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城訣》:這是一部武俠小說嗎?不,它更像一部警世寓言

2020-10-06 北方麗人讀書觀史


在金庸先生的長篇小說中,《連城訣》篇幅最短,所以它不夠出名,卻是最讓人震撼。

第一次讀這本小說的時候是在深夜,在萬籟俱靜中,很容易進入了小說中的世界,與主人公一起飽經患難,更覺緊張膽寒。無奈情節那麼驚心動魄,懸念迭生,竟是怎麼也放不下。一邊讀一邊忍不住想,怎麼會有這樣的武俠小說?在那個恣意浪漫的江湖世界裡,不是主人公一路開掛、快意恩仇嗎?便是走投無路,也有天上掉下的愛情撫慰心靈人生……

然而並不是。

狄雲雖然靠著主角光環,最終活了下來,可這一路遭遇的身體摧殘、心靈顛覆,簡直讓人生無可戀,不忍卒讀——實在太悲苦了,太不像一部武俠小說了。

多年後,經歷了無數難以言說的人生滄桑和情感跌宕後,再讀《連城訣》,發現它是金庸小說中最真實最誠懇的一部——不,它不僅是小說,更是一個警世寓言。在這個不太真實的寓言中,藏著最醜陋也最真實的人性,寫出了最蒼涼也最真實的愛情,再現了最冷靜也最坦誠的人生。


1、一個鄉下少年,兩個讓人窒息的故事

小說以一個鄉下青年狄雲的經歷為主線,講述了兩個基本互不相干、各自獨立的故事,一個是「連城寶藏」,另一個是雪谷情仇。這兩個故事雖然截然不同,卻都同樣讓人窒息。

狄雲是個憨厚實誠的鄉下人,他沒見過什麼世面,也不懂世間險惡。偶然一次,他和師妹跟隨師傅進城,便被迫捲入了一場無影無形的陰謀之中。

只因為有人看中了與他深情相愛的師妹,狄雲被誣陷下獄,受盡酷刑。隨即,他被荊州知府凌退思當做一枚棋子,被推進「連城寶藏」的棋局之中。幸好在這個無處可逃的圈套中,他遇到了丁典,成為他絕望人生的唯一一點溫暖和光亮。然而,這光亮很快便熄滅,他們越獄後獲得自由不久,丁典便中毒死去。茫茫人世間,狄雲又成了孤身一人。

隨後因為誤穿一件僧袍,他受盡「俠義之道」的誤解傷害,卻惡人血刀老祖救下,隨即進入了與世隔絕的雪谷。在這裡,他親眼看到了一場豪俠與惡僧的生死對決,見證了一代大俠花鐵幹的身心崩潰,善惡就在一念之間。


他僥倖活了下來,還無意中練成了絕世武功,然而面對紛繁的紅塵和詭異的命運,他依舊茫然無措。

狄雲離開雪谷,終於知道了自己命運錯位的真相,亦揭開了「連城寶藏」的秘密。雖然戚長發等一干人爭奪寶藏而自相殘殺,他也在最愛的師妹面前洗清了冤屈,卻也永遠失去了她。

狄雲是個淳樸單純的鄉下少年,可在命運面前,他完全就沒有選擇,被逼迫著經歷了一個又一個匪夷所思的陷阱,遭遇種種顛覆信念的人生。縱然機緣巧合,他練成了絕世武功,卻也實在樂不抵苦,滿紙都是悲情。

2、三對深情相愛的情侶,三場讓人絕望的愛情

小說中的故事已經讓人窒息,而綿延期間的愛情卻更加讓人感傷絕望。

《連城訣》中描述了三段愛情,這三對情侶全都是真心相愛、情深義重,卻最終都在命運面前敗北


丁典與凌霜華雖然出身境遇不同,卻因菊花而相識相愛,互許終身。無奈充滿誘惑的「連城寶藏」橫亙在二人之間,凌霜華寧死也不肯替父親開口索要連城劍譜,丁典為了愛人的安危而甘願坐牢、忍受酷刑。一盆菊花成為他們歲歲年年的守望,今生已無法相見,不能相守,他們最大的夢想便是死後合葬。這份愛情固然堅貞感人,卻也慘烈悲苦。

