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廠老闆鼎力相助白手起家的年輕人,年輕人後來送股份回贈恩人

2020-09-11 走出大山的風

文\走出大山的風 原創

  • 因事件真實,為保護文中人物隱私,通篇以化名來寫。

十七、八年前,剛滿三十歲的黃建華來東莞打工。之前,他在桃園一家菜市場賣牛肉。雖然生意可以,但賺點小錢發不了家。

然後,他看到很多人來大陸求職,不但收入高,而且一部分人從打工仔一躍成為千萬富翁,他動心了。

於是,收拾牛肉攤轉戰東莞。剛來時,黃建華就職於一家LED廠做業務。由於聰明、肯吃苦,業績斐然。做了幾年業務就成為這家工廠的主力,大部分訂單來自於他。看到這,他萌生一個想法,自己開廠做生意。

主意打定就緊鑼密鼓地實施。做業務這幾年,他挖到人生第一桶金,可相對開工廠還是微乎其微。

於是又回家向兄妹和同學借了點錢再次回到東莞,2005年在沙田鎮租了一家簡易廠房,能容下十幾個工人的地方,就是別人眼中的小作坊。

雖然條件很艱苦,但他堅持做成品組裝,然後掛靠一家德國企業。那時正是LED剛剛興起時,也是這個行業的鼎盛時期,能有這樣敏銳眼光與洞察力,得益於東莞打工這幾年積累的經驗。

雖然是朝陽行業,但他有諸多困難。主要原因是缺乏資金,找過很多模具廠沒人與他合作。

當時真難,資金斷鏈,廠裡廠外都他一個人管,一個人騎著單車滿大街跑訂單,一個天兩頓水泡方便麵,即使這樣也堅持不下去

走投無路時,他敲開一家模具廠大門,非常沮喪的向模具廠老闆說明情況,然後懇求模具老闆幫他一把。

看到這樣執著而艱辛的年輕創業者,模具老闆為之動容,他果斷答應與年輕人合作,並提供資金援助。

有模具廠老闆的臨危解救,小工廠躲過一劫,隨之紅火起來。就如那幾年所有做LED人一樣,都賺得盆滿缽滿。

2007年,之前十幾人作坊變成一百多人小工廠當年毛利過千萬。

接下來,他把工廠搬到黃江位置更好的地方,擴大規模、組建新的生產線,工人近千人,年利過億。

2008年,當他生意越來越好時,之前的模具廠倒閉了。黃建華一直感恩模具老闆的救命之恩,邀請模具老闆入職他的工廠,並送他股份,具體多少只有當事人知道,但事件卻是經歷過的人看到。

這些年,黃建華把生意從日本轉向全球,在別人一窩蜂的追隨LED生產時,紅利已微乎其微,他卻把目標轉向其它方向。大陸就成他工廠的前沿,本部早已建成規模龐大的生產基地。

從2005年到2020年短短15年時間,一個白手起家的牛肉小販搖身一變成億萬富翁,最得利於困境時出手相助的模具廠老闆。

一個仗義,一個感恩,感動著很多知情人,也撰寫著人間真情,送人玫瑰手有餘香!

