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
文/丁丁
一個女人被兩個男人同時深愛著,會是怎樣的感受?一般來說,至少應該是幸福的吧。
英國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傳奇之作《呼嘯山莊》中,凱薩琳就是這樣一位女人。
她一生都被兩個男人深愛著,一個是和她一同在呼嘯山莊中長大的吉普寨棄兒希斯克利夫,一個是畫眉田莊的少爺林頓。
然而,這兩個男人的愛,並沒有使凱薩琳得到真正的幸福,反而令她失去了生命。
凱薩琳內心真正深愛的是希斯克利夫,但她最終嫁給了林頓,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兩個同時深愛著凱薩琳的男人,其實都沒有真正得到過她。
01、希斯克利夫
希斯克利夫是凱薩琳的父親老恩肖從外面撿回來的吉普寨棄兒,他沒有接受過教育,自卑內向,他在這個家庭中生活得小心翼翼。
凱薩琳的哥哥辛德雷對他充滿了敵意,認為他出生卑賤,不僅奪去了自己父親的愛,還有可能將來會奪去屬於他的家產——呼嘯山莊。
所以希斯克利夫一直遭受著辛德雷的鄙視、欺侮、打罵、奴役,尤其是老恩肖死後,辛德雷掌管了家產,對希斯克利夫的凌辱變本加厲。
支撐他留下來的是凱薩琳。
他和凱薩琳一起玩耍,一起騎馬在荒原上奔馳,一起在呼嘯山莊中長大,一起反抗辛德雷對他的奴役和欺侮,一起抱團取暖。
他和凱薩琳有非常相似的性格,兩人都野性十足,倔強大膽,喜歡無拘無束、自由自在、隨心所欲的生活。
長大之後,兩人相愛了,兩人都能從彼此的身上,看到自己;也能從自己的身上,感知彼此的需求。
兩人的愛情是深入骨髓、心靈相通的愛。
為了能和凱薩琳在一起,強壯的希斯克利夫一直默默忍受辛德雷帶給他的屈辱。
但現實是:一個是莊園主的女兒,從小家境優渥,衣食無憂;
一個是莊園主撿回的吉普賽棄兒,身份地位卑賤。
在維多利亞時代的英格蘭,父權、男權制度的統治下,如果兩人想在一起,懸殊的社會地位為世俗所不容。
父親死後,哥哥辛德雷作為家長,更是極力反對,百般阻撓,他希望妹妹嫁給門當戶對的少爺林頓。
他自認為凱薩琳和他的想法一樣,因為他們靈魂相通。
但同時她也需要麵包,她非常嚮往那種優雅的、高貴的貴族生活,這是兩人的不同之處。
所以凱薩琳是矛盾的。
希斯克利夫自認他懂凱薩琳的一切,但他並不懂凱薩琳內心的矛盾。
凱薩琳提出過希望他改變,勸他遠走高飛,以現在的話講,先外出打工,掙了錢回來娶她,但希斯克利夫捨不得離開她,他寧願為了她而忍受貧窮、屈辱;
她也出過一個餿主意,她嫁給林頓,通過丈夫的關係讓他富裕起來,這個當然很荒唐,遭到了希斯克利夫的斷然拒絕。
他對改變處境不屑一顧,他忽略了凱薩琳的物質需求。
但生活是現實的,凱薩琳最終動搖了,她說:"我一想到要嫁給一個僕人,過著邋遢、討飯的生活,就覺得辱沒了自己的身份。"
這句話深深刺激了躲在黑暗處的希斯克利夫,他終於決定,在這個風雨交加的夜晚,毅然決然離開呼嘯山莊。
他沒有聽到凱薩琳後來的內心告白:自己內心愛的是他。
因為此時他已經離開了。
凱薩琳有錯嗎?
其實她沒錯,愛情再偉大,也要落實到吃飯、穿衣的問題上來,人人都想過好一點的生活,一個富家小姐,你憑什麼要人家放棄優越的身份、地位,和你一起去過貧困的生活?
