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時共濟會已滲透進中國,《倚天屠龍記》屠龍指屠殺殖民中國?

2020-08-28 甲骨金文

1992年,考古學者晁華山在確認了大量摩尼教洞窟後特地致函金庸,說《倚天屠龍記》中對摩尼教教義的闡述和許多教規、習慣的描寫,真是難得的準確。
摩尼教亦即明教(楊憲益先生反對此說,認為明教與摩尼教無關,而是婆羅門教在中土唐代以後的名稱,詳見《譯餘偶拾》)。《倚天屠龍記》有言及明教與明朝國號的淵源之處,頗引人注目:「其後朱元璋雖起異心,迭施奸謀而登帝位,但助他打下江山的都是明教中人,是以國號不得不稱一個『明』字。」「朱元璋登基之後,反下令嚴禁明教,將教中曾立大功的兄弟盡加殺戮。」
明朝國號承自明教,是吳晗的創見。金庸很可能參考過吳晗的《明教與大明帝國》(載《讀史劄記》)。在這篇長文中,吳晗說:「至『大明』之國號,則私見以為出於韓氏父子之『明王』,明王出於《大小明王出世經》。《大小明王出世經》為明教經典,明之國號實出於明教。」「第以其部曲多紅軍,為籠絡宋主舊部、徐陳降將,為迎合民心,均不能放棄『明王出世』之說。建大明為國號,一以示其承小明王而起,一以宣示『明王』已出世,使後來者無所藉口。」「然『明王出世』『彌勒降生』均含有革命意義,明暗對立,互為消長,而終克於明。彌勒則有三十次入世之說。使此說此教仍繼續流傳,則後來者人人可自命為明王,為彌勒,取明而代之,如明太祖之於宋小明王。……洪武元年……詔禁白蓮社及明尊教。」

《明教與大明帝國》是寫《倚天屠龍記》的重要參考資料,還有蛛絲馬跡可尋。《倚天屠龍記》第975頁引了一篇南宋王居正的奏章,「臣聞事魔者」一句之前有所節略,張無忌讀了一半時說:「那王居正雖然仇視本教,卻也知本教教眾節儉樸實,相親相愛。」參之以《明教與大明帝國》所引,不僅同樣略去了那一部分文字,吳晗所論「明教互助合作之精神,淳樸節儉之生活,雖其抨擊者亦讚嘆言之」,竟也與張無忌之語意完全吻合,這難道是巧合嗎?
《明教與大明帝國》寫於1940年末,刊於《清華學報》十三卷一期,後被編入《讀史劄記》於1956年出版。此時及稍後數年,金庸尚在香港的「左派陣營」之內,見到此書或許即在其間。當然,以其嗜史之深,稍後覓得亦是常事。
然而,70年代末以來,這一幾成定論的觀點受到了質疑。有學者認為「明王」源出佛教,與明教主神「明使」無關,「明王出世」之說係指孔雀明王;領導元末起義的白蓮教「三世佛」教義與明教「二宗三際」教義的比附純屬附會,且二教融合缺乏客觀可能性(詳見《中國秘密社會》第二卷《元明教門》)。
不過,元末本的《推背圖》第一幅就是一人手持日月,《雞肋編》卷上說「事魔食菜」者「不事神佛,但拜日月」,《閩書》卷七說摩尼教徒「朝拜日,夕拜月」,可見日月是明教的象徵,這又怎麼解釋呢?
