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看過《大江大河》電視劇的朋友們,對宋運萍這個名字都不會陌生。作為一個《大江東去》書粉的我,特別能理解劇迷們在萍萍小姐姐懷著雷東寶的孩子卻大出血慘死在醫院時紛紛在微博上刷出的評論,言稱要棄劇。
因為連我這個看了兩遍小說,每看到這個片段都會忍不住流淚的讀者,都沒想到自己在看劇中宋運萍撒手人寰的那一刻,看到雷東寶青筋爆出,在靈前長跪不起的時候,還會哭得不能自抑。
因為宋運萍太美好了,從相貌到品性,讓人能深深感受到溫柔的力量。而這美好的人兒因為小雷家村眾人的不理性、因為雷東寶的不冷靜被生生逼入一個暗藏危險的境地而最終香消玉殞,不能不讓人扼腕嘆息,灑下熱淚。
電視劇裡童謠扮演的宋運萍將書中的萍萍具象化了,讓我們對她有了更立體的感受。
但若論細處,小說裡的萍萍,儘管作者阿耐對她並未有過多外貌上的描寫,但寥寥片語就勾勒出了一個外表溫柔嫻靜,骨子裡卻有股韌勁的形象。更不要說那些宋運萍說過的言語,那些細微處的表現。其實她比電視劇中演繹的愛得更早,其實前期真的不是雷東寶一直在「剃頭挑子一頭熱」,那種甜蜜後的哀傷,讓我們一起來回顧。
宋運萍的相貌第一次被提到,是從雷東寶的眼睛裡,他把掉到溝坎裡的宋運輝、宋運萍兩姐弟拉起來後,書中寫到:
他看到,這個姐姐長得眉清目秀,不像村裡常見的那些柴禾妞的模樣。雷東寶都有點不想移開眼睛,但好歹知道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他不能拿目光調戲婦女。
這一眼,在我看來,雷東寶的心算是丟在了宋運萍小姐姐身上了。
待雷東寶一路向宋運輝請教聯產承包責任制後,又忍不住想再次請兩人去他家喝口熱湯被婉言謝絕後,阿耐是這樣寫的:
雷東寶又與宋家姐弟客氣一番,他很想請兩人去他家起碼喝口熱湯,但姐弟倆急著趕路,都不肯歇腳,他只得作罷。看著姐弟離開,他竟是在雪地風口站了許久,直看到他們背影消失。而宋家姐姐溫柔清脆的聲音則是開始日夜環繞雷東寶左右耳朵了。
再經過背影的這一細細琢磨,雷東寶這個糙漢的心,算是徹底淪陷了吧。
雷東寶的心意已然是明明白白,不用我多言了。這廂再來看宋運萍的感受呢。
大家也許會奇怪,電視劇中貌似宋運萍沒什麼感覺呀,仿佛是從雷東寶武力幫助宋父摘掉「四人幫」時期扣在頭頂的帽子之後,感情才慢慢發生了一些轉變。但在小說中,我覺得,宋運萍動心得也更早,只是自己可能也不自知。這種感情,更像是懵懂期青年男女之間互相傾慕對方身上所獨有的那種特質,而互相散發的吸引力,更顯彌足珍貴。
請看下面這段文字描寫:
宋運萍走遠了,還回頭看了一眼鐵塔似的站雪地裡的雷東寶,低眉沉思好久,等估摸著雷東寶聽不見了,才感慨地對弟弟道:「我們家如果有個雷同志這樣的人,我們哪裡還會受那麼多欺負。」
我們的雷書記被萍萍身上獨有的那股書香門第又溫柔的氣質所吸引,而萍萍雖然和弟弟一樣,覺得雷東寶自以為最溫柔客氣的口吻在他們聽來像是吵架式的響亮,卻因為自家多年的遭遇,一家子的文明人,就像宋運輝所說的「生生都被爸教育成繞指柔」,宋父的帽子多年未得摘不說,宋運萍因為家庭成分原因只能把寶貴的學習機會讓給弟弟,而對這鐵塔般爽直的漢子,有種欽佩和嚮往之意(這一刻還未涉及男女之情),但內心的種子已然萌芽。
