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城訣:金庸的一部冷門武俠小說,人性之惡,盡在其中

2020-11-03 燕市屠狗者

據說,金庸的武俠小說中最受讀者喜愛的是《天龍八部》,也有很多人喜歡《射鵰》三部曲。但是他還有一部比較冷門的小說,雖然有些不受待見,很少被搬上熒幕,但是這部小說其實更有價值。它有著魯迅雜文的暗黑風格,非常耐人尋味,能引發人更多深沉的思考。讀這部武俠小說,你記住的不是各種奇妙的武功,也不是屠龍刀倚天劍之類的神兵利器,而是一群妖魔鬼怪化的病態的人。看起來很另類,它不像一部武俠小說,卻是小說中的匕首,異常犀利,直擊人性最深處!

江南四奇「落花流水」

金庸說自己的武俠小說主要是寫人性,貌似很多讀者只看到了故事新奇娛樂性,根本就get不到人性這個話題。也許金大俠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於是就有了《連城訣》。

這部小說非常直白地寫出人性的貪婪醜惡,任誰看了都會一眼看到這個人性的主題。但是這部小說比較暗黑,看得人心中不舒服,因此讀者相對來說是比較少的。其實,這部尖銳批判人性醜惡的小說,在金庸的作品中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魯迅先生橫眉冷對,用犀利的雜文攻擊陰暗,揭露人性醜惡。曾經說道,他向來不憚以最壞的惡意揣測國人,然而現實還是比他所能預想的更殘酷更醜惡。金庸先生的這部小說《連城訣》就很有魯迅的這個特色,也是赤裸裸的呈現人性的醜惡,讓人看了就會引起極度不適,而且大大刷新對人性之惡的認知。

血刀老祖降服花鐵幹

江湖是武俠的舞臺,它並不是完全脫離社會現實的童話世界。金庸把很多傳統文化融入到小說中,在他構築的江湖裡有著一套傳統的道德體系。江湖上任何門派都有自己的門規,這些門規的第一條往往就是不得欺師滅祖。

一個人如果做了欺師滅祖的事,那就會被江湖同道所不齒,是要成為過街老鼠的。就像令狐衝,嶽不群非常對不起他,他一不小心傷到了嶽不群還是跪地致歉,心中自責不安。欺師滅祖就是道德底線,任何人都不得觸碰。

然而在《連城訣》中,這條道德底線最先被無情踐踏。為了連城寶藏,萬震山、言達平和戚長發師兄弟三個合力擊殺他們的師父梅念笙。接踵而來的就是各種讓人大跌眼鏡的事,盡顯江湖的紅與黑。

禮崩樂壞,人心不古。一本連城劍譜引出眾生相,拉開了人性醜惡的大序幕。

泯滅人性的人有多麼可怕呢?

荊州知府凌退之不僅扼殺親生女兒凌霜華的愛情,最後更是將她活埋地下;花鐵幹為了活命卑躬屈膝向萬惡的血刀老祖下跪,最後還吃掉了自己三個結義兄弟的屍體;萬震山父子兩個為了寶藏相互猜忌甚至大打出手;萬圭為了自己活命竟而要以殺死自己五六歲的女兒來威脅妻子交出解藥;戚長發工於心計任由女兒陷入水深火熱之中,還在背後出手要殺死剛救了自己性命的弟子狄雲

《連城訣》的主角狄雲是個「空心菜」,一個鄉下傻小子。他先是被斬斷右手五根手指,再是被誣陷入獄,出獄後又差點被血刀門的惡僧寶象一鍋燉了吃掉,剛逃出生天又被當作小淫僧打斷了腿,最後被裹挾著一路西逃,被困在了斷崖雪谷。他最終在雪谷裡完成蛻變升華,然而在江湖上他雖然武功高強卻還是一個小白,步履維艱。最後無奈之下只有回到雪谷隱居。結局有一點光明,水笙在等著他。

這一點就像魯迅在《藥》中設置的墳上的一圈白花。魯迅說他是有些違心的。不知道金庸是否也有同樣的心意。

金庸

沒有人性的人就不再是人了,是一群妖魔鬼怪!這群人最後找到了寶藏,面對滿眼黃金和珠寶,興奮的又親又咬,結果都中了毒,瘋瘋癲癲,群魔亂舞!

