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迷和劇迷眼中,金庸武俠有何不同?

2020-09-05 E神電影

兩年前,武俠小說家金庸先生仙逝,令人嘆惋。

金庸無疑是中國武俠小說的巔峰,其小說不僅風靡華人世界,而且被無數次改編成了影視作品。老百姓對金庸之熟悉,以至於即使沒看過一眼小說,也能夠對金庸筆下的武俠世界如數家珍。

金庸


真正讀過金庸小說的朋友,在看改編武俠劇時,往往會有一些微詞,畢竟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文字間的人物要演繹得和讀者的想像完全相同,那是不可能的。

有趣的是,在金庸作品被屢次改編的過程中,漸漸形成了一些 「刻板印象」,以至於很多沒讀過小說的朋友會對金庸筆下的一些人物有誤解,也不斷引起劇迷和書迷的爭論。

2019版《倚天屠龍記》劇照


今天恰逢「世界閱讀日」,讓我們一起看看金庸武俠劇中,有哪些與書中不同的「刻板印象」吧!

《天龍八部》:段正淳是個無能慫包?

段正淳在《天龍八部》中是個配角,卻一直被劇迷和書迷津津樂道,畢竟人家五六個情人,個個都是頂尖美女,著實羨煞旁人。

但大理鎮南王的名號雖響亮,卻沒什麼風光時刻,被段延慶追殺幸得蕭大王相助,被慕容復擊敗還要靠兒子段譽開掛救命,再加上情感上優柔寡斷,漸漸地給了人一種無能慫包的感覺。

1997版《天龍八部》中的段正淳


然而,書中的段正淳絕對當得上「英雄好漢」四個字。

論武功,段正淳很強,事實上段氏的首腦和天龍寺幾個大和尚實力都不弱,段正淳也早已是一派宗主的實力。

之所以戰績不好看,皆因對陣的不是四大惡人之首的段延慶,就是「南慕容」的慕容復,這些都是威震一方頂尖高手。何況即使是這兩人,也絕不像電視劇中那樣三下五除二就把段正淳收拾了。

2003版《天龍八部》中的段正淳


段延慶對陣段正淳時,書中這樣描寫:

拆到六十餘招後,一路段家劍法堪堪拆完,見段正淳鼻上滲出幾粒汗珠,呼吸之聲卻仍曼長調勻,心想:「聽說此人好色,頗多內寵,居然內力如此悠長,倒也不可小視於他了。」

慕容復對陣段正淳時,書中寫道:

拆到十餘招後,覺得南海鱷神雖有一件厲害兵刃,倒還容易抵敵,段正淳的一陽指卻委實不能小覷了,是以正面和段正淳相對,凝神拆招,於南海鱷神的鱷嘴剪卻只以餘力化解。

可見段延慶和慕容復對段正淳都是嚴陣以待,段正淳的武功也絕非浪得虛名。

更重要的是,段正淳人品端正,重義輕生,尤其是他在少林寺中,面對蕭峰被中原豪傑圍困時,書中這樣寫:

段正淳低聲向範驊、華赫艮、巴天石諸人道:「這位蕭大俠於我有救命之恩,待會危急之際,咱們衝入人群,助他脫險。」範驊道:「是!」向拔刃相向的數千豪傑瞧了幾眼,說道:「對方人多,不知主公有何妙策?」段正淳搖搖頭,說道:「大丈夫恩怨分明,盡力而為,以死相報。」大理眾士齊聲道:「原當如此!」

這等人格魅力,這等武學修為,再加上皇族出身,不僅屬下們肝腦塗地,江湖上也人人敬仰,我們的段王爺可謂除了個人感情問題,幾乎沒有什麼缺陷了,又怎能說是個慫包呢?

《笑傲江湖》:東方不敗喜歡小白臉?

其實這個問題可以換個更加直白的說法:楊蓮亭是小白臉?