再見宋運萍時,在雷東寶眼裡,她是這樣的「只簡簡單單穿一件絲瓜蛋花湯般花色棉襖罩衫的宋家姐姐」。連阿耐都忍不住在書中調侃起了雷東寶,一看到宋家姐姐那不同於一般女子的「人淡如菊」的風姿,雷東寶「喉嚨一哽,忽然失聲。」
這一下,雷東寶的司馬昭之心立刻暴露無遺,宋家四口全都看出他對宋運萍的狼子野心。
只有萍萍用她輕柔的話語讓雷同志進來吃飯,並默默將飯碗中飯的密度壓到了讓小輝都側目的地步。其實,這種默默的關心,就是一種內心所萌生的好感。
電視劇中所演是雷東寶聽聞宋運萍在幫父親申請摘帽過程中被街道辦落實政策的人推來推去,主動要求幫忙。小說中,飯後,宋運萍主動對雷東寶提起此事,雖然聲音像蚊子般細:
謝謝你還特意送豬肝豬蹄來。我叫宋運萍,我弟弟叫宋運輝,我弟弟已經在大學讀到二年級了。我們家成分不好,聽說現在文件下來可以給摘帽了,有人已經落實政策,可我們去街道問問,人家總是不耐煩地讓我們等,欺負我們呢。想請你幫忙……
而東寶這個粗中有細的人第一時間就反應過來這事兒的關鍵處在哪裡,一口答應。他心中也高興,宋運萍不拿他當外人看。
其實,這種莫名的信任感和依賴感,說明萍萍看準了東寶是個實在人,是個有擔當、肯幹事兒的人,而她也被這種特質所吸引,自然而然提出這個說難不難,說簡單也不簡單的請求。
在雷東寶幫宋運萍成功遞交了其父摘帽的申請後,宋運萍將大好消息告訴全家人,姐弟兩人發生了如下的對話:
宋運輝:「姐,我們不錯,該好好謝謝雷同志,但你千萬要想清楚,我那些插隊支邊的同學有些已經在後悔不該跟沒有共同語言的村姑結婚。且不論他們的道德問題,可一個道理是清楚的,道不同不相為謀。」
宋運萍一下紅了臉,「誰說道不同?我又不是大學生,我也不過是個農村人口,一個連地都沒有的人,還不如農民可以承包土地。」
宋季山(宋運萍、宋運輝之父)小心地道:可怎麼說我們都是居民戶口,有供應糧可以吃。」
宋運輝也紅了臉,但他還是堅持把話說明白,「姐,你誤解我的意思。你和雷同志不是一路人。你愛看書,愛看《紅樓夢》,你是書裡薛寶釵一樣的人物,雷同志不會愛看書,他最多是水滸裡面的好漢,是紅樓裡面的焦大。賈府再敗落,薛寶釵即使再落魄,她也不會與焦大為伍。這不是戶口不戶口,學歷不學歷的問題,完全是性格愛好問題,你們志不同,道不合。」姐弟兩人近來一起看紅樓,言語之間全是紅樓長紅樓短。
宋運萍板起臉,起身離開,但走幾步,又站住背著宋運輝道:「你懂什麼,你哪能拿焦大比他,我也不是薛寶釵。你回去安心讀書,別摻和你們大同學的家庭問題,你還小呢。」
宋運輝見姐姐輕視他的見解,異常生氣,「姐,你可以用理由說服我,但你不能用年齡來否定我。」
