,一切又都好像已經停止。
這樣的永生,你是否期待,你願意得到它嗎?
從古至今,人類對永生的探索從未停止。
特別是古代位高權重的君王,對永生之道前僕後繼、樂此不疲。
也就有了那些欺世盜名的長老仙道,煉製各種有毒的「仙丹」。
本是一心求長生,卻不想反而早早送了卿卿性命。
真正的永生,難道就根本不會實現了嗎?
別急,這一切隨著科技的發展和人類的追求,理想終於在近百年之後的2102年得以實現。
公元2102年,一家叫「永新」的神秘醫藥公司,成功發明了一種可以讓人長生不老的藥,但是卻還只是測試階段,並開始招募第一批願意接受試驗的志願者。
這家公司低調而神秘,所以也有一些陰謀論者,把這家醫藥公司說成是騙子。
但「長生不老」的誘惑實在是太大了,還是有近百名人報了名。
試驗進行了16年,確實證明此藥有效且沒有什麼副作用,於是,越來越多的人投入「永生」的大軍。
正當全世界為此藥而爭執不下時,永新公司宣布結束試驗,對此藥命名為「延生藥」,並且無限量免費發放。
但必須定期服用才有效,一旦停止服藥,藥效在幾天後就會消失,而身體的新陳代謝也會恢復到初始的狀態,也就是會像普通人那樣經歷衰老。
那一年,社會異常和諧。幾乎沒有人願意犯罪,因為即便服刑五年,也意味著被剝奪了四五百年的壽命。
永生大軍越來越多,為了控制人口增長速度,保護有限的資源,人類居住區域慢慢劃分出了永生區和生死區。
永生區的居民可以得到延生藥獲得永生,但卻要交出生育權,也就是說,想得到永生,就不能再生兒育女,也就是「生替法」。
其實在沒有永生藥之前,隨著社會發展,人類生存的壓力越來越大,養育孩子的成本越來越高,還有女性越來越獨立,這些因素都讓年輕一代,並沒有多大意願去生養一個孩子。
所以很多人在選擇永生區的時候,並沒有太在意這一點。
當然,如果一個孩子想要出生,必須要父母雙方同時放棄「延生藥」的資格,才會被允許出生。
但生死區卻和原來一樣,人有生老病死,當然也可以養育孩子。
在「生替法「實施了近30年後,長生區和生死區之間,卻出現了截然不同的走向。
最初很多人曾預言,在永生之後,人類文明將到達一個新高度。
卻不曾想,就單憑經濟數據而論,儘管生死區總共只有7個國家,還不到世界總量的10%,但是其人均GDP卻高達長生區的3倍以上。
另外,在世界富豪排行榜上,前十名也都是出自於生死區。
這是因為永生區內因為生命被無限拉長,而生育率卻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大家都能得永生,所以更加害怕風險,所以科技水平甚至在倒退。
而且長生區普遍存在排斥競爭的心態,所以更加推崇論資排輩,資歷高的前輩不退位,資歷低的後輩就不能上位。
因此永生區的上位者越來越安於現狀,而低位者則變得沒有什麼進取心。
人們開始對什麼都提不起勁來,不再研發,不再創新,整個區域內慢慢失去了活力。
而反觀為數不多的生死區,因為時間珍貴生命有限,整個社會都充斥著一種「只爭朝夕「的勁頭,科技發展水平和市場活力都遠高於長生區,整個區域散發著無限的生機和活力。
當長生區考慮通過禁行機動車來減少交通意外的時候,生死區卻在嘗試通過加快機動車速度來提升辦事效率;
當長生區的人們考慮用何種娛樂方式來消耗剩餘的幾千年壽命時,生死區卻在研究如何發明新的娛樂方式,從長生區那裡賺取巨額利潤。
但即便如此,生死區也存在著很多社會頑疾,而與此同時,生死區並沒有放棄對於永生的追求。