希斯克利夫也是,如果身份、地位、財富都配不上凱薩琳,就應該考慮如何改變自己及現狀,好讓自己配得上凱薩琳。
但希斯克利夫沒有想到過任何改變,除了一顆滿腔熱情的愛著凱薩琳的心,他的確一無所有。
雖然後來他被逼無奈選擇了離開,在外打拼奮鬥三年,掙了錢,衣錦還鄉的時候,凱薩琳已經成為了尊貴的林頓太太。
他失去了凱薩琳。
但是他不甘心,帶著復仇之心,他想奪回她。
他收購了呼嘯山莊,報復了辛德雷;他來到畫眉田莊,娶了林頓的妹妹又折磨她,以此報復林頓,令凱薩琳的內心備受煎熬。
他頻繁出現在凱薩琳的生活裡,打擾著她,也影響著她。
他不斷地喚醒她對過去的回憶,讓她重新審視自己的內心,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不斷地讓她對當初的愚蠢、虛榮、輕率感到痛苦,從而後悔。
"你為什麼要違背自己的內心,你愛的明明是我"!
他希望凱薩琳放棄一切和他私奔,否則他怎麼也不肯原諒她的背叛。
凱薩琳也確實後悔了,她在內心深處依然愛著希斯克利夫,她依然懷念和他一起在荒原上策馬奔跑的日子,她需要那種和他心靈交織的愛情。
但那又怎樣?就算現在的希斯克利夫是有錢人,可以滿足凱薩琳的物質需求,可凱薩琳已經是林頓太太了,況且,她已經懷了林頓的孩子。
不管是世俗的壓力,還是對家庭的責任感,或者對丈夫的負罪感,都使凱薩琳下不了決心。
她最後只有以死來逃避這一切。
凱薩琳臨終前向希斯克利夫坦承了自己的內心:自己真正最愛的人是他,想和他一起回到呼嘯山莊,在只屬於他們兩人的荒原上策馬奔馳。
然後帶著遺憾,死在了最心愛的人的懷裡。
02、林頓
林頓是畫眉田莊的少爺,英俊、溫和、有教養,妥妥的高富帥。
凱薩琳因為腳受傷被林頓所救,住在林頓家中養傷,在此期間,林頓被凱薩琳的美貌所吸引,深深愛上了她。
而凱薩琳也被林頓身上的紳士風度,以及他的家庭溫馨的氛圍所吸引,對他產生了好感。
雖然有希斯克利夫在先,但林頓帶給她的感受是不一樣的,在他那裡有她嚮往的高貴、華麗。
凱薩琳傷好之後,林頓親自送她回家,他知道希斯克利夫的存在,但毫不介意,在他心目中,他喜歡的是貴族小姐凱薩琳,希斯克利夫不過是一名不值一提的下人,根本對他造不成威脅。
面對林頓的求婚,凱薩琳很猶豫,她找管家丁耐莉傾訴:"林頓英俊、富有,嫁給他,我會成為方圓數英裡最尊貴的女人。"
所以儘管深愛希斯克利夫,她還是成為了尊貴的林頓太太。
婚後的她,表面上維持著高貴、優雅、體面,但她骨子裡流淌的,卻是任性、叛逆、野性的血液,她渴望和希斯克利夫一起那種無拘無束、充滿原始的愛情。
所以她其實活得很孤獨。
林頓很寵愛妻子,婚後面對凱薩琳的喜怒無常和任性,雖然不明就裡,但他溫和地遷就,所以一切風平浪靜。
但他完全不能融入凱薩琳的世界,他永遠不懂她的內心,永遠達不到她的靈魂深處。
他得到了她的人,卻無法走進她的內心,這是他的可悲之處。
當希斯克利夫重新出現在他們的生活裡,林頓發現了凱薩琳的變化。
凱薩琳在和希斯克利夫重逢時欣喜若狂,她希望丈夫能和他和平相處,林頓保持了沉默;
凱薩琳對希斯克利夫極力讚美,這讓他開始變得敏感,繼而猜忌;
當他看到兩人惺惺相惜的時候,他從最開始的沉默,轉變為痛苦、憤怒。
他無法原諒妻子,他開始對她變得冷漠,拒絕與她溝通,與之前對她的寵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他非要她在兩個男人之間做出選擇。
但凱薩琳不止一次表示:希斯克利夫就是我,我就是希斯克利夫!
