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城訣》是很多年前就讀過了的,篇幅不長,但印象非常深刻,尤其是砌牆那一段,真是令人毛骨悚然,深刻到至今只記得那一段。這次為了寫這篇文章,又重讀了一遍。
這部小說應該算是金庸小說中比較另類、甚至可以說是詭異的一部,通篇節奏緊密,幾乎沒有廢話:
一開篇,一對師兄妹在鄉間小屋前練劍,師兄樸實,師妹嬌俏,鄉下老農似的師傅在一旁指點。笑語言言,一派溫馨。這大約是主人公狄雲一生中唯一的一段好日子了。
接下來,畫面急轉,師徒三人進城拜壽,狄雲被師伯萬震山的眾弟子群毆,而後師傅失蹤,自己被誣陷下獄,青梅竹馬的師妹戚芳又另嫁他人,狄雲被命運打擊得懵頭轉向。
然而獄中的日子更加難熬。狄雲武功盡失,右手殘疾,又被獄友丁典疑為臥底,屢屢被痛毆。絕望之下,狄雲選擇自殺,卻被丁典救下,丁典疑慮盡消,二人遂成為摯友。丁典並將神照功傳於狄雲。
為了去見丁典的紅顏知己凌霜華,二人越獄。丁典深中劇毒殞命,狄雲帶著丁典的屍體一路逃命。先被血刀僧寶象侮辱追殺,死裡逃生之後卻又被當做是無惡不作的血刀惡僧被人追殺不已。
血刀老祖以為狄雲是寶象的徒弟就出手救了他,二人挾持水笙逃到藏邊。血刀老祖殺死了落花流水中陸劉水三大高手,並使花鐵幹喪失了鬥志和良知。最後血刀老祖被狄雲陰差陽錯的踢死,狄雲也練成了絕世神功。
狄雲、水笙、花鐵桿被雪崩阻在雪山。雪融後,江湖人士進入雪山,花鐵幹顛倒黑白,污衊水笙狄雲以隱藏自己的種種齷齪行徑。狄雲再一次被冤枉到有口難言。
狄雲獨自走出山谷,回到故居,想要尋找師傅,卻碰見了在師傅故居挖連城劍訣的二師伯言達平。之後萬圭被二師伯的毒蠍咬傷,言達平被萬震山師徒圍攻。
狄雲救下了言達平,從他口中得知了他們師兄弟三人早年間謀害恩師,以及師傅從小欺騙自己的真相,再見著師妹對丈夫一副憐惜心痛的樣子,不覺心灰意冷,留下解藥決絕而去。
萬氏父子得到了連城劍譜,並解出了劍譜中隱藏的大秘密,不禁欣喜若狂。
二人在殺死了萬震山的徒第時,吐露了當年陷害狄雲入獄並害死戚長發的事實,被戚芳聽到,為滅絕後患,要殺死戚芳母女。
狄雲適時出現,將萬氏父子封入夾壁牆,欲帶戚芳母女遠走高飛。戚芳偷跑回去想放出丈夫,卻被其殺死。
心心念念的師妹死於非命,狄雲備受打擊,決心復仇
狄雲公開了連城訣寶藏的秘密,所有人都發現了寶藏,本以為已經死掉的師父也突然出現了,眾人爭相搶奪寶物,最後都死在了塗有劇毒的寶藏裡。
至此,本書中出現過的人物,基本都死了。
萬念俱灰的狄雲帶著師妹的女兒空心菜回到了雪山,準備長居於此。水笙在那裡等著他,以一句「我知道你終於會回來的」結束全文。
重讀一遍,心底是說不出的壓抑與沉重。
如果說,《神鵰俠侶》是一部寫盡了人間情愛的「情書」,那麼,《連城訣》則是一部寫滿了各色壞人的「壞書」。整部《連城訣》,圍繞著大寶藏與大雪崩這兩個故事,將人性的醜惡刻畫的淋漓盡致。
狄雲師祖梅念笙因識破三個徒弟心術不正,傳授劍法時故意將招式變得花哨無用,不將「連城訣」劍譜傳給徒弟;
而他的三位徒弟就合夥將師傅殺害,彼此間勾心鬥角,爾虞我詐。
萬震山以祝壽為名引戚長發上鉤,並狠下殺手,將戚長發砌進夾牆;