東方不敗大家都知道,《笑傲江湖》第一高手,日月神教教主,《葵花寶典》代言人。

2001版《笑傲江湖》中的東方不敗


自宮後的東方不敗轉而喜歡男人,也使得這一角色成為了國人心中最早的同性戀文藝形象之一。(事實上敗哥這個能不能算同性戀還難說……)

由於東方不敗自宮後著女裝、扮女聲,極盡女兒姿態,所以讓很多觀眾連帶著對他的戀人楊蓮亭也產生了刻板印象,以為楊蓮亭是個陰陽怪氣的小白臉——誰讓「蓮弟」名字裡開了朵花呢?

2013版《笑傲江湖》中的楊蓮亭


所以不少影視版《笑傲江湖》中,楊蓮亭都是一副清秀扮相,甚至到了霍建華版的《笑傲江湖》中,楊蓮亭已經變成了太監般的模樣。

那麼小說中的楊蓮亭到底長啥樣呢?

令狐衝斜眼瞧去,只見這人三十歲不到年紀,穿一件棗紅色緞麵皮袍,身形魁梧,滿臉虯髯,形貌極為雄健威武。

可見楊蓮亭其實是一個滿臉鬍鬚的彪形大漢,和小白臉三個字沾不上邊,何況不僅是外形,楊蓮亭也遠非影視劇中刻畫的那般外強中乾。

向天冷笑道:「我上黑木崖來,便是為了收拾你這奸徒!」右掌一起,喀的一聲,將他左腿小腿骨斬斷了。豈知楊蓮亭武功平平,為人居然極是硬朗,喝道:「你有種便將我殺了,這等折磨老子,算甚麼英雄好漢?」

向問天笑道:「有這等便宜的事?」手起掌落,喀的一聲響,又將他右腿小腿骨斬斷,左手一樁,將他頓在地下。楊蓮亭雙足著地,小腿上的斷骨戳將上來,劇痛可想而知,可是他竟然哼也不哼一聲

向問天大拇指一翹,贊道:「好漢子!我不再折磨你便了。」

諾,咱們「蓮弟」不僅是個陽剛大漢,還是個連「天王老子」向問天都佩服的硬漢呢!

《倚天屠龍記》:周芷若後期武功和張無忌五五開?

這個可能是影視改編中最大的誤會了。

周芷若黑化後,憑藉倚天劍中所藏速成版的《九陰真經》,在少林寺屠獅大會上技壓群雄,頗有幾分張無忌當年在光明頂力克六大派高手的風光,甚至還打傷了張無忌本人。

2003版《倚天屠龍記》中的周芷若


於是乎給了觀眾一種「後期周芷若武功和張無忌五五開」的感覺,事實上很多影視劇改編中也是刻意這樣表現的,甚至就算原著小說中,也絲毫不吝惜對周芷若武功的讚譽。

但真金還需火來練,當周芷若和張無忌聯手共抗少林三渡的時候,兩人的武學修為就高下立現了:

周芷若的武功純以奇幻見長,制服武當二俠實是她成就的峰巔,說到內功修為,比之俞蓮舟、殷梨亭尚遠為不如。這時張無忌與少林三僧各以真實本領相拚,半分不能取巧,她竟已插不下手去,有時軟鞭一晃,上前進攻,在四人的內勁上一碰,立時便被彈了出來。

張無忌凝視敵鞭來勢,一一拆解,心下暗自焦急:「芷若武功雖奇,畢竟所學時日無多,尚比不上外公和楊左使二人聯手的威力。」

而張無忌在得知了倚天劍和屠龍刀的秘密後,也有如下判斷:

她為了急於求成,不及好好扎紮下內功根基,以致所習均是可以速成的陰毒功夫終究達不到上乘武學的巔峰境界。她雖然打敗了俞二伯與殷六叔,但其實只是憑了怪異之極的招數,佔了出其不意之利,便如當日我敗在總教風雲三使手下一般。芷若的真正武功,畢竟與俞殷二位相差甚遠,日後倘再交手,她非死在武當諸俠手下不可……

何況周芷若後來還被張無忌的手下敗將玄冥二老追殺得倉皇逃竄:

只聽周芷若道:「武功秘笈倒是有的,我練成之後早已毀去。」鹿杖客冷笑道:「『練成』二字,談何容易?這屠龍刀、倚天劍號稱武林至尊,其中所藏秘笈豈同泛泛?宋夫人武功雖然出類拔萃,卻未必已到登峰造極的地步,否則的話,一舉手便可將我師兄弟二人殺了,卻又何必奔逃?」

