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這輩子要想快樂,只需管好你自己,家庭就和睦了,社會就和諧了

2020-09-09 1片綠葉已知青山

婆婆是個特別可愛的老太太。 「決不讓孩子因為自己的存在感到不舒服」是她的教子哲學,她在哪裡,哪裡就有踏實和快樂。

結婚前,先生帶我回家拜見未來的婆婆,指著我對她說:「媽,這是宋丹,我要和她結婚。」

「什麼時候結啊」老太太喜形於色,笑眯眯地打量我。

「8月25號,那天是她的生日。」

「好好好,我瞅瞅皇曆去,」說了一連聲的「好」,老太太踱到皇曆跟前,「我這皇曆啊,特別準。8月25號……哦……這不準。」一扭身回來了。「行,就那天吧,生日好,雙喜臨門。」

我一伸脖,瞅了一眼皇曆,8月25號旁邊一行三個小字:忌嫁娶。

結婚以後,我做的任何一件值得表揚的事,婆婆都要誇上一通,誇得我兩腳離地,對自己的要求卻一日更比一日嚴格。

有時候先生與她拌嘴,我就向著老人說話:「幹什麼幹什麼媽都這麼大歲數了,不改缺點,我們沒缺點!這輩子就這樣了!」

有一次,我請先生的弟弟、弟妹帶她一起去看我演出的話劇《萬家燈火》,我也送了票給先生的前妻黃濤,弟妹去洗手間的工夫恰好遇見了她。回來後,全家圍坐在一起吃飯的時候,弟妹說: 「剛才我看見黃天天了,她也去看演出。」

婆婆一激動,一時間忘了我的存在,趕忙說:「哎,那你怎麼不跟她說,我挺想她的,讓她來家玩兒啊……」正說著,突然想起我就在旁邊呢,馬上打住,轉向我「嘿嘿」地笑:「嗨,我這就是客氣客氣!」

「媽,看您說的。我也歡迎她來家玩兒啊。」「丹,你真是胸包太虛。」婆婆是居士,時不時就要甩出點兒「專業術語」。

「胸包太虛怎麼講」我虛心請教。

「意思就是,你的心胸,像大海一樣寬廣……」

每天早上,婆婆要在佛像跟前磕許多頭,為兒孫求好運。有時我們約了朋友在家打麻將,第二天早上,她磕完頭就來悄悄問我:

「哎,昨晚,輸了贏了」

但凡我說「贏了」,她就捂著嘴可勁兒樂,樂完湊我耳邊來一句:「告訴你,是我求的。」反之,我若說「輸了」,她一言不發扭頭就走,接著磕頭去。

每個月我都會給父母一些零花錢,對婆婆當然也一視同仁。那時候我們還沒把婆婆接過來,所以每次去看望她就是「發工資」的時候。

有一次去看婆婆,把一件外套落在她家了,於是過了幾天又去取。當然不能拿上衣服就走,我又陪她邊聊天邊嗑瓜子,然後去包裡拿紙巾擦手。婆婆見我手伸進包裡,臉上樂開了花,「啪啪」地拍起了巴掌:「我兒媳婦又要給我零花錢嘍!」

「給什麼零花錢上周剛給過,瞧您這記性。」我嗔怪道。她對我沒有婆婆的威嚴,我對她也就沒了媳婦的客套。

「嘿嘿,哦,剛過一個禮拜啊。」

有一年我迷上了炒股。白天在大戶室,我一個人守著四臺電腦。先生中午來給我送吃的,見此架勢一驚:我也管理挺大一個企業,你卻比我還像個大領導!回到家裡,我的電腦首頁永遠是股市行情。

那天婆婆走進我們的房間觀摩「大領導」炒股。 「丹丹,你這個東西它怎麼看呢」

我教她看屏幕:「您看這些個紅線綠線,它一往上翹,兒媳婦就賺錢了;它一耷拉下來,兒媳婦就賠錢了。」說完我就出去了,留老太太自己在那兒琢磨。

過會兒我回來,就聽房間裡傳來抑揚頓挫的念經聲,進門一看,好嘛——地上擺著一個念佛機,喇叭對著電腦,我婆婆正跪在電腦前面磕頭呢!