感謝平臺提供圖片。本文頭條首發(9月11日晚18點21分)8

相關焦點

  • 那些愛笑的年輕人
    老闆坦白承認,事實確實如此,但他需要阿恆幫他解決的問題也正是這些,如何巧妙地做帳通過資質審核,順利上市。阿恆開了一瓶紅酒,給老闆倒上,微笑著說,他明白老闆的難處,在如今低迷的經濟環境下,創業成功率實在太低,大多數企業成為了炮灰,上市圈一把錢就走也是很多創業人士的無奈選擇。
  • 賣薯片的年輕人
    附近店裡的老闆服務員們,都簇擁在擔子周圍,等著年輕人幫他們裝袋。我雖然不能多吃乾燥的食品,可想想家裡還有其他喜歡吃薯片的,就也湊上去,準備買上半斤。賣薯片的年輕人是個很乾淨的南方人,高高的個子使他看起來更瘦弱了。
  • 一個年輕人
    記得剛到這裡的時候,曾經認識一個年輕人,他看上去有些清瘦,中等身材,說話有點結巴,性格很溫和。我那時剛來這個地方,可謂人地生疏,這個有些偏瘦的年輕人是我認識的第一個印象最深的年輕人。這個年輕人叫什麼,因為不是很熟,只是有時在一起聊聊天,隨便的交談幾句,並沒有問他姓什麼和叫什麼。只知道,他住在學校家屬院住,他曾經當過兵,退伍後還沒找到工作,和他母親住在一起。
  • 永州的這個年輕人,高中沒畢業,終於在廣東闖出了一片天地
    是的,他讀高二第二個學期的時候,由於受到老師的批評,無心再上課,不顧父母的反對就和同村的年輕人去了廣東。由於年紀小,很多廠不收他。他就靠幾個村裡人合夥養著。由於都是年輕人,他和酒吧其他的服務生一下混熟了,並經常跟著他們出去玩,每個月的工資基本都花了,就是你請我,我請你,錢就這樣沒了!酒吧做了兩年,大家都做煩了,喝了分手酒後,各奔東西。他沒地方去,就跟著老闆繼續做。他跟著老闆學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和許多管理上的經驗。
  • 被自己的恐懼嚇垮的年輕人
    年輕人,牙齒有些哆嗦,磕磕絆絆地說,「我可是死裡逃生回來的」。可年輕人不聽,說什麼要是出門,估計他都見不到第二日的太陽。久勸不動,老父母對兒子失望了,倆人相互攙扶著吃了最後一頓野菜,然後就上路找親戚去了。年輕人勸不動父母,最後也不去管他們,一個人窩在家裡想辦法。
  • 老闆,你會把這個年輕人開除嗎?|愛上工作,抓住幸福人生的契機
    公司有個年輕人,陽光帥氣、腦子也靈活,可是比較愛偷懶,常在上班時間刷手機,引起了其他同事的強烈不滿,都不喜歡與他同組做事。姐姐想把他開了,弟弟卻不許。年輕人是弟弟發小的兒子,退伍後就在弟弟公司上班,前年曾經在戰友的慫恿下離開公司自主創業,結果是把所有的積蓄都打了水漂,女朋友也拂袖而去。
  • 年輕人,你努力的樣子好美
    後來聽說小夥服從組織的分配到鄉鎮去了,大約有一次在召開全縣的相關業務視頻會議時,還看到那個小夥積極發言的場景,感覺他在哪個崗位都會非常盡心、盡職、盡責做好的那種人,一個非常有自己想法的年輕人。2018年回單位參加一個觀摩會議時,遇見了那個經過基層打磨日漸成熟的小夥,臉也曬黑了,體格更健壯了,不變的還是一臉的笑容,好像單純得像鄰家的小哥哥,後來才知道,都已經結婚了且有了寶寶。哇,一下子覺得好吃驚,覺得在別人的眼中都是那麼困難的事,對於他來說,仿佛都是老天給他的安排,他只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努力就行。
  • 一個被荒廢了的年輕人-續下集
    上集說到該年輕人恐怕患有自閉症,怕見人!『』寵子害自家,寵女害別家『』舅舅,姨夫幫忙,協助建造三間平房,為外甥娶媳婦做準,希望他們改變面貌。日月如梭,光陽似箭,一晃而過,該年輕人宅在家中不出閨門,頭髮養得很長,實在不行了,晚上在父母的陪同下去,趁著黑暗去附近理髮店理了發,了無聲無息,無人發現,偶爾有人發現,說兒子去理髮,就這祥寵著兒子,按理說應該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雖然人生的儀表堂堂,可以說人見人愛,但不幹活,不上班的年輕人,自己的生活靠父母滋養,家庭條件差,三間舊平房,怎麼會有人相中他呢,更無況外人根本不知道有這樣一個人的存在
  • 權力的遊戲:年輕人與老年人的戰爭
    1、「老年人發動戰爭,年輕人去送死。」有一句話叫,老年人發動戰爭,年輕人去送死。道理是這麼一個道理,但是喜歡戰爭的年輕人也有的是。這句話沒有錯,但沒有說的是,年輕人熱愛戰爭,尤其是年輕貴族,只有戰爭才能給他們上升之階。2、「混亂不是一道陷阱。