狄雲和戚芳從小一起長大,原本在鄉間過著簡單卻豐富美好的生活。然而當他們一腳踏入江陵城,命運之手便開始了對這對小情侶的捉弄。美貌單純的戚芳被萬圭看中,為了得到戚芳的身心,他們設下毒計,狄雲被誣陷入獄。戚芳無路可走,最終嫁給了仇人萬圭,生下了女兒「空心菜」。好容易蒼天有眼,狄雲死裡逃生出現在戚芳面前,戚芳亦知道了萬家父子的陰謀,這對苦命的情人即將破鏡重圓的時候,戚芳卻因一念之憐,被萬圭殺害,愛情終成泡影。


水笙與汪嘯風是表兄妹,並稱為「鈴劍雙俠」。他們亦是青梅竹馬的武林情侶,一起行走江湖,過得恣意逍遙,活成令人羨慕的模樣。無奈一個個意外接踵而來,竟然讓這段愛情夭折。大雪山分開了這對情深的伴侶,加上花鐵幹的故意挑撥,眾人不懷好意地猜測,讓彼此裂痕越來越大。汪嘯風固然狹隘輕信,水笙卻也驕傲得懶於好好解釋,最終勞燕分飛,也是可嘆可憫。

這三對情侶都是真心相愛,然而在不可知的命運面前同樣都是無力抗拒,不是生離便是死別,都沒有任何希望與未來。

3、一部警世寓言,再現了醜陋卻真實的人性

除了讓人窒息的故事,讓人絕望的愛情,《連城訣》更展現出醜陋殘酷的人性,雖然有所誇張,卻實在真實動人。

為了得到大寶藏,戚長發師兄弟三人聯手逼死了師傅,而後互相猜忌、各展陰謀。


為了得到大寶藏,凌退思不惜以女兒的青春和生命做誘餌,十年如一日地折磨丁典和女兒凌霜華;

為了得到大寶藏,戚長發假裝成不識字的農夫,連女兒和徒弟一起騙了十多年,當然他和凌退思一樣,也絲毫不在意他們的死活。

相比之下,倒是萬震山還稍微有點人性,雖然也為寶藏處心積慮,但起碼他還在江陵城裡過著正常人的生活,對兒子萬圭也有一份父子親情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一個大寶藏讓多少人趨之若鶩、不擇手段,浪費一生的歲月和真情去追尋,最終卻是兩手空空,一無所有,落得個「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如果說「寶藏故事」揭示了人性中的貪婪,「雪谷故事」中花鐵幹的人性顛覆更是深刻而複雜。作為成名的大俠,花鐵幹前半生都是行俠仗義的,然而在逼仄的環境中,他的身心崩潰了,深藏於內心的卑鄙和懦弱全部暴露出來,變成了一個奸惡之人……是與非、善與惡的轉變如此突兀,讓我們看到,環境能夠成就一個人,也能毀滅一個人。


這便是《連城訣》的深刻意義吧?與其說這是一部武俠小說,這更像一部警世語言,讓我們深思,給我們警醒。

人性固然不堪考驗,可世間依然有溫暖與良善。丁典與凌霜華對愛情的堅守感人至深,狄雲經歷無數坎坷磨難,卻從未改變樸實善良的本性。便是被蒙蔽被欺騙的戚芳,也始終對狄雲滿懷深情與牽念……

小說結尾,狄雲和水笙走到了一起,儘管他們之間沒有愛情。

可是,這不就是真實而讓我們感動的人生嗎?