決策委員會首席科學家絡正教授休假期間,他的助手傑德博士提出了一個「敞開移民計劃「,鼓勵生死區的民眾移民到長生區,還承認他們此前取得的所有財產,移民後,就可以使用延生藥。
正是這個計劃,徹底改變了地球上的政治格局。
因此,生死區的很多年輕人都在努力打拼事業,同時避免與異性談戀愛,爭取在28歲之前功成名就,然後轉投永生區,做一個永生者。
因為人體的機能在28歲的時候,正是巔峰,而藥物的服務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
絡正教授離職了,因為他覺得自己在這100年以來,學術貢獻完全就是0。
學術夢想破滅後,絡正教授沉浸於各種遊戲之中。而他的助手,傑德接替了他的工作。
或許,任何時代都離不開愛情吧。這個愛情故事,就是從傑德招聘助手開始的,第一次在長生區出現了一個30歲以下的應聘者。
她被傑德稱為麻煩,但實際她的名字叫黛瑪。
黛瑪的才華和效率,讓傑德大吃一驚,原本一年的工作計劃,她只用了兩個月就完成了。
不得不說,黛瑪的才華與智慧,讓傑德有了遇見知音的惺惺相惜之感,而這種感覺,似乎慢慢發酵後,正在朝著一種稀有的感情——愛情在發展。
要知道,隨著生育的停止,父愛母愛也變得遙遠。男歡女愛,在這個低欲望的社會顯得極不合群。
但是,愛情這個東西,一旦被點燃,便會一發不可收拾。
於是傑德約黛瑪去博物館進行第一次約會,當然這些建議,都是人工智慧給出的。
對於這種約會方式,黛瑪哈哈大笑,於是,兩個人的約會由一個月後的博物館,變成了明天晚上的電影。
原來,幸福可以來得這麼快,也可以這麼簡單。
但是電影對於傑德來說,卻沒有什麼吸引力,因為在為數不多的影片當中,傑德幾乎已經能背出整場影片的臺詞了。
但隨著兩個人感情的升溫,矛盾也出現了,沒錯,就是因為是否生育的問題,二人的關係也因此沒在進一步。
而在這個時候,黛瑪遇見了自己從前的戀人,他已經成為年輕的企業家。
黛瑪因他一句他二人的基因組合之下,一定是個天才兒童,點燃了黛瑪心中最深處的嚮往,可卻沒想到,這居然也只是戲言。
因為永生後,大腦因記憶越來越多而變得越來越慢,所以,傑德一直想要消除部分記憶。
第二天,黛瑪和傑德因終於研製出消除記憶的藥物而慶祝,情到濃處兩個人有些情不自禁,黛瑪還因害怕懷孕而服用了一顆藥,沒想到,她卻誤服了那個讓人消失記憶的藥。
再後來,黛瑪懷孕了,還是經由高科技檢測機器的提醒,才知道傑德才是孩子的父親。
而傑德,也知道了黛瑪原來就是永新醫藥公司CEO的女兒,她接近自己,正是為了創造一個新的生命和新的世界。
但傑德經過慎重思考後,還是願意以父親的身份接受孩子的降臨,他也願意,為維繫人類發展付出自己的全部。
故事講到這裡就結束了。
這部小說的作者梁建章除去攜程創始人的標籤之外,還是一位人口專家。
在這個故事中,他想要大家看到的是,人口問題的嚴峻性。
或者,人口問題的危機,也是全人類需要共同認真面對的問題。
不管是永生之後的整個社會開始趨於老化和停滯,還是原有社會之中繼續繁衍生息中的各種壓力,都需要適當的決策,來保持和推動未來的社會和經濟的活力。
故事結束了,探索人類生存發展和命運的命題,卻還在繼續。
本文作者:洛子畫,烹字為餚,暖心暖胃,成長治癒。好的文,暖的伴。
參考書籍:《永生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