按:明教、明朝、洪門、反清復明、同盟會、辛亥革命、國民黨以及現代華人社團政黨有著複雜的聯繫。
明教本出於拜光明教,其秘密組織即早期在中東地區猶太人中秘密傳教的共濟會。共濟會後來作為異教傳播歐洲。也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作為貌似佛教的分支傳播中國。
老何認為:
中世紀的猶太共濟會,事實上的確與元末在中國民間流行的摩尼教和明教(發源於古代西亞地區的光明教,影響及於18世紀歐洲啟蒙時代的光明會)有關。
而「大明」王朝的建立以及推翻元帝國的紅巾軍,也都與明教和摩尼教——以及與其有關聯的歐洲共濟會有神秘複雜的互動和關係。
共濟會也與明清民國時代的洪門會黨和兄弟會有關。實際上,金庸的某些新武俠作品中關於江湖秘密幫派的描寫,顯示出與共濟會傳聞有關的某些依稀影子和輪廓。(從一些論著看,金庸與南懷瑾都顯然是了解神秘組織共濟會之存在的,但是他們沒有膽量公開談論。)
但是明太祖開國後鎮壓了明教(光明會)。
【見你所未見,聞你所未聞,&34;微信公眾號:jiagumima】

相關焦點

  • 明教、朱元璋以及明朝的歷史關係
    這段考證的確不假,中國歷史上的明教確實源自波斯的摩尼教。明教在唐朝武則天時期傳入中國,明朝以後逐漸衰亡。這個可能只有歷史學者才能注意到的宗教,卻由於武俠大師金庸的《倚天屠龍記》而名聲大噪。據說,摩尼本人在遊歷中亞時曾到過中國西北地區,但摩尼教正式傳入中國則是在唐武則天時期(公元7世紀末)。由於摩尼教宣揚光明,在傳入中國後,逐漸被稱為「明教」。類似於佛教,明教教徒也要食素,因為他們認為素食中包含的光明較多,吃素可以淨化自身的靈魂。因而,除非是叛教者,一般都嚴格遵守素食的戒律。《倚天屠龍記》第十四章中提及,張無忌見到所謂明教徒的朱元璋、徐達一夥在吃牛肉,為之一凜。
  • 《倚天屠龍記》中,朱元璋稱帝後,張無忌的最終結局如何
    比如《倚天屠龍記》這部武俠小說,書中的張無忌頗具魅力,機緣巧合之下,他練就絕世武功,抱得美人歸。而當時有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掌握大權,並成功推翻了元朝,最終建立了明朝。這位小人物就是「朱重八」,也就是日後明朝的建國者——朱元璋。朱元璋在中國歷史皇帝中的名聲並不算特別好。
  • 明朝的國號和明教有什麼關係?《倚天屠龍記》中的明教真實存在嗎
    《倚天屠龍記》想必是很多人當年熱捧的一部名作。作為武俠大師金庸的代表作,《倚天屠龍記》中的很多橋段和背景故事都和當時的歷史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在這本書中,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是明教一個分壇的壇主,在其中戲份雖然不多,但是不由得會讓人產生一些疑問,那就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真的是明教的弟子嗎?歷史上真的有明教的存在嗎?以及朱元璋真的是藉助明教的勢力登上皇位的嗎?
  • 倚天屠龍再出續集,時隔27年再次重啟,這次能成功嗎?
    武俠小說,是中國獨有的文化瑰寶。而說到武俠小說,這其中的代表人物肯定就是金庸老先生了。他寫的武俠小說,可以說是目前最經典,也是最受歡迎的。他的小說不僅中國人愛看,很多外國人也喜歡看。《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和《倚天屠龍記》,紛紛都被改編成了電視劇。而這些電視劇,也是少數沒有改編毀原作的例子。不過這僅限於第一次改編,後面的很多再次翻拍,就顯得不太行了。雖然說演員都很不錯,經費也足夠,但是看起來總是和經典差那麼點味道。《倚天屠龍記》這部作品,也是經過了很多次的翻拍。
  • 曹操的「倚天劍」與《倚天屠龍記》裡的倚天劍是何關係?