多少艱辛苦難過後,人生雖然不夠美滿,充滿遺憾,但生命仍然頑強堅韌。也許他們之間沒有愛情,但有著足夠的信任體諒和患難深情。他們在雪谷中攜手撲鷹射鵰,一起守望歲月春風。如此,自是足以互相取暖,相伴一生……

相關焦點

  • 連城訣:金庸的一部冷門武俠小說,人性之惡,盡在其中
    據說,金庸的武俠小說中最受讀者喜愛的是《天龍八部》,也有很多人喜歡《射鵰》三部曲。但是他還有一部比較冷門的小說,雖然有些不受待見,很少被搬上熒幕,但是這部小說其實更有價值。它有著魯迅雜文的暗黑風格,非常耐人尋味,能引發人更多深沉的思考。讀這部武俠小說,你記住的不是各種奇妙的武功,也不是屠龍刀倚天劍之類的神兵利器,而是一群妖魔鬼怪化的病態的人。
  • 《使女的故事》與其說是一部科幻小說,不如說是一部警世寓言。
    《使女的故事》與其說是一部科幻小說,不如說是一部警世寓言,提醒人們保持高度警覺,避免重蹈覆轍。
  • 一部寫滿人性黑暗的小說《連城訣》
    《連城訣》是很多年前就讀過了的,篇幅不長,但印象非常深刻,尤其是砌牆那一段,真是令人毛骨悚然,深刻到至今只記得那一段。這次為了寫這篇文章,又重讀了一遍。三重讀一遍,心底是說不出的壓抑與沉重。如果說,《神鵰俠侶》是一部寫盡了人間情愛的「情書」,那麼,《連城訣》則是一部寫滿了各色壞人的「壞書」。整部《連城訣》,圍繞著大寶藏與大雪崩這兩個故事,將人性的醜惡刻畫的淋漓盡致。
  • 曹若冰《金劍寒梅》,一部神奇的武俠小說,作品遠比作者更有名氣
    之後百家齊放,金庸古龍的各式真偽武俠小說遍布中國的各個角落。影視還未走進大眾的年代,一本武俠小說就能讓年幼的我們快樂上一陣子,沉醉於刀光劍影的武俠世界而不能自拔!今天,青莓要和大家說的,是一部神奇的武俠小說,作品遠遠比作者更有名氣。
  • 武俠小說為什麼衰落了?只有融合金庸和梁羽生,才能重振武俠
    推想開去,一部武俠小說,應該用什麼來串聯起來?武俠小說現在逐漸衰落了,那麼,它還能不能振興?01 連城訣是核心載體連城訣是《連城訣》一書中的核心載體和中心線索。這樣寫出來的小說,更像是成年人的童話,而不是立意多麼深刻的作品。即便如金庸這樣的高手,他的作品也難免有這樣的缺點。所幸的是,金庸的文化水準很高,他適時在小說中加入諸多文化因素,如琴棋書畫或者道教、佛教和儒家的思想,使整個小說的文化水準被拉上去了。說白了,這是用其他因素掩蓋了本來比較低的基本水準。其次,奪寶模式本身是物質誘導,精神品位不高。
  • 看《連城訣》,說說成年人最殘酷的武俠夢
    讀武俠小說的人,不可能沒有看過金庸的作品,而看過金庸作品的人,大部分都會認為《連城訣》是他所有作品中最黑暗的一部。這是人之初,性本善的特點。隨著周圍環境的變化,人的性格會發生扭曲,異化,漸漸人就開始失去本性,失去四心。狄雲沒有,他從頭到尾都保持四心,不管遇到什麼樣的厄運,惡人,陰謀,打擊,他都是完人。他很善良,水笙多次誤會他,他還是不計前嫌多次出手相救,不是對她有企圖,僅僅是不想再多死一個人。
  • 古龍的武俠小說,哪一部才能稱得上是第一名代表作品
