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大《福爾摩斯小姐:失蹤的侯爵》撲街,也許和電影原著的受眾有關。
電影改編自美國YA小說家南茜·斯普林格(Nancy Springer)的同名系列小說《天才少女福爾摩斯》(The Enola Holmes Mysteries)。
這套系列小說共有6部,其中第1部就是被改編成電影的《失蹤的侯爵》。
電影原著:The Enola Holmes Mysteries
所謂「YA小說」,指的是小說創作的一個細分類別「青少年小說」(Young Adult Fiction)。
YA小說介於成人小說和兒童讀物之間,目標讀者的年齡在12至18歲。
基於此類小說改編的電影《福爾摩斯小姐:失蹤的侯爵》,從成年人的視角來看非常幼稚。
原著作者南茜·斯普林格(Nancy Springer)
YA小說的受眾是「兒童以上、成人未滿」的青少年。
他們開始獨自面對這個世界,逐漸脫離父母的保護,更多依靠同齡人,對家庭以外的複雜世界既好奇又迷茫。
所以YA小說的議題多集中在友情、初戀、人際關係和自我身份的認同上。
這些線索在電影《福爾摩斯小姐:失蹤的侯爵》中都有體現。
小11飾演的Enola第一次離家來到大城市倫敦尋找母親是電影的主線。
除此之外,電影還涉及到教育理念、女權萌芽、原生家庭、改革派與保守派鬥爭、少年初戀、暴力反抗、懸疑解謎等眾多支線。
這些內容就像給年輕人的一份社會入門大綱,每條線索都拎一拎,但都淺嘗輒止,全片令人昏昏欲睡。
據電影原著作者南茜自述,她創作《天才少女福爾摩斯》系列小說的靈感來源於英國維多利亞時代,那時的倫敦籠罩在一片黑暗和恐懼之中,震驚世界的「開膛手傑克」連環殺人案就發生在這一時期。
被改編成電影的系列小說第1部,以及系列小說的第5部,分別獲得過美國推理小說最高獎埃德加·愛倫·坡獎最佳青少年獎的提名。
南茜·斯普林格和她的YA小說,在美國是標杆一般的存在。
《失蹤的侯爵》是《天才少女福爾摩斯》系列小說中最優秀的一部。
改編電影雲集了《殺死伊芙》、《倫敦生活》的導演哈利·布拉德比爾,改編過《奇蹟男孩》的編劇傑克·索恩。
古靈精怪的小11飾演福爾摩斯小妹,「超人」亨利·卡維爾飾演夏洛克·福爾摩斯,還有獲得過無數獎項的海倫娜·卡特。
有這樣一部原著作為基礎,又集合了如此強大的陣容。
但最終電影呈現出來的內容極其無聊,全靠小11的顏值撐滿全場,還打上一個PG-13分級的噱頭。
事實上《福爾摩斯小姐:失蹤的侯爵》流於平庸的流水線網大水平,正適合12歲少年觀看。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