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火熱激情裡》
授權「浩說東瀛」連載
心血管外科醫生
順天堂大學醫學部教授
天野 篤
Amano Atsushi
作者 天野 篤 (Amano Atsushi)
發行人 澤田浩
發行公司 株式會社7andi出版社
中文翻譯 侯軍/張儉
中文印刷 株式會社曉印刷
中文印刷時間 2020年8月
* 本書日文版2014年2月第1次印刷發行,2014年4月第8次印刷發行
如果對本書籍中文翻譯內容等有任何意見、建議,需要紙質版(圖書免費,郵寄費自理)請聯繫擔任此次翻譯並從事赴日醫療等服務的合同會社小江戸倶楽部ヘルスツーリズム(中文∶合同會社小江戸俱樂部健康旅遊公司)。
本書的著作權(版權)屬於天野篤醫生個人,非經同意,他人不得出版或作更改,不得複製和轉載等。特別授權「浩說東瀛」公眾號和頭條號連載本書全部內容。
註:末尾附本書目錄
第一章
10.切實做好現在——想要的結果就會出現
心臟的手術可以說是十人十色,有一百個人就有一百種情況。不管事前多麼仔細地進行準備制定方案,因為人的身體狀況不同,沒有兩個是相同重複的,因此,手術時難免會發生超出預料的事情。
轉到新東京醫院二,三年後,我作為心臟外科醫生親自動手的手術數有了明顯增加,而治療成功的業績,也讓這所新醫院的名字進入了「全國」醫院的級別,患者從全國各地紛紛前來就醫。就在自己心臟搭橋手術的治療成績穩步上升,開始建立起自信的時候,在手術中卻碰到了意外大出血的情況。
這是從中部地區的醫院轉過來的一例手術,病人是68歲的男性B先生。在事前的檢查中,感覺這就是一起非常普通的心臟搭橋手術,但同時也注意到了一個問題,病人的年齡有些讓人擔心。
「已經68歲了……這可是手術死亡最多的年齡啊」。
在龜田綜合醫院時的經歷一時間掠過了腦海。為了打消心中的這個陰影,自己異常細心地進行了手術準備,也注意隨時檢查病人的身體狀況,值得慶幸的是,病人的狀況一直十分良好。
上午10點開始手術,一切準備堪稱完美,病人已經「68歲」這個情況也完全從腦子裡消失了。切開胸部就看到了心臟,對整個心房檢查時,從心臟出去的主動脈的根部部位吸引住了我的目光,這個部位色調明顯有些變化。
「怎麼會這樣呢」?自己瞬間猶豫一下,但沒有停手而是繼續進行手術。等安裝了人工心肺,用鉗子夾住主動脈停止心臟跳動時,突然發生了大出血,胸腔頓時變成了一片血海。我一邊按住出血的口子,一邊尋找原因。原來是已經發生色調變化的主動脈在手術中發生了剝離,當被鉗子夾住時,無法流動的血液於是衝破的主動脈壁,在手術中引發了大出血。
主動脈剝離是一種主動脈血管壁破裂的症狀。血管由內膜,中膜和外膜三層組成。當內膜和中膜出現裂縫時,血液便會流進裡面,讓血管像腫瘤一樣腫脹起來。如果腫脹的中膜破裂,就會發生大出血,是突然死亡的原因之一。
這個情況突然在手術中發生了,心臟主動脈的根部破裂,打眼一看狀態非常慘烈。雖然手術中出現主動脈剝離還是第一次,但因為有過好幾次處置手術意外的經驗,所以並不慌亂,馬上用人工血管替換了壞掉的主動脈根部,再把自己當時所擁有的知識、經驗還有能想到的點子充分發揮出來,將手術帶進了原本就計劃好的冠狀動脈搭橋手術。
自己順利地將用來做搭橋血管的左胸內動脈和胃網膜動脈與兩條冠狀動脈連接好後,再用大腿上的大隱靜脈血管來做剩下的另一根搭橋血管,迅速做了一個新的搭橋。總之,在這樣一種嚴峻狀況下,總算按計劃完成了全部手術。
手術結束時已經過了晚上11點。考慮到手術室隨時出現「最壞的事態」都不奇怪,所以想辦法將B先生搬出手術室轉移到了重症病室(ICU)。等到做完這些事,我們全都疲勞不堪了。可是,此時B先生的血壓只上升到70㎜Hg左右,狀態還絲毫不能掉以輕心。那麼,此刻應該怎麼辦呢?
