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的街頭,「專班」仍在夜查
齊齊哈爾新聞網11月26日訊(記者 武童 葛福臻 張亮 韓昌睿)今夜開始,我們將陸續通過蹲點、隨行、一線的採訪形式,來弘揚一種精神,讚揚一種人。這種精神就是勞動精神,它是一切幸福的源泉,最光榮、最崇高、最偉大、最美麗。擁有這種精神的勞動者,愛崗敬業,披星戴月,淡泊名利,甘於奉獻。浩瀚星河下,默默無聞的他們,將在鏡頭前熠熠生輝,承載夢想,開創未來……
25日21時16分,你在做什麼呢?臥在沙發裡追劇,捧著手機刷視頻,還是已洗洗睡了……「快,爾薩,跟上,那車在倒車,逃了。」在新城路上,一場「貓鼠大戰」激烈上演。看到前方警燈閃爍,酒後的老胡(化名),一腳油門,奪路而逃,不一會,闖進死胡同他成為了當晚「抓酒駕專班」的第一例戰果,儘管如此,「專班」午夜前也沒能「準時下班」。
「身體好的沒幾個」
由10名交警、輔警組成的龍沙交警大隊「抓酒駕專班」,均是從各中隊抽上來的「精兵強將」,各有絕活,有「車神」、有「鷹眼」、有「筆錄專家」……輔警馬爾薩說,「一年365天,天天查,均忙到後半夜,甚至是凌晨4點,第二天早起,還要上『護學崗』。常年的高強度工作,身體都吃不消,10 人年紀不大,身體好的沒幾個,『三高』、『糖尿病』都是小病症,家裡更是顧不上,最拼的是我們的『頭兒』趙洪斌,經常幾天幾夜不回家,他拼,我們也就跟著拼,不為別的,就為了讓所有駕駛員都知道,龍沙區天天有夜查,別喝酒開車。」
「衝上來,給我兩耳光」
記者陪著「專班」忙活到深夜,聽到了許多令人瞠目結舌的「酒駕案例」,酒後失態,啥樣都有,但印象最深的是下面這個。
一次夜查,「專班」發現一男子涉嫌酒駕,對其車輛進行了攔截,車裡一對夫妻和一個孩子,通過酒精測試後,該男子涉嫌酒駕,正準備將其帶走時,妻子情緒突然激動起來,衝了過來,「我都沒反應過來,她衝上來,給我倆耳光,說心裡話,我完全可以將對方『一招拿下』,可一想,她就是一個『救夫心切』的弱小女人,不能打,只能推開控制住就得了。」被打的「專班」民警告訴記者,活了20多歲,爹媽都捨不得動一個手指頭,當街被扇耳光,心裡很委屈,事後一想,「這委屈受得值,自己最起碼對得起身上的警服。」
「人人心裡都挺愧疚的」
記者問,越到節假日,「專班」越忙,不陪家人,時間長了,日子咋過?負責人趙洪斌苦笑道,「我的這些弟兄都撇家舍業,工作有危險,家人非常擔心,曾經兩名負傷同事都已經退出『專班』,而我自己的半月板是『十級傷殘』,很多時候,小家和大家是不能兼顧的,比如逢年過節,其實,人人心裡都挺愧疚的,希望日後好好報答吧。」
採訪中,記者知道個秘密,每次「專班」夜查,趙洪斌都會參加,底下人可以輪休,他不休,他說多一個人就多一份力量,戰友們互相支持,互相幫助,分擔壓力,如果遇到突發事情,也能及時處理解決。由此可見,他心裡的愧疚最大,對家人的虧欠最多。
「最欣慰,一年比一年少」
天天夜查的重大意義非常簡單——震懾和預防。因此,「專班」應運而生,白天大家各忙各的,夜裡,10人開始集合,用閃爍的警燈和「凍不壞」、「澆不跑」的身影,淨化道路交通環境,讓更多的駕駛員知道,不能酒駕,有警察抓,時間久了,「專班」能覺察到效果不錯,越來越明顯,這比抓到酒駕更讓他們欣慰。
「讓我們用事實說話。」趙洪斌拿出統計數據,結束了當晚的採訪,「去年1000餘起,今年11個月過去了,才700多起,酒駕少了三成,且逐年減少,事故發生率也減少一半……」
眼瞅冬天來了,「專班」要克服的困難會更大,更複雜,希望人們能遵章駕駛,文明行車,讓他們的付出沒白費,「辛苦無所謂,人人都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