    看過《倚天屠龍記》的都知道,裡面最厲害的神兵利器就是:倚天劍和屠龍刀。江湖中傳言:「武林至尊,寶刀屠龍,號令天下,莫敢不從!倚天不出,誰與爭鋒?」所以為了爭奪倚天劍和屠龍刀,稱霸天下,各大門派相互爭鬥,攪得江湖血雨腥風。
  • 倚天屠龍記的光明頂在哪裡
    金庸大師的小說《倚天屠龍記》相信大家都看過吧,沒看過原書的看過電視劇,沒看過電視劇的還有電影版的。當提及《倚天屠龍記《倚天屠龍記》時代背景是元末明初,朱元璋建立明朝不久。明教總壇光明頂,是處於祖國西疆崑崙山脈之中。張無忌在崑崙仙境中意外習得《九陽神功》後出山不久便在峨眉派的「護送」之下到達光明頂,可見兩地距離並不遙遠。峨嵋派之得名,是以上古修仙學道聖地峨眉山而起的。
  • 為什麼「倚天屠龍記」可以是經典?
    倚天屠龍記的結局《倚天屠龍記》是現代小說家金庸1961年所著的長篇小說,"射鵰三部曲"系列第三部。《倚天屠龍記》以安徽農民朱元璋揭竿而起建立明朝天下為背景,以張無忌的成長為線索,敘寫江湖上的各幫各派、各種人物的恩怨情仇,它把中國歷史上元朝的興衰和江湖道義、恩仇平行交叉起來。
  • 《倚天屠龍記》人物故事,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謝遜
    所以說在倚天屠龍記後面的劇情裡,寶樹王非要燒死紫衫龍王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因為摩尼教本身就有這樣的教義,至於小說中的一些人,習慣將明教稱作魔教,本意指的就是摩尼教的「摩」字。至於一些人們經常提到的拜火教,他又是一種宗教教義與明教差不多,全稱是叫做「瑣羅亞斯德」,跟明教信仰有相似之處,但又不全是,他們是完完全全的兩個教派。
  • 倚天屠龍二十四字傳言,究竟出於何人之口?原來是郭襄的無奈之舉
    在《倚天屠龍記》中,有著「武林至尊,寶刀屠龍,號令天下,莫敢不從!倚天不出,誰與爭鋒?」的傳言,而這區區二十四個字中,卻深藏了倚天劍和屠龍刀的驚天秘密。那麼,倚天劍和屠龍刀的二十四字秘訣究竟是出於何人之口呢?
  • 金庸《倚天屠龍記》中的明教有什麼來歷?
    大部分人知道明教,應該是源自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書中的主角張無忌便是中土明教第三十四代教主,而小昭成為了波斯明教總教的教主。其實明教的正式名稱為摩尼教,為何又稱明教呢?這要從摩尼教與中國的密切關係說起。
  • 從"明教"到"魔教",摩尼教在中國是如何一步步「風評被害」的?
    原創作者|國學菌圖片|來源於網絡6126字|閱讀約20分鐘談及摩尼教,或許在中國大多數人並不知曉,但若談及金庸先生筆下的明教,則知者甚眾。六大門派圍剿光明頂這一幕可謂是經典中的經典,無數未通讀過《倚天屠龍記》的人對這一章節也是如數家珍。
  • 武林至尊寶刀屠龍 倚天屠龍記P1
    郭靖深知此次已無生還的希望,於是和夫人黃蓉商量後,找來能工巧匠,把當年神鵰大俠楊過留下的那柄玄鐵大劍進行了改造,從新製成了一刀一劍兩把神兵。刀劍之中各有玄機,日後得屠龍刀者可以號令天下,得倚天劍者可以與絕頂高手爭雄。
  • 《倚天屠龍記》中明教與拜火教有什麼聯繫?
    《倚天屠龍記》中明教與拜火教有什麼聯繫?《倚天屠龍記》一書當中,六大門派圍攻明教光明頂這一片段是全書的高潮部分,主角張無忌以一己之力扭轉乾坤,最後成功拯救了明教,也正是因為這一戰,張無忌從一個毛頭小子一躍成為江湖當中一大門派明教的教主,可謂是一步登天!