宋運萍冷然道:「理論再有理,我也只看做出來的結果。百無一用是……」宋運萍即使被弟弟激得生氣,也還是記得不能罵人,忙將話止住。雷東寶做人熱情,做事實在,是個山一樣的男人,爸媽歧視他的戶口倒也罷了,這是實際問題,而她覺得,弟弟的話欺人太甚,非常侮辱雷東寶。本來她也就只是對雷東寶有隱隱約約的好感,只覺得他可依賴可信賴,而此時被弟弟一說,她反而堅定不移地站在雷東寶的一邊,一個男人是幹大事,創大業的,難道看著《紅樓夢》學賈寶玉才算是性格愛好沒問題?賈寶玉那樣的男人才可怕,請他進門就跟請太爺進門。她氣呼呼邊說邊進自己房間拿起一本書,一看是《紅樓夢》,立即燙手一般扔下。
這是最見宋運萍愛情觀的一段話,個人認為相當出彩,貌似電視劇中只截取了宋運輝的言論在給姐姐寄的心中體現,沒有機會給宋運萍表露她的心聲,感覺是個缺憾。
一般都說「才子佳人」才是郎才女貌、天生一對,宋運輝、宋父的觀點,其實也體現了很多家庭在擇偶時所設定的條條框框。
況且雷東寶的家庭情況在萍萍說出這段話時,還算是家徒四壁,整個小雷家大隊都是「只見大姑娘嫁出去,不見小媳婦娶進門」。宋父對雷東寶的農民身份不算滿意,而小輝從性格、愛好方面認為雷東寶那樣的魯男子配不上自己如花朵般柔美的姐姐。
但宋運萍有自己的見識,她從雷東寶身上,看到了那股子闖勁和生猛的幹勁兒,而這種架勢,仿佛也衝擊了宋家人一直以來那種謹小慎微、忍氣吞聲的生活狀態。這種身強力壯虎虎生威的特質,正是宋運萍所嚮往的,也是宋家所欠缺的。
反觀現在很多人的愛情觀,或是「金錢至上」、「家庭條件至上」,或是強烈的要求「門當戶對」,仿佛不門當戶對的婚姻一定會結出惡果;或是一味強烈地追求所謂的「有共同語言」,而生生蹉跎了大好年華。
其實,所謂愛情、婚姻不幸福的原因有千千萬,在這裡我也無法從自己的角度去妄加揣測和分析。但幸福的愛情、婚姻肯定有一個特質是共通的,就是彼此之間一種長期的互相的被需要、被肯定的感覺!找對了並長期維護這種感覺,幸福的機率會大大提高。像東寶和萍萍就是例證。
萍萍小姐姐選定了雷東寶,在她心裡,雷東寶是真正能幹事的男子漢大丈夫,雷厲風行的辦事作風令她為之傾倒。而雷東寶打從心裡喜歡自己的小嬌妻,認為她有學識、看問題準,說話溫柔。
每想到這把好聽的聲音從那麼小小柔軟的嘴唇裡由衷吐出一句「你真能幹」,他臉上的笑容就擴大一倍。
所以有時候總會想,如果萍萍還在,雷東寶的命運是不是會不一樣?雷東寶命中就是有宋運萍,是他的天魔星,也是他的繞指柔。
就像書中所寫:
雷東寶最頭痛的是他如果打了罵了隊裡的什麼人,那人如果想叫屈,總是找到宋運萍那兒哭訴,然後他回家總得挨審問。他如果講不岀理,那就糟了,他最喜歡的軟軟的嗓音總能要他好看一晚上。為了不挨妻子嘮叨,他只好收斂脾氣。有時候想著這樣也挺好,他現在好歹總是個幹部,總打人罵人也不是回事兒。
雷東寶雖然是個大老粗,但他對於萍萍,是對心裡珍惜,也是從根兒上理解的。當萍萍因為忽略了讀書,每日忙著各種家庭瑣事,當聽到弟弟與父母所討論的話題時內心有迷茫和羞愧時,
回家與雷東寶說起,她沒想到丈夫居然跟她說,家裡的地可以少掃幾次,菜可以少做幾碗,可人的文氣不能丟,時間別都花在家務上。他雖然是個粗人,可他敬重徐書記這樣的人,也敬重小舅子宋運輝的才氣,他自己是不成了,沒那天分,可他希望有天分的人別忘記讀書,他對雷士根和史紅偉也是這麼說,他可不是看到他文文氣氣的娘子非變成大寨鐵姑娘才高興的人。這話,宋運萍想了一天,回頭跟雷東寶說起,說她的丈夫雖然文化不高,可見識過人,這也是天分。雷東寶水火不侵,卻最消受娘子的誇獎,聽了表揚簡直跟喝了老酒一般,眯起眼睛高興好一陣子。