「嘿,您這是求啥呢快起來快起來,您沒瞅那些線還都耷拉著呢」我把婆婆從地上半攙半拽起來。她拍拍手上的灰,一臉神秘地笑:「你瞅著,一會兒就翹起來!」

婆婆教我怎麼做母親,跟她在一起太舒服了。對我們的生活她永遠緘默不言,沒有意見,沒有評論,沒有任何指導,哪怕我們做錯了。

那年我去拉斯韋加斯賭錢,我媽快急瘋了,不停地給我淨化思想:「丹丹你不能賭錢,萬一賭輸了呢萬一被人錄下來呢」婆婆就在一旁輕輕按一下她的手,使個眼色:「她還玩兒了呢。」

對於子女,父母的一切指導性意見都是「嘮叨」,我甚至相信青春期的孩子就連聽這些嘮叨也是壓著火的,更不用說乖乖地照辦。但這就是一個生命的輪迴。每一個孩子都害怕父母的嘮叨,但等他們有了孩子一定會像自己的父母一樣嘮叨。

我和兒子巴圖在家的時候,我一看見他大冬天光著腳在大理石地板上走來走去就跟他急:「巴圖,麻煩您把鞋穿上行不行」每當我說完這話就會立刻想到我媽對我的點評:

「丹丹,把胸挺起來!」

「丹丹,不要穿露脖子的衣服,你會咳嗽。」

其實等我到了我媽的年紀,自然會把衣服領子拉上去。而將來40歲的巴圖不用說也會穿上襪子和鞋再往冰涼的地板上踩。年齡不同,身體狀況不同,生活習慣也不同,自己的經驗怎能等同於絕對真理

從婆婆身上我讀懂一件事:人這輩子要想過得快樂,只需管好你自己。人人如此,家庭就和睦了,社會就和諧了。

為人父母,通常在孩子十五六歲以前就把基本的品格和道理說完道盡了:不許拿別人的東西,不許撒謊,要幫助小朋友,要好好聽講認真寫作業……其餘要做的就是給他成長的時間,讓他學會掌控自己的時間。再說更多的,統統是徒勞無益的嘮叨。嘮叨有時很危險,它是種壓力,使兒子不願回家,讓女兒想趕快嫁人,孩子們害怕和你在一起,不肯對你說心裡的話。

