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飄帶升起的地方——紅都瑞金

2020-10-25 紅都高山流水

《地球的紅飄帶》是我國第一部描寫紅軍二萬五千裡長徵的長篇小說。作者魏巍以詩人的激情和歷史學家的嚴肅精神,真實地、藝術地再現了長徵這一人類歷史上的壯舉,使詩與史融 為一體。 作品描繪了中央紅軍長徵的完整過程。作品著重從敵我雙方的最高層活動反映其長徵壯舉。四渡赤水,佔遵義,逼昆明,渡金沙江,奪瀘定橋以及翻雪山、過草地等峻險危急卻又精彩絕倫的歷史生活場景,在小說中化為鮮活生動的藝術情節,震撼人心,不僅再現了紅軍長徵途中徵服千難萬險的真實情景,而且揭示了紅軍內部的激烈鬥爭,從而使作品具有更深的思想內涵。

文章中有這樣寫道:「地球上曾有一條紅飄帶,一頭連著黃土高原,一頭連著瑞金城外。跨過二十四條大河,翻過十六座巍峨的山脈,全長二萬五千裡啊,全靠紅軍穿草鞋的雙腳踩出來。」《地球的紅飄帶》的意思就是指:中央紅軍的二萬五千裡長徵。地球上的紅飄帶的根在瑞金,緊緊地拴在瑞金城外雲石山的那顆參天大樹上。

由於王明左傾路線的錯誤領導,在博古,李德的錯誤指揮下,第五次「反圍剿」戰鬥接連失敗,中央蘇區根據地慢慢縮小。自1934年4月21日至5月16日,廣昌, 筠門嶺,建寧,龍崗等地相繼失守後,中央蘇區僅剩下瑞金,長汀,石城,寧都,興國,於都等狹小的區域,紅軍在中央蘇區內打破國民黨軍第五次「圍剿」的希望破滅。1934年5月下旬,博古在瑞金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書記處會議,會議決定「將主力撤離中央蘇區,進行戰略大轉移」並獲得共產國際批准,九月下旬截獲蔣介石「包圍蘇區,蕩平瑞金」的《鐵桶計劃》,轉移時間提前到10月上旬。按戰略轉移計劃,所有參加突圍轉移的中央機關和紅軍第一,三,五,八,九軍團統一編為紅軍野戰軍,其中軍委機關編為第一縱隊,中央機關編為第二縱隊。1934年10月9日中革軍委發出突圍的5號命令,10月10日中央機關人員和紅軍戰士總共87059人從瑞金雲石山馬道口出發,撤離中央蘇區,踏上了慢慢長徵之路。瑞金雲石山馬道口是長徵的出發地,就是魏巍筆下《地球的紅飄帶》瑞金城外紅飄帶飄起的地方。

長徵就像那鮮豔的紅飄帶一樣,中央紅軍帶著必勝的決心,不畏艱難險阻,用穿著草鞋的雙腳,爬雪山,過草地,經過了二萬五千裡,走到了紅飄帶的另外一頭黃土高原--延安。長徵是一部偉大的史詩,中國工農紅軍用他們的堅韌,用他們對無產階級崇高的信仰,用他們自己的鮮血和生命去譜寫,突破敵人的包圍,一步步的走向勝利。長徵是人類戰爭史上的典範,他留給後世的是無價的精神財富,讓後人永遠都要銘記這段光榮而偉大的歷史。

