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走出大山的風 原創
十七、八年前,剛滿三十歲的黃建華來東莞打工。之前,他在桃園一家菜市場賣牛肉。雖然生意可以,但賺點小錢發不了家。
然後,他看到很多人來大陸求職,不但收入高,而且一部分人從打工仔一躍成為千萬富翁,他動心了。
於是,收拾牛肉攤轉戰東莞。剛來時,黃建華就職於一家LED廠做業務。由於聰明、肯吃苦,業績斐然。做了幾年業務就成為這家工廠的主力,大部分訂單來自於他。看到這,他萌生一個想法,自己開廠做生意。
主意打定就緊鑼密鼓地實施。做業務這幾年,他挖到人生第一桶金,可相對開工廠還是微乎其微。
於是又回家向兄妹和同學借了點錢再次回到東莞,2005年在沙田鎮租了一家簡易廠房,能容下十幾個工人的地方,就是別人眼中的小作坊。
雖然條件很艱苦,但他堅持做成品組裝,然後掛靠一家德國企業。那時正是LED剛剛興起時,也是這個行業的鼎盛時期,能有這樣敏銳眼光與洞察力,得益於東莞打工這幾年積累的經驗。
雖然是朝陽行業,但他有諸多困難。主要原因是缺乏資金,找過很多模具廠沒人與他合作。
當時真難,資金斷鏈,廠裡廠外都他一個人管,一個人騎著單車滿大街跑訂單,一個天兩頓水泡方便麵,即使這樣也堅持不下去
走投無路時,他敲開一家模具廠大門,非常沮喪的向模具廠老闆說明情況,然後懇求模具老闆幫他一把。
看到這樣執著而艱辛的年輕創業者,模具老闆為之動容,他果斷答應與年輕人合作,並提供資金援助。
有模具廠老闆的臨危解救,小工廠躲過一劫,隨之紅火起來。就如那幾年所有做LED人一樣,都賺得盆滿缽滿。
2007年,之前十幾人作坊變成一百多人小工廠當年毛利過千萬。
接下來,他把工廠搬到黃江位置更好的地方,擴大規模、組建新的生產線,工人近千人,年利過億。
2008年,當他生意越來越好時,之前的模具廠倒閉了。黃建華一直感恩模具老闆的救命之恩,邀請模具老闆入職他的工廠,並送他股份,具體多少只有當事人知道,但事件卻是經歷過的人看到。
這些年,黃建華把生意從日本轉向全球,在別人一窩蜂的追隨LED生產時,紅利已微乎其微,他卻把目標轉向其它方向。大陸就成他工廠的前沿,本部早已建成規模龐大的生產基地。
從2005年到2020年短短15年時間,一個白手起家的牛肉小販搖身一變成億萬富翁,最得利於困境時出手相助的模具廠老闆。
一個仗義,一個感恩,感動著很多知情人,也撰寫著人間真情,送人玫瑰手有餘香!
感謝平臺提供圖片。本文頭條首發(9月11日晚18點21分)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