如果等到我老了,要和孩子們一起生活,我要做一個像婆婆這樣的母親,閉上我的嘴。我一定不以為我有多少人生經驗他們應該借鑑或願意借鑑。

相關焦點

  • 79歲獨居老人:人到中年,家中常有這三種物件,對家庭影響很大
    我說了自己的中年困惑,大爺開導我說,誰家沒有煩惱?關鍵是心態是怎樣的,不能因為有中年危機有中年煩惱就去逃避它,去追求別的慰藉,怎樣長此以往問題就大了。人到中年家裡,不能有這三種物件,否則對家庭影響很大。我問是哪三件,老人說:別著急,聽我徐徐道來。
  • 你的公司「和諧」嗎?
    不知你看完,能否有點啟發?故事是開頭是:獅子讓一隻豹子管理10隻狼,並給他們分發食物。01 第一天豹子領到肉之後,把肉平均分成11份,自己要了一份,其他給了10隻狼。這10隻狼都感覺自己分的少,合起夥來跟豹子唱對臺戲。雖然一隻狼打不過豹子,但10隻狼,豹子卻沒法應付了。豹子灰溜溜的找獅子辭職。獅子說,看我的。獅子把肉分成了11份,大小不一,自己先挑了最大的一份,然後傲然地對狼說:你們自己討論這些肉怎麼分。
  • 《父母愛情》江德福:男人的智慧,往往決定著家庭的和諧程度
    一個男人,如果能做到事業有成,對自己的妻子又呵護有加,我想大部分女人都不會拒絕。在《父母愛情》這部電視劇中,江德福就是這樣的一個角色,看過這部電視劇的人都說,嫁人當嫁江德福,這並不是一句空話。江德福作為《父母愛情》中的男主,他的所作所為可謂是一種「典範」,家庭的和諧與江德福密不可分。
  • 觀《清平樂》談原生家庭:你還敢把女兒當公主來養嗎?
    宋仁忠只希望女兒能夠永遠幸福,可以永遠不諳世事,不理朝堂政治,也不需有遠大抱負,他只要她快樂。在公主的婚姻大事上,他按自己的標準為公主選了最愛公主的、忠貞不二的夫婿。但是,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的公主,人生裡沒有「將就」,特別是對於感情,有著自己的執著。就這樣,宋仁忠的愛對公主來說成了最深的傷害,自由習慣的一顆心,面對現實的阻擾,最終只能變得瘋瘋癲癲。
  • 唯一能讓老人健康快樂的方式?
    剛剛從廣宗老家回到石家莊市裡,更加讓我感受到了 家族和睦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沒錯,是家族和睦!昨天晚上和奶奶聊天,奶奶說今年90了,從進了這個家門,少吃沒喝的,到現在自己底下子孫們有50多人,四世同堂,特別高興,說晚上老佛爺託夢說能活一百多歲,我說一定能,因為您一輩子積德行善,一輩子就是一顆利他心;奶奶說現在在城裡也買房了,也買車了,收入也不錯,一定不能虧了你媽,一個人帶大你們姊妹兩不容易,一定不能讓你媽受委屈,我說一定不會她才放心;還說不用擔心她,嬸子大娘姑姑照顧的很好,說你看都現在又胖了
  • 要學會善待自己,別給自己那麼多壓力
    記得被升任為主任醫師後,他的確高興了一段時間,但是一次他去臨市出差,碰到了昔日的同窗好友,一問才知道,人家已經是當地一所三甲醫院的副院長,這下子對他刺激很大,一想到自己目前的狀態,他就不斷地跟自己說,一定要努力,自己做得實在遠遠不夠。看著丈夫日漸消瘦下去,妻子好心好意地開導說:「老公,在這個社會上,我們也算小富有餘了,你應該想好好休整一下,不要把自已搞得那麼辛苦。」
  • 《浮生六記》——芸娘:好女人設害死人,來生只為自己活
    弟弟只需全心全意讀書,家事全不用操心,於是一個自私絕情的弟弟就養成了,也許弟弟外出多年不歸,事出有因,但身為家中唯一的男孩居然能狠心拋下寡母孤姐外出遠遊,這不是自私是什麼?這是誰的錯?芸娘不那麼「懂事」就好了,那樣她就不會那麼好強,將家事一手包辦,而是與弟弟一起共擔風雨,那么弟弟知道姐姐的不易,應該不會一走多年,音訊全無吧?
  • 《小說都挺好》蘇明玉們:自己過得好,才是一切
    前一段時間的熱播劇《都挺好》,將「原生家庭」這四個字帶到了了我們的視野當中。原生家庭就是我們出生的家庭,在這個家庭裡你是被愛的被接受的,還是被犧牲被嫌棄的,對於孩子的一輩子都會有很大的影響。 抽時間看完了《都挺好》的原著小說,這個「原生家庭」又一次引發我的思考。
  • 原生家庭走出的你《都挺好》嗎?
    他們沒有意識到,夫妻關係才是家庭最基礎的關係,如果夫妻關係不能和睦,這種說辭只會讓那個被作為理由的孩子感覺無所適從,幸福感隨之驟降。他們會苛責自己,一旦出錯就會無限愧疚,這讓日後的他們會對自己有更高的要求,活的並不輕鬆。&34;這幾乎可以概括所有父母的初衷。但他們似乎並不認可&34;的界限。他們會用近乎強制的思維與規則讓你接受那些&34;。&34;, 所以你得聽著;&34;,所以你得承受著;&34;,所以你連反駁都無從做起。