(所有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堅持原創,感謝支持!

喜歡的朋友請點擊添加關注哦~

相關焦點

  • 《連城訣》:這是一部武俠小說嗎?不,它更像一部警世寓言
    狄雲雖然靠著主角光環,最終活了下來,可這一路遭遇的身體摧殘、心靈顛覆,簡直讓人生無可戀,不忍卒讀——實在太悲苦了,太不像一部武俠小說了。多年後,經歷了無數難以言說的人生滄桑和情感跌宕後,再讀《連城訣》,發現它是金庸小說中最真實最誠懇的一部——不,它不僅是小說,更是一個警世寓言。在這個不太真實的寓言中,藏著最醜陋也最真實的人性,寫出了最蒼涼也最真實的愛情,再現了最冷靜也最坦誠的人生。
  • 《連城訣》中花鐵幹靠食屍維持生存,金庸的「無名」之作直指人性
    不熟悉金庸的人應該不知道金庸的這部作品《連城訣》,金庸的這部作品沒有其他作品出名,所以我稱它是金庸的無名之作。這不僅是我說的,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嚴家炎在《師道師說 嚴家炎卷》中說,《連城訣》這個作品可能不大受人注意,卻也有著相當深刻的思想。
  • 一部寫滿人性黑暗的小說《連城訣》
    這部小說應該算是金庸小說中比較另類、甚至可以說是詭異的一部如果說,《神鵰俠侶》是一部寫盡了人間情愛的「情書」,那麼,《連城訣》則是一部寫滿了各色壞人的「壞書」。整部《連城訣》,圍繞著大寶藏與大雪崩這兩個故事,將人性的醜惡刻畫的淋漓盡致。
  • 《連城訣》:寫盡了人性醜惡的金庸武俠
    最近一直在看《連城訣》,這部改編於金庸先生同名小說的電視劇很忠於原著,把人性醜陋描繪的淋漓盡致。劇中父殺女,徒弒師,夫殺妻。奪人妻,害人命,同門相殘。看的人心底發涼。這部劇裡的好人寥寥無幾,一個手指就可以數的過來。與滿口俠義道德,手段下流的「大俠」相比,燒殺擄掠無惡不作的血刀老祖反倒是光明磊落,壞的坦坦蕩蕩。
  • 馬雲:每個男人都應該看看金庸的武俠小說
    依然記得第一次看武俠小說的時候是一部臥龍生的作品,名字已經忘記了,是從一位堂兄弟手裡借來的,而且只有半部,所以時間太久已經忘記了就這樣在高中的時候逐步看了金庸的其他作品,他的江湖武俠世界印在了我腦海裡,覺得金庸筆下的武林江湖真是匪夷所思精彩紛呈,既有江湖恩怨又有家國情懷,既有俠之大也有人之惡,結合歷史的典故與民間傳言將一切人物與故事那麼生動地呈現在讀者面前。
  • 曾夢想仗劍走天涯,翻開金庸武俠小說,你心裡是否也曾有個江湖夢
    依然記得第一次看武俠小說的時候是一部臥龍生的作品,名字已經忘記了,是從一位堂兄弟手裡借來的就這樣在高中的時候逐步看了金庸的其他作品,他的江湖武俠世界印在了我腦海裡,覺得金庸筆下的武林江湖真是匪夷所思精彩紛呈,既有江湖恩怨又有家國情懷,既有俠之大也有人之惡,結合歷史的典故與民間傳言將一切人物與故事那麼生動地呈現在讀者面前。
  • 金庸筆下最難懂的4個綽號,《連城訣》佔了3個,連金庸迷都懵了
    據統計,金庸的15部武俠小說一共出現了1500多個人物,其中有綽號的人物就多達300多個,幾乎佔了總人數的五分之一。給小說中的人物取綽號,是武俠小說家不可避免的一項工作,看似輕鬆,實則很難,因為綽號不僅要好聽耐讀,更要符合人物的形象性格,這就需要小說家具有相當紮實的文學功底。