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周芷若武功奇妙確實不假,但在真正高手面前終究還是相形見絀,更別說和張大教主五五開了。

2019版《倚天屠龍記》中的周芷若


篇幅所限,就談到這裡,其實金庸武俠劇造成的「誤會」還有很多,比如金輪法王一沒頭髮二也不壯,是個衣著樸素的高瘦光頭;

又比如自宮前的嶽不群其實不弱,至少完虐餘滄海,封禪臺上更是憑本門武功就能和左冷禪打得有來有回;

再比如鰲拜其實就是個膂力過人的普通武將,與江湖高手壓根不能比,而不是像某些影視中能把陳近南打趴下;

張三丰不是仙風道骨,而是個邋遢老道,像莊稼漢一般;反而星宿老仙才是著名美男子,鶴髮童顏、風度翩翩,絕非電視劇中的一副奸邪嘴臉……

像這樣的「誤區」,你還知道多少呢?

相關焦點

  • 金庸之外,3本武俠名家的武俠小說,滿足武俠迷的閱讀需求
    但是對一些武俠迷來說,武俠是難忘的記憶,是心中的一種情懷,有時候書荒了,別的書都不想看,就想看點武俠小說。但問題是,很多人看了金庸和古龍小說之後,又感覺沒有什麼好看的武俠小說了。於是不少武俠迷挺苦惱的:「有沒有好看的武俠小說推薦一下呢?」我是真遊泳的貓,一個看武俠小說20年的武俠迷。
  • 古龍與金庸,兩位「武俠泰鬥」,作品的整體和細節有哪些不同?
    但是古龍和金庸二人的武俠小說,從整體到細節,以及各個方面,都是千差萬別的。熟讀後,定然能品味其中的不同,既然如此,兩位武俠泰鬥,他們的作品到底都有哪些區別。這十五部小說,幾乎都是有歷史背景的,金、宋、元、明、清、春秋六個朝代。在這樣濃厚悠久的歷史背景下,金庸小說顯得更加真實,它貼近於歷史,給讀者更廣闊的想像空間。但是古龍小說,歷史背景比較模糊,或者根本不需要,能讓人自行聯想。每個讀者心中,想像的各有不同,你喜歡秦朝,在腦海中浮現的,就是波瀾壯闊,氣勢如虹的畫面,但幻想成唐朝,便是吟詩作對,歌舞昇平的景象。
  • 金庸眼中的《神鵰》:黃曉明浮誇,古天樂不是最經典,華仔完勝
    時至今日,仍然有很多觀眾對金庸武俠劇情有獨鍾,在眾多劇種裡,唯獨偏愛武俠劇,這也是武俠劇經久不衰的秘密所在,有觀眾喜歡看武俠劇,那麼武俠劇就會一直被翻拍下去,有市場就會有作品出現,而且武俠劇也不會隨著時代變遷而衰退。
  • 爽文,搶走了武俠的風光。
    包括其他一些名氣不大的武俠小氣作者。正是他們的創作將武俠小說推向了一個令其他題材小說無法企及的巔峰,再配合上導演編劇的功力,使得武俠劇曾經風靡兩岸三地。人人都有一個武俠夢由此而來。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金庸書迷用一句話概括了老先生所寫的小說。
  • 為何金庸劇翻拍得快爛了,古龍、溫瑞安、梁羽生作品卻沒人翻拍?
    金庸武俠,幾乎等同於許多人的童年、青年和壯年,在他所締造的世界裡,是快意恩仇的刀光劍影,是千年歷史的諸多沉澱,亦是筆下人物牽腸掛肚的命運走向。許也便是金庸先生如斯「神威」的文字功底,故而他的小說一拍再拍,儼然到如今眾人口中「快翻拍爛」的程度,而與金庸並稱「武俠四大宗師」的古龍、溫瑞安、梁羽生顯然就無此等運勢。
  • 為何金庸劇翻拍得快爛了,古龍、溫瑞安、梁羽生作品卻沒人翻拍?
    金庸武俠,幾乎等同於許多人的童年、青年和壯年,在他所締造的世界裡,是快意恩仇的刀光劍影,是千年歷史的諸多沉澱,亦是筆下人物牽腸掛肚的命運走向。許也便是金庸先生如斯「神威」的文字功底,故而他的小說一拍再拍,儼然到如今眾人口中「快翻拍爛」的程度,而與金庸並稱「武俠四大宗師」的古龍、溫瑞安、梁羽生顯然就無此等運勢。