看,這種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又互相需要的感情,是不是讀起來很美好。
縱使我不懂你的愛好,但因為是你,我願意和你一起去培養,或盡我所能,支持你繼續你的愛好;
縱使你不能陪我一同追求我的愛好,但我會用發現的眼光去欣賞你的出眾之處,並毫不吝惜地在第一時間給予我最多的讚美。
這,就是東寶與萍萍之間愛情的奧義,也是我們很多人一生所應該修習的課程。
也許有人會說,但最後萍萍確是間接因雷東寶的莽撞衝動而死。我當時讀小說時也恨,恨雷東寶作為小雷家村的帶頭人,遇事還是容易衝動,才最終導致永遠無法彌補的傷痛。
但其實想想當時的那種情勢,小雷家村民早就被鼓動得熱血沸騰,誓要追回血汗錢,雷東寶本來就是那麼一個嫉惡如仇的性子,衝動本來就是他性格中的一部分。至於萍萍因為掛念他而心神不寧,又要作為會計幫忙清點鋼筋數,才造成了那樣慘烈的離世,只能是讓人惋惜、嘆息、心傷,卻也不忍再埋怨誰了。
縱然生命短暫,但萍萍小姐姐卻活成了大家心中難以磨滅的影子,也是東寶書記心中永遠的一個結。至於日後東寶書記變成了什麼樣,不在本篇的討論範圍內,我也可以那麼假想,假如萍萍一直在,雷東寶的發展,也許會更穩,也會更好,我也堅信,他與她的感情,也會越來越好,可惜,人生沒有重來。
不談傷心過往,讓我們從宋運萍和雷東寶「婦唱夫隨」的生活掠影中,體味愛情本來的模樣。
宋運萍看書看到精彩之處,總要講給雷東寶聽。雷東寶這個大老粗縱使經常聽不懂,但他喜歡這種情趣和氛圍。即使妻子笑話他不懂,他也不會像別的男人那樣感到自尊心受到傷害什麼的,相反,他很享受這種過程,這是我覺得雷東寶很難得的地方。
宋運萍把雷東寶視為她心中的一個寶,很多人都覺得粗莽的雷東寶配不上那麼細緻、溫柔的萍萍,可在宋運萍心中,雷東寶是個響噹噹的漢子。她欣賞他的魄力和擔當,和他在一起,就覺得很踏實。
書中寫到:
與雷東寶結婚後,她才真正活得輕鬆,外面多少煩心事,有雷東寶,他會鐵塔一樣地支撐著天。所以她早早做了決定,腹中的孩子生出來無論是男是女,小名都叫小寶。東寶是她大大的寶,孩子是她小小的寶。她是那麼愛她的家,她的丈夫,她的孩子。她如今在家裡叫東寶就叫小寶爸,雷東寶順理成章叫她小寶媽,兩人悄悄分享著將為人父母的喜悅。
可惜,雷東寶沒有等到那個被寄予了夫妻兩人無限愛的寶貝,萍萍也再也沒有機會拉著丈夫的手,和他絮叨家裡家外那些事兒,和他一起迎接更美好的明天。這段感情戛然而止,留給我們無盡的遺憾和惋惜。但我相信,宋運萍內心不悔,因為她看準的是這個人,只是命運和他們開了一個無情的玩笑。
原創不易,如果喜歡,別忘了關注我,歡迎多多交流。我是 感謝您的支持和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