讀過著名作家魏巍這部膾炙人口的著作,讓全國各地知道了瑞金還有一個響亮稱呼:紅飄帶飄起的地方

(請瑞金人們好好珍惜這個寶貴的稱呼,別再讓別的地方偷換概念盜走了。瑞金要做好防賊防盜工作)。

原作:紅都勁松

相關焦點

  • 不疾不徐,這就是政治智慧,好一個沙瑞金
    如何評價沙瑞金這個角色,我想看過《人民的名義》之後,大多數人最感興趣的是祁同偉,再者就是沙瑞金,因為一個是絕對的白手起家,而另一個是典型的紅二代,所以分析沙瑞金是看懂本劇的關鍵點。01沙瑞金與陳巖石關係匪淺,為何沙瑞金卻很少看望陳巖石
  • 王蒙:風箏飄帶
    還有紅旗、紅書、紅袖標、紅心、紅海洋。要建立一個紅彤彤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九億人心齊得像一個人。從八十歲到八歲,大家圍一個圈,一同背誦語錄,一同「向左刺!」「向右刺!」「殺!殺!殺!」她渴望有這樣一個世界勝過從前渴望有一個雙鈴大風箏。紅彤彤的世界是什麼樣子她沒有看到,她倒是看到了一個綠的世界:牧草,莊稼。她歡呼這個綠的世界。然後是黃的世界:枯葉、泥土、光禿禿的冬季。她想家。
  • 人民的名義:在沙瑞金身邊安排眼線,恐怕我們都忽視了他
    通過某些劇情的分析,我覺得小白作為沙瑞金的秘書,不可能是隨意安排,很可能是一個眼線,並且有越級上報的權力,甚至可以評判瑞金漢東之行的成敗,影響沙瑞金未來得仕途。01沙瑞金帶著中央的意圖來到漢東省,目的就是捲起一場反腐風暴,那小白的角色是什麼?趙瑞龍逃到望北樓,並花了大價錢從老闆劉生那裡買情報,劉生的所有情報匯總成一個事實:沙瑞金是帶著中央意圖來的,目的就是要搞掉高育良和李達康這兩條資深的地頭蛇。
  • 良心在心中升起勇敢的太陽
    ,她們幾個人穿好衣服收拾停當正要離開,這時水中一片驚呼,原來有兩母女在剛才她們遊過的地方,舞動著雙手拼命掙扎,她遊不回來了!,三最可怕的是水中人已經沒有清醒的意識,拼命抓住萬紅肩膀往深水裡拖,她把萬紅當做是一根木頭,已經不明白此時此刻萬紅是她的救命稻草!
  • 太陽照常升起
    「你出生在『四清』那年,你當時的學名:金紅,是當年村裡來的工作組有個叫小鮑的阿姨給起的,她說這個名字就好比是早上那金色的太陽。」媽媽常常念叨。我知道,我成了媽媽心中的那輪太陽。 但我這輪媽媽心中的太陽,總被烏雲遮蓋,露不出它的光芒。 15歲那年,父親因急病撇下我們母子三人,離開了人間,當時我的弟弟只有8歲。
  • 《人民的名義》沙瑞金調研林城開發區的三處穿幫分析
    即使沙瑞金不玩發令槍,可以讓林城市的相關負責人,完全的喧賓奪主嘛。第三次,沙瑞金調研林城開發區,林城市委書記居然沒有出現?
  • 《太陽照常升起》:就算有過迷惘,太陽照常升起
    ——《太陽照常升起》引言《太陽照常升起》是美國作家海明威「一戰」後創作的第一部長篇小說,扉頁上的引言,讓作者海明威成為「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這段出自《聖經》的話暗含了一種節制、隱忍的巨大力量,代表了大自然的循環意象。在生命的循環中,人類只是整體自然中的一份子,一代一代的人只是生命長河中的一段。
  • 又見炊煙升起
    「又見炊煙升起「又見炊煙升起,勾起我回憶,願你變作彩霞,飛到我夢裡,夕陽有詩情,黃昏有畫意,詩情畫意雖然美麗,我心裡只有你。……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歌聲又飄進了陳建軍的耳朵裡,是鄧麗君唱的。陳建軍再也忍不住了,朝著牆壁的那頭大喊:燕子,聲音小點兒。
  • 《太陽照常升起》:迷惘的一代人,誰是最後的「鬥牛士」
    如果說《老人與海》是一本行為目的明確,故事主人精煉的偏勵志類小說,那麼《太陽照常升起》則是一本與其背道而馳,不受主人公意識與行為約束的,在勵志與反勵志之間自我徘徊的類型小說。《老人與海》發表於1952年,《太陽照常升起》則誕生於1926年,兩部作品間隔二十餘年,前者將海明威的極簡主義發揮到了極致,從而使其獲拿到了1954年的諾貝爾文學獎。
  • 新晉網紅打卡地——蘇州灣大劇院是這麼建成的!
    該項目最具標誌性的金屬帶飾,設計成如同在風中或水中交織起伏的絲綢飄帶,寓意著勤勞的吳江人民,世世代代種桑養蠶,以絲綢為紐帶連接全世界。水天相接的雙飄帶,如蘇州絲綢和崑曲水袖夜色中的蘇州灣大劇院新晉網紅打卡地
  • 親愛的,把你母親的金色眼淚擦掉,為我升起殘餘的旗幟吧
    Cimmerian博士的腦袋在一團紅霧中爆開。開槍的人被繩子吊在一艘木製帆船的側面,這艘帆船莫名其妙地漂浮在空中,就在寫著「SCP年度火器再認證與家庭燒烤聚會」的橫幅上方。那條被系在戶外射擊場停車處的兩根木柱之間的橫幅著起了火。卡車與貨車後備箱裡的食物伴隨刺鼻的黑火藥味飛散在空中。混在人群中的基金會人員拿起武器,向他們上方的船隻開火。
  • 《沉默的真相》——長夜難明,但終究會等到太陽升起
    長夜難明,但終究會等到太陽升起,照亮黑暗。
  • 猴子紅屁股的由來。
    母親看著出落的亭亭玉立的女兒,心中油然升起一股自豪感,心想一定要給女兒找一個好的婆家終於有一天早晨聽到了門外樹上喜鵲嘎嘎的叫聲,老母親高興極了,趕快進屋把自己的女兒打扮一番,並給女兒扎了紅頭繩,就跟著喜鵲上路啦。喜鵲在樹上叫了幾聲之後就飛往山上森林深處,母女倆趕快跟上。但是跟著跟著,喜鵲不見了。這時母女倆也走累了。就坐在石頭上休息。就在這時突然從樹林裡面穿過一陣風,老母親都沒看清楚發生了什麼事,她身邊的女兒就被一個什麼東西帶走了。老母親哭天喊地到處找女兒,結果找了半天也沒有找到。
  • 華為管理經驗之不能穿「紅舞鞋」
    安徒生的童話故事《紅舞鞋》有一雙非常漂亮的紅舞鞋,女孩把它穿在腳上,跳起舞來會更加輕盈、富有活力。誰都想穿上這雙紅舞鞋翩翩起舞一番,可是又沒有誰敢真正地穿上它。她穿著紅舞鞋跳過街頭巷尾、跳過田野鄉村,青春煥發,人見人愛、人見人羨。
  • 長徵「紅小鬼」馬憶湘往事回憶
    1935年10月,紅二、紅六軍團從湖南桑植出發,開始長徵。考慮到馬憶湘只有12歲,部隊決定將她留在當地。可是,馬憶湘心中卻始終有個念頭:「今生今世,活是紅軍的人,死是紅軍的鬼!」於是,她裝扮成叫花子,長途跋涉了20多天,硬是追上了部隊。
  • 一本冉冉升起的神作小說,不容錯過
    近期起點一顆新星冉冉升起,作者是起點的V5作者諸葛婉君,筆力渾厚且犀利!經過四本作品的沉澱,一本新書——怪物合成大師橫空出世!從目前的成績和文筆節奏來看,有望成為下一本神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