「不管怎樣先睡吧「。我對一起做手術的助手們吩咐道,」該做的事都已經做好啦,接下來就『躺在床上聽捷報』吧。是不是這樣?「
實在來說確是這樣的一種心情。
「有什麼立刻來叫我起來「。交代過值班的護士,我便倒在護士站的沙發上睡了,而且,睡醒睜開眼竟已經到早晨了。
「沒有被叫起來的意思就是……」我當即從沙發上跳起來,帶著期待的心情走進了重症病室。
「怎麼樣?」我直接了當地問護士。
「血壓恢復到了90」,護士高興地回答道。
聽到這個充滿興奮的聲音,我終於鬆了口氣。中午過後,B先生也恢復了意識,這時我才徹底地放下心來∶「總算走過鋼絲吊橋了」。
不過說起來,如此這般驚險的狀況下,護士們也真的沉得住氣。不用說也能想像,他們整個晚上是如何小心翼翼地精心守護著B先生。
B先生的血壓之後一點點慢慢升上來了。血壓上升表示血液在新安放的搭橋血管中流通順暢良好,因為主動脈夾層剝離而受傷的心臟肌肉,也會在血液的滋養下恢復了功能。
B先生接下來的功能康復也進展順利,手術過後五天左右就出院了,用自己的腳一步一步堅實地走出了醫院大門。
實際上,在做B先生手術的時候,有那麼一瞬間,我腦子裡甚至感到他會「死在手術臺上。「我覺得這個手術告訴了自己這樣一個道理∶「如果切實做好眼前的事,事態就會被引往好的方向」。
在手術以外的很多事情上面也一樣,如果陷入一個個的事故中不能自拔的話,就無法再繼續前進。而不能前進,則往往會連本來該做的事也搞得亂七八糟,這樣就壞了,連下一個事也會被徹底弄糟糕。一件事遭受到了挫折,只要還在繼續做應該做的事情,就能克服困難,最終得到好的結果——我相信就是這樣。
11.患者戰勝疾病的啟示
B先生在冠狀動脈搭橋手術中生命出現了很大危險,主動脈剝離引起大出血,但他度過這個危機並順利出了院。但是,B先生的故事並沒有到此結束,他後來的經歷給我留下了印象深刻的記憶。
B先生住院時的主管護師——她現在已經成了某大學醫院集中治療室的護士長,在很久後碰面時,開口對我說道,
「那位病人B先生,好像是在2,3年前,因為腦梗塞去世了。」據說是B先生家人給她寫的信,他們在B先生出院後都還繼續有來往。
據說B先生做完心臟手術回到家鄉後,又患了膽管癌。膽管是將肝臟製成的膽汁輸送到十二指腸的管道,做過心臟搭橋手術的人再做膽管手術會相當困難。實際上,B先生有一根與右邊冠狀動脈相連的搭橋血管用的就是腹部上的胃網膜動脈血管,也就是從胃裡引出來的血管,剛好就緊挨著膽管,手術時剝離血管不小心傷到了的話,會直接影響到心臟。
假設B先生在接受搭橋手術時就患了膽管癌的話,作為醫生自然會考慮採取相應的措施,也就是說,肯定會考慮使用別的血管來進行搭橋。但是在那種緊急的狀況下,醫生首先想的就是如何保住患者性命,至於其他其實很難顧及到。更何況是之後才患上的膽管癌,根本不可能考慮到任何預防手段。
不過,據說B先生十分幸運,給他做手術的醫院在膽管癌的治療上有著非常好的成績,並且做搭橋血管的胃網膜動脈的位置也很清楚,所以手術一點意外都沒有便順利結束了。
B先生先後戰勝了心臟病和膽管癌這兩大疾患,並活到了85歲這樣的高齡。回想起來,住院時的B先生從沒有任何怨言,打心底裡相信我們這些醫生,他說∶「你們醫生都在努力為我治病了,我就只管聽從安排配合好了」。
想起B先生這些開朗的話,我覺得能夠被病人這樣信任,總之我們無論如何都要「拼死而為」了。他是改變我之後生活方式的諸多患者之一。
(未完待續)
我是 金京浩,歡迎關注、交流。
序言 你能用「為社會,為他人」做為生活目標嗎? 9
◉ 第一章
磨練心智——為社會,為他人而生活
1.不適合當醫生的人 16
2.把受到的恩惠回報社會——這是火熱激情的源泉 19
3.報恩最低要為社會工作二十年 22
4.不能原諒那些有能力卻不幹活的人 25
5.今天的一切靠他人——這一點不能忘記 28
6.沒有志向還能接受天職嗎? 30
7.不願犧牲,就不會被信任 34
8.察覺到「不對」,立刻思索改正 36
9.為了明天敢於「急流勇退」 38
10.切實做好現在——想要的結果就會出現 44
11.患者戰勝疾病的啟示 48