    ,這裡面有古龍親筆作品,也有中途不寫由出版社找的槍手代筆作品,也有古龍的早期練筆作品以及後期的創新作品等等。但這部作品也是一部開放式的結局,總讓許多讀者感到遺憾。因此也無法達到古龍唯一代表作的標準。《絕代雙驕》以悲劇開頭,以喜劇結尾,書中雙子星的主人公設定讓人眼前一亮,而且對於江小魚與花無缺的形象描寫堪稱精彩無雙,而且故事情節生動,語言運用成熟,是一部難得的上佳作品。《大人物》是古龍以女性視角寫的一部另類的武俠作品,書中的男主人公大頭楊凡其實就是古龍的自我描述,只是因為這部作品篇幅較短,所以讓許多讀者覺得讀的不太過癮。
  • 《連城訣》一部令人頭皮發麻的武俠劇
    金庸筆下的武俠世界,快意恩仇,笑傲江湖,好不肆意暢快,唯獨這部《連城訣》,徒弒師,父殺女,奪人愛,一個貪字揭露了人性的險惡陰暗,道貌岸然……連城訣中的男主狄雲,沒有開掛的人生,沒有主角光環,一無所有。戚長髮帶著他的徒弟狄雲和女兒戚芳赴荊州萬震山的鴻門宴,從此改變了這對青梅竹馬的師兄妹的一生。戚長發跟萬震山生了嫌隙,戚長發丟下徒弟和女兒逃出萬家,狄雲被萬家上下聯手冤枉做賊,打入死牢。
  • 《玉扇神劍》一部以書名就達到成功的武俠小說
    當年武俠小說盛行之時,大街小巷的租書社用一句相當經典的話來說,那就是如雨後春筍般茁壯成長起來了。而在眾多大大小小亮亮黑黑新新舊舊的讀書社之中,那武俠小說的數量用宋丹丹老師的話來說,那就是相當地多啊。在浩如煙海汗牛充棟的武俠作品中,金庸、古龍、溫瑞安的武俠小說總是一部難求。
  • 若黃易沒有仙逝,他很有可能會寫一部以三國為背景的武俠小說
    在65個春秋中,黃祖強變成了黃易,在65圈的年輪中,一部部武俠經典和玄幻佳作讓黃易成為了世所公認的武俠五大宗師之一。而與他齊名的包括金庸、古龍、梁羽生和溫瑞安。這一切仿佛都是命中注定。黃易的武俠小說,都有著清晰的歷史背景。像《尋秦記》是以戰國末年為背景的穿越武俠小說。
  • 署名鬼谷子著的一部武俠小說《逍遙書生》也是有點意思
    沒錯,這類武俠小說在當年武俠盛行之時,的確是眾多作品當中的一部。而且當時也不說清楚是何時開始,書生系武俠書籍開始成為讀者新寵。比如《地獄書生》、《鐵腕書生》、《病書生》、《醉書生》、《惜花書生》、《鬼琴書生》等等充斥著書卷之氣。這也讓武俠的世界裡多了幾分文雅。而書生系的武俠作品中著實也塑造出不少比較經典的形象,而且書生武俠也成為當時的一種風景。
  • 金庸的15部武俠小說你讀過幾部,哪一部令你印象最深刻?
    一句話的背後,是金庸的14部經典武俠作品(《越女劍》不在其中你還記得曾經在被窩裡、在書桌下閱讀的武俠小說有哪些嗎?你還記得這些武俠小說裡愛恨分明的主角們嗎?《飛狐外傳》和《雪山飛狐》:胡斐、苗人鳳。《連城訣》:狄雲、水笙。
  • 十州風雲志:一部極具武俠小說神韻的仙俠小說,說盡世間悲歡離合
    而這其中知秋大神的《十州風雲志》無疑是仙俠小說的翹楚,作為一部網絡作品,以細膩的文筆,精巧的構思,跌宕起伏的劇情向我們展現了一個作者心中的仙俠世界。這是一部極具武俠小說神韻的仙俠小說。寫勢力,寫算計,寫人心,一切都是娓娓道來卻又峰迴路轉;孤傲卻下賤的劍客,沉默而又狡詐的傀儡師,表裡不一的和尚,然而這一切其實都是表象,如果我們認真讀下去,才會發現知秋的這本書與其說是小說,更不如說是一本闡述道心,講述理念的文學著作。
  • 金庸筆下最難懂的4個綽號,《連城訣》佔了3個,連金庸迷都懵了