戚長發被暗算後一直裝死,置女兒徒弟於不顧。
言達平則裝成乞丐,暗中窺視二人;萬震山、戚長發在授徒時故意將招式弄得更好看,更沒用;
而所謂的「上梁不正下梁歪」,萬震山的弟子也個個心術不正,見利忘義。不但師徒、師兄弟之間爾虞我詐、明爭暗鬥,親情、愛情也全面崩塌。
戚長發逃走後,明知女兒被萬震山的兒子萬圭掠去,卻置之不理;
知府凌退思為了從丁典那裡得到連城劍譜和《神照經》,不惜將女兒活埋,引丁典上鉤;
萬震山、萬圭為了封鎖劍譜的秘密,一個要殺掉妻子,一個連孫女也不放過;
被譽為「鈴劍雙俠」的汪嘯風和水笙,在小人的挑撥下輕易起疑,分道揚鑣~~~
就連所謂的俠義道在生死存亡面前也變得齷齪不堪。
花鐵幹,登場時武功卓絕,正義凜然,「一生行俠仗義,並沒有做過什麼奸惡之事」,然而他在雪崩後只因「今日一槍誤殺了義弟劉乘風,心神大受激蕩,平生豪氣霎時間消失得無影無蹤,再受血刀僧大加折辱後,數十年來壓制在心底的種種卑鄙齷齪念頭,突然間都冒了出來,幾個時辰之間,竟如變了一個人一般。」
他對已經不堪一擊的敵人血刀老祖跪地求饒,大獻諂媚,甚至為了苟活吞食兄弟屍體;在滅口不成後,又將髒水潑在了水笙狄雲的頭上,使前來搭救的眾人將矛頭指向無辜的狄雲。
前後反差如此之大,看似突然,其實隱藏著必然:在正常情況下被壓抑和窩藏著的卑劣自私的人性,無法經得起災難的拷問,只有沉淪和墮落。
最後,在大寶藏裡,所有披著道貌岸然外衣的武林俠士們都瘋狂了。瘋狂地搶奪,瘋狂地中毒,最後瘋狂地死去。
仿佛是寓言一般,昭示著一切算計都成空。
而那些沒有做過虧心事的好人呢?
戚芳這個單純的鄉下丫頭,接連失去了父親和青梅竹馬的師兄,嫁給萬圭多年後才得知他才是謀害父親和師兄的仇人;被師兄所救後,本可以從此遠走高飛,但是一時心軟念及多年夫妻情分,救出了丈夫,卻被丈夫殺死;
丁典好心救下梅念笙,卻因懷璧其罪被江湖追殺;為了所愛之人甘願身陷牢獄多年,最後等來的卻是愛人香消玉殞,自己也死於愛人棺木上的劇毒;
凌霜華對丁典情深義重,被父親活埋;
水笙本是名門之後,與表哥青梅竹馬,正直善良,卻被血刀老祖擄走,父親殞命後,又被花鐵幹栽贓......
主角狄雲更不必說。
狄雲只是一個來自鄉下的樸實平常的孩子,他的一生幾乎都是在被冤枉被誤解中度過的。
初涉江湖,即遭人陷害;
身陷牢獄,遭受非人折磨;
手指被切,武功盡廢;
一心敬愛的師傅,原來是殺師害兄的無恥之徒;
青梅竹馬的師妹,嫁給了陷害自己的仇人;
師傅傳藝時的欺瞞,剛與丁典成為至交,又要面臨生離死別;
被血刀老祖要挾,被眾俠追殺,被困在雪山,被水笙誤解;剛挽救出的戀人又甘願被仇人所殺……
對於命運兜頭而來的打擊,他總是被動地承受,甚至不知這一切苦難因何而來。而當命運如同洋蔥,一層一層的剝開,露出殘酷的真相,他的世界觀崩塌了。
全書沒有一個人得到了好下場。
陽光是那麼稀薄而珍貴,更多的是無盡的黑暗與絕望。
可能是金庸先生也覺得太過壓抑吧,最後的結尾,他給了狄雲和水笙,也給了我們一點陽光和希望:
水笙滿臉歡笑,向狄雲飛奔過來,也是奔向他們幸福美好的明天吧。
畢竟,人性雖惡,世事艱險,還是有堅守底線的人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