12.哪裡是分水嶺——體會並把握機會 50
13.向無輸血手術挑戰——滿足患者是醫生使命 52
14.「背上的擔子」決定命運 57
15.轉化失敗的力量——面對自我的時間 60
16.為夢想付出三倍努力理所當然 66
◉ 第二章
與眾不同——偏差值50的奮鬥方法
1.抱負小易滿足,滿足了會停步 70
2.不要否定玩遊戲的天賦 74
3.應試的學習不能發揮才能 77
4.無論多聰明,不努力成績就下降 79
5.沉迷麻將和深夜廣播,在學校睡覺的高中時期 81
6.「擰發條的時間」是將來發力的準備 84
7.偏差值不到50,但自信最後能自摸 87
8.學校不是第一志願,同樣恩重如山 90
9.落考過的人比直接上醫學部更懂社會 92
10.鍛鍊體力,注意力和團隊凝聚力 94
11.不為應付考試而學習,要學將來有用的東西 96
12.在私大醫學部學習是件不合身分的事 98
◉ 第三章
精神準備——堅守自己的底線
1.對決傳染病——相信並敢用瑕疵下屬才是「負責任」 102
2.患者期望的術後生活是手術的優先選項 107
3.不回家是為了更好工作還是想放開睡大覺 112
4.收入高的人必須比其他人多幹活 114
5.逼自己走上不可後退的荊棘之路 117
6.人怕改變就難以去新天地搏擊 119
7.總有人單憑想法和熱情無法接近,這就是現實 122
8.專業就是不僅要有專業知識,還要擁有堅強信念 124
9.重複前輩沒有意義,新路才能超車 128
10.不能寬容無用的人事 133
11.比起來找保險的,還有更該優先的人 136
12.「以死相逼」的手術最卑劣 139
13.不能面面俱到,那就俯視局部好了 142
14.厭倦工作源自不堅持、半途而廢 146
15.煩惱猶豫不如馬上行動,做對周圍有用的事 150
◉ 第四章
讀解先手——關注新時代
1.誰都能接受比天皇手術更先進的治療 156
2.沒有隨便的成功,背後都有拼搏的人生 161
3.學習要大膽,採用需謹慎 165
4.醫師的年薪應該有合乎常識的上限 168
5.大學教授也要做手術的時代 173
6.現在90多歲老人也可以做手術 176
7.手術首先看心理準備、覺悟,最後是技能 179
8.外科醫生是「瀕危物種」,學生志願減少有理由 182
9.55歲後做手術依然得心應手 186
10.與宮本武藏一樣生活 189
11.手術本質就是決鬥,直到勝利或失敗 193
◉ 第五章
質疑設問——持有疑問,修正行動
1.拿手術刀和不拿的外科醫生切磋合作的時代 198
2.算命內容也可以成為改變的契機 203
3.由訃告「死因」想到的問題 206
4.傾聽他人聲音,不懂常識無法貼近患者 209
5.真正的工作不僅要治病,更要治人 212
6.問候很重要,醫院沒有電視行業做得好 214
7.手術記錄必須自己寫,不能拖到第二天 217
8.手術團隊增加藥劑師,立即改革不說「NO」 221
9.外科醫生降低風險就要「進三步退兩步」 226
10.「夢想」自己創造,擁有一份投入 230
11.強中更有強中手,要當跨領域通才 233
◉ 第六章
志存高遠——探求自己應該走的「路」
1.一旦成為醫生,就必須「一切為了患者」 236
2.思考醫師道,改變自身的攻擊性 239
3.名醫做手術會考慮到十歲少女的未來 241
4.好醫生善於折衷,追求極致才是名醫 245
5.醫師道具備置之死地而後生的高超魄力和能力 249
6.通過患者康復獲得成就感和幸福感 252
7.醫生治病救人必須全力以赴 255
8.遵守規則,立志改革 257
9.同伴間粗語也是外科的文化 259
10.求道無止境,身退有期許 261
11.外科醫生的道路有限,但它會一直進化延伸 264
12.最後的報恩就是培養年輕人成為社會棟梁 267
後記 271
天野篤 年譜 276
心臟功能和結構 280
心臟病和治療 282
天野篤醫生著書一覽(部分) 286
中文翻譯者簡介 侯軍/張儉 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