    據統計,金庸的15部武俠小說一共出現了1500多個人物,其中有綽號的人物就多達300多個,幾乎佔了總人數的五分之一。給小說中的人物取綽號,是武俠小說家不可避免的一項工作,看似輕鬆,實則很難,因為綽號不僅要好聽耐讀,更要符合人物的形象性格,這就需要小說家具有相當紮實的文學功底。
  • 《越女劍》一部金庸沒有正常發揮的武俠經典
    縱觀金庸的武俠小說,其選擇的歷史背景基本上以宋朝、元、明、清為主,其中也有幾部沒有明確的歷史背景,如《連城訣》、《俠客行而對於這個歷史時期,可以從作品本身看到金庸先生的不自信,所以才沒有正常發揮其汪洋恣肆的創作激情,沒能表現出更為宏大的春秋吳越爭霸的歷史大環境與金戈鐵馬。而只能用兒女情長來側面體現吳越之爭的縮影。不得不說,《越女劍》這樣一個非常好的題材沒能在金庸筆下成為長篇經典,實在是有些浪費。
  • 《射鵰英雄傳》的警世意義:為一己私利奔波,終究竹籃打水一場空
    在筆者看來,《射鵰英雄傳》並不是一部膚淺的武俠小說,而是一部具有警世意義的現實小說。武俠只是它的載體,用來講述和我們現實中芸芸眾生一般的人世浮沉,表達了一種樸素的警世意義:那些為一己私利奔波的人,終究難免落得「竹籃打水一場空」的悲慘結局。
  • 金庸筆下的《鹿鼎記》影視,你們更喜歡哪一部?
    它給我的童年,展示了不一樣的「江湖」。以前看多的《天龍八部》、《倚天屠龍記》、《神鵰俠侶》都過於英雄主義,《鹿鼎記》下的韋小寶沒有高深的武藝,卻能混得風生水起。《鹿鼎記》的「江湖」不再是誰武功高,誰就能當武林盟主的「江湖」。《鹿鼎記》是金庸筆下最後一部武俠小說。金庸一生寫了十五部武俠小說,每一部都精彩絕倫。而我唯獨對《鹿鼎記》情有獨鍾。
  • 這8則寓言,你看懂了幾個?
    瞎了一隻眼的鹿到海邊吃草,用好的眼注視陸地以防備獵人攻擊,而用瞎了的那隻眼對著大 海,它認為海那邊不會有危險。不料有人乘船從海上經過,看見這頭鹿,一箭就把它射倒了。 它將要咽氣時說:「真是不幸!我防範著陸地那面,而我所信賴的海這面卻給我帶來了災 難。」此故事可見:危險常常來自信任的方向!
  • 砌牆,弒師,《連城訣》四大反派,誰的事跡更讓你覺得發指?
    在金庸先生的15部作品中,《連城訣》可以說是其中最為獨特的一部小說。在這部作品中,你見不到仗劍走天涯的快意恩仇,見不到生離死別的曠世奇戀,更見不到主角一路開掛打怪升級的爽快場面,你所能看到的,只要江湖之間的爾虞我詐、勾心鬥角,只有主角的一路受虐。
  • 金庸寫得最好的一部小說
    金庸為此費了不少腦筋,當時的金庸,已經開始發表武俠小說,吸引了許多讀者。後來金庸索性在明報上連載武俠小說,極大地提升了明報的銷量。直到後來,明報找準了時事政治與連載小說的定位,越辦越好,影響力也越來越大,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明報一年的盈利就已經達到一億元。可以說,金庸是一名成功的文人,成功的創業者,香港政治的參與者。明報與金庸本人不僅備受港英當局關注,甚至也受到內地和臺灣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