  • 敢於啃老的年輕人是懂事孝順的人,也最早變成有錢人
    而很多年輕朋友,不知道從哪學來的,有一種個人英雄主義情節,覺得不靠父母白手起家最光榮。表面上看,你自詡的獨立很酷很帶勁。但別忘了,在這其中你所走的彎路,那些本可以讓父母幫你校正的彎路,都是你的機會成本。而你的青春,也就幾年而已。
  • 倆年輕人打賭的故事
    倆年輕人打賭的故事 早年,有倆年輕人正在田裡幹活,見遠遠一年輕婦女向這走來,年輕人玩心大,想打個賭,其中一個問另一個,你說等那婦女過來,我敢不敢吻她一下?
  • 年輕人為何熱衷經典
    在上線央視版四大名著電視劇系列後,聚集眾多年輕人的「淚目了」「爺青回」「排面」……年輕人扎堆到這些劇集中發送彈幕,有時層層彈幕甚至掩蓋了劇情本身,呈現出真正的「刷屏」之勢。四大名著在B站走紅,首先源於它們與網絡文化的相互「反哺」。這些年,劇集中的一些「名場面」被再發現、再加工,許多經典場景也被做成動圖和「鬼畜」視頻,讓人看了忍俊不禁。
  • 微小說:出租屋裡的年輕人
    這其中便有陳向上這個年輕人。說起陳向上,小夥子其貌不揚,在這群務工人員裡卻是一個非常起眼的人,別的務工人員,不論男女老少,工作之餘就喜歡熱鬧,打打牌,喝點酒,逛個街,玩個手機。他和別人不一樣,在這一排排的出租屋裡找不出第二個陳向上來,他喜歡讀書。
  • 那個發顛的年輕人無意唱觀音 竟愈精神病
    這時候,我看見一個穿軍裝的年輕人,大概二十五六歲左右。手中拿著一根長長的竹篙在四處扑打。一下打草木,一下打魚塘,一下又追著雞鴨狗等扑打,口中還發出振振有詞的胡亂地叫喊……我仔細打量了一下那個年輕人,看樣子人還是比較的乾淨,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形?
  • 機關有多少年輕人正在「被加班」
    今天一如往常的「被加班」,在辦公室聽到同事在談現在年輕人的想法,說現在的年輕人不願意吃虧,不知道怎麼想的,觀念跟他們七十年代的人相比,很不一樣。晚上在朋友圈看到他們說的那個女生更新了一條動態,說已經接到醫院給父親下達的第三張病危通知書了,心情很複雜,恍然如夢。這段時間以來,我時常在想,到底是我們這一代人不願意吃虧還是他們那一代人習慣了吃虧?
  • 故事:流落深圳街頭的年輕人,不僅娶了漂亮老婆,還繼承了千萬家產
    老李出門一看,原來是剛才那個年輕人暈倒了,老張說:「我剛才過來的時候,看到這個小同志晃晃悠悠走出門來,然後一頭栽倒在地。天氣這麼熱,看他這個樣子,估計是中暑了。」老李點了點頭,和老張一起把年輕人抬到了派出所裡,所幸年輕人並無大礙,不一會兒就醒了過來。
  • 故事:眼睜睜看著妻子在光天化日之下被四個年輕人搶了
    我們老兩口吃了一碗熟悉的蕎面,在文殊坊古玩市場看了會兒舊書,幾個老闆在門可羅雀的攤位前,悲催地回憶前些年死貓爛耗子都賣得出去的美好時光。我們想去文殊院茶館喝杯茶,但沒有開門。轉道去後面的娘娘廟,也同樣鐵將軍把門,說開放時間等候通知。
  • 為什麼現在年輕人寧願送外賣,也不進廠工作,小夥子親身體(下)
    第二天給我多安排了一個人結果是流得太快了檢測機器壓根沒這麼快,還是一樣的堆,也是不怎麼愉快的一天做了兩天總結了下,廠頭安排的住宿還是不錯的來給你們看看人家根本看不起你這個進廠打工的,除非你長得特產帥工資的話,沒什麼也不是很高,我這個廠一般300到4000左右沒什麼自由得,一天在流水線上待十個小時有九個小時都在忙不說了明天就跑路了
  • 當代年輕人的私生活到底有多亂?
    後來,聽小朋友的奶奶說,B是每天晚上找不到人,A打電話給她都是掛掉,兩夫妻在同一縣城,卻每晚不睡在一起。再後來,B估計是做了小三,騙了一男(暫且稱他為C)的錢,前後轉帳超過10萬多,C的妻子拷貝了所有的轉帳記錄,訴諸到了法院。小朋友的奶奶在鄉下接到了法院的傳票,才得知了真相。本來兒子就欠外債,再加這10多萬,根本就承擔不了,他們想到的辦法唯有離婚。
  • 50天裡,第2次,我又進廠了。
    這是今年上半年第二次進廠,在40多天前,進了第一個廠,感覺加班時間長,夥食也很差,幹了五天就辭職了。當時拍了廠裡夥食差的一個視頻,得到很多網友的反對,說我身在福中,不知福。看看今天這個夥食,確實還不如上一家,沒辦法,我們是為了得到人家的錢,免費的飯菜能有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