  • 莫慌,張一山《鹿鼎記》將播,又有大劇看了
    《鹿鼎記》是金庸先生的封筆之作,也算是國產武俠劇的一大IP,被無數書迷奉為經典中的經典。受眾群體眾多,且整體年齡層次偏大,演得不好,定會遭到山呼海嘯的口水與批評。 仔細盤點下,傳統武俠片已經許久沒有新片播出了,現在的古裝劇武俠劇,要麼是玄幻,要麼是「古偶」,要麼就是「甜寵」,傳統武俠日漸式微,劇集那是少之又少,更別說金庸武俠了。
  • 金庸唯一沒有被翻拍的武俠劇?男主不會任何武功,卻叱吒武林
    每個人年輕的時候肯定都有一個武俠夢,雖然在現實生活中無法實現,但是很多人都喜歡去看武俠小說。而說到武俠小說就不得不提金庸先生。金庸先生雖然已經去世,但是他的經典武俠作品一直都是大家翻拍的重點,除了《倚天屠龍記》,還有《神鵰俠侶》、《射鵰英雄傳》等等到現在都被翻拍了無數個版本。
  • 江湖唯有英雄志:這本毀譽參半的武俠大作,到底啥時大結局?
    《雪中悍刀行》在網絡小說界的位置,恰恰是《英雄志》在武俠小說界的位置,有許多人喜歡,也有許多人討厭,還留下了巨大的爭議。我是真遊泳的貓,一個看武俠小說20年的武俠迷。今天我準備和大家聊一聊孫曉的武俠大作《英雄志》。《英雄志》是一本架空歷史背景的武俠小說,雖然採用了明代背景,卻又有許多與歷史不同之處。
  • 為什麼總有人去翻拍金庸武俠?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金庸先生創造了一個武俠的世界,帶給了太多人太多的快樂。這些作品橫空出世後很快就被改編搬上了熒幕,有許多版本更是成為了不少人心目中的經典,被一遍遍翻看。下面的截圖就是金庸先生主要作品被被改編成電影,電視的統計情況,可以發現一個問題,金庸武俠真的太受歡迎了,隔一段時間總有人去翻拍金庸武俠。那麼為什麼總有人熱衷於翻拍呢,之前有許多版本都已經被公認為經典,不是那麼容易被超越的,就像西遊記,最經典的還是86版,拍不好還容易被罵,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武俠拍成土偶?這劇翻車活該啊
    因古龍先生寫作向來隨心所欲,曾有編輯勸古龍先生稍稍收斂,希望他創作出更有邏輯更圓滿的作品。 聽取編輯意見的古龍強行管束自己向來脫韁的想像力,創作出了他所有作品中故事最完整的《絕代雙驕》。 《絕代雙驕》的故事開啟於一場粉絲和愛豆的爭端。
  • 金庸唯一一部沒被翻拍作品,只因對顏值要求太高,至今沒人敢嘗試
    一提到武俠,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金庸先生,因為金庸先生的武俠作品,讓我們對武俠江 湖有了不一樣的認識,他給了我們一個充滿俠骨柔腸,兒女情長的江湖,讓我們無數人為之向 往。而因為金庸武俠作品的大熱,這些年來諸多的金庸武俠也都被翻拍成了電影和電視劇,其 中要數《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神鵰俠侶》、《笑傲江湖》這些小說翻拍的次數最多。
  • 後金庸武俠巨作:《崑崙》一出,誰與爭鋒?
    在武俠小說界,金庸是當之無愧的武林盟主。如果說,以前還經常有人在爭論金庸和古龍哪個更厲害的話,那麼在武俠式微的當下,似乎已經沒有爭論的必要了。金庸的實體書銷量遙遙領先其他武俠作者,就算是古龍也沒法抗衡了。至於在影視、遊戲等領域,金庸的影響力也要稍強於古龍。
  • 《射鵰英雄傳》十八題,資深金庸迷全答對,合格金庸迷至少對十道
