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塗汙的鳥》由捷克導演瓦茨拉夫·馬爾豪爾(Václav Marhoul)執導,改編自著名波蘭裔美國作家耶日·科辛斯基(Jerzy Kosiński)同名小說。
電影原著講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一個無名猶太男孩徘徊於東歐農村躲避戰亂的故事。
一隻鳥的羽毛被塗汙,它回歸鳥群後會被群鳥當做異類攻擊,《被塗汙的鳥》用近3小時的片長,帶我們看到這個荒誕的世界。
電影用一個猶太小男孩的視角,通過他多段詭異神奇的經歷,讓觀影的人有種看完他神奇一生的感覺。
他寄養家庭的老奶奶莫名其妙的去世、被當做不幸的怪物被賣給女巫、被性無能無法滿足妻子的老農夫鞭打、和瘋女人苟且的捕鳥人對他的短暫照顧、想幫助他的神父好心辦壞事給他找撫養人導致讓他被猥瑣男雞姦、欲求不滿對他打罵甚至找山羊媾和的惡女人
反倒是那個要槍殺卻對他放生的納粹老兵,和教他用槍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的蘇聯狙擊手,這兩個部隊中的殺人如麻的軍人反倒是對這個猶太小男孩顯示了人性中的善良,以至於當看到他槍殺打他的無良小商販時候,我既然有種大快人心的感覺。
整部電影是失語的,但是卻非常有力量,作為男主的小男孩基本在電影惜字如金,但是這個荒誕的世界卻通過男孩無語的表情和細微的動作展現的淋漓盡致,當他如同海報圖被埋在泥土中被烏鴉啄食,被那些裝善良的教民扔在糞池中
我突然明白為什麼《被塗汙的鳥》這個電影要用黑白片來呈現了,因為這些鏡頭太惡意和血腥了,這個世界對這個男孩而言是個沒有顏色的地獄,他卑微的依存著這些大人只想活下來,卻體驗了世間的各種惡,所以當他最後被父親找到的時候,他已經麻木不仁了。
好在結尾,男孩寫下自己的名字joska,這個象徵著找回自我的舉動,給電影帶來暖色。
我是新新,一個為電影而生的搬運工!
喜歡新新的朋友也可關注「新新說大片」,本人會陸續推薦更多精彩的電影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