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歡閱讀荒島求生類型的小說,那《魯濱遜漂流記》絕對是你不能錯過的。這部小說並非是一個純屬虛構的小說,是在英國雜誌《英國人》上找到靈感的,魯濱遜有原型人物,是一個蘇格蘭水手,叫塞爾柯克。他曾經被船長遺棄在安・非南德島,並在那裡生存了四年之後才獲救。這期間他充滿孤獨,甚至想過自殺結束一生,但是樂觀的心態讓他很快適應了島嶼生活,最終他生存了下來,被一名航海家發現,帶回了文明社會。
小說的故事很簡單,但是有大量荒島求生的細節描寫。這部小說的的主角是魯濱遜,他並非和原型人物一樣是船長遺棄,而是遭到了沉船事故,漂流到了荒島上。他從最初的茫然恐懼和不知所所措最後逐漸開始學會了堅強。在這座荒島上,魯濱遜並不孤單,這裡有恐怖的食人族。魯濱遜機智而勇敢,他救下了食人族的一個俘虜—野人,還給他取了個名字叫做&34;。最後魯濱遜一直在這座荒島上生活了二十八年之久,最終才被一艘船發現,最終返回了英國。
《魯濱進漂流記》這部小說實際上是笛福對消極悲觀生活的反對,其實這部小說,並非是宣傳物產豐富的小島是人間天堂,而是對勞動和佔有的一種肯定。小說的主角魯濱遜不僅僅是一個冒險者,他更是一個資產者。他出生於中產階級家庭,曾經很長一段時間,他過的是平淡無奇的生活,對於很多人來說,這種生活已經很好了,但是魯濱遜卻不這麼想。他幾番私逃,幾經冒險說明就是研發這種平庸的生活,追求一種冒險。
尤其是落腳荒島,他沒有僅僅在一小塊地方活動,還繼續探索著島嶼,他已經能生存下來了,但是還要繼續冒險。其實從某種角度來說,這也是資產階級的真實寫照,資產階級雖然已經成為了社會的支柱,但是他們並不滿足於現在的成就。魯濱遜不僅僅是一個探險者,更是探險者和生存者的英雄,面對逆境,他頭腦異常清醒,思維方式也相當的理智,他用最快的速度讓自己不再有悲觀消極的情緒,然後開始在荒島上尋求生存。
魯濱遜從來不滿足於現狀,他是一個具有才能的實幹家,從最初一個人連食物都成問題,到最後有船有麵包甚至還有種植園和牧場,他把一切設想最終付諸於實際,和&34;的封建階級有了鮮明的對比。不僅如此,魯濱遜還帶有殖民主義者的味道,曾經在荒島上,他就曾經說過&34;這樣的話,事實上,魯濱遜正在用火槍和《聖經》徵服島上的野人,這些野人可以說是土著人,也可以把他們比喻成被殖民者。這些情節都可以看出資本主義除了歌頌機智勇敢之外,還對佔有欲和殖民主義有著強烈的欲望。
孤獨是人類最懼怕的,我們有多少人可以像魯濱遜那樣&34;孤獨呢?很多人一遇到挫折和不順心就想著放棄甚至是自殺,這樣做無疑給自己注射一種負能量。回憶一下《魯濱進漂流記》裡那個勇敢的主人公吧,整整二十八年的孤島生活,他從來沒有懼怕過,依然堅持著自己的信念。他沒有拘泥於現狀,更沒有以生存為目標,他探索這片島嶼,甚至還完成了自己的殖民計劃。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和挫折,我們也應該和魯濱遜那樣永不言敗,別忘了,他在孤島上孤身一人還在堅持,我們背後還有親人和朋友!