  • 《倚天屠龍記》新發現:屠龍刀裡放錯了秘籍
    文 | 張十巴仙幾十年來,江湖上出現了一段著名的傳言:「武林至尊,寶刀屠龍。號令天下,莫敢不從。倚天不出,誰與爭鋒?武當三俠俞岱巖對此有著別致的理解:「武林至尊」是指神鵰大俠楊過;「寶刀屠龍」比喻楊大俠當年用石子殺死蒙古皇帝蒙哥(叫「石子屠龍」太難聽);「號令天下,莫敢不從」是指楊大俠殺韃子皇帝後江湖號召力大增;「倚天」指的是楊過之妻小龍女,或是射鵰大俠郭靖。俞三俠的理解算得上邏輯自洽,說不定武當派都這般理解。然而,一位綽號「海東青」、名叫德成的老者毫不客氣地說他在扯犢子。
  • 《倚天屠龍記》新發現:原來,屠龍刀放錯了秘籍
    文 | 張十巴仙幾十年來,江湖上出現了一段著名的傳言:「武林至尊,寶刀屠龍。號令天下,莫敢不從。倚天不出,誰與爭鋒?武當三俠俞岱巖對此有著別致的理解:「武林至尊」是指神鵰大俠楊過;「寶刀屠龍」比喻楊大俠當年用石子殺死蒙古皇帝蒙哥(叫「石子屠龍」太難聽);「號令天下,莫敢不從」是指楊大俠殺韃子皇帝後江湖號召力大增;「倚天」指的是楊過之妻小龍女,或是射鵰大俠郭靖。俞三俠的理解算得上邏輯自洽,說不定武當派都這般理解。然而,一位綽號「海東青」、名叫德成的老者毫不客氣地說他在扯犢子。
  • 金庸小說裡為何崇敬明教而貶低少林和峨眉,與明朝有關嗎
    今年1月20日,金庸老先生「射鵰三部曲」最後一部——號稱「被翻拍次數最多的金庸武俠著作」《倚天屠龍記》再一次被翻拍。而這一天,新版的《倚天屠龍記》在橫店開機。王晶曾放出風:要拍攝二十四年前的經典《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續集的消息。一時間,《倚天屠龍記》被趕至風口浪尖!
  • 《倚天屠龍記》中出現的第一個人物「少年子弟與紅顏少女的故事」
    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被拍成電視劇已經好幾個版本了,每個版本中第一個出場人物都不一定相同,在原著中第一個出場的人物在所有電視劇版本中都沒有出現過。但是原著中出場的第一個人物,大多數人卻都很熟悉。
  • 從幾部金庸小說,來看看中國幾個朝代的更替
    下面出場的就是《射鵰英雄傳》,此時已經到了南宋,從北宋到南宋的一個重要的歷史點就是——「靖康之難」,指的是北宋的最後兩位皇帝宋徽宗和宋欽宗被俘虜到了金國,沒錯,整部《射鵰英雄傳》裡最強大的外族國家就是金國,金國的皇帝姓——完顏,對,就是前面提到的完顏阿骨打,一個小小的部落崛起成為了國力強盛的金國,而且還滅掉了當時最強大的遼國。
  • 《倚天屠龍記》中七大神兵利器排名,倚天劍只能排第二
    本期我們聊聊《倚天屠龍記》七大神兵,《倚天屠龍記》是金庸先生的經典武俠作品,也是「射鵰三部曲」的最後一部。在《神鵰俠侶》中,楊過在獨孤求敗的劍冢中找到了一把玄鐵重劍,並練就了「重劍無鋒、大巧不工」的「重劍劍法」。
  • 金庸倚天屠龍記續集,矯龍驚蛇錄居然還有續集,號稱倚天大結局
    這其中,滄浪客所寫的《矯龍驚蛇錄》是比較有名的一部金庸續書,乃是金庸《倚天屠龍記》的續集。金庸迷都知道,倚天屠龍記是射鵰三部曲的第三部,男主角張無忌學了九陽神功、乾坤大挪移、太極劍、聖火令等諸多絕頂武功,武功之高可在金庸全部小說角色中位居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