    金庸留下了十四部經典的長篇武俠小說,加上《越女劍》這部短篇武俠,一共有十五部金庸武俠。《射鵰英雄傳》,為《射鵰三部曲》的開篇之作,相信很多人都拜讀過,尤其是金庸武俠迷,對此並不陌生。筆者列舉出《射鵰三部曲》中較為簡單的十八道題,作為一個資深的金庸武俠迷,應該全答對,而合格的金庸迷,至少答對十道以上。
  • 出身名門被兩次退學,以金庸之名成為武俠鼻祖,卻愧對第二任妻子
    近日,金庸小說系列《倚天屠龍記》再次翻拍,啟用「小鮮肉」與「新人小花」共同演繹,這部劇已經翻拍不下8次,每次翻拍後都會融入新的思想主題,各有千秋。金庸老先生的小說,讓新一代年輕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武俠夢,他的多部小說老少通吃,伴隨著好幾代人的成長,是武俠小說的泰山北鬥
  • 金庸武俠十八題,答對一半以上,才算資深金庸迷
    序言:金庸筆下的小說共有十五部,人物8901人,關於原著中的細節和文化,還是讓人回味無窮的。每當翻閱的時候,總是會有新奇的發現,以下十八題分為簡、難、偏難三個等級,能答出一半以上,才算資深金庸迷,你準備好了嗎?1、《天龍八部》中的鳩摩智是一個武痴,精修火焰刀和小無相功,對於少林七十二絕技,也所知甚詳。
  • 金庸武俠四大謎題,金迷們,考驗你們知識儲備的時候到了
    前言:金庸先生是通俗武俠作品領域的鼻祖級人物,其創作的14部作品「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更是陪伴無數人長大的精神食糧,然而在金庸先生的作品中,同樣留下了一些疑問,讓人有些難以解釋。要知道完顏洪烈在金國的地位無比重要,刺殺他遠遠比殺普通的金人,殺宋朝的金國奸細更為有價值。在導致楊康的過程中,很明顯看出丘處機並沒有過於用心,每年也只是簡單傳授一段時間武功,也沒有教導他做人的道理,這與丘處機表現出來的一心抗金、重義守諾,嫉惡如仇的個性極為矛盾,感覺丘處機對和江南七怪的賭約並不放在心上,早做好了輸的準備了。
  • 金庸去世2周年,武俠苟延殘喘,仙俠「笑傲」江湖?
    據不完全統計,50年代末有《射鵰英雄傳》和《碧血劍》兩部電影問世。六十年代有6部電影作品上映。所以那些年,武俠影視劇有多火不言而喻。這劇一亮相就是仙俠劇的最高峰,豆瓣評分高達8.9分。2009年播出的《仙劍奇俠傳三》評分也很高,有8.6分。
  • 金庸武俠2本續書精彩續集,狗尾續貂,無聊時候可以一看
    武俠小說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金庸武俠小說,一種是其他作者的武俠小說。尤其是在武俠沒落的當下,眾多武俠作品裡,只有金庸的書還在繼續暢銷了。即便如此,金庸小說的熱度也根本比不上網絡小說了。作為一個老武俠迷,回想當年武俠的盛況,真是唏噓不已。今天我和大家聊聊金庸武俠小說2本續書,狗尾續貂,武俠迷無聊時候可以一觀。第1本,溫玉《漂泊英雄傳》。金庸15本小說中,《連城訣》是篇幅相對較短的一本。
  • 難以忘懷的5個武俠小說名句:武俠雖已沒落,武俠情懷還在
    雖然說,現在武俠小說已經沒落了,武俠電視劇和武俠電影也比較少見了,但是武俠雖已沒落,武俠情懷還在。很多武俠迷還記得武俠小說裡面的經典句子,這些句子或深情款款,或氣勢驚人,或富有哲理,總之讓人回味無窮。我是真遊泳的貓,一個看武俠小說20年的武俠迷。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難以忘懷的5個武俠小說名句,重溫經典武俠,感受武俠記憶。第1句:「倘若我問心有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