林頓的憤怒可以理解,自己的妻子,在自己家中,和前男友眉來眼去,剪不斷、理還亂,還連累到了自己無辜的妹妹,換任何一個男人都難以忍受。
但他並不理解凱薩琳的煩惱,他也並不了解她和希斯克利夫的過去。
作為林頓太太,一個懷孕的準媽媽,凱薩琳並未打算離開他。
作為丈夫,他沒有在妻子無助、糾結的時候做她的精神支柱,反而讓她獨自去承受、去解決,他一定要讓她在兩個男人之間做出選擇。
他不能容忍希斯克利夫出現在他們的生活裡,哪怕作為一個朋友的方式存在。
這讓凱薩琳糾結而又痛苦,把她推向了兩難的境地,她的內心崩潰了。
凱薩琳生下女兒後,選擇了放棄自己的生命,這是凱薩琳違背自己的內心帶來的後果,林頓對於妻子的死,雖然心存內疚,但直到她死,他也沒有真正走進過她的內心。
03、沒有贏家
凱薩琳這樣形容她對兩個男人的愛:
我對林敦的愛像是樹林中的葉子:我完全曉得,在冬天變化樹木的時候,時光便會變化葉子。
我對希斯克歷弗的愛恰似下面的恆久不變的巖石:雖然看起來它給你的愉快並不多,可是這點愉快卻是必需的。
希斯克利夫和凱薩琳心靈相通,在希斯克利夫的懷裡,她可以做回真實的自我,他完全知道她的內心想要什麼,但他忽略了她的物質的需求。
他既要得到她的心,也要得到她的人,這本身沒有什麼錯,但他錯在不知道怎樣去得到,他既沒有去改變自己,也沒有去改變自己的處境。
在被逼無奈的情況下他做出了改變,當他達到了凱薩琳的物質需求,時間不對了,凱薩琳已經結婚了。
他的愛具有毀滅性,他一直不肯原諒凱薩琳違背自己的內心,當凱薩琳成為了林頓太太,他便想方設法報復林頓,令凱薩琳左右為難。
當凱薩琳無法和他私奔,他便頻繁用自己的言行影響她,令她痛苦、後悔。
當他徹底失去了凱薩琳,他便瘋狂報復身邊的人,甚至連累到了下一代。
希斯克利夫的愛是執著的,但也是自私、狹隘的,他曾經擁有過凱薩琳的心,但失去了她的人,最終,他的仇恨讓他永遠失去了她。
林頓愛上凱薩琳,首先是因為她的美貌,她在畫眉田莊養傷期間,表現得溫而文雅、嬌俏可愛,像一個受過良好教育的淑女,令林頓一家及其滿意。
林頓看到的是凱薩琳的表面,而且在林頓面前,凱薩琳一直表現得很溫婉、可愛,但這不是真實的她。
林頓娶到了凱薩琳,但他從未真正走進過她的內心,也從未真正了解她想要什麼,他一味遷就她,卻不肯原諒希斯克利夫的存在。
他堅持要凱薩琳做出選擇,也把凱薩琳逼上了絕境。
林頓得到過她的人,但沒有得到過她的心。
04、悲劇的原因
兩個男人都如此深愛凱薩琳,但都因為自私、狹隘、獨佔的愛,沒有真正得到過她。
在那個父權、男權制度統治的社會,身份第一、金錢至上的世俗觀念,使凱薩琳內心受到世俗壓力的困擾,她沒有自由選擇愛情的權利。
凱薩琳與林頓之間的愛情關係,只是一種基於生存的需要,更多的是物質上的,兩人在世俗意義上很般配,地位、身份、財富、以及外貌都合適。
而凱薩琳與希斯克歷弗的愛情則是一種遠離塵俗、來自精神世界的愛,它具有本能的、原始的、發自內心的愛,愛得深入骨髓卻不切實際。
凱薩琳最終屈從了世俗,違背了自己的天性,背叛了自己的情感,兩個深愛她的男人,都沒有真正得到過她,反而釀成了她的悲劇。
她感嘆:"如果說我做錯了,那我正在為這付出生命,這就夠了!"
書上說:人與環境是相互依存的,當環境與人相對立的時候,人的個性就會發生變化,隨之,命運也將為之改變。
希斯克利夫、林頓、凱薩琳,都無力去改變自己所處的社會與環境,也無力改變命運,這是悲劇產生的原因之一。
愛一個人,就應該希望她幸福,即使自己沒有得到,也應該放過她,讓她快樂,如王小波說的:"我愛你愛到不自私的地步,就像一個人手裡一隻鴿子飛走了,他從心裡祝福那鴿子的飛翔。"
可惜,兩個男人都做不到。
這是悲劇產生的另一個原因。
———— END ————
(圖片來自網絡)
作者:丁丁,普通女子一枚。喜歡旅遊,喜歡親手做美食、烹茶。希望用溫暖的文字,在快節奏的生活中書寫自己的慢時光。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讚、轉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