  • 《鹿鼎記》後金庸封筆,金庸說了一個原因,另外兩個原因難以明言
    而之後又迎來了《天龍八部》的高峰,讀之熱血澎湃,盪氣迴腸,大家已經覺得是頂峰了,結果《笑傲江湖》給我們又展示了一個別樣的江湖,波譎雲詭,勾心鬥角,讓人不得不佩服金庸先生的才思。在這些大部頭作品中間,金庸先生還做了不少嘗試,比如類似芥川龍之介寫法的《雪山飛狐》,如果第一次讀會很有趣。再比如專寫人性險惡的《連城訣》,比一般揭露現實的小說還要黑暗。
  • 《連城訣》:寫盡人性的醜惡,卻也有世間最真的情
    《連城訣》是金庸先生中期的一部作品,帶有他轉型期獨特的風格。它講述的是普通的一個湘西農家子弟狄雲,他生性質樸憨厚,無故身陷於一部劍譜秘籍「連城訣」中的紛爭之中,慘遭迫害,深陷大牢,在歷經磨難之後,在獄中得義兄丁典相助,授予神照經,並被告知連城訣大寶藏的秘密
  • 不看完《連城訣》,你都不會相信這麼瘮人的情節居然出自金庸武俠
    如果讓大家評一部最不像金庸風格的金庸武俠作品的話,《連城訣》這部作品大概會高票當選。因為這部作品實際上是金庸武俠作品中風格最黑暗,最現實的作品。《連城訣》中有很多場景直擊人性之惡,讀來令人毛骨悚然。在這部作品中,金庸先生通過一個個惡人、一件件惡事將人性中的惡層層剖析開來後,極端虛偽和醜惡的人性之惡就赤裸裸地呈現在我們面前。
  • 金庸的15部武俠小說你讀過幾部,哪一部令你印象最深刻?
    越女劍》不在其中)。金庸的武俠作品風行數十年,時至今日,金庸筆下的武俠人物,依舊讓人記憶猶新,他們有著鮮明的性格,是貼近生活的俠客,有鬱悶,有愛恨,有猶豫。你還記得曾經在被窩裡、在書桌下閱讀的武俠小說有哪些嗎?你還記得這些武俠小說裡愛恨分明的主角們嗎?
  • 武俠小說為什麼衰落了?只有融合金庸和梁羽生,才能重振武俠
    推想開去,一部武俠小說,應該用什麼來串聯起來?武俠小說現在逐漸衰落了,那麼,它還能不能振興?01 連城訣是核心載體連城訣是《連城訣》一書中的核心載體和中心線索。狄雲去童年玩耍時的山洞,碰巧拾起了《唐詩選輯》,這也與連城訣有關。他拾到的這份《選輯》,正好是戚長發當年從師父那裡搶來的,其中就隱藏著連城訣的秘密。這個秘密狄雲留給了戚芳,又從戚芳手裡流轉到了萬震山父子手中。這樣,連城訣的秘密逐漸破解,原來就在「江陵城南」啊。為了連城訣,武林人士始終追逐。丁典被追殺,同時意味著很多人在窺探著連城訣這個巨大秘密。
  • 《水滸傳》比金庸的作品強在哪兒?
    如有冒犯金庸的粉絲,還請海涵。金庸寫的是武俠小說,《水滸》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也算是武俠小說。既然是小說,那就離不開三要素:人物、情節、語言。情節和人物的關係是唇亡齒寒,人物的塑造離不開情節的發展,情節的發展是讓為了讓人物走向他既定的命運,而語言是可以獨立開來的。我們就先從情節、人物這一塊來做個對比。上周剛看完《連城訣》,小龍就以這本書來舉例。
  • 武俠小說泰鬥金庸96周歲冥誕,憶六小齡童在《連城訣》中首演反派