  • 如果讓你選《歡樂頌》五美中一人,你想成為誰?我選關關
    曲筱綃是一個富二代,海歸女,從小不愛學習卻古靈精怪鬼點子最多,從國外回來只會簡單的英語調戲肌肉男還可以。邱瑩瑩和關雎爾都是普通家庭的女孩,家庭和睦,小邱父母是工人階層,關關出身於知識分子家庭。這五個人代表了五個階層,五種原生家庭,我們喜歡劇中人物的同時,如果讓你選擇成為其中一個,你想成為誰呢?
  • 「兒媳,這五千,是給你的改口紅包」「阿姨,這裡面只有一百」,你是故意想讓我難堪?
    我不太喜歡讀書,沒那個天分,也沒那個興趣,從小長得挺漂亮的我,心思全在化妝打扮上面,我媽想管也管不住我,後來高中畢業乾脆便隨我去學美妝了。雖說跟會讀書的孩子一比,我算是不走尋常路,可成功的人生並沒有什麼固定的模式,起初我在市區開了一個美甲店,生意出乎意料地火爆,到現在已經開了三家連鎖的店了,我也再也不需親自為顧客服務。
  • 渡邊淳一《失樂園》:你是誰?去掉社會和家庭角色之後
    第一次看這本小說,是2014年,渡邊淳一因為前列腺癌去世時,《失樂園》重新走入人們的視野,當時看完,只以為是一本愛情至上的世俗小說,如今再次翻閱,才發現故事說的是戀愛,實際卻是兩個走入中年的男人女人尋找自我的故事。
  • 與原生家庭和解,才能救贖自己
    在《人間失格》這本書裡,我深刻地體會到這句話的悲涼與無奈。這本書的作者太宰治,出生在一個上流社會的家庭,從小他就缺少父母的關愛,父親一直忙於自己的政府工作,而母親體弱多病。那麼,先恭喜你,因為在這之前的人生是幸福的。如果,在《人間失格》這本書中,你找到了自己的影子,那要努力把過去的自己撈起來。
  • 《隱秘的角落》:你是要做原生家庭情緒的奴隸,還是自己的主人?
    在有問題的原生家庭長大的小孩,從小便要提早懂事,且長期處於壓抑的環境下,也會有更大的恐懼與過激行為。2我們是否擁有一個好的原生家庭很重要。但我一直以來的觀念都是,大部分父母已經盡他們所能,給予小孩最好的了。
  • 故事:「媽,你這輩子有事都是我管,為什麼你走還要帶走我兒子」
    19歲時婆家就打算給他們辦婚事,誰家嫁女兒都要準備嫁妝的,可媽媽只給珍姨準備了一套被褥,珍姨從下來幹活後,自己掙的錢她都給了媽媽,自己從來沒攢下。因為珍姨什麼嫁妝都沒有,結婚時婆家人覺得臉上無光,都瞧不起她。丈夫家裡兄妹有8人,而她丈夫是家裡的老二,所以她結婚後,家裡還有一群小叔子,小姑子。
  • 故事:小女孩挽救父母的婚姻-夫妻和諧的真諦
    王明娟緩過氣來,一把抓住張春雷,哭泣道:「張春雷,你不是人,你對自己的老婆下手這麼重,你想害死人哪!」張春雷被酒精刺激得已經變得盛怒異常,他一伸手:「啪」地一聲,王明娟的半邊臉登時就紅了起來。王明娟從來沒受過這個委屈,她一氣之下,收拾好自己的東西,就搬了出去,租了一戶房子與丈夫分居了。夫妻倆這一分居就是半年,張春雷和王明娟誰也不服軟,事情僵住了。
  • 我家人住院了,你伺候吧,「她自己說死都不用我管的」
    為了家庭的和睦,姬彩雲做的其實已經非常好,可她婆婆見不得她和她老公好,平時她老公只要對她好,她婆婆都會生氣,有一次姬彩雲生病,她老公不光給她拿藥倒水,還特意打水給她洗了洗腳,她和她老公很恩愛,為對方付出,對對方好都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可姬彩雲她婆婆看見了,就不樂意了。
  • 與社會格格不入?錯的人根本不是你
    然而,僅僅因為他的想法在大家看來是荒誕的,他的真實感受只會與這個社會格格不入,於是他便淪為了這個社會的悲劇。但我還是很羨慕默爾索,原因之一是他對自己有著清晰的判斷和認識,從來不會被任何人洗腦。無論是養老院、審判庭以及神父如何在他耳邊嘮叨:你不愛自己的母親,你是個罪人。
  • 兒子兒媳孝順 夫妻和睦┃爺爺卻給奶奶提出要再生一孩子,為哪般
    一、如此要求,真相背後,同事的故事午餐後的辦公室,又到了家長理短的時間,突聞50歲女同事說:「我家那位要出事啊!他帶孫子的權利了被兒媳婦「剝奪」了!只怪他自己太過寵愛,不到2歲的孫子已有很多不好的習慣。爺爺當不成,他竟然要求我再生一個來他帶。讓我又氣又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