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節假期,天南海北的老同學湊在一起,兩杯酒下肚就高潮迭起,大家有說有笑,不設防。
同學老連是個焦點人物,沒辦法人家又高升了——廳級領導。有人問,送了不少錢吧?又有人問,哪位貴人給你辦的?老連就是含笑不語。
老連是早年985高材生,為人老實,不多言不多語就知幹活,在校期間就是班幹部,能有今天也不足為奇。
有人說,當了一把手就更好幹了,沒有對與錯,只有強與弱……不管大家怎麼說,老連就是不接話,而是逐個詢問每位孩子報考什麼學校,並提出建議。同學之間玩笑是玩笑,心裡都佩服老連,能進入廳級行列,說明他有道。
在老連的提議下,酒局圓滿結束。我負責開車送老連。同學們說我就是個飯桶,好對付。我酒精過敏,每次聚會我就是專職司機。在車上老連給我講了他的故事。
老連說,提職前領導找他談話,他都懵了。在單位,論實力論關係自己根本沒有優勢,多年來,他就是信守一個字:「否」字。在單位不亂講話,不拉幫派,禍從口出,沉默是金。
老連說,在大二期間,總跟外地學生打架,都是因為管不住嘴,話多傷人。一個民俗學老教授對老連挺好。有一天,老教授把他約到辦公室,跟他說:我明天就退休了,送一個字給你,老教授邊說邊在一張白紙上寫個「否」字,讓他牢記。老教授是國內知名學者,一口氣給老連講了金人典故和「否」卦內涵。由於時間關係,在車上不便多問,我回到家特意查了典故和卦辭。
有個小國到中國來,進貢了三個一模一樣的金人,皇帝十分高興。但是小國的使臣出了一道難題:這三個一模一樣的金人哪個最有價值?稱重量,看做工,沒有發現有任何區別。怎麼辦?皇帝十分苦惱。最後,一位老大臣想到了方法。皇帝將使節請到大殿,老臣胸有成竹地拿出三根稻草分別從金人的耳中插入:第一根稻草從金人的另一邊耳朵出來了;第二個金人的稻草是從嘴巴裡直接掉出來;而第三個金人,稻草進去後掉進了肚中,沒有任何響動。老臣當即說道:第三個金人最有價值!使節點頭稱是。
本卦從上下卦分析:陽爻高高在上,陰爻在下,自成一體,雖處一個卦中,卻各自抱成團,互不融洽。從內外卦卦象分析,如同群小在內,體現了一種不和諧的社會現象。卦辭之「否」就是否定的意思。否之,不要這樣做。其含義是指現實中的人不要如同卦象所顯示的一樣結成小宗派。匪人,指處在一起卻不同心同德的人。大往小來,指卦象的結局,大爻在外,小爻在內,小人喜歡搞宗派黨爭,這樣就容易把大者排擠出去,使小人進來。卦辭譯文:不要這樣做,人在一起卻離心離德。大者走了,小人卻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