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鳥,高空墜落後又飛走了。這是10月6日中午,突發但又平常的一幕,卻引發了一系列不平淡的真實故事,就發生在 一樓的家裡。看看吧,或許也能引發您或您孩子的共鳴】
正在一樓靠窗的書桌前認真學習的小明,又聽到什麼東西落地的聲音。唉,怎麼還有人在高空拋物啊?小明不經意地往窗外瞥了一眼:呀,一隻鳥!比斑鳩還大,趴在地下室天井旁,看不出有明顯的受傷跡象,翅膀偶爾還動一動。原來是高空拋鳥啊!小明本想出去看看,但又擔心會嚇著它。不如先讓它休息一會兒,再見機行事。
於是,小明繼續為10號的月考做準備。該吃午飯了,小明想著,也給那隻還趴在地上的鳥兒餵一點米飯吧。誰知,剛剛把一小團米飯投到它身邊,那隻不知名的大鳥,竟然重新撲動著翅膀,飛走了!
鳥兒又好了,飛走了,那就趕緊吃飯吧?但「害死人」的好奇心,又一次地襲擊了小明,鳥兒為什麼會墜樓?為什麼又能重新起飛?一邊吃著飯,一邊又像福爾摩斯一樣,在思索著所有可能的線索。
明明是鳥兒撞地的聲音,才引起了小明的注意,說明這隻鳥兒在墜落的過程中,已經失去了飛行能力;但鳥兒身上,並沒有明顯的傷痕,說明它墜樓不是因為槍傷之類的;過了半個小時又飛走了,說明鳥兒,只是一時失去了飛行能力而已;又是沿著樓的外立面墜落,那說明,鳥兒很可能是在樓頂處,就失去了飛行能力;
似乎有了點眉目,最有可能的推論,就是鳥兒,不知什麼原因,撞到了樓頂的某樣東西,也許是避雷針,也許是玻璃擋牆,腦袋撞暈了,暫時失去了飛行能力,這才墜樓之後又飛走!
好奇心得到了「自給自足」,小明開始有點得意起來,主動地把自己縝密的思維成果,分享給了老爸老媽。
或許受到了小明「福爾摩斯式思維」的鼓舞,小明爸又突發奇想,「聽著,今年中考的作文題,請根據下面短文寫一篇文章:小明看見一隻大鳥,沿著樓外立面墜落,本準備去救,可後來鳥兒自己又飛走了。題目自擬,800字以上。來吧,你打算怎樣寫?從何處切入主題?」
小明媽立刻搶答,當然是從愛護動物的角度來切入;小明想了想,可以從建築環保、減少光汙染的角度切入。說罷,不約而同地望向小明爸。
一貫追求人生意義的小明爸,一副很深沉的樣子:生活中處處都有美!只要我們懷揣著好奇心,願意靜下心來去觀察,運用批判性思維去推斷、發散性思維去想像,再小的一件事,也能探究出值得思考的意義!
果不其然的「高、大、上?
親愛的朋友,面對如此平常的一件「瑣事」,會引發您怎樣的思考呢?
中考若是真的只提供如此平淡的素材,您又打算如何加上您自製的調料呢?
在評論區恭候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