    今天是武俠小說泰鬥金庸先生96周歲冥誕,六小齡童曾在根據金庸先生同名小說改編的電視連續劇《連城訣》中飾演反派花鐵幹。創作有「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及《越女劍》等15部武俠小說。金庸先生的一生經歷了報紙編輯、武俠小說作者、電影編劇和報刊創始人的轉變,還一度成功跨入政壇,刷遍全球知名大學的學歷,可謂跌宕起伏。
  • 《連城訣》一部令人頭皮發麻的武俠劇
    金庸筆下的武俠世界,快意恩仇,笑傲江湖,好不肆意暢快,唯獨這部《連城訣》,徒弒師,父殺女,奪人愛,一個貪字揭露了人性的險惡陰暗,道貌岸然……連城訣中的男主狄雲,沒有開掛的人生,沒有主角光環,一無所有。金庸原文描寫狄雲如下: 「那青年比她大著兩三歲,長臉黝黑,顴骨微高,粗手大腳,那是湘西鄉下常見的莊稼少年漢子,手中一柄木劍倒使得頗為靈動。」04版《連城訣》由吳越主演,扮相倒是很符合原著的描寫。
  • 《連城訣》高手排名:落花流水組合墊底,狄雲屈居第二
    金庸先生的《連城訣》和他創作的其它武俠小說不太一樣,裡面的故事展示了人性最醜陋惡劣的一面,其中的好人寥寥無幾,但壞人卻比比皆是,而主角狄雲通過一系列悲慘經歷的描述,揭露了人性的陰暗與扭曲。此人的計謀和心態絕對是劇中一絕,內力耗盡卻憑藉幾句話就嚇得花鐵幹跪地求饒,當然他也屬於一流高手,一人獨戰和自己實力相當的四人,雖是憑藉地形殺死其中三人,但是他的功力不可小覷,中原武林人人聞風喪膽,修煉血刀經實力高強,最後在殺狄雲時被其一腳踹死。
  • 金庸引領的武俠小說算得上文學嗎?
    金庸的首部武俠小說是創作於1955年的《書劍恩仇錄》,從20世紀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金庸共寫武俠小說15部,取其中14部作品名稱的字首,可概括為「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此外加一部短篇《越女劍》
  • 是什麼促使金庸寫出了《鹿鼎記》這樣不倫不類的武俠小說
    那麼到底是什麼促使金庸寫出了《鹿鼎記》這樣不倫不類的武俠小說呢?先讓我們看一看金庸武俠小說創作的年表。所以金庸對於武俠小說的創作更加有基礎,有時間,有能力,有實力朝著更高更佳的方向發展。《明報》連載期間的金庸作品略顯粗糙,金庸在封筆之後便開始了不間斷的作品修訂,對於作品的修訂,放眼整個武俠小說界,好像也只有金庸這麼做過,其他的作者大多以武俠小說換錢換名,因此根本沒有把武俠小說放到可以傳世的高度,因此從對作品的態度上,也只有金庸是最端正的。當然,這也與金庸的財力與才力分不開的。
  • 《越女劍》一部金庸沒有正常發揮的武俠經典
    縱觀金庸的武俠小說,其選擇的歷史背景基本上以宋朝、元、明、清為主,其中也有幾部沒有明確的歷史背景,如《連城訣》、《俠客行而只能用兒女情長來側面體現吳越之爭的縮影。不得不說,《越女劍》這樣一個非常好的題材沒能在金庸筆下成為長篇經典,實在是有些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